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8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荆州地区地中海贫血患者基因突变类型及频率分析
1
作者 刘顺 李承彬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6-840,共5页
目的:分析荆州地区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及频率。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荆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721例疑似地中海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204例,女性517例,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法,分析该群体中常见的23种α或β地中海... 目的:分析荆州地区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及频率。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荆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721例疑似地中海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204例,女性517例,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法,分析该群体中常见的23种α或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及频率。结果:721例疑似地中海贫血患者中,检测出α或β地中海贫血基因阳性228例(31.62%),其中α地中海贫血87例(38.16%),β地中海贫血140例(61.40%),α复合β地中海贫血1例(0.44%)。共检出α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4种,均为缺失型,包括αα/--SEA(64/87,73.56%)、αα/-α3.7(14/87,16.09%)、--SEA/-α3.7(7/87,8.05%)、αα/-α4.2(2/87,2.30%);140例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中,单纯杂合子138例,以IVS-II-654M(63/140,45.00%)、CD41-42M(34/140,24.29%)、CD17M(18/140,12.86%)和CD27-28M(10/140,7.14%)基因型为主,占全部突变的89.29%(125/140),双重杂合子2例(2/140,1.43%),未检出β地中海贫血纯合子;α复合β地中海贫血1例,基因型为-α3.7/IVS-II-654M。比较不同类型地中海贫血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4.250,P<0.001)。疑似患者中男、女性检出地中海贫血基因阳性比例无显著性差异(χ^(2)=0.199,P=0.655)。结论:荆州地区α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以αα/--SEA为主,β地中海贫血以IVS-II-654M突变多见,α复合β地中海贫血较为少见,可以为荆州地区制订地中海贫血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基因突变 荆州地区
下载PDF
荆州市水环境与水生态问题分析及治理措施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嘉 魏清松 +2 位作者 徐齐帆 刘帆 李丹丹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S01期73-75,共3页
为了减轻水环境和水生态恶化对城市发展以及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从湖北省荆州市水环境、水生态现状分析入手,针对水环境自身排水排污压力大、设备运维水平有待提高、排水排污规范性特加强、水生态的劣Ⅴ类水域过多等现实问题,提出因地制... 为了减轻水环境和水生态恶化对城市发展以及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从湖北省荆州市水环境、水生态现状分析入手,针对水环境自身排水排污压力大、设备运维水平有待提高、排水排污规范性特加强、水生态的劣Ⅴ类水域过多等现实问题,提出因地制宜,实施水环境“标本兼具、系统治理”,水生态修复“全面施策、活护治补”等策略,并采用了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等措施。结果表明:荆州市建成区7个黑臭水体逐步消除,并成功申报了2022年省级海绵城市示范城市。相关经验可供其他历史文化名城水环境与水生态治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整治 水生态修复 流域综合治理 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荆州市
下载PDF
荆州市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潜力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明如 周添 陈格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1期44-46,共3页
农村消费是我国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荆州市农村消费潜力巨大,调查发现,荆州市农村居民有强烈地创新创业意愿,农村消费市场环境持续改善提振了消费信心。但在挖掘荆州市农村市场消费潜力过程中,也存在收入增长放缓、消费热点不多、... 农村消费是我国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荆州市农村消费潜力巨大,调查发现,荆州市农村居民有强烈地创新创业意愿,农村消费市场环境持续改善提振了消费信心。但在挖掘荆州市农村市场消费潜力过程中,也存在收入增长放缓、消费热点不多、消费场景不够完善、消费环境存在改进空间等问题。因此本文建议,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深挖农旅融合潜力,加快农村市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农村消费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潜力 农村电商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对荆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稀缺价值的影响
4
作者 史明珠 张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8期53-57,共5页
