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科加强危重病人基础护理管理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程惠玲 刘小军 《南方护理学报》 2005年第12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加强危重病人基础护理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统一思想,明确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工作的目的及意义;制定岗位职责及基础护理工作流程;实行质量控制,完善基础护理质量控制组织结构,成立护士长——基础护理质控员——责任护士3级质控网... 目的探讨加强危重病人基础护理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统一思想,明确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工作的目的及意义;制定岗位职责及基础护理工作流程;实行质量控制,完善基础护理质量控制组织结构,成立护士长——基础护理质控员——责任护士3级质控网,制定基础护理质量标准,以“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为主,查质量控制关键点。结果加强危重病人基础护理管理实践前后病人发生的并发症(如口腔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分别经X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践前后病人满意度经X2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加强危重病人基础护理管理后,降低了病人的并发症,提高了病人满意度。结论加强危重病人基础护理管理的实践后提高了危重病人基础护理质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危重病人 基础护理管理
下载PDF
《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因素评估表》在神经内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2
作者 周翠云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5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因素评估表》在神经内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照2013年该科发生跌倒5例,2014年跌倒3例,2015年跌倒4例,2016年启用了《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因素评估表》。结果 2016年启用《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因素评估表》后,...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因素评估表》在神经内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照2013年该科发生跌倒5例,2014年跌倒3例,2015年跌倒4例,2016年启用了《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因素评估表》。结果 2016年启用《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因素评估表》后,全年共发生跌倒案例1起,跌倒人数明显下降。结论《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因素评估表》的运用,降低了跌倒的发生例次,保障了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 风险管理 评估
下载PDF
品管圈在神经内科电话随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薇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1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电话回访中,QCC管理工具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科室建立QCC活动小组,确定"规范神经内科电话回访工作"的品管圈活动主题。通过现状调查对2016年10月-2017年4月我科室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成功率、满意率及出院患者... 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电话回访中,QCC管理工具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科室建立QCC活动小组,确定"规范神经内科电话回访工作"的品管圈活动主题。通过现状调查对2016年10月-2017年4月我科室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成功率、满意率及出院患者复诊率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头脑风暴法,通过绘制柏拉图、鱼骨图,分析电话随访不成功的原因,以此作为规范电话随访的切入点,就存在的问题实施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比较改进前后电话随访的成功率、满意率及出院患者复诊率,评价活动效果。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出院患者的随访成功率由74.12%增长到93.96%,出院患者满意率由95.69%升至98.43%,复诊率由51.77%上升至72.96%,经统计学分析得知三者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品管圈活动目标完成后,本科室圈员的责任心、沟通能力等方面都较活动前有了明显提高。结论该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内科电话随访中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神经内科 电话随访 满意率 复诊率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联合早期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疗效 被引量:8
4
作者 刘玲玉 陈斌 +1 位作者 吕志华 黄家彬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63-764,共2页
急性卒中具有高残疾率特点,我国卒中患者又具有年轻化趋势,因此,降低卒中后残疾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成为众多学者广泛研究的课题。现代神经康复医学指出,神经组织具有不可再生性,但神经组织具有独有的可塑性特点,
关键词 脑梗死患者 肢体运动功能 早期运动疗法 神经节苷脂 疗效 神经康复医学 急性卒中 神经组织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3
5
作者 卢志刚 刘芸 方家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2-355,共4页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探讨其神经功能的...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探讨其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11月在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0例确诊为A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均进行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静滴)醒脑静注射液30mL(加入0.9%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中),每日1次,连用14d。同时选取本院3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7d、14d监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的变化;比较3组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γ-GCS、GSH-Px和CAT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抗氧化应激因子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γ-GCS、GSH-Px、CAT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以观察组治疗后14d的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NIHSS评分(分):6.18±0.36比11.27±1.26,γ-GCS(ng/L):91.72±30.29比67.51±23.96,GSH-Px(mg/L):202.25±55.80比185.25±49.93,CAT(kU/L):230.25±81.29比200.38±72.78:均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4dNIHSS评分与γ-GCS、GSH-Px和CAT呈显著负相关(治疗前r值分别为-0.696、-0.549、-0.427,P值分别为0.000、0.001、0.015;治疗后r值分别为-0.435、-0.452、-0.406,P值分别为0.011、0.009、0.037)。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明显改善ACI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可能与上调γ-GCS、GSH-Px和CAT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醒脑静注射液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下载PDF
