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荆州市气传致敏真菌的调查及特异性脱敏治疗价值的探讨
1
作者 邬清芝 丁小珍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09年第1期43-44,63,共3页
目的:调查荆州市气传真菌的种类及分布,了解优势菌群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并进行特异性脱敏疗法,为荆州市气传真菌过敏患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于2007年2月1日至2008年1月31日间收集全年气传真菌样品,在显微镜下统计,获得真菌数量及种... 目的:调查荆州市气传真菌的种类及分布,了解优势菌群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并进行特异性脱敏疗法,为荆州市气传真菌过敏患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于2007年2月1日至2008年1月31日间收集全年气传真菌样品,在显微镜下统计,获得真菌数量及种类,于2008年2月至2009年3月根据优势菌群进行变应原检测并针对性进行脱敏治疗。结果:孢子总量为21333粒,真菌种类20种,其中最常见的有链格孢、锈菌、黑粉菌等优势菌群。荆州市气传致敏真菌患者30例治疗前多价真菌Ⅰ、多价真菌Ⅱ、多价真菌Ⅲ三组真菌混合变应原阳性检测率分别为86.67%、76.67%、63.33%等,特异性脱敏治疗后分别为13.33%、13.33%、10.00%,二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脱敏治疗后总有效率达86.67%。结论:气传真菌种类较多并具有较强的致敏性,气传致敏真菌患者经特异脱敏治疗后真菌变应原的阳性检测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传真菌 荆州市 致敏性 脱敏疗法
下载PDF
康复新液治疗CO_2激光术后皮肤创面愈合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赵静 石庆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09年第4期120-120,132,共2页
关键词 康复新液 CO2激光术 皮肤创面
下载PDF
自制复曲乳膏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曾同祥 柳兵 +3 位作者 石庆 王仑 丁小珍 赵复炎 《中国药师》 CAS 2004年第6期456-457,共2页
目的 :探讨自制复曲乳膏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 2 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给予复曲乳膏 ,对照组给予复方康纳乐霜 ,共治疗 3周。结果 :复曲乳膏组痊愈率 6 5 .2 2 % ,总有效率 90 .5 8% ,高于复方康... 目的 :探讨自制复曲乳膏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 2 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给予复曲乳膏 ,对照组给予复方康纳乐霜 ,共治疗 3周。结果 :复曲乳膏组痊愈率 6 5 .2 2 % ,总有效率 90 .5 8% ,高于复方康纳乐霜组 ;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复曲乳膏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疗效确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曲乳膏 康纳乐霜 复方 皮炎 湿疹
下载PDF
卡马西平致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型药疹的皮肤护理1例
4
作者 曾琼娥 袁龙梅 +2 位作者 罗婕 张善艳 黄小红 《实用护理杂志(下半月)》 2003年第11B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卡马西平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药疹 皮肤护理 治疗 心理护理
下载PDF
酒精湿敷治疗老年PICC置管固定敷贴致皮肤过敏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赵静 石庆 张丽 《皮肤病与性病》 2021年第4期482-482,485,共2页
目的分析对老年PICC置管固定敷贴致皮肤过敏的患者给予酒精湿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某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PICC置管固定敷贴致皮肤过敏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00例。对照... 目的分析对老年PICC置管固定敷贴致皮肤过敏的患者给予酒精湿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某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PICC置管固定敷贴致皮肤过敏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酒精湿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红肿、瘙痒、湿疹症状消退的时间,以及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红肿、瘙痒、湿疹症状消退所用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具有差异性(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76.00%)明显低于研究组(95.00%),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X^(2)=14.5594,P=0.0001)。结论在老年PICC置管固定敷贴致皮肤过敏时,应用酒精湿敷治疗,能有效促进皮肤红肿、瘙痒、湿疹等不良症状的消退,提高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置管 皮肤过敏 酒精湿敷
下载PDF
荆州地区2014~2016年艾滋病初筛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友明 张娟安 +3 位作者 张新卫 陈汉东 赵静 张学林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荆州地区2014~2016年艾滋病(AIDS)初筛检测情况,以更好了解本地区艾滋病传播情况,为预防和控制作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自本院门诊及住院、个体诊所、妇科医院、乡镇医院(4所)、部分综合医院和兵检等525例病... 目的:探讨荆州地区2014~2016年艾滋病(AIDS)初筛检测情况,以更好了解本地区艾滋病传播情况,为预防和控制作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自本院门诊及住院、个体诊所、妇科医院、乡镇医院(4所)、部分综合医院和兵检等525例病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中艾滋病抗体初筛阳性标本的初筛实验和确认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4~2016年检测数分别为99例、177例、249例。2014年初筛阳性率为10.1%,确认阳性率10%;2015年初筛阳性率11.9%,确认阳性率19.1%;2016年初筛阳性率15.7%,确认阳性率28.2%,2016年确认阳性率和其他两组比较明显偏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2014~2016年双阳初筛阳性数为39例,一阴一阳数31例,确认阳性中双阳数为16例(41.0%),一阴一阳为0例,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70份初筛阳性标本S/CO均≥6初筛12例,确认阳性数11例,比率为91.7%;另外一种试剂实验2~6确认阳性率33.3%;另外一种试剂实验<2确认阳性率12.5%,两种试剂实验均≥6确认阳性率和其他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临床上S/CO比值在6.0以上标本,要进行确认实验才能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州地区 艾滋病 初筛 胶体硒法
下载PDF
西替利嗪通过TGF-β1/Smad3信号通路调控小鼠硬皮病皮肤组织纤维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简峰 漆静 +3 位作者 杨小英 杨丽娜 章琪 李享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4期1056-1062,共7页
