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d蛋白与肿瘤及肿瘤性血管生成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志雄 林杰成 林建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151-153,共3页
分化抑制因子(Id)是一组对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转录因子活性起负调节作用的转录因子。目前发现在哺乳类动物细胞含Idl~Id44种Id因子。自1990年发现Id分子以来,有关该分子在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增殖、分化、死亡和肿瘤发生、发展及肿... 分化抑制因子(Id)是一组对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转录因子活性起负调节作用的转录因子。目前发现在哺乳类动物细胞含Idl~Id44种Id因子。自1990年发现Id分子以来,有关该分子在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增殖、分化、死亡和肿瘤发生、发展及肿瘤性血管生成等方面的作用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Id蛋白在多种原发性肿瘤中均高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为肿瘤血管生成所必需,并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抑制因子(Id) 螺旋-环-螺旋(HLH)转录因子 肿瘤发生 发展 肿瘤性血管生成
下载PDF
159例急诊手术治疗的肿瘤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吴雪雷 周彤 周业江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552-553,共2页
目的探讨肿瘤所致肠梗阻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急诊手术治疗的肿瘤所致肠梗阻病例的临床资料,对比手术前后的诊断、手术处理的方式及预后。结果腹部CT检查在肿瘤性肠梗阻的患者中对梗阻的原因诊断达到了93.3%,明显优于... 目的探讨肿瘤所致肠梗阻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急诊手术治疗的肿瘤所致肠梗阻病例的临床资料,对比手术前后的诊断、手术处理的方式及预后。结果腹部CT检查在肿瘤性肠梗阻的患者中对梗阻的原因诊断达到了93.3%,明显优于X线及B超检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2%,死亡率为5.7%,肿瘤切除吻合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3.5%。结论腹部CT检查对于肿瘤性梗阻的诊断在定位、梗阻的性质上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手术的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作不同的处理,情况良好的患者在肿瘤根治的情况下,一期切除吻合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并发症 肠梗阻/外科学 消化系统肿瘤/超声检查 消化系统肿瘤/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PICC和CVC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黄朝青 吴碧钦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5期93-94,共2页
目的比较经锁骨下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CVC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科收治的178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2例)实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对照组(86例)实行经锁骨下静脉导... 目的比较经锁骨下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CVC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科收治的178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2例)实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对照组(86例)实行经锁骨下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比较2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导管滞留时间及血行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87.23%,优于对照组的75.58%(P<0.05);观察组导管滞留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血行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静脉置管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能满足肿瘤患者长期治疗的需要。当肘部血管条件差、置管失败或抢救危重患者时宜选择CVC静脉置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附28例报告)
4
作者 陈志强 林杰成 +2 位作者 郑茂松 林建生 许燕常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1995年8月至2004年9月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病人28例,术前肝脏储备功能正确评估,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根据术前食管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肝脏储备功能情...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1995年8月至2004年9月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病人28例,术前肝脏储备功能正确评估,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根据术前食管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肝脏储备功能情况、肝脏肿瘤大小及部位选择手术方案,其中行肝左外叶切除术5例、肝段切除术8例、肝局部切除术13例、肝癌注射无水酒精治疗2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2例,脾切除、联合断流术3例,脾切除、胃冠状静脉结扎术3例,单纯脾切除术8例,脾动脉栓塞术2例。结果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9%、60.1%、42.5%。1例死于并发肝肾综合征及上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并发症12例,发生率为42.9%。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在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术式,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可望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门静脉高压症 围手术期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许燕常 李志雄 +2 位作者 林文霖 陈健 潘国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6期485-48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2010年3月~2012年12月,施行361例胃癌D2根治术,2组医生分别手术,腹腔镜组166例,开腹组195例。