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信息系统的PDCA循环护理管理在预防心理科不良事件中的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小梅 杨润莲 陆文英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8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系统的PDCA循环护理管理对预防心理科不良事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就诊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0例对照组患者就诊于2019年1~9月,40例观察组患者就诊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每组患...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系统的PDCA循环护理管理对预防心理科不良事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就诊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0例对照组患者就诊于2019年1~9月,40例观察组患者就诊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每组患者均随机分配15名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基于信息系统的PDCA循环护理管理。比较2组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心理状态和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基础护理、行为规范、药物物品管理和患者管理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8周后,2组的抑郁和焦虑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P均<0.05),改良舒适度量表(GCQ)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P均<0.05);观察组的抑郁和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GC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信息系统的PDCA循环护理管理应用于心理科不良事件预防中,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其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 PDCA循环护理管理 心理科 不良事件
下载PDF
rTMS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SS-PI、BPRS评分的影响
2
作者 邓华姝 邓智华 杜增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98-0100,共3页
讨论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奥氮平治疗疗效,及对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3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其中采用奥氮平治疗150例为对照组,采用rTMS联... 讨论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奥氮平治疗疗效,及对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3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其中采用奥氮平治疗150例为对照组,采用rTMS联合奥氮平治疗15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SSPI评分升高,BPRS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氏记忆量表(WMS)评分各项目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TMS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可有效缓解精神病性症状,完善患者健康人格,疗效确切,该联合治疗方案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奥氮平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评定量表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下载PDF
团体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徐文耀 梁敏 张春锋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30期4601-4602,共2页
目的总结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维持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 目的总结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维持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SSI(社会功能评价量表)、SES(自尊量表)、SCCS(自我和谐量表)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92.50%(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依从性75.00%(3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SSI得分(11.5±2.5)分、SCCS得分(23.3±5.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SES得分(87.5±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应用团体心理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社会功能,临床疗效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心理治疗 精神分裂症 康复期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叙事疗法在焦虑症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润莲 刘维燕 +1 位作者 钟国坚 容兆珍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9期130-132,共3页
目的分析叙事疗法在焦虑症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0)和试验组(n=40)。将临床常规护理措施应... 目的分析叙事疗法在焦虑症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0)和试验组(n=40)。将临床常规护理措施应用于对照组患者,并以此为基础,为试验组患者额外提供叙事疗法。分别于患者试验前、试验4周、8周后,对患者进行HAMA、HAMD以及GWB评分,对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前,两组患者HAMA、HAMD以及GW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4周、8周后,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有所降低,GWB评分有所提高,且试验组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GW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叙事疗法可有效改善焦虑症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幸福感,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疗法 焦虑症 心理护理 幸福感
下载PDF
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技术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陆文英 梁文豪 李小梅 《实用医技杂志》 2020年第7期956-957,共2页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类精神疾病,兼有躁狂性发作或抑郁低落两极症状,普遍存在心理社会功能缺陷,严重影响到自身生命质量和正常生活,也对其家属的心身健康造成一定危害。临床上治疗双相情感障碍,通常采取药物治疗和定期心...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类精神疾病,兼有躁狂性发作或抑郁低落两极症状,普遍存在心理社会功能缺陷,严重影响到自身生命质量和正常生活,也对其家属的心身健康造成一定危害。临床上治疗双相情感障碍,通常采取药物治疗和定期心理治疗的办法,再配合常规的护理,即给予基础的药物管理和生命体征监测,虽然能控制患者症状,但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生命质量及社会功能等改善效果仍不够理想。互动达标理论是1981年由美国护理理论家King提出的,它强调共同建立目标的前提下,通过人与人间相互作用来达成目标[1]。本研究将互动达标理论运用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护理中,通过对比常规护理探讨该模式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生命体征监测 社会功能缺陷 心境障碍 精神疾病 生命质量 护理干预 躁狂
下载PDF
