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学历史开放性课堂教学的探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小梅 《南方论刊》 2006年第8期69-69,66,共2页
关键词 开放性课堂教学 中学历史 学生创新意识 传统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模式 学生培养 开放性教学
下载PDF
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语文
2
作者 张杰 《南方论刊》 2008年第2期107-108,共2页
世界著名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在回忆自己小时候的学习生活时,就提到一开始老师怎样教她都没印象,直到有一天女教师莎莉文小姐把她的手放在水龙头下面用水冲,并不断地在她的手上写“water”(水),终于,海伦明白了这凉凉的、滑滑的... 世界著名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在回忆自己小时候的学习生活时,就提到一开始老师怎样教她都没印象,直到有一天女教师莎莉文小姐把她的手放在水龙头下面用水冲,并不断地在她的手上写“water”(水),终于,海伦明白了这凉凉的、滑滑的就是“water”。海伦是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的:“突然,我努力去回想一些模糊的事情,一种朦胧的印象……就在灵光一闪的当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 引导学生 学习生活 女作家 水龙头 女教师 印象 盲人
下载PDF
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3
作者 彭伟培 《南方论刊》 2007年第A01期82-83,共2页
观察,是一切真知灼见的来源,是人们认识世界,进行各种创造性活动的基础。良好的观察能力,通过清晰地感知化学现象,才可能透彻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化学知识,正如教育家赞可夫指出的:观察能力的强弱,是学生成绩优劣的主要原因之一... 观察,是一切真知灼见的来源,是人们认识世界,进行各种创造性活动的基础。良好的观察能力,通过清晰地感知化学现象,才可能透彻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化学知识,正如教育家赞可夫指出的:观察能力的强弱,是学生成绩优劣的主要原因之一。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多姿多彩的化学物质和千变万化的化学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教学 能力的培养 学生观 观察能力 化学现象 创造性活动 认识世界 化学知识
下载PDF
浅谈中学古诗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4
作者 陈小红 《南方论刊》 2007年第6期101-101,98,共2页
新课程标准倡导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然而,我们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那些简单浅易的问... 新课程标准倡导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然而,我们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那些简单浅易的问题,学生自己能够解决,而对那些复杂深奥的问题,学生往往感到很棘手,甚至于不知所措,这时候就需要靠教师来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文教学 教师 学生自主学习 中学 学习内容 新课程标准 呈现方式 积极主动
下载PDF
中学数学解题中的“温故而知新”
5
作者 罗海波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2005年第3期124-128,共5页
在中学数学解题中,解题教学仍是数学课堂的重点环节。在解题过程中通过深入反思,以达“温故”,在“温故”的基础上去实现“知新”,引导学生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
关键词 中学数学 解题思想 温故 知新
下载PDF
也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古良浩 《中学数学教学》 2009年第1期4-7,共4页
课堂教学是当今我国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常常讨论怎样才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同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认为,重在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效... 课堂教学是当今我国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常常讨论怎样才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同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认为,重在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效率的高低最终衡量的指标是学生的学习效率,即学生的有效学习与投入量之比.所以作为教师,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充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变教学方式,搞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教学 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标 教学组织形式 文化科学知识 思想品德教育 学习效率
下载PDF
浅谈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 被引量:3
7
作者 郑向辉 《南方论刊》 2007年第A01期80-81,共2页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进一步深化,重视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而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生物学,其知识内容和教学手段都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进一步深化,重视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而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生物学,其知识内容和教学手段都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教师应发挥本学科的教学优势,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和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帚缘楗离堂堆全而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教育 生物教学 全面素质教育 能力的培养 初中 基础教育课程 生命现象 活动规律
下载PDF
以人为本——管理“后进生”的几点艺术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日生 《南方论刊》 2008年第A02期23-23,共1页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肩负着育人的重任。班主任对学生管理要以人为本,这是由学生特殊性所决定的。班主任应有处世、管理的艺术,班级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后进生”往往在一个班中容易被看成是落...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肩负着育人的重任。班主任对学生管理要以人为本,这是由学生特殊性所决定的。班主任应有处世、管理的艺术,班级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后进生”往往在一个班中容易被看成是落后的群体,对这类学生尤其要给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重视他们的需要和渴望,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使“后进生”赶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进生” 学生管理 以人为本 艺术 班主任工作 教育教学工作 班级管理 心理特点
下载PDF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素质教育 被引量:2
9
作者 叶丽娟 《南方论刊》 2008年第1期103-104,102,共3页
社会发展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课程指导老师应给予学生必要的心理辅导,积极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训练,使... 社会发展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课程指导老师应给予学生必要的心理辅导,积极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训练,使学生的心理素质不断向高层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素质 综合实践活动 施教 辅寻
下载PDF
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之我见 被引量:1
10
作者 古良浩 《数学教学通讯(中教版)》 2006年第4期31-34,共4页
关键词 学生创新能力 数学活动 课程理念 新课程标准 教学理论 数学教学 创造性思维 中学教学 问题情境 自主学习
下载PDF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琼珊 《南方论刊》 2004年第6期56-56,52,共2页
