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多层螺旋CT、B超、腹部X线平片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0
1
作者 李冲云 蔡勇 +1 位作者 刘志 李穗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00-101,共2页
关键词 肠梗阻 体层摄影术 MSCT B超 X线
下载PDF
640层CT联合DSA对支气管动脉源性大咯血责任血管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敏红 陈晓波 +2 位作者 蔡勇 何志江 刘云军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1568-1571,共4页
目的探讨640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成像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支气管动脉源性大咯血(BAMH)责任血管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BAMH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640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与DSA检查... 目的探讨640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成像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支气管动脉源性大咯血(BAMH)责任血管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BAMH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640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与DSA检查,以临床介入治疗结果或随访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MSCTA联合DSA与单纯MSCTA或DSA诊断BAMH的价值。结果(1)45例BAMH患者咯血责任血管72支,MSCTA联合DSA发现70支,检出率为97.22%(70/72),MSCTA单独应用检出61支,检出率为84.72%(61/72),而DSA检出63支咯血责任血管,检出率为87.50%(63/72);有7支咯血责任血管MSCTA检测发现而DSA未检出,有9支咯血责任血管DSA检测发现而MSCTA未检出;MSCTA联合DSA对咯血责任血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应用MSCTA和DSA检查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咯血责任血管的起源情况进行追踪,MSCTA联合DSA发现在支气管动脉源性大咯血57支、非支气管动脉源性10支、肺动脉源性3支,符合率分别为98.28%(57/58)、90.91%(10/11)、100.00%(3/3)。结论640层螺旋CTA联合DSA检查能够显著提高咯血责任血管的检出率,对支气管动脉源性大咯血的诊断与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 螺旋CT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CT血管成像 诊断
下载PDF
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3
作者 董琴 陈杰彬 梁晖辉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1565-1567,共3页
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冠脉造影(CAG)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为标准,评价CT冠脉成像技术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冠脉造影(CAG)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为标准,评价CT冠脉成像技术诊断冠心病的价值。结果本组冠心病49例,非冠心病31例,CT冠脉成像诊断正常节段共650个,冠脉狭窄节段115个,其中Ⅰ级狭窄节段31个,Ⅱ级狭窄节段46个,Ⅲ级狭窄节段38个,CT诊断冠脉狭窄程度符合率为91.11%(697/765);CT正确诊断冠心病45例,以CAG为诊断冠心病标准,CT诊断冠心病灵敏度91.84%,特异度93.55%,阳性预测值95.74%,阴性预测值87.88%,与CAG具有较好一致性(Kappa=0.789,P<0.05)。结论CT冠状动脉成像可用于诊断冠心病,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冠状动脉 血管成像 狭窄
下载PDF
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早期肺癌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旅辉 陈世达 +3 位作者 李冲云 蔡勇 蔡培坤 李穗燕 《当代医学》 2013年第3期2-3,共2页
目的探讨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早期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9年9月~2012年3月收治的55例肺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检查,患者均给予病理检查和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两种检查方法间隔时间在1周内。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对早期肺癌的诊断准... 目的探讨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早期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9年9月~2012年3月收治的55例肺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检查,患者均给予病理检查和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两种检查方法间隔时间在1周内。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对早期肺癌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病理检查包括:早期肺癌48例,肺结核5例,肺炎3例。CT动态增强扫诊断符合52例,诊断准确率为94.55%。CT动态增强扫描与病理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CT动态增强扫描对早期肺癌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肺癌 CT动态增强扫描 CT
下载PDF
胃癌采用320排容积CT进行术前分型及TNM分期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陈晓波 张敏红 +2 位作者 黄祖东 梁晖晖 梁焕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6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分析胃癌术前Borrmann分型和TNM分期采用320排容积CT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72例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320排容积CT扫描和超声内镜检查,72例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以术后病理为标准,计算320排容积C... 目的分析胃癌术前Borrmann分型和TNM分期采用320排容积CT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72例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320排容积CT扫描和超声内镜检查,72例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以术后病理为标准,计算320排容积CT和超声内镜对胃癌Borrmann分型和TNM分期的准确率,并将统计数据进行组间比较。结果320排容积CT检查和超声内镜对Borrmann分型(84.45%vs 90.91%)、T分期(86.67%vs 90.00%)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8、0.069,P=0.286、0.703);320排容积CT检查胃癌N分期(93.06%vs 80.56%)、M分期(94.44%vs 83.33%)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内镜(χ^(2)=4.911、4.500,P=0.027、0.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20排容积CT在胃癌术前Borrmann分型和TNM分期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有利于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BORRMANN分型 敏感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与胃淋巴瘤的CT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旅辉 陈世达 +3 位作者 李冲云 蔡勇 蔡培坤 李穗燕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1018-1019,共2页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与胃淋巴瘤之间的CT特征对比情况。