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验室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以荆门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化验室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顺陶 肖习明 +2 位作者 高雯雯 张萍 胡军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5年第5期63-63,130,共2页
创建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验室工作,对于提高化验室土壤肥料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荆门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化验室建设为例,从化验室建设必要性、目前的状况、发展对策等三个方面详尽的介绍了化验室的现状及前景,旨在为土肥化... 创建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验室工作,对于提高化验室土壤肥料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荆门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化验室建设为例,从化验室建设必要性、目前的状况、发展对策等三个方面详尽的介绍了化验室的现状及前景,旨在为土肥化验机构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验室 现状 发展对策
下载PDF
荆门市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常昌龙 尚莉莉 +3 位作者 陈红凤 张文文 王清洲 伍德春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S02期101-102,105,共3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农产品品质要求的提高和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地位的提升,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成为各地土壤肥料部门工作的头等大事。结合荆门市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开展现状,做出客观分析和思考,以期为下一步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化肥 减量增效 荆门市
下载PDF
荆门市肥料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伍德春 张龚 +3 位作者 周建华 张顺陶 胡军 任晓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7期254-256,共3页
分析了荆门市肥料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肥料质量监督管理的对策,以期为荆门市肥料质量监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肥料 质量管理 存在问题 原因 对策 湖北荆门
下载PDF
2007—2009年荆门市肥料质量监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肖习明 刘丰国 +1 位作者 陈萍 王玲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3期256-257,共2页
通过对荆门市农资市场肥料连续3年的定向监测,发现肥料3年抽检平均合格率为62.6%,2009年为64.9%。复混(合)肥料3年抽检平均合格率为67.3%,其中高浓度复混肥料质量良好,3年抽检平均合格率为87.2%;过磷酸钙3年抽检平均合格率为61.9%;硼肥... 通过对荆门市农资市场肥料连续3年的定向监测,发现肥料3年抽检平均合格率为62.6%,2009年为64.9%。复混(合)肥料3年抽检平均合格率为67.3%,其中高浓度复混肥料质量良好,3年抽检平均合格率为87.2%;过磷酸钙3年抽检平均合格率为61.9%;硼肥质量较差,3年抽检平均合格率为51.3%。并据此提出了改进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质量 监测 湖北荆门 2007-2009年
下载PDF
荆门市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建华 代小军 +4 位作者 肖习明 张帮华 伍德春 王素梅 王玲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4期303-304,共2页
通过5年测土配方施肥的试验示范推广,荆门市的土壤肥力状况和施肥结构得到明显改善,节本增收效果较为显著。该文阐述荆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现状 对策 湖北荆门
下载PDF
荆门市竹皮河流域土壤重金属含量及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莹 陈锋 《天津农林科技》 2017年第5期7-10,共4页
根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检测土壤中Cd、Hg、As、Pb、Cr、Zn、Ni、Cu 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分析湖北省荆门市竹皮河流域表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结果表明:该流域农田土壤中各种重金属含量... 根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检测土壤中Cd、Hg、As、Pb、Cr、Zn、Ni、Cu 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分析湖北省荆门市竹皮河流域表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结果表明:该流域农田土壤中各种重金属含量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全部处于尚清洁以上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评价
下载PDF
荆门市土肥工作成效及发展思路
7
作者 周建华 肖习明 +2 位作者 伍德春 高雯雯 任晓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期295-296,共2页
通过对"十二五"期间土肥工作成绩进行阐述,围绕土肥项目建设促长效机制建立、《湖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的贯彻促耕地质量提升、配方肥下田示范网络建设促科学施肥转型升级3个方面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土肥工作思路... 通过对"十二五"期间土肥工作成绩进行阐述,围绕土肥项目建设促长效机制建立、《湖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的贯彻促耕地质量提升、配方肥下田示范网络建设促科学施肥转型升级3个方面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土肥工作思路,并展望了"十三五"期间土肥技术革新方向,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为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成效 技术革新 湖北荆门
下载PDF
荆门市油菜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研究
8
作者 肖习明 伍德春 +2 位作者 刘丰国 王素梅 贺小芹 《江西农业》 2021年第16期13-14,16,共3页
