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与整合思路 被引量:8
1
作者 陈丽华 王前新 《职业技术教育》 2007年第34期20-23,共4页
基于我国高职教育现状及改革走向的SWOT分析,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整合思路为,以培养银领、灰领人才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废除阻碍高职教育发展的"国家标准类"规章制度,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调整高职教育的主要载体,拓... 基于我国高职教育现状及改革走向的SWOT分析,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整合思路为,以培养银领、灰领人才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废除阻碍高职教育发展的"国家标准类"规章制度,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调整高职教育的主要载体,拓展高职院校的职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 SWOT分析 整合思路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发展与创新 被引量:47
2
作者 卢红学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49-52,共4页
高职教学方法要切实结合高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特点,摈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过分注重理论教学的方法,向注重学生的行为发展,采用模拟公司、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同时,在自主性与合作性、实践性与应用性、... 高职教学方法要切实结合高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特点,摈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过分注重理论教学的方法,向注重学生的行为发展,采用模拟公司、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同时,在自主性与合作性、实践性与应用性、多样性与综合性、探索性与创造性等方面加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教学方法 发展 创新
下载PDF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评价观 被引量:9
3
作者 严权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12,共3页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评价观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为了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科学发展,对高职人才的评价应树立全面的评价观,主要包括“就业为导向”的评价观、形态多样性的评价观和主体多元性的评价观。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教育评价 人才评价 评价观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实施 被引量:5
4
作者 严权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2-13,共2页
课程实施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施,应以"创生取向"为主,辅之以"相互适应取向"。高职课程实施不是对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而是对实施策略的应用与发展;高职院校是课程实施基本单位,... 课程实施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施,应以"创生取向"为主,辅之以"相互适应取向"。高职课程实施不是对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而是对实施策略的应用与发展;高职院校是课程实施基本单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发挥重要作用;高职院校教师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其专业发展是课程实施的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实施 价值取向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背景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严权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73-76,共4页
高等职业教育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课程开发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开发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要从社会、行业、学生和教学等方面进行... 高等职业教育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课程开发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开发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要从社会、行业、学生和教学等方面进行背景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开发 背景分析 社会背景 行业背景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现代课程管理
6
作者 严权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44-47,共4页
课程管理,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管理权力重心下移,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管理职能应表现为从"控制"走向"指导"与"服务";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管理应呈现出集权与分权的平衡性... 课程管理,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管理权力重心下移,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管理职能应表现为从"控制"走向"指导"与"服务";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管理应呈现出集权与分权的平衡性、民主化和科学化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管理 指导 服务 民主化
下载PDF
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特色形成的制约因素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欣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10-13,共4页
从功利价值的办学导向、高度趋同的办学理念、官本为体的校长治理以及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刚性统一的评价制度、偏向误导的投资政策等方面,分析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特色形成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认为认清特色形成的内外制约因素,是实现办... 从功利价值的办学导向、高度趋同的办学理念、官本为体的校长治理以及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刚性统一的评价制度、偏向误导的投资政策等方面,分析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特色形成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认为认清特色形成的内外制约因素,是实现办学特色由应然形态向实然形态价值转化的前置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应用型本科 办学特色 制约因素
下载PDF
中国高考体制改革再反思——基于中美两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比较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宁 常维国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96-98,共3页
中美两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在考试的组织机构体系、考试内容、考试的类型结构、考试制度的功能等方面存在众多差异。通过比较研究,科学地借鉴美国考试制度中的优点,针对当前中国高考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高考体制 比较 改革 建议
下载PDF
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学科建构的基本理论探讨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欣 《理工高教研究》 2010年第4期8-14,共7页
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科学发展,亟需反映应用型本科教育规律的理论指导,形成超越问题研究水平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学科理论体系。而应用型本科教育学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群建设的分支学科,其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首要任务,是确立学科理论的基本... 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科学发展,亟需反映应用型本科教育规律的理论指导,形成超越问题研究水平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学科理论体系。而应用型本科教育学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群建设的分支学科,其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首要任务,是确立学科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范畴,使之由前学科水平的经验研究深入到范畴水平的学理研究。为此,应厘清三大基本理论问题: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学科研究对象;学科理论体系;学科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教育 学科基本理论 研究对象 理论体系 研究范式
下载PDF
农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被引量:1
10
作者 严权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62-65,共4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提高建设主体的素质。开发科学合理的农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提高建设者素质的保证。在开发农村职业教育课程时,应遵循适切性原则、人格本位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区域性原则。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课程开发 适切性 实践性 区域性
下载PDF
产学研合作助推地方大学转型发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欣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8,共4页