方法选取2003年12月至2012年3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1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1例胃淋巴瘤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所有对象的CT影像特征资料。结果 ...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与胃淋巴瘤之间的CT特征对比情况。方法选取2003年12月至2012年3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1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1例胃淋巴瘤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所有对象的CT影像特征资料。结果 2组侵犯范围两个及以上部位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扫描胃黏膜是否出现"白线征"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胃黏膜增厚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现胃腔狭窄、形态固定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现器官受累情况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CT图像分析,可以很好的诊断进展性胃癌与胃淋巴瘤,为进一步临床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胃淋巴瘤 CT特征 对比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和临床应用价值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冲云 刘志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721-1723,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和临条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MSCT对 18例患者 (其中 3例为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并置入支架者 ;2例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 ;其余为冠心病可疑者 )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 (MSCTCA)并行CT冠状动脉成像 ,...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和临条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MSCT对 18例患者 (其中 3例为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并置入支架者 ;2例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 ;其余为冠心病可疑者 )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 (MSCTCA)并行CT冠状动脉成像 ,有 3例CT检查后做了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MSCTCA左冠状动脉主干显示最清晰 ,满足影像诊断的需要。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显示较清晰 ,基本满足影像诊断的需要 ,但部分图像有运动伪影的干扰。结论 MSCT冠状动脉成像在大多数情况下能较好地显示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 ,MSCT是诊断和随访冠状动脉疾病很有意义和潜力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MSCT诊断价值和征象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蔡培坤 梁辉晖 +1 位作者 董琴 梁焕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6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肺动脉瘘(CPF)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和征象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确诊为CPF患者的临床和CT影像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6.4岁。观察瘘血管起源、走行和分布,瘘口位置、大小及征象(穿通征、...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肺动脉瘘(CPF)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和征象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确诊为CPF患者的临床和CT影像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6.4岁。观察瘘血管起源、走行和分布,瘘口位置、大小及征象(穿通征、射血征和浓染征),肺动脉增宽与否。结果 16例CPF中,右圆锥支1例,右冠状动脉供血9例(56.3%),左冠状动脉供血4例(25.0%),左右冠状动脉同时供血2例(12.5%);2例瘘口为2个,14例瘘口为1个;瘘口位于主肺动脉左侧壁12例、前壁4例;肺动脉瘘口大小约1.2-5.0 mm。MSCT直接征象:穿通征16例(100.0%);射血征7例(43.8%),均在75%期相显示;浓染征10例(62.5%),8例在45%期相显示,2例在75%期相显示。间接征象:表现为瘘血管增粗、迂曲,部分呈蚯蚓状改变,贴附于肺动脉表面,其中5例合并动脉瘤。肺动脉增粗4例,瘘口大小约3.8-6.9 mm,平均瘘口大小为4.8 mm。结论MSCT结合三维重组技术对诊断CPF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肺动脉 冠状动脉-肺动脉瘘 多层螺旋CT(MSCT)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黄旅辉 陈世达 +3 位作者 李冲云 蔡勇 蔡培坤 李穗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4期409-410,共2页
目的观察探讨多排螺旋CT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5月58例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患者,根据梗阻的原因分为结石组18例,非结石组40例,分别采取多排螺旋CT检查,观察对比... 目的观察探讨多排螺旋CT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5月58例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患者,根据梗阻的原因分为结石组18例,非结石组40例,分别采取多排螺旋CT检查,观察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结石组的临床诊断率为100%,非结石组的临床诊断率为100%,两组诊断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排螺旋CT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上尿路梗阻性疾病 诊断
下载PDF
东芝640层螺旋CT在泌尿系结石综合诊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晓波 张敏红 +2 位作者 蔡勇 陈世达 陈伟师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东芝640层螺旋CT对于泌尿系统结石综合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间就诊的泌尿系结石患者72例,根据扫描方案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联合CT尿... 目的:探讨东芝640层螺旋CT对于泌尿系统结石综合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间就诊的泌尿系结石患者72例,根据扫描方案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联合CT尿道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能谱扫描方案、CTA联合CTU普通扫描方案。根据能谱扫描获得的结石有效原子序数值,计算其对结石成分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扫描图像质量评分及辐射剂量。结果:能谱扫描诊断尿酸成分结石、胱氨酸成分结石、磷酸钙成分结石、草酸钙成分结石的敏感性分别为100.0%、80.0%、67.0%、82.4%,特异性分别为100.0%、93.5%、88.9%、94.9%;观察组患者肾动脉CT值、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noise ratio,CNR)等客观评价指标评分及主观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观察组的辐射剂量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采用东芝640层螺旋CT行CTU联合CTA能谱扫描可有效区分尿酸成分结石、胱氨酸成分结石、磷酸钙成分结石、草酸钙成分结石,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同时,可提高图像质量并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扫描 CT血管造影 CT尿道成像 结石成分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心电门控8层面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冲云 蔡勇 +2 位作者 陈世达 黄旅辉 贺红艳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86-686,共1页