醒脑开窍法对急性脑梗死血瘀证患者神经保护作用和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卢志刚 刘芸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78-2180,共3页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法对急性脑梗死(ACI)血瘀证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醒脑静注射液。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NS评分及FMA评分、脑梗死体...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法对急性脑梗死(ACI)血瘀证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醒脑静注射液。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NS评分及FMA评分、脑梗死体积,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IFN-γ、IL-12和TNF-α的含量。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IFN-γ、IL-12、TNF-α、CNS评分、FMA评分和及脑梗死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CNS评分及FMA评分、脑梗死体积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IFN-γ、IL-12和TNF-α在治疗后14 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中医疗效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法能明显改善ACI血瘀证患者病情,机制可能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法 脑梗死 血瘀证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原发性SS合并周围神经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敏 聂淑科 +1 位作者 张清安 张允建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472-474,共3页
目的观察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S)伴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0年1月~2014年6月治疗的原发性SS合并周围神经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细胞组(n=15),对照组给予常规抗风湿及营养神经治疗,... 目的观察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S)伴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0年1月~2014年6月治疗的原发性SS合并周围神经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细胞组(n=15),对照组给予常规抗风湿及营养神经治疗,干细胞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脐带血干细胞静脉注射(单次干细胞数量为5.0×107,每3 d 1次,共3次)。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和四肢肌电图检查评估两组四肢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FMA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MA评分及正中神经、桡神经及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而干细胞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脐带血干细胞治疗有助于恢复原发性SS伴周围神经受损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血 干细胞 原发干燥综合征 周围神经病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并高压氧联合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易继龙 《吉林医学》 CAS 2009年第19期2334-2336,共3页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并高压氧联合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方法: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158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52例,为常规治疗组(Vit B10.1,1次/d肌内注射,Vit B12500μg,1次/d肌内注射)。Ⅱ组50例,为高压氧疗组,在常规治疗的...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并高压氧联合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方法: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158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52例,为常规治疗组(Vit B10.1,1次/d肌内注射,Vit B12500μg,1次/d肌内注射)。Ⅱ组50例,为高压氧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在多人高压氧舱内停留100min,压力0.25MPa,戴面罩吸入纯氧60min,中间休息10min,1次/d,共30d。Ⅲ组56例,为参麦注射液并高压氧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及高压氧疗的基础上并用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共30d。观察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对比,临床症状的评价在Ⅰ组、Ⅱ组和Ⅲ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2.3%、64.0%和75.0%,神经传导速度的提高Ⅱ组与Ⅰ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与Ⅰ组相比差异尤为显著(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并高压氧联合治疗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高压氧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PC12细胞中氧化应激对神经黑色素合成代谢的影响
9
作者 邱利君 吕志华 张兆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4-787,共4页