通过对油菜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湖北省荆门市水稻土油菜常规施肥情况下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施肥下氮肥利用率为36.2%,磷肥利用率为16.5%,钾肥利用率为48.9%。
关键词 油菜 常规施肥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新两优6号在荆门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潘典进 刘丰国 +3 位作者 张梅 邓海洲 潘琴 周家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2期98-98,103,共2页
介绍新两优6号的生产表现和特征特性,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两优6号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高产 湖北荆门
下载PDF
荆门市砂梨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道贤 彭曼君 +3 位作者 刘丰国 潘典进 余雪梅 胡俊丽 《中国果菜》 2023年第8期76-79,共4页
荆门市是湖北省砂梨生产的重要基地,但随着我国水果市场消费档次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荆门市砂梨产业优势逐渐丧失。随着湖北省农科院“双臂梨模式”的大力推广,农旅结合的新概念得以发挥,荆门市砂梨产业又迎来了新一轮的转型升级,... 荆门市是湖北省砂梨生产的重要基地,但随着我国水果市场消费档次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荆门市砂梨产业优势逐渐丧失。随着湖北省农科院“双臂梨模式”的大力推广,农旅结合的新概念得以发挥,荆门市砂梨产业又迎来了新一轮的转型升级,规模逐步扩大,随之产业问题也日渐凸显。本文阐述了荆门市砂梨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在新环境下进一步发展壮大砂梨产业的应对策略,以期为荆门市砂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梨 产业现状 发展对策
下载PDF
荆门市耕地质量保护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萍 蒋莉莉 +3 位作者 杨雪 刘丰国 李丽 王素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9期182-182,186,共2页
荆门市耕地资源丰富,但近年来全市耕地质量下降的趋势未根本扭转。本文对荆门市耕地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对策,以期提高荆门市耕地质量,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耕地质量 保护现状 对策 湖北荆门
下载PDF
荆门市测土配方化验室现状及发展对策
12
作者 张顺陶 肖习明 +2 位作者 高雯雯 张萍 胡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7期87-87,93,共2页
创建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验室工作,对于提高化验室土壤肥料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荆门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化验室建设为例,从化验室建设必要性、目前的状况、发展对策等3个方面介绍了化验室的现状及前景,旨在为更好的提高... 创建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验室工作,对于提高化验室土壤肥料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荆门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化验室建设为例,从化验室建设必要性、目前的状况、发展对策等3个方面介绍了化验室的现状及前景,旨在为更好的提高土肥化验机构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验室 现状 发展对策 荆门市
下载PDF
发展绿色产业应对汉江荆门流域生态危机的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小青 常昌龙 伍德春 《时代经贸》 2017年第30期55-57,共3页
汉江中下游荆门流域因北向调水,生态危机凸显,引发全流域抢水风潮。有必要直面问题,筛选适用的绿色产业模式,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从根本上缓解汉江中下游生态危机。文章明确了因地制宜的基本涵义,提出了四种绿色产业模式:湿地经济,森... 汉江中下游荆门流域因北向调水,生态危机凸显,引发全流域抢水风潮。有必要直面问题,筛选适用的绿色产业模式,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从根本上缓解汉江中下游生态危机。文章明确了因地制宜的基本涵义,提出了四种绿色产业模式:湿地经济,森林健康产业,基于中国耕作传统的生态种植业,以地定畜发展畜牧业,以努力探索一条超越传统增长模式的绿色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中下游 荆门流域 生态危机 因地制宜 绿色产业
下载PDF
秸秆还田深度对稻田土壤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辉 王清洲 +3 位作者 付庆灵 朱俊 叶磊 胡红青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3-41,共9页
研究水稻秸秆还田深度对稻田土壤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探索黄棕壤性水稻土最适秸秆还田深度,可为提高秸秆利用率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室内培养试验,设置水稻秸秆还田0 cm(S0)、10 cm(S10)、20 cm(S20)、30 cm(S30)土层,... 研究水稻秸秆还田深度对稻田土壤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探索黄棕壤性水稻土最适秸秆还田深度,可为提高秸秆利用率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室内培养试验,设置水稻秸秆还田0 cm(S0)、10 cm(S10)、20 cm(S20)、30 cm(S30)土层,以及添加腐熟剂(F)和不添加腐熟剂两种条件。结果表明:还田至10 cm土层并添加腐熟剂的处理(S10+F)各取样期的腐解率最高,秸秆释放磷的速率也最高;秸秆还田后提高了磷生物有效性,其中主要提高各土层中稳性无机磷和活性无机磷的含量,秸秆还田12周后,10 cm土层秸秆还田提升磷生物有效性的幅度最大,S10、S10+F处理的中稳性无机磷含量比10 cm土层无秸秆对照分别提高了44.04、50.48 mg/kg,30 cm还田提升的幅度最小。因此在该地区秸秆还田10 cm深并配施腐熟剂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还田深度 生物有效性
下载PDF
荆门市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及培肥对策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习明 刘丰国 +3 位作者 杨永成 陈萍 代小军 张顺陶 《中国农技推广》 2012年第5期41-42,共2页