心理社会适应对低位直肠癌术后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小梅 陆文英 杨润莲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7期1013-1014,共2页
目的 探讨心理社会适应对低位直肠癌术后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82例低位直肠癌术后患者,分析其心理社会适应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 低位直肠癌术后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总分为(182.02±8.08)分,回... 目的 探讨心理社会适应对低位直肠癌术后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82例低位直肠癌术后患者,分析其心理社会适应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 低位直肠癌术后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总分为(182.02±8.08)分,回避评分为(17.65±2.59)分,面对评分为(21.28±2.07)分,屈服评分为(8.29±1.87)分;低位直肠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与回避、屈服呈正相关(P <0.05),其余维度和心理社会适应总分与回避、屈服呈负相关(P <0.05);低位直肠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与面对呈负相关(P <0.05),其余维度和心理社会适应总分与面对呈正相关(P <0.05)。结论 心理社会适应能够直接影响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应对方式,提高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则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心理社会适应 应对方式 相关性
下载PDF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焦虑障碍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龚世灵 岑洪舟 罗艳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416-419,共4页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焦虑障碍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无抽搐电休克(MECT)+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单纯采取MEC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焦虑障碍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无抽搐电休克(MECT)+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单纯采取MEC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的差异,并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 d及治疗后4周末的韦氏记忆量表(WMS)4项指标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的BPRS、SAS、SD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周、4周同期比较,观察组BPRS、SAS、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1 d两组患者WMS 4项指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尚未恢复至原有水平,但观察组恢复水平要比对照组稍快(P<0.01)。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应用于MECT治疗患者中,可通过减少患者产生负性情绪以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 无抽搐电休克 负性情绪 安全性
下载PDF
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韦宇坚 邓智华 杨润莲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7期977-978,共2页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2,常规护理+共情护理)和对照组(n=40,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8...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2,常规护理+共情护理)和对照组(n=40,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8周后的应对方式及负性情绪。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8周后,两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共情护理可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应对方式,缓解负性情绪,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共情护理 应对方式 负性情绪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10
9
作者 龚世灵 黄金伟 陈汉明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765-766,共2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收治的急性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无抽搐电休克(MECT)组(MECT组)、药物治疗无MECT组(对照组)治疗适应症的患者各30例,两组均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个体化抗精神病药物治...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收治的急性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无抽搐电休克(MECT)组(MECT组)、药物治疗无MECT组(对照组)治疗适应症的患者各30例,两组均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个体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MECT组同时给予MECT治疗,共治疗6周12次为一个疗程。以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6周时认知功能。结果 WCST测验中正确应答数、错误应答数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错误应答数较治疗前下降(P<0.01),MECT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MECT组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56.66%(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无MECT治疗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相对于未使用MECT治疗者认知功能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休克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感恩日记联合正念训练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中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润莲 韦宇坚 向雪琪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9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感恩日记联合正念训练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某中学中存在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80例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其中40例对照组学生应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40例... 目的探讨感恩日记联合正念训练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某中学中存在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80例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其中40例对照组学生应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40例观察组学生基于常规健康教育应用感恩日记联合正念训练干预。比较2组学生干预前后的情绪状态和生活适应能力。结果干预后,2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冲动性量表(BI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组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HAMA、HAMD和B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后,2组的生活适应能力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的生活适应能力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均<0.05)。结论感恩日记联合正念训练可有效缓解存在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适应能力,控制其冲动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青少年 感恩日记 正念训练
