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农业政策影响下的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分析——以湖北省荆州市家庭农场建设为例
1
作者 刘署艳 余磊磊 +1 位作者 何修柏 周燚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4期3576-3579,共4页
家庭农场作为重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从而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以湖北省荆州市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荆州市政府的政策支持情况、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现状和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 家庭农场作为重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从而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以湖北省荆州市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荆州市政府的政策支持情况、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现状和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合理的政策建议。政府的新农业政策引导力度、农民的职业素质、建设资金的来源和经营主体建设的规范运作等环节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顺利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政策 湖北省荆州市
下载PDF
荆州市发展再生稻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4
2
作者 谢磊 易苏丹 +2 位作者 许晖 张华 韩昌友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4802-4804,共3页
根据已报道的研究材料与多年从事基层农业工作所掌握的大量一手资料,对近年来荆州市再生稻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述,指出了荆州市再生稻生产面临的问题与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再生稻 发展 建议 荆州市
下载PDF
江汉平原地区马铃薯宽垄双行种植方式探究
3
作者 王清伟 姜洪新 +5 位作者 方治国 史明会 梁红艳 吴国文 刘祎 蔡兴奎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4-161,共8页
深沟高垄单行栽培是目前马铃薯机械化栽培的主要模式,然而一次性达到规定的垄高对起垄机械要求过高,常需二次起垄,因此为寻找适宜的机械栽培模式,在江汉平原的5个地区采用宽垄双行的栽培模式,垄距分别设计为1.0、1.1和1.2 m,垄上双行距... 深沟高垄单行栽培是目前马铃薯机械化栽培的主要模式,然而一次性达到规定的垄高对起垄机械要求过高,常需二次起垄,因此为寻找适宜的机械栽培模式,在江汉平原的5个地区采用宽垄双行的栽培模式,垄距分别设计为1.0、1.1和1.2 m,垄上双行距设计为0.15、0.18、0.21 m,以期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增加垄宽,进而减少二次起垄。结果表明,垄宽为1.1 m时,马铃薯产量最高为2417.41 kg·667 m^(-2),垄上双行距为0.15 m时,马铃薯产量最高为2440.30 kg·667 m^(-2);综合比较发现,栽培模式D(1.1 m×0.23 m×0.15 m)表现较好,且相比于传统单垄单行栽培模式,马铃薯产量显著提高。栽培模式D相比于人工单垄单行每667 m2增效16.92%,相比于机械单垄单行每667 m2增效55.90%。研究结果在规范江汉平原一带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标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促进湖北省马铃薯农机农艺融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宽垄双行 农机农艺融合
下载PDF
无子西瓜新品种荆花无籽1号
4
作者 胡阳 邱文兵 +2 位作者 蔡美仲 梁红艳 李平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2期20-20,共1页
荆花无籽1号2023年通过了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1.特征特性。该品种生长势中等,分枝能力强,易坐瓜。叶片羽状、深绿色、缺刻深,第1雌花节位7~8节,雌花间隔3~4节。在湖北春季露地栽培,全生育期100天左右,瓜发育期32天左右。瓜近圆形... 荆花无籽1号2023年通过了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1.特征特性。该品种生长势中等,分枝能力强,易坐瓜。叶片羽状、深绿色、缺刻深,第1雌花节位7~8节,雌花间隔3~4节。在湖北春季露地栽培,全生育期100天左右,瓜发育期32天左右。瓜近圆形,瓜形指数1.04,瓜皮底色绿、覆16~18条墨绿色中宽齿条带,瓜皮厚1.3~1.4厘米,单瓜重5.3公斤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露地栽培 分枝能力 非主要农作物 特征特性 深绿色 生长势 瓜形 无子西瓜