耕地土壤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国家粮食安全。因此,了解荆门市耕地土壤肥力状况,加强地力建设,提高耕地土壤质量,对保持荆门市农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耕地土壤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国家粮食安全。因此,了解荆门市耕地土壤肥力状况,加强地力建设,提高耕地土壤质量,对保持荆门市农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荆门市耕地地力现状 通过对2006年以来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项目1.8万个样点的化验数据、中加合作项目沙洋李市养分监测村(106个监测点)及连续10年曾集镇蔡庙国家地力监测点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荆门市土壤肥力状况与土壤普查时期(1986)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土壤 荆门市 培肥对策 肥力现状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土壤肥力状况 国家粮食安全 持续健康发展
原文传递
荆门地区胡萝卜春提早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
16
作者 董喜梅 潘晓霞 +7 位作者 熊明 万坤 周建华 李涛 别士平 黄春生 徐必维 舒收平 《长江蔬菜》 2023年第21期9-11,共3页
主要介绍了早春胡萝卜中棚种植的播前准备,通过机械化整地施肥、播种,水肥一体化设施运用,采后机械化清洗处理等关键技术,比传统露地种植提前30天上市,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适合荆门沿汉江流域或相似气候土壤条件的地区推广使用。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 土壤条件 露地种植 播前准备 春提早 高效栽培技术 汉江流域 整地施肥
下载PDF
常规施肥条件下水稻肥料利用率研究
17
作者 伍德春 王素梅 +2 位作者 肖习明 刘丰国 张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1年第9期216-218,共3页
2020年4~10月,荆门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开展了水稻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研究当地水稻常规施肥情况下氮、磷、钾肥利用率现状。结果表明,在当前施肥条件下,水稻氮肥利用率为38.5%,磷肥利用率为21.6%,钾肥利用率为57.8%;水稻当季常规... 2020年4~10月,荆门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开展了水稻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研究当地水稻常规施肥情况下氮、磷、钾肥利用率现状。结果表明,在当前施肥条件下,水稻氮肥利用率为38.5%,磷肥利用率为21.6%,钾肥利用率为57.8%;水稻当季常规施肥条件下,肥料利用率为4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常规施肥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大豆性状表现与综合效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文锋 罗琳玲 +6 位作者 甘国平 杨兴柏 高圣良 陈学松 龙飞 张英 张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3-16,共4页
于2022年引进了5个玉米品种,与鄂豆10号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观察玉米和大豆的相关性状,筛选出适宜的玉米品种,分析综合效益。结果表明:各复合种植模式中,以MY73+鄂豆10号处理的玉米单产、总产、总产值最高,分别为6 655 kg/hm^(2)、8 030 k... 于2022年引进了5个玉米品种,与鄂豆10号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观察玉米和大豆的相关性状,筛选出适宜的玉米品种,分析综合效益。结果表明:各复合种植模式中,以MY73+鄂豆10号处理的玉米单产、总产、总产值最高,分别为6 655 kg/hm^(2)、8 030 kg/hm^(2)、26 103元/hm^(2);玉米品种MY73在试验中表现为产量最高、株高较矮、综合抗性好,是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中较适宜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性状表现 效益分析
下载PDF
四种润楠属植物在荆州市的越冬表现
19
作者 赵振豪 张文文 +2 位作者 尚莉莉 曾小艳 胡蝶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05-110,共6页
对4种润楠属(Machilus Nees)植物进行越冬耐寒性比较试验,比较越冬前后叶片所受冻害程度,测定越冬前后各叶片的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叶片中色素含量等生理指标。... 对4种润楠属(Machilus Nees)植物进行越冬耐寒性比较试验,比较越冬前后叶片所受冻害程度,测定越冬前后各叶片的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叶片中色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经过自然低温后,小果润楠(Machilus microcarpa)受冻害程度最轻,能够成功越冬,而宜昌润楠(Machilus ichangensis)、凤凰润楠(Machilus phoenicis)以及长梗润楠(Machilus duthiei)受冻害损伤程度较大。综合评价表明4种润楠的耐寒性表现为小果润楠>长梗润楠>凤凰润楠>宜昌润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楠属(Machilus Nees)植物 耐寒性 越冬表现 荆州市
下载PDF
鄂中地区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集成效果试验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文文 代小军 +3 位作者 尚莉莉 王素梅 伍德春 胡晓燕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4期74-76,共3页
为了探究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在荆门是否对水稻产量提高和农业绿色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结合荆门市农业生产实际,开展了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与常规施肥方法的田间对比试验,探究了2种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长势和产量构成因素... 为了探究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在荆门是否对水稻产量提高和农业绿色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结合荆门市农业生产实际,开展了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与常规施肥方法的田间对比试验,探究了2种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长势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侧深施肥处理有利于水稻生长,在一定的施肥范围内,水稻植株长势水平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侧深施肥较常规施肥处理产量增加趋势明显,在同等肥料用量条件下,水稻产量较常规施肥亩增产29.5 kg,增产率达5.62%;亩施40%复合肥(25∶5∶10)30 kg/亩作基肥的侧深施肥处理产投比最高,比常规施肥高0.44,该种处理模式适宜在当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 植株长势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