下载PDF
氟伏沙明联合奥氮平对抑郁症并睡眠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谭来娣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5年第5期503-504,共2页
目的观察氟伏沙明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并睡眠障碍临床效果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抑郁症并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给予氟伏沙明联合奥氮平治疗,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后30 d、6... 目的观察氟伏沙明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并睡眠障碍临床效果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抑郁症并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给予氟伏沙明联合奥氮平治疗,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后30 d、60 d、90d采用人机系统工程学(MMSE)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认知功能和睡眠状况,疗程结束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2.67%(P<0.01)。治疗后30 d、60 d、90 d两组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PSQI评分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氟伏沙明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并睡眠障碍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是较理想的治疗药物,但有关其不良反应、远期效果和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抑郁症 氟伏沙明 奥氮平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护理延伸服务对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敏 徐文耀 梁超胜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393-394,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延伸服务。观察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延伸服务。观察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服药依从率高于干预前(P<0.01)和对照组干预后(P<0.01);干预后观察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评分优于干预前(P<0.01)和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护理延伸服务可显著提高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自知力和服药依从性,改善家庭气氛和经济状况,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活性物质 精神障碍 护理延伸服务 心理治疗 社会干预
下载PDF
抗抑郁药物联合情绪训练在伴有精神病症状的重度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洁虹 梁冯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5期176-178,189,共4页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联合情绪训练在伴有精神病症状的重度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伴有精神病症状的重度抑郁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单纯药物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41例。单纯药物...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联合情绪训练在伴有精神病症状的重度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伴有精神病症状的重度抑郁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单纯药物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41例。单纯药物组给予文拉法辛胶囊与阿立哌唑片治疗,此基础上,联合治疗组给予情绪训练。比较两组治疗起效时间,治疗前后抑郁程度、精神病症状改善情况及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BPRS评分与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BPRS评分与HAMD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8周后,联合治疗组BPRS评分与HAMD评分均低于单纯药物组(P<0.05);联合治疗组起效时间为(1.78±0.57)周,早于单纯药物组的(2.13±0.65)周,总有效率(95.12%)高于单纯药物组(80.49%)(P<0.05)。结论抗抑郁药物联合情绪训练可显著改善伴有精神病症状的重度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精神病症状,近期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抑郁症 抗抑郁药物 情绪训练 近期疗效
下载PDF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回避与自我接纳水平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盘著 梁冯 潘莲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7期937-938,共2页
目的 探讨男性精神分裂症(SP)患者社交回避与自我接纳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96例男性SP患者,分析男性SP患者社交回避与自我接纳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96例男性SP患者社交回避得分为(7.50±1.24)... 目的 探讨男性精神分裂症(SP)患者社交回避与自我接纳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96例男性SP患者,分析男性SP患者社交回避与自我接纳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96例男性SP患者社交回避得分为(7.50±1.24)分;自我接纳总分为(38.40±5.24)分,自我接纳(SA)得分为(19.53±4.16)分,自我评价(SE)得分为(18.87±4.24)分;男性SP患者社交回避与自我接纳水平呈负相关(P <0.05)。结论 男性SP患者社交回避及自我接纳水平密切相关,提高患者自我接纳水平,有助于改善社交回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男性患者 社交回避 自我接纳
下载PDF
酒精相关精神病性障碍服药依从性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冯 盘著 刘洁虹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328-330,共3页
目的 了解酒精相关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95例酒精相关精神病性障碍患者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评估服药情况,分析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目的 了解酒精相关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95例酒精相关精神病性障碍患者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评估服药情况,分析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药物不良反应、经济水平、是否与监护人同住、服药知识情况与患者服药依从性有关(P<0.01或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初中及以下学历、药物不良反应、经济水平差、未与监护人同住、不掌握服药知识是服药依从性危险因素(P<0.01或0.05)。结论 针对上述影响因素采取防治措施以提高酒精相关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相关精神病性障碍 服药依从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定位管理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对改善院内精神障碍患者自伤行为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丽玫 陈玲 李小梅 《黑龙江医学》 2020年第3期430-431,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定位管理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对改善院内精神障碍患者自伤行为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广东省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精神科2017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精神障碍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投掷法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4例... 