目的:探讨西替利嗪对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sis,SSc)小鼠皮肤组织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替利嗪低剂量组、西替利嗪高剂量组,每组8只。空白组背部注射生理盐水,其余3组均背... 目的:探讨西替利嗪对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sis,SSc)小鼠皮肤组织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替利嗪低剂量组、西替利嗪高剂量组,每组8只。空白组背部注射生理盐水,其余3组均背部注射博来霉素制备SSc小鼠模型,1次/d,连续注射28 d,同时给予空白组与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西替利嗪低、高剂量组分别按照2、5 mg/kg灌胃,连续给药28 d。取各组背部注射区皮肤组织检测真皮厚度,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和马松染色(Masson),样本水解法检测皮肤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肤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α、TGF-β1)的含量,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Ⅰ型胶原α1(COL1A1)、Ⅲ型胶原α1(COL3A1)、Smad同源物3(Smad3)、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COL1A1、COL3A1、p-Smad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真皮厚度和HYP含量均增加,皮肤组织病变与纤维化程度较重,皮肤组织中α-SMA阳性表达强度增加,血清中IL-6、IL-10、TGF-α、TGF-β1的含量上升,皮肤组织中COL1A1、COL3A1、Smad3、TGF-β1 mRNA表达水平升高,COL1A1、COL3A1、p-Smad3蛋白表达量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替利嗪低、高剂量组真皮厚度和HYP含量均降低,皮肤组织病变与纤维化程度有所改善,皮肤组织中α-SMA阳性表达减弱,血清中IL-6、IL-10、TGF-α、TGF-β1的含量降低,皮肤组织中COL1A1、COL3A1、Smad3、TGF-β1 mRNA表达水平下降,COL1A1、COL3A1、p-Smad3蛋白表达量减少,且高剂量组效果更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替利嗪可改善SSc小鼠皮肤组织纤维化程度,并减轻免疫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与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西替利嗪 皮肤组织纤维化 TGF-β1/Smad3信号通路
下载PDF
外耳道真菌病致病曲霉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毛承刚 彭丹 +4 位作者 孔梦丹 孙毅 沈敏 廖魏祖 万俐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2-336,共5页
目的鉴定外耳道真菌病的致病曲霉菌种,并检测它们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诊断为外耳道真菌病的94例患者,外耳道分离真菌检测均为曲霉菌,采集患者外耳道排出物,行真菌涂片荧光染色镜检,同时行真菌培养... 目的鉴定外耳道真菌病的致病曲霉菌种,并检测它们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诊断为外耳道真菌病的94例患者,外耳道分离真菌检测均为曲霉菌,采集患者外耳道排出物,行真菌涂片荧光染色镜检,同时行真菌培养,对培养后的菌落提取真菌DNA行ITS区扩增并测序分析。选取4种常用的抗真菌药联苯咔唑(PCB)、克霉唑(CLO)、特比萘芬(TRB)和伊曲康唑(ITR)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94例患者外耳道真菌病患者中共分离获得5种曲霉菌,其中土曲霉菌48株(51.1%),黄曲霉菌25株(26.6%),黑曲霉菌13株(13.8%),烟曲霉菌7株(7.4%),花斑菌霉菌1株(1.1%)。药敏结果显示,22株黄曲霉菌对PCB耐药(MIC>16μg/ml),耐药率88.0%;7株对CLO耐药(MIC>16μg/ml),耐药率28.0%。黑曲霉菌4株对PCB耐药(MIC>16μg/ml),耐药率30.8%;5株对CLO耐药(MIC>16μg/ml),耐药率38.5%。烟曲霉菌2株对PCB耐药(MIC>16μg/ml),耐药率28.6%;2株对CLO耐药(MIC>16μg/ml),耐药率28.6%。土曲霉菌4株对PCB耐药(MIC>16μg/ml),耐药率8.3%;17株对CLO耐药(MIC>16μg/ml),耐药率35.4%。所有曲霉菌仅有1株黑曲霉菌对ITR耐药(MIC>8μg/ml),1株土霉菌对TRB耐药(MIC>8μg/ml)。结论土曲霉菌是本组外耳道真菌病患者分离出的最常见的曲霉菌菌种。曲霉菌对PCB和CLO耐药率相对偏高,而对TRB和ITR耐药率极低,故治疗外耳道真菌病时应首选TRB或IT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道真菌病 曲霉菌 药物敏感试验
下载PDF
生物制剂治疗甲银屑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谢晗 曾同祥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3年第1期56-60,共5页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约一半以上的患者出现指(趾)甲受累。甲银屑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患者的指(趾)甲症状也得到了显著缓解。本文总结了生物制剂在甲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约一半以上的患者出现指(趾)甲受累。甲银屑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患者的指(趾)甲症状也得到了显著缓解。本文总结了生物制剂在甲银屑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研发针对性更强、疗效及安全性更高的生物制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银屑病 生物制剂 研究进展
下载PDF
239例外耳道真菌病的真菌菌种分布及药敏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丹 毛承刚 +2 位作者 孙毅 孔梦丹 沈敏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94-98,共5页
目的 研究外耳道真菌病的真菌菌种分布及检测致病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本实验收集2020年4月—2021年11月,在荆州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进行治疗的239例临床诊断为外耳道真菌病患者,对外耳道分离物,通过真菌形态学检查、沙... 目的 研究外耳道真菌病的真菌菌种分布及检测致病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本实验收集2020年4月—2021年11月,在荆州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进行治疗的239例临床诊断为外耳道真菌病患者,对外耳道分离物,通过真菌形态学检查、沙式葡萄糖固体培养基(SDA)行真菌培养、DNA提取、ITS区PCR扩增及测序等行真菌菌种确定。行最低抑菌浓度(MIC)试验确定联苯苄唑(PCB)、特比萘芬(TRB)、克霉唑(CLO)和伊曲康唑(ITR)4种常见抗真菌药物的MIC。结果 本地区大部分外耳道真菌病致病菌为曲霉菌,其中最常见的为土曲霉,其次为黑曲霉、黄曲霉,少部分为念珠菌。大多数引起外耳道真菌病的致病菌对PCB和CLO耐药(MIC>16μg/mL),绝大多数致病菌对TRB和ITR敏感。因此在治疗外耳道真菌病时应首选ITR和TRB类药物。结论 外耳道真菌病最常见的真菌致病菌属是曲霉菌和念珠菌。ITR和TRB是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道真菌病 菌种分布 药物敏感性试验 抗真菌药
下载PDF