关键词 肺栓塞 多排螺旋CT 诊断
下载PDF
比较多层螺旋CT、B超、腹部X线平片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冲云 蔡勇 +1 位作者 刘志 李穗燕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46-48,共3页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SCT)、B超、腹部X线平片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为肠梗阻且术前行MSCT、B超及腹部X线平片检查的97例患者资料。结果MSCT、B超、腹部X线平片诊断出肠梗阻存在的例数分别为89例(92﹪)、64例...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SCT)、B超、腹部X线平片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为肠梗阻且术前行MSCT、B超及腹部X线平片检查的97例患者资料。结果MSCT、B超、腹部X线平片诊断出肠梗阻存在的例数分别为89例(92﹪)、64例(66﹪)、71例(73﹪);正确判断梗阻部位的例数分别为89例(92%)、59例(61%)、47例(48%);正确判断梗阻原因的例数分别为85例(88%)、40例(41%)、18例(19%)。结论在显示肠梗阻的存在、确定梗阻部位和梗阻原因方面MSCT具有很大的优势,我们认为肠梗阻患者可首选MSCT全腹部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体层摄影术 MSCT B超 X线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莫慧 张宁 蔡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9期118-120,共3页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拟诊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80例患者分别进行超声检查与64排螺旋CT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临床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拟诊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80例患者分别进行超声检查与64排螺旋CT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临床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有80例,超声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病症的患者有58例,螺旋CT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有76例,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结果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检查,采取64排螺旋CT检查的临床效果显著,临床诊断准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 冠心病 临床症状 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胃肠道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旅辉 李冲云 +2 位作者 陈世达 蔡勇 刘志 《中外医疗》 2009年第22期28-29,31,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2例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扫描资料,运用多平面重建(MPR)进一步分析胃肠壁的厚度及周围淋巴结的情况,总结胃肠道淋巴瘤较典型的CT表现。结果胃肠道淋巴瘤大多表... 目的探讨胃肠道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2例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扫描资料,运用多平面重建(MPR)进一步分析胃肠壁的厚度及周围淋巴结的情况,总结胃肠道淋巴瘤较典型的CT表现。结果胃肠道淋巴瘤大多表现为胃肠壁的弥漫性增厚及周围淋巴结增大;动脉瘤样扩张,周围淋巴结较大是较典型的CT表现。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胃肠道淋巴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淋巴瘤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儿童腹部脏器外囊性病变的CT诊断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旅辉 李冲云 +1 位作者 蔡勇 陈世达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0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诊断儿童腹部脏器外囊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 41例腹部脏器外囊性病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进行CT诊断检查,诊断41例患儿的病变表现,并将其CT诊断结果与患儿手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诊断儿童腹部脏器外囊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 41例腹部脏器外囊性病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进行CT诊断检查,诊断41例患儿的病变表现,并将其CT诊断结果与患儿手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比CT诊断结果的准确率。结果 CT诊断结果中,显示有20例淋巴管瘤患儿,3例网膜囊肿患儿,12例肠系膜囊肿患儿,6例肠重复畸形患儿;患儿在手术后的病理结果中,显示有21例淋巴管瘤患儿,4例网膜囊肿患儿,10例肠系膜囊肿患儿,6例肠重复畸形患儿。CT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90.24%,CT诊断检查与手术后的病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在诊断儿童腹部脏器外囊性病变中,可以全面、清晰地观察到患儿的病变形态特征,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性较高的诊断结果 ,有其肯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腹部 囊性病变 CT诊断
下载PDF
320排CT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左心室功能相关性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晓波 蔡勇 +2 位作者 黄旅辉 梁晖晖 梁焕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10期65-68,共4页