音乐是一门听觉、时间的艺术,是一门"直指人心"的艺术,它能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音乐的作用,是人们通过对其欣赏,受其熏陶而达到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我们让学生学会欣赏,在欣赏中体验音乐作品... 音乐是一门听觉、时间的艺术,是一门"直指人心"的艺术,它能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音乐的作用,是人们通过对其欣赏,受其熏陶而达到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我们让学生学会欣赏,在欣赏中体验音乐作品的内涵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本文试谈谈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应如何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教育 音乐教学 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音乐作品
下载PDF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方式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茂生 《南方论刊》 2007年第A01期58-60,共3页
新的历史课程在性质、目标、结构、内容、评价等方面是呈现许多新的特点,这就要求作为高中历史教师的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主要有:情景教学法、整合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材料教学法、讨论教学法,不论是何种... 新的历史课程在性质、目标、结构、内容、评价等方面是呈现许多新的特点,这就要求作为高中历史教师的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主要有:情景教学法、整合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材料教学法、讨论教学法,不论是何种教学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新课程 情景 整合 探究 材料 讨论
下载PDF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立来 《南方论刊》 2006年第2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思想道德建设 未成年人教育 刻不容缓 思想教育 青少年
下载PDF
浅谈确定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要求
14
作者 王德安 《南方论刊》 2005年第3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课题 语文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课题 科学研究 实际问题 语文知识 首要任务 课题研究 直接关系 教师 学生
下载PDF
新教材 新理念 新做法
15
作者 周翠丽 《南方论刊》 2005年第9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新教材 2004年秋季 做法 实验教科书 新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 人教版 化学
下载PDF
渗透数学文化,课堂更精彩——例谈基于文化的勾股定理教学
16
作者 杨敏 《数学教学研究》 2010年第9期19-21,60,共4页
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它把三角形有一个直角的“形”的特点,转化为三边之间的“数”的关系,从而解决了许多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它是数形结合的典范,也是初中数学教学内容重点之一.勾股定理的教学蕴藏着浓厚的文化... 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它把三角形有一个直角的“形”的特点,转化为三边之间的“数”的关系,从而解决了许多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它是数形结合的典范,也是初中数学教学内容重点之一.勾股定理的教学蕴藏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读一读课后的数学故事、数学名题,体会数学家契而不舍的探究精神,感受数学美等等;教材处处告诉人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文化 勾股定理 定理教学 直角三角形 渗透 课堂 计算问题 数形结合
下载PDF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要在“三个强化”上下功夫
17
作者 苏燕嫦 《南方论刊》 2009年第A01期93-94,96,共3页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从感受性阅读逐渐过渡到理解性阅读,再到欣赏性阅读的。...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从感受性阅读逐渐过渡到理解性阅读,再到欣赏性阅读的。要实现这个目标,最根本的是大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阅读范围。因此,教师必须从强化诵读、强化精思、强化博览等“三个强化”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能力 初中学生 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 感受性阅读 理解性阅读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下载PDF
浅谈初中物理规律的教学
18
作者 叶丽娟 《南方论刊》 2008年第A02期68-68,71,共2页
物理规律是物理基础知识的核心。它是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而得出的理性知识;它是对一定范围内的客观事物规律的总结。在物理规律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物理规律的来龙去脉,得到一个能够反映事物之间... 物理规律是物理基础知识的核心。它是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而得出的理性知识;它是对一定范围内的客观事物规律的总结。在物理规律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物理规律的来龙去脉,得到一个能够反映事物之间密切联系的、完整的认识,而不是一句干巴巴的结论性的话,或是一个孤零零的公式。下面浅谈一下初中物理规律教学的几点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规律教学 初中 物理基础知识 事物规律 理性知识 学生 教师 公式
下载PDF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9
作者 古良浩 《数学教育研究》 2009年第1期9-10,60,共3页
在学校里,课堂教学是当今我国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什么是效率?效率,实际上是教学最优化的问题,也是“减负提质”的问题.我们常常讨论怎样才能减轻... 在学校里,课堂教学是当今我国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什么是效率?效率,实际上是教学最优化的问题,也是“减负提质”的问题.我们常常讨论怎样才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同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认为,重在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效率的高低最终衡量的指标是学生的学习效率,即学生的有效学习与投入量之比.所以作为教师,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充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变教学方式,搞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学生的主体性 有效性 课堂教学效率 学习效率 教学组织形式 文化科学知识 思想品德教育
下载PDF
如何确定语文课堂探究学习的内容
20
作者 陈文 《南方论刊》 2007年第5期106-107,共2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谓探究学习,是指学生从各种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问题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性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 能、培养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谓探究学习,是指学生从各种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问题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性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 能、培养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语文课中的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导引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语文学习认知活动。所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究学习 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 学习方式 探究性活动 主观能动性 语文教育 学科领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