目的研究PC12细胞中氧化应激对神经黑色素(neuromelanin,NM)合成量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置于含50μmol/L左旋多巴(L-dopa)的培养液中培养,采用改良的MTT法观察不同浓度(0、10、20、40 mU/mL)的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 目的研究PC12细胞中氧化应激对神经黑色素(neuromelanin,NM)合成量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置于含50μmol/L左旋多巴(L-dopa)的培养液中培养,采用改良的MTT法观察不同浓度(0、10、20、40 mU/mL)的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对PC12细胞活力的影响,对照组含同等浓度GO但不含L-dopa,共聚焦显微镜检测GO作用4 h后含L-dopa不同组之间的活性氧(ROS)水平,采用SP法检测含L-dopa不同组之间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量的变化,使用透射电镜观察PC12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随着GO浓度增加,细胞内ROS明显增加,TH表达量逐渐增高,在第20天观察到细胞内出现NM,且随GO浓度增加而增加,对照组中未见NM出现。结论氧化应激可以促进NM的合成,其机制可能与提高TH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黑色素 氧化应激 酪氨酸羟化酶 左旋多巴 PC12细胞 帕金森病
下载PDF
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疾病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权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24期92-93,共2页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周围神经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周围神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甲钴胺治疗,治疗组采用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周围神经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周围神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甲钴胺治疗,治疗组采用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周围神经疾病能有效加快神经传导,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疾病 甲钴胺 前列地尔
下载PDF
男性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并左臂丛神经麻痹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1
作者 张洪斌 郑梅 +3 位作者 陈斌 张清安 吕志华 洪炜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8期71-71,73,共2页
病历资料患者,男,60岁,因左上肢无力12d就诊。患者12d 前抱钢筋出现左颈肩痛,喷剂无效,晚餐后左上肢肌无力,手臂发凉,上举不能,握力可。伴上腹痛,无耳鸣、视物旋转。自购喷剂外用无效,外院予以改善循环、抑酸护胃、康复理疗后腹痛缓解,... 病历资料患者,男,60岁,因左上肢无力12d就诊。患者12d 前抱钢筋出现左颈肩痛,喷剂无效,晚餐后左上肢肌无力,手臂发凉,上举不能,握力可。伴上腹痛,无耳鸣、视物旋转。自购喷剂外用无效,外院予以改善循环、抑酸护胃、康复理疗后腹痛缓解,但肌无力无明显改善,来院治疗。高血压5年,最高180/110mmHg,间断服药。父高血压卒中2次,已故。入院查体:血压140/100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麻痹 纤维发育不良 肌无力 文献复习 动脉 男性 高血压 病历资料
下载PDF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吕晓强 唐从峰 陈国华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1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诱发因素、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09年53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VITEK2系统进行细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最常见病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诱发因素、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09年53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VITEK2系统进行细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最常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多重耐药现象明显。常见诱发因素为意识障碍、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全身支持治疗是防治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内感染 肺炎 ICU 药敏试验
原文传递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Keap1-Nrf2/ARE氧化应激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4
13
作者 卢志刚 黄家彬 +1 位作者 刘芸 吕晓强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127-3129,共3页
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Keap1-Nrf2/ARE氧化应激通路中Keap1、Nrf2、ARE和NQO1蛋白表达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的影响,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在脑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过程中Keap1-Nrf2/ARE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 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Keap1-Nrf2/ARE氧化应激通路中Keap1、Nrf2、ARE和NQO1蛋白表达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的影响,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在脑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过程中Keap1-Nrf2/ARE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ACI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均进行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醒脑静30 m L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比较两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7、14 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Keap1、Nrf2、ARE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观察治疗前后MBI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MBI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Nrf2、ARE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而Keap1降低(P<0.05,P<0.01);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Nrf2、ARE和NQO1蛋白表达与MBI评分呈正相关,与Keap1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ACI与Keap1-Nrf2/ARE通路可能通过上调保护性因子Nrf2、ARE和NQO1,下调有害性因子Keap1的表达而对抗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细胞氧化损伤的程度,起到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 脑梗死 Keap1-Nrf2/ARE通路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护士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支持感及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2