对2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及病死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2010年3月~2012年12月,施行361例胃癌D2根治术,2组医生分别手术,腹腔镜组166例,开腹组195例。对2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及病死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41±55)min]、淋巴结清扫数[(29.8±6.5)个]与开腹组[(237±53)min、(30.5±7.0)个]差异无显著性(t=0.702、-0.978,P=0.438、0.329),而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115±59)ml vs.(259±121)ml,t=-13.981,P=0.000],术中输血例数少(7例vs.19例,χ2=4.098,P=0.043),术后排气时间早[(3.6±0.9)d vs.(5.1±1.5)d,t=-11.271,P=0.000],首次进流质时间早[(6.1±1.3)d vs.(8.1±1.4)d,t=-13.977,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11.9±2.5)d vs.(14.3±3.2)d,t=-7.838,P=0.000]。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12.7%(21/166)vs.24.6%(48/195),χ2=8.303,P=0.004],其中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3.0%(5/166)vs.8.7%(17/195),χ2=5.101,P=0.024]。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具有安全可行、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在淋巴结清扫及近期预后方面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切除术 腹腔镜 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腹腔镜D2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林文霖 许燕常 +2 位作者 李志雄 谢雪茹 潘国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同期开展的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胃癌D2根治术,以评价其安全性、肿瘤根治性以及术后早期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7月接受手术的316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66例采用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传统开腹组),150... 目的通过比较同期开展的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胃癌D2根治术,以评价其安全性、肿瘤根治性以及术后早期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7月接受手术的316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66例采用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传统开腹组),15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手术组)。腹腔镜手术组与传统开腹组在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病理类型和TN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流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总数及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方法。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传统胃癌D2根治术可获得相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及良好的早期疗效,但较开腹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 橡皮筋固定法
下载PDF
抑癌基因PTEN与食管癌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林杰成 李志雄 林文霖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844-847,共4页
目的:PTEN是近年发现的一种与细胞信号传导途径有关的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新型抑癌基因,了解抑癌基因PTEN在食管癌(EC)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指导食管癌的治疗上可能具重要意义。方法:检索并分析近10年国内外有关PTEN与EC研究的文献... 目的:PTEN是近年发现的一种与细胞信号传导途径有关的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新型抑癌基因,了解抑癌基因PTEN在食管癌(EC)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指导食管癌的治疗上可能具重要意义。方法:检索并分析近10年国内外有关PTEN与EC研究的文献。结果:在EC组织中,PTEN基因突变发生频率比较低,但PTEN蛋白表达下调却很普遍,表达程度与食管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抑癌基因PTEN低表达可能参与了EC的发生发展及肿瘤性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PTEN 抑癌基因
下载PDF
肠内营养在食管、贲门癌术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林文霖 谢雪茹 +3 位作者 李志雄 许燕常 陈建方 吴继煌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855-856,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贲门癌术后的实施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对1826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在术中行鼻肠管留置营养管,术后经鼻肠营养管给予瑞素或各类营养液治疗。结果所有食管、贲门癌术中均顺利留置鼻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患者...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贲门癌术后的实施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对1826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在术中行鼻肠管留置营养管,术后经鼻肠营养管给予瑞素或各类营养液治疗。结果所有食管、贲门癌术中均顺利留置鼻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患者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胸腔感染、切口感染、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传统常规补液组明显减少,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明显缩短。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肠内营养支持简便、经济、无严重并发症,是临床手术后简便、安全、有效地营养补给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肠内营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PTEN在贲门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许雪峰 林杰成 《疑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289-291,共3页