以荆州市为研究区域,利用荆州市2021年相关数据计算和分析了荆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和生态系统服务稀缺价值(ESSV)指标,并运用地理信息图谱、景观格局指数、冷热点分析法、供给和需求弹性指数等方法评估和揭示ESV和ESSV的时空异质... 以荆州市为研究区域,利用荆州市2021年相关数据计算和分析了荆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和生态系统服务稀缺价值(ESSV)指标,并运用地理信息图谱、景观格局指数、冷热点分析法、供给和需求弹性指数等方法评估和揭示ESV和ESSV的时空异质性变化及其原因和机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主要集中于耕地转变为林地或草地,未利用地转变为水域或其他类型,林地或草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各类型土地的多样性和均衡性均提高,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SLCP)的综合治理和协调发展等措施的效果取得一定成效。ESSV在空间上呈现出由东部向西部递增的分布特征,且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聚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SLCP)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稀缺价值 土地利用 荆州市
下载PDF
约束线方法改进的ITVDI在荆州市干旱评估中的应用
5
作者 杜子婵 张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9期227-231,237,共6页
干旱是影响农业生产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监测和分析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约束线方法对温度植被干旱指数(ITVDI)进行了改进,利用2001—2020年MODIS NDVI和LST数据对荆州市... 干旱是影响农业生产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监测和分析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约束线方法对温度植被干旱指数(ITVDI)进行了改进,利用2001—2020年MODIS NDVI和LST数据对荆州市的干旱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荆州市的干旱强度呈现出波动变化,2015年后有所减轻。空间上,荆州市的干旱特征存在较大的异质性,西部和东部地区的干旱显著增加,而市中心的干旱显著减少。进一步识别和量化了人类活动(人口、GDP、土地利用类型)、气候变化(降水、温度)和地形(海拔、坡度)等因素对荆州市干旱强度的约束影响。结果显示,这些因素对干旱强度存在8种约束效应类型,包括U型曲线、正线性、负线性、对数型、负凸型、正凸型、指数型和驼峰型。降水和温度是影响干旱强度最直接的因素,其对干旱强度的上下边界都有约束效应。海拔、坡度、GDP和人口对干旱强度的约束效应在尺度上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土地利用类型对干旱强度的约束效应呈U型,且最小值阈值出现在林地和水域覆盖区域。该研究为缓解区域干旱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决策支持,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温度 植被干旱指数 约束线方法 荆州市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荆州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雨水入渗量和径流系数的影响
6
作者 鲁睿哲 韦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5期91-96,共6页
以荆州市为研究对象,结合试验观测、模型模拟与理论分析,研究不同尺度、区域和降雨条件下土地利用变化对雨水入渗量和径流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2022年荆州市土地利用类型经历了明显转变,耕地面积缩减,建设用地扩张,林地与草地面... 以荆州市为研究对象,结合试验观测、模型模拟与理论分析,研究不同尺度、区域和降雨条件下土地利用变化对雨水入渗量和径流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2022年荆州市土地利用类型经历了明显转变,耕地面积缩减,建设用地扩张,林地与草地面积稳定,水域略增,其他用地略减,这些变化导致雨水入渗量呈上升趋势,而径流系数呈下降趋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雨水入渗量和径流系数的影响各异,林地和建设用地对雨水入渗量产生正面影响,对径流系数则是负面;耕地对雨水入渗量有负面影响,对径流系数则正面;草地、水域及其他用地的影响较为有限。土地利用变化对雨水入渗量和径流系数的影响随尺度、区域和降雨条件的不同表现出差异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雨水入渗量 径流系数 SWAT模型 荆州市
下载PDF
荆州市城市扩张与耕地流失的EKC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7
作者 臧南南 孔令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8期43-46,共4页
[目的]以荆州市为例,探讨城市扩张与耕地流失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国30 m年度土地覆盖数据集,分析1990—2019年城市扩张和耕地流失的时空格局及区域差异。引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设,通过省级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目的]以荆州市为例,探讨城市扩张与耕地流失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国30 m年度土地覆盖数据集,分析1990—2019年城市扩张和耕地流失的时空格局及区域差异。引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设,通过省级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检验城市扩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利用未来城市用地扩张(FULE)数据集预测未来情景下的耕地压力。[结果]城市扩张是耕地流失的主要原因,城市扩张的面积占新建城市用地面积的76%和耕地流失面积的28%。县级以上城市更倾向于利用耕地进行建设,而县级以下城市则有更多耕地转化为其他用途。城市扩张与耕地流失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表明耕地流失随经济增长先增后减,2012年达到拐点后开始脱钩。一些沿江和大型城市已经进入耕地流失减少的阶段,而一些内陆和中小型城市仍处于耕地流失增加的阶段。预计到2050年,荆州市将有30万~40万hm^(2)耕地被城市用地占用,三、四线城市损失最大。[结论]建议加强土地规划管理,控制城市扩张,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耕地资源,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张 耕地流失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荆州市
下载PDF
基于熵值法的荆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分析
