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延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8期173-175,共3页
目的对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中医骨伤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各55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中医骨伤治疗组总有效率96.36... 目的对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中医骨伤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各55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中医骨伤治疗组总有效率96.36%、愈显率78.18%,高于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89.09%和愈显率61.8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有助于行气活血、舒缓经络、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骨伤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中医骨折三期辨证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延军 陈烨华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7年第2期92-93,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骨折三期辨证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在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接诊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对患者实施分组治疗,35例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的为A组,35例采用中医骨折三期辨证...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骨折三期辨证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在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接诊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对患者实施分组治疗,35例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的为A组,35例采用中医骨折三期辨证方式治疗的为B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骨折三期辨证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肱骨 中医 三期 辨证治疗
下载PDF
桃核承气汤联合大黄穴位贴敷在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
3
作者 刘振华 李海林 《中外医疗》 2024年第30期182-186,共5页
目的 分析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联合使用桃核承气汤与大黄穴位贴敷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9月—2023年8月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大黄穴位贴敷治疗,... 目的 分析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联合使用桃核承气汤与大黄穴位贴敷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9月—2023年8月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大黄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使用桃核承气汤。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水平、胃肠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各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为(37.45±5.12)min,短于对照组的(40.83±5.86)min,观察组排便次数为(5.80±1.45)次/周,多于对照组的(4.85±1.25)次/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7、3.138,P均<0.05)。结论 临床中针对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措施应以多靶点协同干预为主,桃核承气汤联合大黄穴位贴敷治疗方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胃肠功能,降低机体炎性损伤的同时显著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桃核承气汤 穴位贴敷 中医证候积分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活血止痛汤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对胫腓骨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疼痛、肿胀程度的影响
4
作者 刘振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活血止痛汤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 目的探讨活血止痛汤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止痛汤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对比两组疼痛及肿胀程度、骨折康复情况及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1.35±0.26)分,肢体肿胀值为(0.55±0.12)cm,均低于对照组的(1.35±0.26)分、(0.80±0.15)cm,术后肢体消肿时间为(7.63±1.28)d,止痛时间为(5.69±0.78)d,骨折愈合时间为(82.59±6.17)d,均短于对照组的(8.99±1.30)d、(7.02±1.10)d、(90.33±5.48)d,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量表中的疼痛评分为(24.26±2.15)分,功能评分为(19.49±1.65)分,活动度评分为(16.92±1.80)分,肌力评分为(8.44±0.97)分,屈曲畸形评分为(7.13±0.55)分,稳定性评分为(8.07±0.6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1.33±2.64)分,(18.05±1.23)分,(15.55±0.49)分、(7.12±0.44)分、(7.84±0.40)分、(7.18±0.56)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止痛汤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可以减轻胫腓骨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疼痛、肿胀程度,促进骨折愈合,加快膝关节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活血止痛汤 耳穴埋豆 疼痛 肿胀 骨折愈合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活血止痛汤配合手法复位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腕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5
作者 庞蕴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7期4-7,共4页
目的分析活血止痛汤配合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DRF)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DR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分析活血止痛汤配合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DRF)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DR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活血止痛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恢复情况、疼痛程度、腕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优良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时间、肿胀缓解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30±1.22)d、(7.15±1.09)d、(10.11±1.24)周,均短于对照组的(10.63±1.59)d、(9.78±1.68)d、(11.35±1.76)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98%,低于对照组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1.36±0.35)分,低于对照组的(2.24±0.58)分,腕关节背伸、掌屈、旋前、旋后活动度分别为(53.82±3.84)°、(54.60±3.58)°、(81.58±5.33)°、(82.68±4.49)°,均大于对照组的(45.68±3.20)°、(46.54±2.96)°、(75.69±4.37)°、(74.57±3.8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止痛汤配合手法复位能缓解DRF患者的疼痛,加大腕关节活动度,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活血止痛汤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