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度对香港巨牡蛎♀×葡萄牙牡蛎♂杂交子代早期杂种优势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杜俊鹏 王昭萍 +4 位作者 于瑞海 马培振 张哲 李玲蔚 李鹏飞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39,共9页
本研究以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自繁组HH(H♀×H♂)、葡萄牙牡蛎(C.angulata)自繁组AA(A♀×A♂)和杂交组HA(H♀×A♂)为研究对象,采用盐度骤变法研究盐度为10、15、20、25、30、35下杂交子代的早期表型性... 本研究以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自繁组HH(H♀×H♂)、葡萄牙牡蛎(C.angulata)自繁组AA(A♀×A♂)和杂交组HA(H♀×A♂)为研究对象,采用盐度骤变法研究盐度为10、15、20、25、30、35下杂交子代的早期表型性状和杂种优势。研究表明,H♀与A♂只能单向受精;盐度10条件下,各组均无法受精;HA、AA、HH的适宜卵裂盐度分别为20~35、25~35、20~30,适宜孵化盐度分别为15~30、20~30、15~25。在卵裂阶段,杂交受精卵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杂种劣势(H<0),杂种劣势最小为-10.168%,最大为-39.836%;在孵化阶段,杂交受精卵均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H>0),杂种优势最小为5.665%,最大可达137.413%。存活方面,在盐度10、15、35时HA、AA、HH的存活率迅速下降并于10日内全部死亡,HA在盐度20、25、30组存活至实验结束,HH、AA仅有2组存活,分别为盐度20、25组和25、30组,HA在盐度20和25时表现出一定的存活优势(H>0),分别为107.186%和7.775%。生长方面,HA在盐度20、25、30组于第4日均表现为显著的杂种劣势(H<0、hp<-1),于第10日盐度20组表现出杂种优势,第16日盐度25和30组表现为杂种优势。总体上,随着实验的进行杂交子代逐渐表现出生长优势,这表明杂交子代具有一定的生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巨牡蛎 葡萄牙牡蛎 种间杂交 表型性状 杂种优势
下载PDF
盐度对香港巨牡蛎♀×葡萄牙牡蛎♂杂交子代稚贝的影响及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杜俊鹏 王昭萍 +4 位作者 于瑞海 崔玉婷 杨洋 张哲 李鹏飞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1-28,共8页
本研究以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葡萄牙牡蛎(C.angulata)♂杂交牡蛎稚贝HA及香港巨牡蛎自繁组HH和葡萄牙牡蛎自繁组AA为研究对象,采用盐度渐变法研究了盐度胁迫下杂交牡蛎稚贝的生长存活及杂种优势,并通过测定... 本研究以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葡萄牙牡蛎(C.angulata)♂杂交牡蛎稚贝HA及香港巨牡蛎自繁组HH和葡萄牙牡蛎自繁组AA为研究对象,采用盐度渐变法研究了盐度胁迫下杂交牡蛎稚贝的生长存活及杂种优势,并通过测定抗氧化酶活性分析了杂交牡蛎的抗逆性。研究表明,稚贝HA与HH的存活适宜盐度均为15~35,HH的存活适宜盐度为20~35;HA与HH的最适生长盐度为20~30,AA的最适生长盐度20~35。存活上,HA仅在盐度35条件下产生不显著的杂种优势(H>0,hp<1);生长上,HA在盐度20~30之间具有一定的生长优势(H>0),但未达到显著水平(hp<1);增重上,在盐度25~30间存在一定的增重优势(H>0)。盐度25胁迫下,SOD、POD、T-AOC和胃蛋白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并于48 h内趋于稳定;盐度15胁迫下,各酶活性的变化幅度大且无明显的变化规律,T-AOC升高幅度大且48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而SOD与POD在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未受胁迫时,杂交稚贝HA的SOD、POD和胃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稚贝HH和AA(P<0.05),且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H>0,hp>1),杂种优势最高可达206.461%;HA的T-AOC介于两者之间,表现出一定的杂种劣势。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牡蛎在生长和增重上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在抗逆性上显著优于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香港巨牡蛎 葡萄牙牡蛎 杂交牡蛎 生长 存活 抗氧化酶 杂种优势
下载PDF
海湾扇贝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培振 张哲 +2 位作者 于瑞海 王昭萍 李鹏飞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4-40,共7页