8
作者 余泽浩 樊帆 《农业展望》 2024年第1期67-72,共6页
伴随着湖北省荆州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其发展现状的跟踪定位有利于不断优化其进程。本研究以荆州市为调查对象,结合299份有效问卷,分析受访者基本信息和城镇化发展情况,并运用熵值法进行荆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标构建,以其城... 伴随着湖北省荆州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其发展现状的跟踪定位有利于不断优化其进程。本研究以荆州市为调查对象,结合299份有效问卷,分析受访者基本信息和城镇化发展情况,并运用熵值法进行荆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标构建,以其城镇化发展相关指标影响作用大小分析当前荆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研究发现:当前荆州市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年轻人才流失、居民文化程度较低、新型城镇化发展仍有上升空间等问题。最后,从加强城镇化产业培育,增加居民就业机会;持续加大新型城镇化引导力度,增加群众政策认可;重视教育普及,建立青年人才吸引机制;持续优化物流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继续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助推荆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发展现状 熵值法 评价指标 荆州
下载PDF
荆州地区膝骨性关节炎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梁琦 刘正杰 黄伟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50-455,共6页
目的探讨荆州地区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该地区KOA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22年10月-2023年1月期间对荆州市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运用描述性统... 目的探讨荆州地区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该地区KOA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22年10月-2023年1月期间对荆州市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KOA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了荆州市城乡居民10108人,其中KOA患者1234人,患病率为12.21%。KOA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6±11.2)岁,女性占71.67%,男性占28.33%。KOA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关节肿胀和畸形等。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职业、运动习惯、家族史、骨折史、关节损伤史等与KOA患病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BMI、职业、运动习惯、家族史、骨折史、关节损伤史等是KOA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荆州地区KOA的患病率普遍较高,且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对该地区KOA的防治工作,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荆州市棉作区大球盖菇露天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芸紫 张华 +3 位作者 南波 郭志明 钟正发 胡爱兵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3期189-191,194,共4页
为充分利用棉花秸秆和冬闲棉田,提高植棉效益,本文作者对棉花种植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从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菇期防控、效益分析等方面总结了荆州市棉作区大球盖菇露天栽培技术,并对该模式下大球盖菇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展望,以... 为充分利用棉花秸秆和冬闲棉田,提高植棉效益,本文作者对棉花种植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从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菇期防控、效益分析等方面总结了荆州市棉作区大球盖菇露天栽培技术,并对该模式下大球盖菇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提高农民收益,促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大球盖菇 栽培技术 荆州
下载PDF
四种润楠属植物在荆州市的越冬表现
11
作者 赵振豪 张文文 +2 位作者 尚莉莉 曾小艳 胡蝶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05-110,共6页
对4种润楠属(Machilus Nees)植物进行越冬耐寒性比较试验,比较越冬前后叶片所受冻害程度,测定越冬前后各叶片的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叶片中色素含量等生理指标。... 对4种润楠属(Machilus Nees)植物进行越冬耐寒性比较试验,比较越冬前后叶片所受冻害程度,测定越冬前后各叶片的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叶片中色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经过自然低温后,小果润楠(Machilus microcarpa)受冻害程度最轻,能够成功越冬,而宜昌润楠(Machilus ichangensis)、凤凰润楠(Machilus phoenicis)以及长梗润楠(Machilus duthiei)受冻害损伤程度较大。综合评价表明4种润楠的耐寒性表现为小果润楠>长梗润楠>凤凰润楠>宜昌润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楠属(Machilus Nees)植物 耐寒性 越冬表现 荆州市
下载PDF
湖北省荆州市棉花-荷兰豆两熟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12
作者 吴芸紫 张贤红 +2 位作者 张华 郭志明 胡爱兵 《中国棉花》 2024年第10期57-59,共3页