14
作者 宁晓东 黄行芝 +1 位作者 程惠玲 常元梅 《护理管理杂志》 2015年第5期305-307,共3页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满意度、组织支持感及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满意度量表、组织支持感测量问卷及工作倦怠问卷对549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工作满意度、组织支持感及工作倦怠中去人格化、情感枯竭处于中等水平,个人成就感处于...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满意度、组织支持感及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满意度量表、组织支持感测量问卷及工作倦怠问卷对549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工作满意度、组织支持感及工作倦怠中去人格化、情感枯竭处于中等水平,个人成就感处于高度倦怠。工作年限、组织支持感及工作倦怠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P<0.01或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提供组织支持,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降低护士工作倦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工作满意度 组织支持 工作倦怠 护理管理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卢志刚 黄家彬 +2 位作者 刘芸 易继龙 吕志华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6期768-771,共4页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s VCAM-1)、核因子(NF-κB)及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SAH患者6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s VCAM-1)、核因子(NF-κB)及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SAH患者6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进行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降低颅内压、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调控血压和抗纤溶药物防治再出血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尼莫地平40 mg,po,tid,连用21 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3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qd,连用21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VEGF、s VCAM-1和NF-κB水平,观察经颅多普勒彩超(TCD),比较两组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第1天VEGF、s VCAM-1、NF-κB和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3天s VCAM-1和NF-κB显著性下降(P<0.05);第7,21天VEGF、s VCAM-1、NF-κB和hs-CRP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第1天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和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ACA显著降低(P<0.05),第7,21天MCA、ACA和PCA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出院时GOS为(4.78±0.39)分,对照组(4.06±0.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结论醒脑静干预治疗可以下调SAH后CVS的VEGF、s VCAM-1和NF-κB过度表达,同时降低脑血流速度,缓解脑血管痉挛,对SAH后CVS患者有一定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出血 蛛网膜下腔 自发性 脑血管痉挛 炎性因子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血瘀证患者细胞因子以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卢志刚 刘芸 杨丽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3-576,共4页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血瘀证患者细胞因子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70例ACI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每组35例...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血瘀证患者细胞因子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70例ACI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4 d。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2、IL-5、IL-10)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S)、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IFN-γ和IL-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FN-γ(ng/L):对照组为32.62±5.34比45.89±9.28,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为20.45±6.39比46.02±8.15;IL-2(ng/L):对照组为8.62±1.51比14.23±2.19,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为3.47±0.76比13.09±1.32〕,IL-5及IL-10明显升高〔IL-5(ng/L):对照组为68.39±8.89比36.80±6.32,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为89.20±9.17比37.26±6.08;IL-10(ng/L):对照组为27.66±5.47比15.59±3.27,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为38.54±7.66比16.17±4.29〕,且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变化更显著〔IFN-γ(ng/L):20.45±6.39比32.62±5.34,IL-2(ng/L):3.47±0.76比8.62±1.51,IL-5(ng/L):89.20±9.17比68.39±8.89,IL-10(ng/L):38.54±7.66比27.66±5.47,均P<0.05〕。两组治疗后NFDS评分、M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NFDS(分):对照组为12.38±4.26比27.16±6.3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为7.59±2.09比28.53±7.57;MRS(分):对照组为3.39±1.51比4.58±1.07,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为1.39±0.76比4.65±1.12〕,ADL评分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分:对照组为38.17±2.24比24.25±3.53,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为48.43±1.32比23.51±2.17),且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改善更显著〔NFDS(分):7.59±2.09比12.38±4.26,MRS(分):1.39±0.76比3.39±1.51,ADL评分(分):48.43±1.32比38.17±2.24,均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能明显调控ACI血瘀证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FN-γ、IL-2、IL-5、IL-10水平,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及ADL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脑梗死 血瘀证 细胞因子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7