目的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PTEN在贲门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贲门癌手术切除标本86例,癌旁非肿瘤胃组织(离癌灶边缘>5cm)40例,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MMP-2及PTEN表达,并分析2者与各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 目的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PTEN在贲门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贲门癌手术切除标本86例,癌旁非肿瘤胃组织(离癌灶边缘>5cm)40例,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MMP-2及PTEN表达,并分析2者与各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MMP-2在贲门癌和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5%和40.0%(P<0.05),其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1)。PTEN在癌旁组织和贲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5%、55.8%(P<0.05),PTEN在贲门癌中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PTEN缺失及MMP-2表达增加在贲门癌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联合检测PTEN与MMP-2,有助于了解贲门癌的发展和评估贲门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免疫组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2 抑癌基因
下载PDF
胃间质瘤的双镜联合微创与开腹手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智清 李国新 +2 位作者 陈健 许燕常 游淑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3期1873-187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胃镜双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同一手术团队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施行46例早期胃间质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腹腔镜与胃镜联合微创手术组(双镜联合组)24例,开...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胃镜双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同一手术团队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施行46例早期胃间质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腹腔镜与胃镜联合微创手术组(双镜联合组)24例,开腹手术组(对照组)22例。比较两组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与开腹手术组比较,双镜联合组手术时间短[(79.71±24.34)min vs(101.09±26.48)min,t=-2.854,P=0.007],术中出血量少[(35.42±17.00)ml vs(85.23±43.30)ml,t=-5.051,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6.04±1.78)d vs(10.00±3.12)d,t=-5.226,P=0.000],术后排气时间早[(23.92±5.66)h vs(49.27±17.14)h,t=-6.615,P=0.000]。两组均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病例。随访5~48个月,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双镜联合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间质瘤相比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间质瘤 腹腔镜 胃镜 光源亮度 造口 外科手术
下载PDF
ID-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李志雄 吴宁 +3 位作者 林文霖 许燕常 林杰成 潘国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1期1565-1567,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DNA结合抑制蛋白-3(inhibitors of DNA binding 3,ID-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9例食管鳞癌组织、40例切缘正常组织进行ID-3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组织、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ID-3的表达,并分...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DNA结合抑制蛋白-3(inhibitors of DNA binding 3,ID-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9例食管鳞癌组织、40例切缘正常组织进行ID-3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组织、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ID-3的表达,并分析ID-3的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ID-3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切缘正常组织(P<0.01),ID-3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呈正相关(P<0.01),ID-3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浸润深度及是否伴淋巴结转移均无关。结论 ID-3高表达可能是食管鳞癌的一个重要的分子学改变,可能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分化抑制因子-3(ID-3) 免疫组化
下载PDF
EZH2对胃癌细胞核因子κB靶基因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雪雷 蔡耀武 +3 位作者 庄志忠 陈园静 郭仁杰 郑茂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69-2175,共7页