文章指出,地方大学发展转型的根本任务是要跳出传统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聚焦到"产学研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上来,一体化能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社会化和实践化发展。为此,应破解... 文章指出,地方大学发展转型的根本任务是要跳出传统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聚焦到"产学研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上来,一体化能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社会化和实践化发展。为此,应破解认识、研究、机制上的三大误区,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为目标,在合作共建产学研平台基础上,将人才培养同生产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一体化实现人才培养体系与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平台、学科专业建设的社会化和实践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大学 产学研合作 办学模式 转型发展
下载PDF
高职院校品牌创建重在凝炼办学特色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欣 《职业技术教育》 2007年第28期44-48,共5页
形成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获取品牌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其内涵不能等同于类型特色、品牌地位、办学优势和办学特点的概念。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具有职业性、区域性、延伸性等特殊属性。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杰出校长、学科建设、师... 形成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获取品牌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其内涵不能等同于类型特色、品牌地位、办学优势和办学特点的概念。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具有职业性、区域性、延伸性等特殊属性。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杰出校长、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校文化等要素决定了办学特色的培育途径,共同影响着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品牌创建 办学特色 培育途径 战略研究
下载PDF
地方本科院校品牌建构的文化价值取向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欣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6,共5页
文章认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品牌建构应基于专业应用型的普通教育模式,注重差异性品位、整合性品质和延伸性品效;同时,针对专业应用型教育因可能过度专业化导致的人文价值偏离趋向,提出:地方本科院校的品牌建构应注重错位发展价值(和而不同... 文章认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品牌建构应基于专业应用型的普通教育模式,注重差异性品位、整合性品质和延伸性品效;同时,针对专业应用型教育因可能过度专业化导致的人文价值偏离趋向,提出:地方本科院校的品牌建构应注重错位发展价值(和而不同)、和合发展价值(和合兼融)和特色发展价值(内外合一),追求专业教育人文化、人文教育专业化,体现专业应用价值和文化发展价值双重价值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品牌 普通教育 专业教育 和谐文化 价值取向
下载PDF
课程与教学发展变革的基本走向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欣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24,共4页
从以"主体性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理念出发,中国教育思想和实践正超越客观主义或"科技理性"的课程与教学的局限,形成主体性教育价值观、个性化教学发展观、情境化认知学习观和多元化教育评价观,构成课程与教学发... 从以"主体性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理念出发,中国教育思想和实践正超越客观主义或"科技理性"的课程与教学的局限,形成主体性教育价值观、个性化教学发展观、情境化认知学习观和多元化教育评价观,构成课程与教学发展变革的基本走向,实现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与教学 主体性教育 个性化教学 情境认知 教育评价
下载PDF
地方大学领域性学科建设:内涵、路径与模式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欣 《大学(研究)》 2014年第1期21-28,16,共8页
学科建设是地方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领域性学科建设要以坚持行业导向性、学科生态性、非均衡发展和一体化发展为路径,努力建立理事会机制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一体化"地将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到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根... 学科建设是地方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领域性学科建设要以坚持行业导向性、学科生态性、非均衡发展和一体化发展为路径,努力建立理事会机制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一体化"地将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到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根本任务的领域性学科专业平台上来。结合实践探索,领域性学科的建设模式可以分为:以"双学院制"为运行机制的特色学院协同发展模式和以"平台+项目"为运行架构的"产学研"集成化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学科建设 领域性 路径 经济社会发展 本科院校 协同发展 政府管理
下载PDF
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 被引量:4
16
作者 严权 王前新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5期5-8,共4页
优化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对实现我国人才培养目标和高校的办学理念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根据我国专业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目前我国本科院校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专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设置课程时应该注意:... 优化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对实现我国人才培养目标和高校的办学理念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根据我国专业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目前我国本科院校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专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设置课程时应该注意:设计完整性的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应用型 课程设置 人格本位
下载PDF
美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宁 刘本武 《世界教育信息》 2008年第1期65-68,共4页
美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在经历了早期实践和20世纪的改革两个重要阶段后,形成了现代教育考试制度的雏形。这种现代大学招生考试制度具有“能力立意”取向、提供多次考试机会、注重考生综合评价等优点,但同时又存在一定的缺陷。
关键词 美国 大学招生 考试制度
下载PDF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构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欣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第4期38-42,共5页
从竞争与资源整合理论的视角,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架构应以学校战略发展目标为主导,以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为轴心,以形成实力雄厚的专业学科能力为基础,以特色独具的组织文化等无形资源的发展和培育为支柱,以组织管理结构... 从竞争与资源整合理论的视角,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架构应以学校战略发展目标为主导,以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为轴心,以形成实力雄厚的专业学科能力为基础,以特色独具的组织文化等无形资源的发展和培育为支柱,以组织管理结构再造为支撑,协同整合关键性竞争力和基础性竞争力诸要素,组成一个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统一的、匹配的、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力资源 战略管理
下载PDF
也论大学教师的师德素质与知识和能力结构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泽文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8年第3期43-47,共5页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呼唤着提高和优化大学教师素质。而提高和优化大学教师素质,必须在构建师德素质的基础上,合理调整与完善大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形成大学教师素质的"三维结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呼唤着提高和优化大学教师素质。而提高和优化大学教师素质,必须在构建师德素质的基础上,合理调整与完善大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形成大学教师素质的"三维结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自觉认识与理性把握这种"三维结构",采取相应的工作策略与实施路径,使我国大学教师整体素质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师德素质 知识结构 能力结构
下载PDF
和谐文化视野下的大学人本管理理念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乐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07年第S2期54-,56,共2页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先进文化,它突出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具体体现在大学管理理念中即要求管理者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大学管理理念,...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先进文化,它突出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具体体现在大学管理理念中即要求管理者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大学管理理念,具体实施途径包括办学以师为本、育人以生为本、治学以术为本、管理以励为本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和谐文化 人本管理理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