作者 卢志刚 王承明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04-1407,共4页
醒脑静注射液是由古验方"安宫牛黄丸"提炼而成,由麝香、冰片、山栀、郁金等组成,具有开窍醒脑、镇惊止痛、清热解毒、安神定志、凉血行气功效。主要用于气血逆乱,脑脉瘀阻所致中风昏迷,口眼?斜,肢体偏瘫,外伤头痛呕恶,酒毒攻心,神志... 醒脑静注射液是由古验方"安宫牛黄丸"提炼而成,由麝香、冰片、山栀、郁金等组成,具有开窍醒脑、镇惊止痛、清热解毒、安神定志、凉血行气功效。主要用于气血逆乱,脑脉瘀阻所致中风昏迷,口眼?斜,肢体偏瘫,外伤头痛呕恶,酒毒攻心,神志昏迷抽搐(如急性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酒精中毒、高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 脑缺血 防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细胞中蛋白激酶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连韩 毕会民 +2 位作者 汪保华 刘夕斌 李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3期7424-7426,共3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细胞中蛋白激酶B表达的影响,从而从基础研究上证明了运动对改善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实验选用30只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运动干预组,每组10只。...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细胞中蛋白激酶B表达的影响,从而从基础研究上证明了运动对改善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实验选用30只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运动干预组,每组10只。高脂喂养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Western印迹法测定各大鼠肝细胞中蛋白激酶B表达水平。结果:①高脂喂养成功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高脂喂养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P<0.01)。②模型组肝细胞中蛋白激酶B表达水平(7.34±0.19)低于对照组(8.97±0.20)(P<0.01)。运动干预组蛋白激酶B表达水平(7.63±0.18)明显高于模型组(7.34±0.19)(P<0.01)。结论:有氧运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肝细胞中蛋白激酶B表达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和训练 蛋白激酶类 胰岛素抗药性 肝/细胞学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家彬 张清安 +2 位作者 陈斌 汪保华 刘玲玉 《中国康复》 2006年第5期311-313,共3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MCI-186)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48 h内的ACI患者70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35例,均给予阿司匹林片、血塞通注射液等治疗,同时A组静脉滴注MCI-186,每次30 mg,每天2次,共计2周。分别于治...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MCI-186)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48 h内的ACI患者70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35例,均给予阿司匹林片、血塞通注射液等治疗,同时A组静脉滴注MCI-186,每次30 mg,每天2次,共计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及3周时对患者进行中国卒中量表(C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3周时C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A组显著下降(分别22.09±9.16、10.21±4.75,P<0.01);对照组也明显下降(21.56±10.27、13.49±5.36,P<0.05);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A、B组均上升(分别38.26±17.45与68.72±25.43、37.33±18.70与53.72±25.76,均P<0.01)。2组间比较,A组CSS评分明显低于B组,ADL评分显著高于B组(均P<0.05)。不良反应2组均较少。结论:MCI-186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提高ADL,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氧自由基
下载PDF
葛根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中蛋白激酶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建辉 毕会民 +1 位作者 甘佩珍 汪保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7期770-773,共4页
目的 :在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的基础上 ,观察葛根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中蛋白激酶B蛋白 (PKB)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Wistar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10只 ,给予基础饲料 ;模型组 2 0只 ,给予高脂饲料。模型组大鼠... 目的 :在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的基础上 ,观察葛根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中蛋白激酶B蛋白 (PKB)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Wistar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10只 ,给予基础饲料 ;模型组 2 0只 ,给予高脂饲料。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喂养 4周后 ,随机分为 2组 :胰岛素抵抗组 ,继续高脂饮食 ;葛根素治疗组 ,继续高脂饮食同时 ,腹腔注射葛根素注射液 (10 0mg·kg-1·d-1)。干预 6周后 ,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脂肪组织中胰岛素刺激PKB的蛋白表达含量。结果 :4周后 ,高脂喂养鼠的体重、空腹血糖、胰岛素、甘油三脂、胆固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明显升高 ,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下降 ,出现了胰岛素抵抗。葛根素治疗 6周 ,大鼠的血糖、胰岛素及HOMA IR下降 ,ISI显著升高。胰岛素抵抗组大鼠脂肪组织中PKB的表达明显减少 ,较对照组下降了 2 3.5 % (P <0 .0 1)。葛根素治疗 6周后 ,大鼠PKB蛋白表达明显升高 ,较胰岛素抵抗组增加了 18.7% (P <0 .0 1)。结论 :葛根素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胰岛素抵抗 脂肪组织 蛋白激酶B 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