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媒介融合中影视文本的文学性研究 |
田悦芳
杨晓娟
宋菲
程娟娟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
2016 |
3
|
|
2
|
土改文学中的女性身体书写 |
程娟娟
|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
2016 |
1
|
|
3
|
通俗文学的文化心理建构 |
田智祥
|
《菏泽学院学报》
|
2016 |
1
|
|
4
|
从“世界文学”视域看赛译《水浒传》的价值和意义 |
陈海燕
|
《菏泽学院学报》
|
2015 |
1
|
|
5
|
媒介素养:构建国际传播力的一种新途径 |
邵瑞
|
《东南传播》
|
2015 |
5
|
|
6
|
电子媒介时代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模式探索 |
程娟娟
|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2
|
|
7
|
政治身体:土改文学中的身体形象分析 |
程娟娟
|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8
|
论马尔克斯文学书写与新闻活动的互渗与会通 |
陈海燕
|
《菏泽学院学报》
|
2017 |
0 |
|
9
|
在历史语境中穿梭和超越——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模式新探 |
曹金合
|
《菏泽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0
|
论网络文学中英雄形象的嬗变——以《水浒传》网络改编作品为例 |
程娟娟
|
《菏泽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1
|
政治身体:土改文学中的身体形象分析 |
程娟娟
|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2
|
新形势下地方本科高校比较文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
陈海燕
|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6 |
0 |
|
13
|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
刘斐
|
《菏泽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4
|
论新写实小说“生活流”叙事的内在连续性 |
曹金合
|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5
|
论李伯元对科举制度的否定及其对选官制度的探索 |
刘久顺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6
|
论网络机器诗的审美特征 |
曹金合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3
|
|
17
|
新媒体时代的意识形态安全——从媒介素养教育谈起 |
邵瑞
|
《菏泽学院学报》
|
2017 |
4
|
|
18
|
黑暗重负下的人性救赎之光——试论《烈日灼心》的影视改编 |
程娟娟
|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6 |
4
|
|
19
|
论《水浒传》中武松的叙事伦理 |
曹金合
|
《菏泽学院学报》
|
2015 |
3
|
|
20
|
论莫言八九十年代小说语句的极限式实验色彩 |
曹金合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