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抗旱鉴定和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应党 林坤 +6 位作者 郭凌云 任自超 王冲 葛振勇 田顺顺 李思同 郭凤芝 《中国种业》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小麦抗旱的鉴定和评价方法,对于小麦抗旱品种选育及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从小麦抗旱鉴定方法、鉴定指标(发芽指标、根系形态指标、产量相关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和评价方法(直接评价法、综合评价法)3个方面,对国内外小麦抗旱研究进展进行综... 小麦抗旱的鉴定和评价方法,对于小麦抗旱品种选育及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从小麦抗旱鉴定方法、鉴定指标(发芽指标、根系形态指标、产量相关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和评价方法(直接评价法、综合评价法)3个方面,对国内外小麦抗旱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小麦抗旱研究提供全面、系统的信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旱 鉴定方法 鉴定指标 评价方法
下载PDF
国审小麦新品种菏麦22的选育及适播密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任自超 王冲 +7 位作者 王朝 葛振勇 李思同 郭凤芝 林坤 田顺顺 孟凡杰 郭凌云 《中国种业》 2024年第3期76-81,共6页
菏麦22(参试号:菏麦0839)是2019年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产、优质、抗逆小麦新品种。为了对该品种有较全面的了解,从特征特性、亲本来源、选育过程及适宜种植密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菏麦22具有高产、优... 菏麦22(参试号:菏麦0839)是2019年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产、优质、抗逆小麦新品种。为了对该品种有较全面的了解,从特征特性、亲本来源、选育过程及适宜种植密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菏麦22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等优良特性,在黄淮麦区北片有较大的高产潜力及推广价值;菏麦22在20万/667m^(2)基本苗的密度下,产量表现较为突出;种植密度对小麦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菏麦22 新品种 特征特性 选育过程 适播密度
下载PDF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菏豆37的选育与应用
3
作者 梁邦平 王俊涛 +5 位作者 李素娟 张中起 高保民 何迪 王秋玲 刘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1-6,共6页
【目的】选育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种,为满足市场对高蛋白、高蛋脂双高大豆品种的需求。【方法】菏泽市农业科学院2003年以中黄13(白花)作母本、以菏豆12作父本组配杂交组合,经系谱法选育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结果】育成的高蛋白大豆新品... 【目的】选育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种,为满足市场对高蛋白、高蛋脂双高大豆品种的需求。【方法】菏泽市农业科学院2003年以中黄13(白花)作母本、以菏豆12作父本组配杂交组合,经系谱法选育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结果】育成的高蛋白大豆新品在2020—2021年国家黄淮海南片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为2886.0 kg/hm^(2)和3046.7 kg/hm^(2),比对照(中黄13)分别增产4.5%和9.8%。2022年参加国家黄淮海南片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254.8 kg/hm^(2),比对照(中黄13)增产8.4%。202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231043,命名为菏豆37。【结论】菏豆37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籽粒较大,蛋白质含量45.01%,脂肪含量20.47%,蛋脂总和达65.48%,属于高蛋白和蛋脂双高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菏豆37 高产 高蛋白 蛋脂双高
下载PDF
黄淮麦区180个小麦品种的6个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4
作者 田顺顺 王冲 +7 位作者 郭凤芝 林坤 李思同 郭凌云 王应党 任自超 曹光 葛振勇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86-91,共6页
对黄淮麦区小麦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分类、筛选农艺性状优异品种,可为拓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遗传基础及培育突破性新品种提供基础材料。以黄淮麦区已审定的180个小麦品种为研究群体,对其6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 对黄淮麦区小麦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分类、筛选农艺性状优异品种,可为拓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遗传基础及培育突破性新品种提供基础材料。以黄淮麦区已审定的180个小麦品种为研究群体,对其6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变异分析结果显示,株高的变异系数(CV)最小(5.76%),说明参试品种株高差异较小,株高改良到了瓶颈期,已经没有多少下降的空间;不育小穗数的变异系数最大(41.58%),改良空间较大,改良后可有效改善结实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穗长与每穗小穗数和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46和0.323),每穗小穗数与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338),小麦株高与不育小穗数呈显著负相关(r=-0.213),每穗小穗数与单株有效分蘖数呈显著负相关(r=-0.242),不育小穗数与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r=-0.361),穗粒数与单株有效分蘖数呈极显著负相关(r=-0.36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80份试材分为五大类群:第一类群包括57个品种,其平均穗长和穗粒数最高,6个农艺性状CV的平均值为15.5%;第二类群包括25个品种,其平均穗长、每穗小穗数、不育小穗数和单株有效分蘖均最低,6个农艺性状CV的平均值为12.87%;第三类群包括54个品种,其平均株高最大、穗粒数最低,6个农艺性状CV的平均值为12.66%;第四类群包括34个品种,其平均单株有效分蘖数最高,6个农艺性状CV的平均值为10.39%;第五类群包括10个品种,其平均每穗小穗数和不育小穗数最高,6个农艺性状CV的平均值为15.51%。180个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变异较大,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第一类群有57个小麦品种,其农艺性状最优良,在小麦育种中结合育种目标可以作为骨干亲本材料;其他4个类群共123个小麦品种,个别农艺性状优良,可以作为改良另一育种材料某个欠优性状的供体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变异系数 相关分析 系统聚类分析
下载PDF
国审小麦新品种菏麦22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5
作者 任自超 王冲 +5 位作者 郭凤芝 林坤 李思同 刘仲阳 田顺顺 郭凌云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874-879,共6页
为了全面了解菏麦22的产量特性,利用2015—2018年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增产点比例和适应度等方法,对菏麦22的丰产性、稳产性和广适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 为了全面了解菏麦22的产量特性,利用2015—2018年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增产点比例和适应度等方法,对菏麦22的丰产性、稳产性和广适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5—2016年菏麦22比对照品种济麦22略减产,减产不显著,2016—2018年两年菏麦22比对照品种济麦22均增产且增产显著,具有较好的丰产性;2015—2018年菏麦22的产量变异系数(CV)和高稳系数(HSC)均居参试品种的前列,具有较好的稳产性和丰产性;菏麦22试验3年的平均适应度与对照品种良星99、济麦22的平均适应度相当。除2015—2016年菏麦22的增产点率较低外,2016—2018年两年的增产点率分别达到89.5%、91.7%,表明在多环境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综合分析表明,菏麦22集合了高产、稳产、广适、多抗、优质等优良性状,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生态区域有较高的推广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菏麦22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下载PDF
大豆新品种菏豆36号的亲本系谱、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6
作者 张中起 王俊涛 +4 位作者 刘艳 梁邦平 高保民 何迪 王秋玲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54-59,共6页
为促进大豆新品种菏豆36号在黄淮地区的推广应用,利用菏豆36号参加2018-2019年黄淮海夏大豆品种试验的数据,采用亲本分析、方差分析、比较分析法、高稳系数法和适应性参数法等分析方法,对该品种的亲本系谱、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等进行分... 为促进大豆新品种菏豆36号在黄淮地区的推广应用,利用菏豆36号参加2018-2019年黄淮海夏大豆品种试验的数据,采用亲本分析、方差分析、比较分析法、高稳系数法和适应性参数法等分析方法,对该品种的亲本系谱、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等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菏豆36号较对照品种中黄13增产极显著,稳产性和适应性均优于对照品种。该品种适宜在山东南部,河南南部,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菏豆36号 亲本系谱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