下载PDF
荆州西甜瓜生产和发展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明权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12,共1页
大力推进西甜瓜产业化生产。要大力培育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这是西甜瓜产业化的关键所在。同时还要尽快提高西甜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注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由公司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大力推进西甜瓜产业化生产。要大力培育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这是西甜瓜产业化的关键所在。同时还要尽快提高西甜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注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由公司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指导,瓜农按照统一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要拉长西甜瓜的产业链条,搞好市场营销,加强市场的软、硬件建设,以完善市场功能。使瓜农的瓜种得好、卖得好、效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州市 西瓜生产 甜瓜生产 产业化发展 生产布局 栽培方式 无公害生产 品种结构调整
下载PDF
油菜机械直播同步分层施肥对根系构型和抗倒伏能力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高丽萍 陈慧 +4 位作者 刘嘉诚 秦永豪 廖庆喜 廖宜涛 王天尧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7-97,共11页
为探明油菜精量联合直播同步分层施肥机械作业条件下,深浅层施肥比例对油菜根系生长、植株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等农艺性状的影响,该研究选用“华油杂62”油菜品种作为供试作物,在施肥量600 kg/hm^(2)条件下,以10 cm定位侧深施肥CK1和机械... 为探明油菜精量联合直播同步分层施肥机械作业条件下,深浅层施肥比例对油菜根系生长、植株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等农艺性状的影响,该研究选用“华油杂62”油菜品种作为供试作物,在施肥量600 kg/hm^(2)条件下,以10 cm定位侧深施肥CK1和机械旋耕浅层混施CK2作为对照,设置机械旋耕浅层混施-定位侧深施肥量分层比例为1∶3(FL)、1∶1(FM)和3∶1(FH)3个施肥处理,于2020年和2021年在长江中游冬油菜区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分层施肥处理对油菜根系分布、耕层土壤坚实度变化、倒伏指数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层深施处理能显著(P<0.05)改善油菜根系构型并促进根系下移,平均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干质量和主根长分别是CK1处理的1.58、1.47、1.29和1.16倍,是CK2处理的3.63、2.79、1.46和1.28倍,且土壤坚实度相较于CK1和CK2处理平均分别降低4.91%和15.25%。不同分层施肥处理的油菜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干质量在处理间从大到小依次均为:FM、FH、FL;FH处理植株的根茎粗、倒伏角度、抗折力分别是FM处理的1.11、1.25和1.31倍,倒伏指数相较于FM处理平均降低了26.90%,但植株田间倒伏角度比FM处理增加了25.14%。分层深施肥处理的产量、单株分枝数、角果数和千粒质量均显著(P<0.05)大于定位深施和机械混施处理,其中FM处理平均产量与FL、FH、CK1和CK2相比,分别提高9.85%、16.35%、26.88%和37.75%。综合考虑不同施肥处理下冬油菜根系分布、土壤坚实度、倒伏指数和籽粒产量,分层深施肥处理中FM处理为田间机械化直播冬油菜实现高产且抗倒伏的较优施肥方式,研究为提升油菜机械直播农机农艺融合和肥料运筹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机械直播 分层施肥 根系 土壤坚实度 倒伏指数
下载PDF
幼龄桃树套种西瓜双膜覆盖优质高产早熟栽培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肖波 张义 张明权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0-61,共2页