目的研究320排CT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左心室功能关系的评估。方法临床纳入2018年3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104例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四组,分别为<10分组、10~29分组、30~60分组、>60分... 目的研究320排CT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左心室功能关系的评估。方法临床纳入2018年3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104例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四组,分别为<10分组、10~29分组、30~60分组、>60分组。另纳入该院同期进行体检的3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行CT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左心室的关系。结果五组研究对象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每搏排出量(SV)以及心排出量(CO)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分组LVEF水平低于30~60分组,30~60分组低于10~29分组,10~29分组低于<10分组和对照组(P<0.05);>60分组左心室心肌质量(LVMM)水平高于30~60分组,30~60分组高于10~29分组,10~29分组高于<10分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狭窄可引起患者心脏功能降低,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加重,形成恶性循环,320排CT检查方便,结果可靠,可有效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左心室功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0排CT 冠状动脉狭窄 左心室功能 相关性
下载PDF
心电门控多层面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术诊断肺动脉栓塞 被引量:3
17
作者 蔡勇 李冲云 《中外医疗》 2010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面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术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7例经多层面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术和临床确诊的PE患者影像资料,其中12例采用常规螺旋平扫和螺旋增强扫描,15例采用了回顾性... 目的探讨多层面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术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7例经多层面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术和临床确诊的PE患者影像资料,其中12例采用常规螺旋平扫和螺旋增强扫描,15例采用了回顾性的心电门控技术和分段数据采集方式。结果27例PE患者常规多层面螺旋肺动脉血管造影术和心电门控多层面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术都能明确诊断,但心电门控多层面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术图像更清晰,避免了心脏和大血管搏动伪影的干扰,能显示更细肺动脉的栓塞。结论心电门控多层面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术图像清晰,可作为PE检查的首选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多排螺旋CT 心电门控技术
下载PDF
640层螺旋CT结合血脂标志物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斑块范围和组成特征的评估 被引量:5
18
作者 蔡培坤 梁晖辉 董琴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17年第2期1183-1188,共6页
目的利用640层MSCT结合血脂水平评估糖尿病(DM)和非DM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范围及斑块组成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广东茂名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并行640层MSCT检查的患者122例,依据是否合并DM分为两组,包括DM组58例和非MD组6... 目的利用640层MSCT结合血脂水平评估糖尿病(DM)和非DM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范围及斑块组成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广东茂名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并行640层MSCT检查的患者122例,依据是否合并DM分为两组,包括DM组58例和非MD组64例。分析CT图像,记录各患者冠脉病变范围和斑块组成特征。测定患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LDL和甘油三酯(TG)水平。比较DM组和非DM组冠脉病变范围、斑块组成特征和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 DM组患者体重指数(BMI),吸烟和存在家族史的百分率均明显高于DM组(P<0.05)。DM组冠脉病变平均受累节段为6.8±2.2,明显高于非DM组3.5±1.2(P<0.01)。DM组与非DM组间冠脉斑块构成有差别,DM组冠脉斑块以软斑块(NCP)好发且明显高于非DM组(P<0.05),而钙化斑块(CP)和混合性斑块(MP)在两组之间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非DM组比较,DM组的HDL-C、LDL-C和LDL-C/HDL-C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 MSCT能够清晰显示冠脉病变范围及斑块组成特征;冠心病合并DM组冠脉病变范围广,且斑块以NCP为主,血脂水平更高,预示有更高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冠心病 糖尿病 斑块 血脂
下载PDF
双低下肢动脉CTA与DSA在评价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晓波 蔡勇 +2 位作者 张敏红 古东海 林攀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15期167-169,共3页
目的:对比双低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在评价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3月茂名市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 目的:对比双低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在评价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3月茂名市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发现的128例疑似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及有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病史患者,入院均行双低下肢动脉CTA检查,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120 kVp、350 mAs、1.5 mL/kg)、实验1组(低剂量参数扫描、常规容量对比剂,80 kVp、250 mAs、1.5 mL/kg)、实验2组(低容量对比剂、常规参数扫描32例,120 kVp、350 mAs、1.2 mL/kg)、实验3组(低剂量参数扫描、低容量对比剂32例,80 kVp、250 mAs、1.2 mL/kg),各32例。其中75例另外接受DSA检查,设为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和不同浓度对比剂下患者辐射剂量、图像质量及诊断质量。结果:128例患者均完成了CTA检查,其中任何一侧下肢动脉中被诊断具有中度狭窄程度及以上分级病变的患者共127例,自愿选择并成功完成DSA进一步诊断或治疗。75例患者完成DSA检查,DSA共发现303处病变,其中286处CTA与DSA诊断分级符合,17处不符合,均为CTA高估了病变狭窄程度,CTA与DSA的诊断符合率为94.39%;实验组检测下肢动脉狭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CTA剂量与浓度的减少,辐射剂量ED、对比剂碘过敏及对比剂肾病发生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低”下肢动脉CTA技术,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情况下,有效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同时可以减少碘剂过敏反应及其对肾功能造成的损害,优化诊治方案,提高诊疗效果,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肢动脉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冲云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1期160-161,共2页
由于技术上的优势,多排螺旋CT(MDCT)在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得到认可。作者就MDCT在PE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影像学表现做了较为系统的描述,并与其它肺栓塞诊断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其发展的潜力及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肺栓塞 多排螺旋CT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