五味消毒饮加味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丽 赵静 +1 位作者 陈启红 曾同祥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656-657,共2页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加味联合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我院皮肤科门诊确诊为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面部皮疹外用0....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加味联合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我院皮肤科门诊确诊为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面部皮疹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五味消毒饮加味,水煎口服,每日1剂,分3次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停药2个月后两组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分别为(11.35±2.21)分和(12.08±2.66)分,治疗两周后,分别降低至(3.62±1.56)分和(1.63.±0.85)分,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比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8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复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停药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6.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消毒饮加味联合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消毒饮加味 他克莫司软膏 面部脂溢性皮炎 复发
下载PDF
丹参酮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紫癜3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石庆 赵静 +2 位作者 丁小珍 孙毅 曾同祥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66-768,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7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n=38例)和对照组(n=32例),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潘生丁、维生素C片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 目的观察丹参酮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7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n=38例)和对照组(n=32例),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潘生丁、维生素C片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服丹参酮胶囊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两周后,两组皮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皮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皮损评分,治疗组的有效率(84.21%)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46.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均随访半年,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皮损开始消退时间、完全消退时间短,半年复发次数少,复发时间间隔长(P均<0.05)。治疗组1例(3.13%)、对照组2例(5.26%)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均为皮肤干燥现象),但均能耐受至治疗完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医生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依巴斯汀 过敏性紫癜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肤康合剂治疗脂溢性脱发83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伦 丁小珍 +3 位作者 石庆 柳兵 赵静 曾同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9期66-66,共1页
一般认为,脂溢性脱发可能与遗传、内分泌失调、皮脂腺分泌增多、病菌感染、精神等因素有关,临床采用抗雄性激素、生物反应修饰因子、维生素B族、维甲酸、胱氨酸等治疗,但疗效欠佳,且有些药物长期应用可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2007年1... 一般认为,脂溢性脱发可能与遗传、内分泌失调、皮脂腺分泌增多、病菌感染、精神等因素有关,临床采用抗雄性激素、生物反应修饰因子、维生素B族、维甲酸、胱氨酸等治疗,但疗效欠佳,且有些药物长期应用可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2007年1月-2009年1月,笔者采用本院制剂肤康合剂治疗该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脱发 肤康合剂 中医疗法
下载PDF
枸地氯雷他定和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1
14
作者 赵静 石庆 柳兵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4期636-636,607,共2页
目的:探讨枸地氯雷他定和氯雷他定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片8.8mg,1次/日。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片10mg,1次/日。连续服药4周后复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 目的:探讨枸地氯雷他定和氯雷他定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片8.8mg,1次/日。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片10mg,1次/日。连续服药4周后复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52.63%,总有效率达84.20%。而对照组治愈率39.47%,总有效率为60.52%。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和氯雷他定均可安全、有效治疗慢性荨麻疹,但使用枸地氯雷他定起效更迅速,治愈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枸地氯雷他定 氯雷他定
下载PDF
玉屏风颗粒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血清IFN-γ、IL-4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符文好 刘军麟 +4 位作者 陈启红 肖传柳 彭程 罗杨 张欢欢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4期102-105,共4页
目的:研究玉屏风颗粒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1和治疗组2(各50例),其中治疗... 目的:研究玉屏风颗粒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1和治疗组2(各50例),其中治疗组1口服泛昔洛韦片,治疗组2冲服玉屏风颗粒,并从门诊体检处选取50例正常人群作为正常组,对比治疗组1、治疗组2治疗前后血清IFN-γ、IL-4水平。结果:两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IFN-γ、IL-4水平均有明显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治疗前后的变化明显大于治疗组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在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过程中能明显升高血清IFN-γ、降低IL-4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颗粒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血清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4