国家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生态条件,逐步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形成了科学化、规模化、高效化和合理化的布局。近年来,农村种植结构发生了理性化调整,特别是果树面积呈现出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目前,生产中主要的果树栽培种类包括桃、葡萄... 国家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生态条件,逐步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形成了科学化、规模化、高效化和合理化的布局。近年来,农村种植结构发生了理性化调整,特别是果树面积呈现出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目前,生产中主要的果树栽培种类包括桃、葡萄、梨、柚、石榴、杏等,成年后的果树树体较大,不适宜行间间作,但幼树期的果园树体小,所占空间小,适宜行间间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树期 早熟栽培 种西瓜 果树面积 栽培种类 种植结构 双膜 西瓜品种 生态条件 农业结构
下载PDF
优质中稻两优培九和扬稻6号的鉴定 被引量:4
8
作者 卢开阳 吴和明 卢碧林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12,共4页
对 15个优质中稻品种 (组合 )进行了多年多点的区域试验鉴定研究 ,结果表明 :两优培九和扬稻 6号具有品质优、产量高、抗性较强、稳产性较好等优点 。
关键词 中稻 两优培九 扬稻6号 品种区域试验 鉴定 推广应用
下载PDF
直播油菜产量、产量构成及品质性状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心昊 李俊 +5 位作者 刘丽欣 王方 郝睿 王天尧 张春雷 马霓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1-259,共9页
油菜直播方式在长江中下游得到广泛运用,为因地制宜地制定高产稳产栽培措施,探究不同环境条件下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直播油菜产量、产量构成及品质的影响,选取江西宜春、湖北荆州、安徽六安3个试验点,以中双11号、中油杂12号为材料,设置... 油菜直播方式在长江中下游得到广泛运用,为因地制宜地制定高产稳产栽培措施,探究不同环境条件下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直播油菜产量、产量构成及品质的影响,选取江西宜春、湖北荆州、安徽六安3个试验点,以中双11号、中油杂12号为材料,设置3个密度(1.3×10^(5)·hm^(-2)、2.6×10^(5)·hm^(-2)、5.2×10^(5)·hm^(-2)和2个施氮水平(N1 90 kg·hm^(-2);N2 180 kg·hm^(-2))。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密油菜产量显著增加,高密比低密平均增产25.6%,比中密平均增产10.8%。与N2相比,N1条件下3个试点油菜产量分别降低25.9%、36.9%和28.9%。油菜产量均通过单位面积分枝数、单位面积主枝数和分枝角果数的提高实现增产,且单位面积分枝数与单位面积主枝角果数和单位面积分枝角果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改变密度(或者增密至5.2×10^(5)·hm^(-2))对油菜籽粒含油量、芥酸、硫苷和粗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影响,适当减施氮肥(如在低氮的荆州和六安)能增加含油量、硫苷,减少粗蛋白。不同环境条件与栽培措施下植株性状的综合得分差异显著,油菜植株性状综合评价指标为:地上部干物质重>单位面积角果数>分枝数>千粒重>主枝有效长>每角果粒数>含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油菜 积温 密度 氮肥 农艺性状 产量 品质 综合得分
下载PDF
翻耕深度对遮阴油菜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白非 白桂萍 +9 位作者 王春云 李真 龚德平 黄威 程雨贵 汪波 王晶 徐正华 蒯婕 周广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726-2739,共14页
【目的】长江流域油菜季降雨丰沛,导致该地区光照强度下降,加之密植技术的推广,加剧了个体间对光照的竞争。故光照不足、土壤质地差成为制约该地区油菜高产的重要因素。通过研究耕作深度对遮阴油菜根系生长和养分利用的影响,以期为油菜... 【目的】长江流域油菜季降雨丰沛,导致该地区光照强度下降,加之密植技术的推广,加剧了个体间对光照的竞争。故光照不足、土壤质地差成为制约该地区油菜高产的重要因素。通过研究耕作深度对遮阴油菜根系生长和养分利用的影响,以期为油菜的稳产增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2019—2021年在湖北武汉华中农业大学试验基地进行裂区试验,品种为主区(湘杂油518,XZY518;浙油50,ZY50),土壤翻耕深度(T5,5 cm;T20,20 cm)为副区,不同光照强度(S0,0%遮阴;S1,30%遮阴)为副副区,研究不同耕作深度下遮阴油菜的土壤养分和理化性质、干物质累积、抗氧化酶活性、根冠生长、养分吸收的变化。【结果】深耕可以促进各层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养分的积累,其中10—20 cm土壤的养分含量增幅最大,为7.5%—42.3%。两种翻耕深度下,遮阴均导致土壤电导率下降,根表面积减少13.3%—36.6%,主根长、根冠比和侧根占比增加,氮素利用率显著下降3.0%—28.4%,根系干重减少,抗氧化酶(POD、SOD、CAT)活性增加。遮阴条件下,翻耕深度的增加,使土壤含水量降幅减小,油菜主根伸长且根表面积增大,根冠比和侧根占比增加,氮素利用率提高,根系的抗氧化酶(POD、SOD)活性增强,干物质积累增多。方差分析表明翻耕深度和遮阴对根系形态、干物质累积、抗氧化酶活、养分利用的互作效应多呈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浅耕和深耕条件下,与正常光照相比,遮阴导致根表面积分别下降24.9%—36.6%、13.3%—19.2%,氮素利用率分别下降10.0%—28.4%、3.0%—23.9%。【结论】弱光胁迫下,深耕通过提高各层土壤养分含量,使油菜主根伸长,侧根占比增加,根表面积增大,同时根系抗氧化酶活力的增强延缓了根系的衰老,使根系养分吸收能力增强,氮素利用率增大,干物质积累量增大,最终促进了油菜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遮阴 深耕 根系 养分