目的探讨分析定位管理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对改善院内精神障碍患者自伤行为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广东省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精神科2017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精神障碍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投掷法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相应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8周定位管理模式下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伤行为发生率、治疗依从性的高低;干预前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自我效能感评分(GSES)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分。结果护理干预8周后,干预组患者自伤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予以患者护理后,两组患者GSES评分、NOSIE评分均明显升高,干预组GSES评分、NOSI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位管理模式下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自伤行为的发生情况,提高治疗依从性,增加患者自我效能感,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管理 护理干预 精神障碍 自伤行为 有效性
下载PDF
防御机制与癌症的相关研究
17
作者 刘惠群 吴娟 +2 位作者 岑洪舟 陈春华 阮金兰 《医药论坛杂志》 2008年第16期4-5,8,共3页
目的探讨防御机制与癌症发病的关系。方法70例确诊为癌症的住院患者为病例组,另选相同数量的无心身疾患的健康人为对照组,对两组被试施测DSQ。以癌症发病与否为应变量,以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防御机制为自变量,用Logistic回归... 目的探讨防御机制与癌症发病的关系。方法70例确诊为癌症的住院患者为病例组,另选相同数量的无心身疾患的健康人为对照组,对两组被试施测DSQ。以癌症发病与否为应变量,以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防御机制为自变量,用Logistic回归分析防御机制与癌症的关系。结果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不成熟防御机制及掩饰因子进入回归方程;25种防御机制中分裂、否认和同一化进入回归方程。结论不成熟防御机制可能与癌症发病有关,其中分裂、否认、同一化和掩饰与癌症发病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御机制 癌症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氨磺必利联合度洛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临床分析
18
作者 刘洁虹 梁冯 盘著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6期793-794,共2页
目的 分析氨磺必利联合度洛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SCH)伴抑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SCH伴抑郁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氨磺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度洛西汀治疗,两组... 目的 分析氨磺必利联合度洛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SCH)伴抑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SCH伴抑郁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氨磺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度洛西汀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PANSS评分、 HAMD-17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NSS评分、 HAMD-17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磺必利联合度洛西汀可提高SCH伴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增强疾病控制效果,加快抑郁症状消退,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抑郁 氨磺必利 度洛西汀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氟伏沙明联合氨磺必利治疗重度抑郁伴发精神病性症状的效果
19
作者 梁冯 盘著 何虹冰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12期1647-1648,共2页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联合氨磺必利治疗重度抑郁伴发精神病性症状患者的效果。方法96例重度抑郁伴发精神病性症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氟伏沙明联合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采用氟伏沙明治疗,比较两组的HAMD评分、BPRS评分以及不...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联合氨磺必利治疗重度抑郁伴发精神病性症状患者的效果。方法96例重度抑郁伴发精神病性症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氟伏沙明联合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采用氟伏沙明治疗,比较两组的HAMD评分、BPR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50 d后,两组的HAMD评分、BPR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HAMD评分、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伏沙明联合氨磺必利可有效减轻重度抑郁伴发精神病性症状患者的抑郁程度和精神病性症状,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抑郁 精神病性症状 氟伏沙明 氨磺必利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癌症伴抑郁患者心理防御特点研究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娟 刘惠群 +2 位作者 岑洪舟 杨永英 温建清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 探讨癌症伴抑郁患者心理防御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防御方式问卷(DSQ)对70例癌症患者进行测试,根据SDS抑郁指数将患者分成研究组(癌症伴抑郁组)和对照组(癌症不伴抑郁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防御方式.... 目的 探讨癌症伴抑郁患者心理防御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防御方式问卷(DSQ)对70例癌症患者进行测试,根据SDS抑郁指数将患者分成研究组(癌症伴抑郁组)和对照组(癌症不伴抑郁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防御方式.并从防御机制人手,对抑郁患者加强心理分析,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SDS粗分及标准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DSQ因子中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得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成熟防御机制之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抱怨、退缩、躯体化得分,成熟型防御机制之升华,中间型防御机制之否认、交往倾向、消耗倾向、期望得分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御方式由不成熟型向成熟型转化有利于病情的改善.结论 癌症伴抑郁患者多使用不成熟型防御方式,与癌症不伴抑郁患者防御机制不同.通过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有利于患者的综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抑郁 防御机制 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