下载PDF
着色性干皮病继发恶性肿瘤8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亮 曾同祥 +2 位作者 张彦秀 王焱 曾学思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5-296,共2页
关键词 着色性干皮病 肿瘤 恶性
下载PDF
加巴喷丁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性疼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丽 陈启红 丁小珍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6期2651-2653,共3页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及住院部带状疱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5分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病毒、营养神...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及住院部带状疱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5分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对照组给予小剂量泼尼松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巴喷丁口服。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VAS评分。2周后对治疗的有效率进行比较,3个月后统计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及VAS评分并做比较。结果治疗后1周、2周,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3.36±1.27)分、(2.38±1.1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5±1.36)分、(3.48±1.3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67%(52/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4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5.00%(9/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1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性疼痛效果好,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加巴喷丁 泼尼松 疗效
下载PDF
咪唑斯汀联合香菇菌多糖治疗人工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曾同祥 丁卓玲 赵复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i0001-i0001,共1页
目的研究咪唑斯汀联合香菇菌多糖治疗人工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6例给予咪唑斯汀片10 mg,1次/d,同时口服香菇菌多糖片10 mg,2次/d;对照组22例给予咪唑斯汀片10 mg,1次/d。3周为1疗程,均连用6周。结果治... 目的研究咪唑斯汀联合香菇菌多糖治疗人工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6例给予咪唑斯汀片10 mg,1次/d,同时口服香菇菌多糖片10 mg,2次/d;对照组22例给予咪唑斯汀片10 mg,1次/d。3周为1疗程,均连用6周。结果治疗组痊愈率34.62%、有效率84.62%,对照组痊愈率9.09%、有效率54.55%,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咪唑斯汀联合香菇菌多糖治疗人工荨麻疹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斯汀 人工荨麻疹 香菇菌多糖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IL-17、IL-23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丽 陈启红 +1 位作者 李霞 丁小珍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7期2775-2777,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及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80例,按入院...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及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80例,按入院时间顺序,以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以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口服,观察组口服甲氨蝶呤的同时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8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测定患者血清中IL-17、IL-23水平的变化,比较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2.5%(33/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2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IL-17、IL-2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IL-17、IL-23水平分别为(1.42±1.15)ng/L和(254.7±152.6)ng/L,观察组分别为(0.95±0.81)ng/L和(184.2±105.4)ng/L,分别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5%(29/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4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疗效好,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减少血清中炎症因子IL-17及IL-23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甲氨蝶呤 红皮病型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3
下载PDF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黄褐斑86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丁小珍 王伦 +1 位作者 邬清芝 汪春英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8期890-891,共2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159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采用血府逐瘀胶囊口服,每次6粒(2.4 g),每日2次,同时服用维生素C片(每次0.2 g,tid),维生素E胶囊(每次100 mg,tid),并外用维生素E乳膏;对照组73例服用维生素...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159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采用血府逐瘀胶囊口服,每次6粒(2.4 g),每日2次,同时服用维生素C片(每次0.2 g,tid),维生素E胶囊(每次100 mg,tid),并外用维生素E乳膏;对照组73例服用维生素C片和维生素E胶囊,剂量、方法和疗程同治疗组,同时外用维生素E乳膏。均1个月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25.6%和68.6%,对照组分别为9.6%和37.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府逐瘀胶囊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胶囊 黄褐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