下载PDF
基于反转录转座子及简单重复序列标记的裸大麦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国荣 华为 +4 位作者 陈功海 龙周锴 李博 张文英 徐延浩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7-365,共9页
为揭示裸大麦育成品种与种质资源材料的遗传结构,利用反转录转座子标记(反转录转座子-微卫星扩增多态性,REMAP;反向反转录转座子扩增多态性,IRAP)与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分析63份裸大麦的遗传多样性。IRAP、REMAP、SSR标记分别检测到... 为揭示裸大麦育成品种与种质资源材料的遗传结构,利用反转录转座子标记(反转录转座子-微卫星扩增多态性,REMAP;反向反转录转座子扩增多态性,IRAP)与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分析63份裸大麦的遗传多样性。IRAP、REMAP、SSR标记分别检测到315、143、38个等位变化,变异范围分别为9~58、7~25、2~4个,平均每对引物检测24.23、14.30、2.38个等位变化。REMAP和IRAP单一标记多态性位点贡献率高于SSR标记。反转录转座子标记揭示材料间遗传相似性系数(GS)为0.452~0.937,平均为0.674,在GS值0.620水平上将63份材料分为2大类,分别包含20份和43份材料。SSR标记结果显示材料间GS为0.351~0.973,平均为0.716,在GS值0.620水平上将63份材料区分为2大类,分别包含2份和61份材料。反转录转座子标记聚类结果在GS值0.740水平上能区分西藏野生资源和栽培资源,但SSR标记不能有效区分这2类材料。反转录转座子标记的主坐标及群体结构分析结果与GS聚类分析结果一致性较高;SSR标记群体结构与主坐标分析、GS聚类分析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表明,裸大麦材料遗传背景简单,亚类间缺少基因交流,反转录转座子标记在裸大麦品种亲缘关系鉴定中有一定的优势。反转录转座子标记与SSR标记的协同使用可为裸大麦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鉴定及亲本选配揭示更多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 裸大麦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分析
下载PDF
雌蛛拖丝在星豹蛛和拟环纹豹蛛物种识别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阳 梁宏合 +3 位作者 江庆生 陈建 刘凤想 焦晓国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227-230,234,共5页
通过比较狼蛛科豹蛛属的星豹蛛和拟环纹豹蛛雄蛛分别在两种雌蛛释放的拖丝上的求偶行为差异,验证两种豹蛛雌蛛拖丝上化学信息物质在物种识别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两种雄性豹蛛在同种雌蛛拖丝上的求偶潜伏时间都显著短于在异种雌蛛拖丝上... 通过比较狼蛛科豹蛛属的星豹蛛和拟环纹豹蛛雄蛛分别在两种雌蛛释放的拖丝上的求偶行为差异,验证两种豹蛛雌蛛拖丝上化学信息物质在物种识别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两种雄性豹蛛在同种雌蛛拖丝上的求偶潜伏时间都显著短于在异种雌蛛拖丝上的求偶潜伏时间,两种雄性豹蛛在同种雌蛛拖丝上的求偶强度都显著强于异种雌蛛拖丝上的求偶强度.可见雄性豹蛛能通过雌蛛拖丝上的化学信息物质进行种内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信息物质 拖丝 求偶 物种识别 星豹蛛 拟环纹豹蛛
下载PDF
DTOPSIS法在棉花新品系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世春 姚曲峋 +1 位作者 李先兵 徐定良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33,共3页
应用DTOPSIS法对10个棉花新品系的多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这10个新品系中,"3139"、"3155"的产量高、品质较好,因而产量排序和Ci排序相同;"3076"、"3312"、"3171"、"3... 应用DTOPSIS法对10个棉花新品系的多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这10个新品系中,"3139"、"3155"的产量高、品质较好,因而产量排序和Ci排序相同;"3076"、"3312"、"3171"、"3108"、"3472"的产量排序与Ci排序相差较大,这5个品系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品质性状差异较大,其中"3076"麦克隆值较好,"3108"的比强较高,均占绝对优势,而"3312"、"3171"、"3472"的主要缺点是麦克隆值偏高,均在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OPSIS法 棉花 新品系 应用 产量 品质 Ci排序
下载PDF