目的:探讨zeste同源物增强子2(EZH2)蛋白的表达对胃癌细胞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和不同胃癌细胞系中EZH2的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细胞生长、细胞迁移以及软琼脂增殖实... 目的:探讨zeste同源物增强子2(EZH2)蛋白的表达对胃癌细胞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和不同胃癌细胞系中EZH2的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细胞生长、细胞迁移以及软琼脂增殖实验测定EZH2对胃癌细胞系致癌能力的影响;利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和real-time PCR检测EZH2对核因子κB靶基因的调节作用;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EZH2和p65的相互作用。结果:与正常胃上皮细胞相比,胃癌细胞系中的EZH2过量表达(P<0.05)。EZH2特异性抑制剂腺苷类似物DZNep处理或sh EZH2抑制了AGS和SNU-16细胞系的细胞活力。此外,DZNep和sh EZH2抑制了AGS细胞迁移及软琼脂细胞形成的克隆数目(P<0.05)。sh EZH2下调了核因子κB报告基因或白细胞介素8报告基因的活性以及核因子κB靶基因白细胞介素8、趋化因子配体5及趋化因子配体20的表达(P<0.05)。此外,EZH2可以特异性与p65蛋白相互作用。结论:EZH2通过调节核因子κB靶基因介导胃癌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Zeste同源物增强子2 核因子ΚB
下载PDF
Id-1 PTEN表达与食管鳞癌血管新生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志雄 林杰成 +4 位作者 林文霖 吴宁 林建生 郑茂松 许燕常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1281-1285,共5页
目的:研究Id-1、PTEN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二者在食管鳞癌血管新生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ESCC手术切除标本131例,癌旁正常组织40例为正常对照,免疫组化检测Id-1、PTEN表达,通过CD-34计算食管鳞癌微血管密度(MVD),分析I... 目的:研究Id-1、PTEN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二者在食管鳞癌血管新生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ESCC手术切除标本131例,癌旁正常组织40例为正常对照,免疫组化检测Id-1、PTEN表达,通过CD-34计算食管鳞癌微血管密度(MVD),分析Id-1、PTEN与MVD的关系,并通过Kaplan-Meier寿命表法及COX回归分析与预后的关系。结果:Id-1在E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3.2%(109/131),切缘正常组织中阳性率5%(2/4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而与细胞分化、MVD呈正相关(P<0.01),与ESCC患者预后呈负相关。PTEN在切缘正常组织中达到97.5%(39/40),而在ES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2.6%(82/131),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关,而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MVD呈负相关(P<0.05),而与ESCC预后呈正相关。在对血管新生的影响方面,可能Id-1起更重要作用,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提示Id-1、PTEN表达及侵袭深度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Id-1高表达或PTEN表达下调可能促进了ESCC发生、血管新生,并降低了ESCC患者的预后生存期。ESCC中Id-1、PTEN表达在血管生成方面呈拮抗关系,以Id-1作用为主,Id-1、PTEN可能是E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ID-1 PTEN蛋白 CD34 免疫组化 血管生成 预后
下载PDF
腹腔镜、胃镜治疗胃间质瘤48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健 陈艳艳 +2 位作者 许世萍 吴继煌 许燕常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2期1151-1153,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胃间质瘤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微创治疗胃间质瘤4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40例,腹腔镜胃镜联合8例。结果病灶均成功切除,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为胃间质瘤。手术时间50~100...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胃间质瘤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微创治疗胃间质瘤4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40例,腹腔镜胃镜联合8例。结果病灶均成功切除,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为胃间质瘤。手术时间50~100ra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量10~120ml,平均60ml。术后24—48h肛门排气,术后住院5。10d,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30个月,平均20个月,复查胃镜及全腹部cT,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死亡。结论微创治疗胃间质瘤具备可行性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治疗 胃间质瘤 胃切除术
下载PDF
食管癌三野手术后胸胃排空障碍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建生 林杰成 +3 位作者 肖军 陈志强 林文霖 蒋羽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6年第10期1271-1272,共2页
目的:探讨病人食管癌三野手术后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3年到2003年收治的803例食管癌三野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出现术后胸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为5.2%(42/803)。一旦误诊,胸内胃壁穿孔、瘘的... 目的:探讨病人食管癌三野手术后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3年到2003年收治的803例食管癌三野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出现术后胸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为5.2%(42/803)。一旦误诊,胸内胃壁穿孔、瘘的发生率极高。临床上应加以重视。结论:通过对42例三野手术后胸胃排空障碍出现症状的时间和程度进行分析,讨论其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在手术过程中应如何避免发生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具体措施,以及发生后如何进行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三野手术 胸胃排空障碍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1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林文霖 李志雄 +1 位作者 许燕常 林杰成 《莆田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40-42,共3页