为提高湖北省荆州市棉作区综合效益、创新棉田种植模式,建立了棉花-荷兰豆两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并制定了《荆州市棉花-荷兰豆两熟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结合实践应用,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化学调控、病虫害... 为提高湖北省荆州市棉作区综合效益、创新棉田种植模式,建立了棉花-荷兰豆两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并制定了《荆州市棉花-荷兰豆两熟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结合实践应用,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采收、秸秆还田等方面介绍了该技术。该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保证当地棉花和荷兰豆单产的同时减少用工、增加棉田总效益,有利于促进棉田的多元化发展和农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荷兰豆 荆州市 一年两熟栽培模式 技术规程 田间管理 化学调控 病虫害防治 品种选择
下载PDF
荆州古城城市更新与文旅深度融合对策探析——基于扬州古城保护利用的经验启示
13
作者 杨鹏 《中国市场》 2024年第30期9-12,共4页
文章针对荆州古城在保护利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人口密度过大、道路狭窄拥堵、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问题突出、古城历史风貌破坏、文旅体验差等,基于扬州古城保护利用的经验启示,提出给古城保护定规立矩,一体推进整体保护和有机更... 文章针对荆州古城在保护利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人口密度过大、道路狭窄拥堵、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问题突出、古城历史风貌破坏、文旅体验差等,基于扬州古城保护利用的经验启示,提出给古城保护定规立矩,一体推进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高质量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等一系列具体对策,以期对荆州在推进古城保护和更新利用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州古城 整体保护 有机更新 文旅融合
下载PDF
促进人群健康的城市绿地植物应用现状及分析——以荆州大学城荆江大道为例
14
作者 陈小雨 张想银 +1 位作者 易红 朱桂才 《植物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86-196,共11页
以荆州大学城沿江大道的街旁绿地为研究对象,从视觉感知的角度分析城市绿地对健康促进目标的实现途径,以实地踏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将绿地分为三个区块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对绿地建设的建议如下:1) A、B两区块需去同质化,丰富植物种... 以荆州大学城沿江大道的街旁绿地为研究对象,从视觉感知的角度分析城市绿地对健康促进目标的实现途径,以实地踏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将绿地分为三个区块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对绿地建设的建议如下:1) A、B两区块需去同质化,丰富植物种类,增加景观的多样性;2) 增加A区观花植物的数量及种类,B、C两区需均衡配置观花与观叶植物,同时所有区块均需增加观果类植物的配置;3) 重视景观的季节性变化,加强冬季景观的营造,增加冬季可观赏植物的品种与数量。此外,提出根据绿地主要服务人群的需求来营造绿地景观的思路,以期为大学城即将投入建设的区块以及城市未来街旁绿地的建设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促进 城市绿地 视觉感知 荆州大学城
下载PDF
湖北荆州沙市机场鸟类物种多样性分析
15
作者 尚超 王虎翼 +4 位作者 甘惠婷 周琳 颜恒 徐志红 张志强 《山东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8-16,共9页
开展机场及周边区域鸟情调查,是机场鸟击防范的一项基础工作。为掌握新建湖北荆州沙市机场净空区鸟情,2020年6月至2023年2月,采用样线法对该机场净空区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进行了系统调查,期间共记录到鸟类146种,隶属于17目4... 开展机场及周边区域鸟情调查,是机场鸟击防范的一项基础工作。为掌握新建湖北荆州沙市机场净空区鸟情,2020年6月至2023年2月,采用样线法对该机场净空区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进行了系统调查,期间共记录到鸟类146种,隶属于17目48科,其中鹬科鸟类物种数最多,其次是鹭科鸟类。鸟类群落中留鸟最多为48种,其次为冬候鸟41种,再次为夏候鸟36种;鸟类的区系构成表现为,古北界物种为71种,东洋界物种为51种,广布种为24种。通过季节间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显示秋季鸟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最高(3.044),春季最低(2.298)。通过生境间的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显示乔木林鸟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最高(3.236),村落最低(1.696)。调查结果表明,荆州沙市机场净空区鸟类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水平较高,秋季候鸟迁徙期和夏季鸟类繁殖期成为全年鸟类活动频繁季节,潜在鸟击风险高;乔木林和农田成为机场周边鸟类最适宜的栖息地,也是鸟类侵入机场内活动的最主要鸟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击 鸟类群落 物种多样性 湖北荆州沙市机场
下载PDF
湖北荆州肖家窝汉墓M1发掘简报
16
作者 王明钦 罗廷 +3 位作者 王家益(绘图) 王莉(绘图) 彭巍(摄影) 李志芳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2,共9页
2017年8月,荆州博物馆对湖北省荆州市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范围内的肖家窝汉墓M1进行了发掘。该墓葬为长方形土坑竖穴木椁墓,出土陶器、铜器、漆木器等遗物,年代大致为西汉早期。墓葬的发掘为荆州地区汉墓的葬制葬俗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关键词 湖北荆州 肖家窝 西汉墓
下载PDF
湖北荆州 做好“四个提升” 努力创建平原地区殡葬改革示范区
17
作者 吴太佳 杨舒 《中国民政》 2024年第8期62-62,共1页
近年来,湖北省荆州市民政局坚持公益惠民导向,以构建生态、文明、人文的现代化殡葬服务体系为目标,在全面提升殡葬服务供给上持续发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逝有所安”需求。
关键词 殡葬服务 殡葬改革 湖北省荆州市 示范区 公益 现代化 民政局 人民