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鄂麦25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龚德平 陈功海 +4 位作者 成云峰 董新国 袁平该 李再兴 王林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31,共2页
鄂麦25是湖北省荆州市农业科学院用抗病亲本“504”作母本,绵阳26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中抗白粉病,综合抗病性较好,丰产、稳产性较好等特点。应适时早播,保证基本苗,合理施肥,合理化调,加强田... 鄂麦25是湖北省荆州市农业科学院用抗病亲本“504”作母本,绵阳26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中抗白粉病,综合抗病性较好,丰产、稳产性较好等特点。应适时早播,保证基本苗,合理施肥,合理化调,加强田间管理,防治好病虫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鄂麦25 高产 抗病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离子束诱变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功海 魏霞 徐延浩 《宁夏农林科技》 2020年第2期11-13,共3页
离子束诱变是一种新型的物理诱变技术,不仅有理化诱变效果,而且有强烈的生物诱变效应。离子束能量集中性高、可控性好,可以针对性地进行遗传改良。目前该技术已用于动、植物定向诱变改良,并培育出大面积推广的作物新品种。下一步,离子... 离子束诱变是一种新型的物理诱变技术,不仅有理化诱变效果,而且有强烈的生物诱变效应。离子束能量集中性高、可控性好,可以针对性地进行遗传改良。目前该技术已用于动、植物定向诱变改良,并培育出大面积推广的作物新品种。下一步,离子束诱变技术将与新兴生物技术紧密结合,提高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 诱变 植物育种 辐射育种 生物学效应
下载PDF
不同抗性小麦品种对药剂防治赤霉病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功海 徐延浩 +1 位作者 崔显举 李再兴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8期4705-4707,共3页
探究了同一药剂对赤霉病不同抗性小麦品种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药剂处理下,中抗品种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中感品种次之,高感品种防治效果最差;在赤霉病大面积流行期间,对于高感品种采取药剂防治的效果并不理想。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药剂防治 中抗 中感 高感
下载PDF
早、晚稻直播效果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9
17
作者 江庆生 周忠清 梁广齐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15,共2页
优质早稻、晚稻的直播与移栽对比示范结果表明 ,优化直播栽培技术既省工、省力、节约成本 ,又增产增效。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是 :选好良种 ,适时播种 ,合理施肥 ,科学管水 ,除草防虫。
关键词 水稻 早稻 晚稻 直播效果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湖北棉区短季棉新品系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世春 姚曲峋 +1 位作者 杨元欣 张爱蓉 《中国种业》 2013年第10期35-37,共3页
对自育的9个综合性状优良的转Bt基因短季棉新品系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短季棉新品系3780、中50选的早熟性、丰产性、纤维品质、农艺性状都表现优秀,特别是结铃性强、皮棉产量高,已经接近春棉的水平,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潜力。
关键词 湖北棉区 短季棉 新品系 初步鉴定
下载PDF
杂交棉人工制种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落霞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4-35,共2页
杂交棉人工制种的关键技术是去杂、去雄、授粉和收种。去杂要干净、去雄要彻底 ,授粉时粉要干、量要足 ,授粉后及时整枝抹芽 ,要收正常吐絮的花 ,不收露水花、笑口花和僵瓣花 ,收花后及时摊晒、专轧。
关键词 杂交棉 人工制种 去雄 授粉 棉花
下载PDF
抗虫杂交棉花新品种“鄂杂棉28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4
20
作者 邵圣才 文彬 +1 位作者 肖忠珍 梁红艳 《作物研究》 2007年第3期364-,366,共2页
鄂杂棉28号,2007年3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2005-2007年参加了长江流域区试和生产试验,在试验中表现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抗虫。是目前综合性状较好的抗虫杂交棉品种。
关键词 杂交棉 抗虫 优质 高产 抗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