分别采用自然排放和解剖的方式获取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irradians)精液,采用传统的分步降温法,从抗冻保护剂、精液稀释比例、降温程序、解冻温度和精子质量评价等方面探究海湾扇贝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研究发现,海湾扇... 分别采用自然排放和解剖的方式获取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irradians)精液,采用传统的分步降温法,从抗冻保护剂、精液稀释比例、降温程序、解冻温度和精子质量评价等方面探究海湾扇贝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研究发现,海湾扇贝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效果最好的方案为:以解剖的方式获取海湾扇贝精液,用浓度20%的二甲基亚砜作为抗冻保护剂,以体积比2∶1与精液混合,控制总体积0.5~1 mL;体系经4℃平衡5 min后,于液氮面以上10cm稳定5min,投入液氮保存;解冻时,体系于30℃水浴中摇动融化。此方案下,精子解冻后活力最高,晃动和游动精子比例达到86.0%。将解冻后的海湾扇贝精子与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卵子人工授精,发现虾夷扇贝卵子可以受精并孵化,受精率为21.7%,这证实了此冻存方案的可行性。本研究完善了扇贝精液超低温保存的方法和流程,对于海湾扇贝种质资源保护、跨季杂交育种等研究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 超低温保存 精子 分步降温 解冻
下载PDF
PI/Rh123双染和流式细胞术作用下不同盐度对葡萄牙牡蛎精子质量及受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杜俊鹏 王昭萍 +4 位作者 崔玉婷 李阳春 杨洋 李鹏飞 柳逸群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37-1746,共10页
以葡萄牙牡蛎精子为对象,采用碘化丙啶(PI)/罗丹明123(Rh123)双染与流式细胞术(FCM),研究了不同盐度胁迫(10、15、20、25、30、35)对精子质量的影响,并对受胁迫精子进行授精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盐度升高,精子的存活率、运动时间和活力... 以葡萄牙牡蛎精子为对象,采用碘化丙啶(PI)/罗丹明123(Rh123)双染与流式细胞术(FCM),研究了不同盐度胁迫(10、15、20、25、30、35)对精子质量的影响,并对受胁迫精子进行授精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盐度升高,精子的存活率、运动时间和活力先升高后降低;葡萄牙牡蛎精子的适宜盐度为20~35,活力较高的盐度范围为25~35;通过双染和FCM检测了精子质膜完整性和线粒体活性,发现盐度胁迫先对精子质膜造成损伤,后对线粒体活性造成伤害;低盐胁迫(10、15)对精子损伤严重,胁迫15 min时质膜受损比例高达67.26%±2.35%。人工授精结果显示,低盐胁迫下精子受精率和卵裂率显著降低,且卵裂阶段出现畸形及分裂停止等现象,表明精子质量不仅严重影响了受精过程,还对卵裂造成一定影响。本实验不仅探究了PI/Rh123双染和FCM检测牡蛎精子质膜完整性和线粒体活性的可行性,还结合显微观察全面评价了精子质量,为牡蛎精子质量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牙牡蛎 PI/Rh123双染 流式细胞术 精子质量 质膜完整性 线粒体活性
下载PDF
海大2号长牡蛎规模化育苗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于洋 李琪 +1 位作者 张哲 李鹏飞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2-128,共7页
本文以海大2号长牡蛎新品种为材料,通过强化亲贝金黄壳色选择和人工升温促熟培育,使海大2号长牡蛎亲贝成熟,利用阴干、升温刺激方法诱导产卵;通过控制幼虫密度、投喂新鲜的单胞藻等技术措施,幼虫快速生长发育到眼点幼虫,投放栉孔扇贝壳... 本文以海大2号长牡蛎新品种为材料,通过强化亲贝金黄壳色选择和人工升温促熟培育,使海大2号长牡蛎亲贝成熟,利用阴干、升温刺激方法诱导产卵;通过控制幼虫密度、投喂新鲜的单胞藻等技术措施,幼虫快速生长发育到眼点幼虫,投放栉孔扇贝壳进行采苗,眼点幼虫的附着变态率达到48%,成功培育出壳高0.5mm以上的壳色金黄稚贝4.68亿粒,单位水体出苗量达到30×10~4粒/m^3。同时进行与普通牡蛎在亲贝促熟培养、幼虫生长发育方面比较实验,海大2号长牡蛎在亲贝促熟培育方面比普通牡蛎发育慢,但幼虫期在生长速度和成活率表现较明显的生长优势和较高的成活率,显示出海大2号长牡蛎新品种生长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大2号长牡蛎 人工育苗 孵化 采苗 生长优势
原文传递
“海大1号”长牡蛎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玲蔚 张哲 +3 位作者 马培振 于瑞海 李琪 李鹏飞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9-144,共6页
本文以长牡蛎海大1号新品种为材料,通过强化亲贝单胞藻投喂量和人工升温促熟培育,使海大1号长牡蛎新品种亲贝成熟,利用阴干升温刺激方法诱导产卵,并进行了受精卵洗卵和不洗卵的孵化实验;通过控制幼虫密度、投喂新鲜无污染的单胞藻以及... 本文以长牡蛎海大1号新品种为材料,通过强化亲贝单胞藻投喂量和人工升温促熟培育,使海大1号长牡蛎新品种亲贝成熟,利用阴干升温刺激方法诱导产卵,并进行了受精卵洗卵和不洗卵的孵化实验;通过控制幼虫密度、投喂新鲜无污染的单胞藻以及科学投喂等技术措施,幼虫快速生长发育到眼点幼虫,投放栉孔扇贝壳进行采苗,眼点幼虫的附着变态率达到45%以上,成功培育出壳高0.5mm以上的稚贝9.67亿粒,单位水体出苗量达到32.4×10~4粒/m^3。取得长牡蛎海大1号新品种规模化育苗生产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牡蛎海大1号 人工育苗 孵化 采苗 附着 规模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