分析2002年10月至2008年3月应用小儿微型腹腔镜配合自行设计的带线雪橇钩针开展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156例,探讨应用小儿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结果表明,应用小儿微型腹腔镜治疗腹股... 分析2002年10月至2008年3月应用小儿微型腹腔镜配合自行设计的带线雪橇钩针开展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156例,探讨应用小儿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结果表明,应用小儿微型腹腔镜治疗腹股沟斜疝比传统手术优越,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切口小、瘢痕小、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患儿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同时发现及处理隐性内环口未闭,且在双侧腹股沟斜疝及复发性斜疝治疗上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斜疝 疝囊高位结扎术 小儿
下载PDF
超低位直肠前切除器械吻合术后吻合口瘘诊治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健 黄朝青 许燕常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5期1847-1848,共2页
目的分析超低位直肠前切除器械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方法通过对本院9年来低位直肠癌无梗阻患者施行超低位直肠前切除器械吻合出现的吻合口瘘进行分析。结果早期瘘(术后第4天)1例,(7~15天)5例,4例经冲洗、引流,加强营养支持、抗感... 目的分析超低位直肠前切除器械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方法通过对本院9年来低位直肠癌无梗阻患者施行超低位直肠前切除器械吻合出现的吻合口瘘进行分析。结果早期瘘(术后第4天)1例,(7~15天)5例,4例经冲洗、引流,加强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2例经横结肠造口转流粪便后痊愈,无1例死亡。结论吻合口瘘主要与患者的全身因素及术者的素质有关,为减少术后吻合口瘘,应做好患者的选择,提高术者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 器械吻合 吻合口瘘
下载PDF
胰腺癌164例治疗临床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茂松 许东兴 +1 位作者 蒋羽 林杰成 《海峡科学》 2007年第8期53-54,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我科近8年的胰腺癌治疗情况,探讨提高胰腺癌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5年1月至2003年3月计164例胰腺癌的治疗情况,男122例,女42例,中位年龄是62岁(36 ̄82岁);同期本科收治手术病人6054例,占同期病人... 目的:通过分析我科近8年的胰腺癌治疗情况,探讨提高胰腺癌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5年1月至2003年3月计164例胰腺癌的治疗情况,男122例,女42例,中位年龄是62岁(36 ̄82岁);同期本科收治手术病人6054例,占同期病人总数的2.7%;胰头癌102例,占病人总数的62%。分析了胰腺癌发病的主要症状、围手术期的管理、就诊时的病期情况、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本科住院的164例病人中施行手术者62例,手术率38%,围手术期死亡率6.4%(4/62),62例外科手术病人中,手术切除率56%(35/62),1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1%和35%。结论:加强对本病生物学规律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合理选择治疗手段,是提高疗效的根本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外科手术切除
下载PDF
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11例报告
19
作者 林文霖 林杰成 +2 位作者 许燕常 郑茂松 林建生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在治疗家族性结肠息肉病(FAP)和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应用.方法2001年12月共对11例患者行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其中FAP 9例、UC2例,应用J型贮袋8例、S型贮袋3例.结果该术式并... 目的探讨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在治疗家族性结肠息肉病(FAP)和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应用.方法2001年12月共对11例患者行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其中FAP 9例、UC2例,应用J型贮袋8例、S型贮袋3例.结果该术式并发症少,肛门功能良好,无夜间漏便,大便次数平均3~5次/日,夜间0~1次.一例S型贮袋出现贮袋炎,经保守治疗好转.无手术死亡及吻合口瘘,未发生癌变,病人对生活质量感到满意.结论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门吻合术治疗可维持FAP与UC患者肛管自控功能和可接受的大便次数,术后并发症少,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 全结肠直肠切除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 溃疡性结肠炎 大便次数 2001年 肛门吻合术 术后并发症 J型贮袋 肛门功能 保守治疗 吻合口瘘 手术死亡 生活质量 手术方式 FAP 患者 S型 夜间
下载PDF
85例Ⅰ、Ⅱ期乳腺癌不同术式疗效观察
20
作者 许东兴 林杰成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24-124,共1页
目的评价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和改良根治术两种术式的疗效。方法85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分保留乳房组(保乳组,n=28)和改良根治术组(根治组n=57),前者行乳房的局部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后者行乳房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结果随访期3~5年,两... 目的评价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和改良根治术两种术式的疗效。方法85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分保留乳房组(保乳组,n=28)和改良根治术组(根治组n=57),前者行乳房的局部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后者行乳房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结果随访期3~5年,两组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保乳组100%、92.85%和根治组100%、94.74%。结论与乳房的改良根治术相比,乳房的局部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加根治性放疗对于早期乳腺癌疗效可靠;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应有严格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留乳房手术 改良根治术 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