下载PDF
基于ARCGIS和IDRISI的荆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18
作者 杨木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55-62,共8页
以湖北省荆州市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和统计数据,采用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模型、马可夫模型、生态足迹模型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19—2021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驱动因素、影响效应和未来趋势,为该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 以湖北省荆州市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和统计数据,采用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模型、马可夫模型、生态足迹模型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19—2021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驱动因素、影响效应和未来趋势,为该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荆州市土地利用变化显著的是建设用地和裸地,体现了该市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是耕地、湿地和水域减少,而林地和草地增加,体现了该市生态化水平的提高。②荆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和政策制度,这些因素通过影响土地利用需求和供给,促进了建设用地的扩张,抑制了耕地、湿地和水域的保持,有助于裸地的改善,支持了林地和草地的增加。科技进步也是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它通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质量,改善了裸露地表覆盖状况,促进了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③荆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一方面,土地利用变化导致了耕地、湿地和水域等重要资源的减少,降低了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土地利用变化导致了建设用地等高耗能资源的增加,增加了生态系统的负荷和压力。这些影响导致了荆州市生态足迹的增加和生态承载力的减少,造成了生态赤字的扩大和生态失衡的加剧。④荆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一方面,土地利用变化促进了建设用地的增加,提高了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增强了城市的功能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土地利用变化抑制了耕地、湿地和水域的保持,降低了农业发展水平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削弱了农业的基础和后盾。这些影响表明荆州市在研究期间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要协调好城乡之间的关系和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州市 土地利用变化 遥感监测 驱动因素 影响效应
下载PDF
荆州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境质量影响的景观指数分析
19
作者 吴铭霞 张董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8期47-52,57,共7页
[目的]分析1980—2018年荆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景观指数、生境质量指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计算景观指数和生境质量指数,评估荆州市生境质量的等级和变化趋势,探讨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生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和... [目的]分析1980—2018年荆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景观指数、生境质量指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计算景观指数和生境质量指数,评估荆州市生境质量的等级和变化趋势,探讨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生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和方向。[结果]荆州市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明显变化,建设用地快速扩展,耕地大幅减少,导致土地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土地利用变迁以城市圈为核心向外扩散,北部多于南部,东部多于西部。荆州市生境质量整体较高,但呈递减趋势,2010年后下降速度有所放缓。生境质量斑块呈现破碎化、多样化、均匀化特征,整体上从西部向东部递减,沿江沿湖地区生境质量降低显著。影响生境质量分布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建设用地面积、高程、夜间灯光亮度、土壤类型和坡度,主导因素由高程转变为建设用地面积。自然因素决定生境质量基本格局,人类活动的位置与强度导致生境质量变化。[结论]建议优先对生境质量降低的沿江沿湖地区进行生态修复,控制与规范城市建设用地,加强城市绿色空间建设,构建海绵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景观指数 生境质量 荆州市
下载PDF
荆州地区楚墓出土木俑探析
20
作者 罗廷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7期8-11,共4页
湖北荆州地区是楚国的核心区域,楚墓中出土的随葬木俑数量丰富、造型独特,体现了楚文化的内涵。收集当前已经发表和出版的考古简报、报告,归纳历年来荆州地区楚墓木俑的器物信息,进行综合探讨。根据木俑职能和形态,将木俑分为侍俑、舞... 湖北荆州地区是楚国的核心区域,楚墓中出土的随葬木俑数量丰富、造型独特,体现了楚文化的内涵。收集当前已经发表和出版的考古简报、报告,归纳历年来荆州地区楚墓木俑的器物信息,进行综合探讨。根据木俑职能和形态,将木俑分为侍俑、舞俑、木片俑三类。在类型学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分为三期,并分析了木俑不同时期的特征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州地区 楚墓 木俑 类型划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