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胸外科术后深静脉置管中应用的效果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爱凤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10期1439-1442,共4页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胸外科术后深静脉置管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心胸外科收治并给予心胸外科术后深静脉置管治疗的9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9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胸外科术后深静脉置管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心胸外科收治并给予心胸外科术后深静脉置管治疗的9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9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5例。在相同的手术方法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95%,对照组为7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68%,对照组为28.o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42%,对照组为7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胸外科手术后深静脉置管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能提高患者和患者家属们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胸外科 围术期护理 深静脉置管 临床护理路径
原文传递
无症状肺部肿块的诊断与处理
2
作者 马心健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2期26-26,36,共2页
目的探讨无症状肺部肿块的诊断治疗措施。方法手术组患者,术后病理对照术前检查手段,判断各种术前检查措施的准确性。非手术组患者,追踪患者的病情变化、检查措施及最终后果。结果手术组良性40.38%,恶性59.6%,均得到了及时正确的治疗。... 目的探讨无症状肺部肿块的诊断治疗措施。方法手术组患者,术后病理对照术前检查手段,判断各种术前检查措施的准确性。非手术组患者,追踪患者的病情变化、检查措施及最终后果。结果手术组良性40.38%,恶性59.6%,均得到了及时正确的治疗。非手术组恶性占78.6%,预后均不佳。结论无症状肺部肿块的患者,CT检查为常规检查,PET/CT为推荐检查,条件允许手术切除为最佳治疗措施。无症状肺部肿块在胸外科诊疗过程中见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切勿因拿不定主意而延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肿块/治疗 肺部肿块/诊断
下载PDF
ICU环境对患者身心影响的研究及思考 被引量:28
3
作者 马敏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5-307,共3页
关键词 ICU环境 身心健康 护理干预 护理问题
原文传递
不同淋巴结清扫方式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生存期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袁世立 赵昌学 周斌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779-780,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淋巴结清扫方式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根据淋巴结清扫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两组患者均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二野淋巴结清扫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不同淋巴结清扫方式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根据淋巴结清扫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两组患者均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二野淋巴结清扫治疗,观察组采用三野淋巴结清扫治疗,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方式与术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5—40个月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观察组患者生存期为35.9个月,无进展生存期为26.9个月;对照组生存期为28.3个月,无进展生存期为22.4个月,两组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理想,围术期采用三野淋巴结清扫能延长生存期,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切除术 非小细胞肺/外科学 存活率 手术后期间
原文传递
术前新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袁世立 赵昌学 周斌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430-432,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8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的患者术前未进行化疗直接采用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MVP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采用手术...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8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的患者术前未进行化疗直接采用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MVP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采用手术治疗。观察麻醉诱导前(T_0)、开胸后2 h(T_1)、术毕(T_2)、术后6 h(T3)和术后24 h(T_4)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及1、2、3年生存率。结果两组T_1、T_2、T_3、T_4时TNF-α和IL-6与T_0时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与同期对照组比较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2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率,但亦会增加患者手术过程中炎症反应和围手术期并发症,临床应用新辅助化疗时应考虑其增加炎性反应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疗法 辅助/方法 非小细胞肺/外科学/药物疗法 肿瘤坏死因子α/代谢 白细胞介素6/代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