-
题名英德茶叶产饮历史和现代英德茶业发展成就、动力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陈杖洲
-
机构
英德市茶叶局
英德市茶友之家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12-316,共5页
-
文摘
英德地处南亚热带过渡地区,是全国最佳的茶叶商品生产区域和全国20个最大的茶叶商品生产基地之一,是全国著名的"红茶之乡"。在国内外,只要人们一提起茶,便会把茶与英德联系在一起,那么,英德茶叶生产和饮用始于何时?现代英德茶业发展有何成就?所取得成就其发展动力是什么?
-
关键词
茶业发展
茶叶生产
商品生产基地
历史
过渡地区
南亚热带
生产区域
国内外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英德茶叶之路
- 2
-
-
作者
陈杖洲
-
机构
英德市茶友之家
-
出处
《广东茶业》
2005年第5期8-9,共2页
-
文摘
英德,地处南亚热带过渡地区,是全国植茶条件最优越生态区之一,唐代开始产茶,品质优异,曾是贡茶之一.因此,在新中国建立之后不久,茶叶就显示了"能耗低、产量高、品质优、效益佳"的优势,很快就成为全国茶叶生产商品基地,从而使英德茶叶扬名海内外,也使英德获得了极大的利益.
-
关键词
茶叶生产
过渡地区
南亚热带
生态区
新中国
产量高
质优
-
分类号
F426.8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丰富的古茶树资源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最好证明
被引量:11
- 3
-
-
作者
陈杖洲
陈培钧
-
机构
广东省英德市茶叶局
英德市茶友之家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57-267,共11页
-
-
关键词
茶树原产地
茶树资源
世界
证明
文字记载
起源
用茶
人类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如何配置茶艺用具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陈杖洲
-
机构
广东省英德市茶友之家
-
出处
《农业考古》
2003年第4期157-158,共2页
-
-
关键词
茶艺
用具
配置
茶桌
电热煮水器
茶罐
茶壶
盖碗
闻香杯
茶海
茶滤
茶漏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谈谈客家擂茶与擂茶粥的源流
被引量:11
- 5
-
-
作者
陈杖洲
-
机构
英德市茶友之家
-
出处
《广东茶业》
2005年第6期19-21,共3页
-
文摘
擂茶与擂茶粥是中国最古老的茶俗,它起源于北方,流传于粤湘赣闽台等客家人居住区.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本文拟从多方面揭开这一谜团.
-
关键词
客家擂茶
源流
粥
居住区
客家人
茶俗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TS972.116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春夏秋茶品质的形成与特征
被引量:7
- 6
-
-
作者
陈杖洲
-
机构
英德市茶友之家
-
出处
《茶苑》
2003年第1期15-15,共1页
-
-
关键词
春茶
秋茶
品质特征
形成
茶叶
夏茶
-
分类号
TS272.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后发酵陈化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 7
-
-
作者
陈杖洲
-
机构
广东省英德市茶友之家
-
出处
《茶苑》
2005年第2期26-27,共2页
-
文摘
普洱茶的后发酵陈化工艺有二种,一是传统工艺,即将生茶(晒青散毛茶和用晒青散毛茶经蒸压成型的紧压茶)贮存于干仓中长时间自然缓慢发酵陈化;二是现代工艺,即将生茶(晒青散毛茶和用晒青散毛茶经蒸压成型的紧压茶)采用湿仓渥堆、人工快速后发酵陈化。
-
关键词
后发酵
陈化
茶品质
传统工艺
紧压茶
晒青
普洱茶
长时间
成型
蒸压
茶经
散毛
毛茶
生茶
渥堆
-
分类号
TS262.5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S379.2
[农业科学—农产品加工]
-
-
题名高山茶与平地茶的区别
被引量:2
- 8
-
-
作者
陈杖洲
-
机构
英德市茶友之家
-
出处
《茶苑》
2004年第2期35-35,共1页
-
文摘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购买色香味形俱佳的优质茶——高山茶成为人们茶叶消费的重要选择。那么,如何来区分高山茶与平地茶呢?
-
关键词
高山茶
平地茶
茶叶
品质特征
茶树
-
分类号
TS272.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苦丁茶的选购
被引量:1
- 9
-
-
作者
陈杖洲
-
机构
英德市茶友之家
-
出处
《茶叶机械杂志》
2002年第1期30-30,共1页
-
-
关键词
鉴别
泡饮方法
苦丁茶
选购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TS272.59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认识黑茶 提高品位 开拓市场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陈杖洲
陈培钧
-
机构
英德市茶叶局
英德市茶友之家
-
出处
《茶世界》
2006年第8期27-31,共5页
-
文摘
本文通过对黑茶产饮历史、品种花色、营养保健价值及其功效等论述,提出了黑茶市场前景广阔的看法。
-
关键词
黑茶
历史
品种花色
营养保健
市场
-
分类号
F426.8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浅议茶叶的分类及其品种花色(下)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陈杖洲
陈培钧
-
机构
英德市茶友之家
-
出处
《茶世界》
2007年第1期37-38,共2页
-
-
关键词
茶类
毛峰
叶茶
湖南君山
金毫
湘波绿
武夷肉桂
英红
雷山银球茶
银毫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浅议茶叶的分类及其品种花色(上)
被引量:2
- 12
-
-
作者
陈杖洲
陈培钧
-
机构
英德市茶友之家
-
出处
《茶世界》
2006年第9期31-35,共5页
-
文摘
本文根据现代茶业发展与创新成果,结合茶叶传统分类方法,将现有茶类分为基本茶类、非基本茶类、代用茶类。基本茶类包括绿茶类、红茶类、青茶类、黄茶类、白茶类、黑茶类,非基本茶类包括再加工茶类、精加工茶类、深加工茶类,代用茶类包括植物代用茶类、其它代用茶类。
-
关键词
茶叶
分类
品种
花色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浅议茶叶的分类及其品种花色(中)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陈杖洲
陈培钧
-
机构
英德市茶友之家
-
出处
《茶世界》
2006年第10期32-36,共5页
-
-
关键词
茶类
闷黄
广东大叶青
做青
渥堆
人参茶
康砖
柿叶茶
心脑健片
碰青
-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花香与蜜香兼俱的广东乌龙茶
- 14
-
-
作者
陈杖洲
-
机构
广东省英德市茶友之家
-
出处
《茶世界》
2009年第6期57-60,共4页
-
文摘
广东是中国三大(福建、广东、台湾)乌龙茶产地之一。2007年乌龙茶产量达到17127吨,占广东2007年茶叶总产量的34.99%,占全国(不含台湾)乌龙茶总产量129663吨的13.21%,是广东省除排在第一、二位的红、绿茶之外的一大茶类。
-
关键词
蜜香
潮汕工夫茶
茶类
孟臣罐
若琛瓯
大叶奇兰
中国十大名茶
全国名茶
历史名茶
安溪铁观音
-
分类号
F426.8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