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日韩传世汉字字典所收籀文比较研究——以《宋本玉篇》(中)、《篆隶万象名义》(日)、《全韵玉篇》(韩)为中心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平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218-228,共11页
字典编纂体例的核心是术语的运用。日本和韩国的传世汉字字典根源于中国古代字典,并具有日韩语言文化的特点,故对中日韩传世汉字字典的编纂系统、术语、体例,以及形音义等方面进行系统比较,既有助于中国传世汉字字典的海外传播规律研究... 字典编纂体例的核心是术语的运用。日本和韩国的传世汉字字典根源于中国古代字典,并具有日韩语言文化的特点,故对中日韩传世汉字字典的编纂系统、术语、体例,以及形音义等方面进行系统比较,既有助于中国传世汉字字典的海外传播规律研究,也有益于中日韩古代汉字文献的深入研究。本文基于中日韩古代字典联合检索数据库,选取了中日韩古代字典中用于界定汉字字形的术语"籀文"进行了统计分析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籀文正名 楷字籀文 《宋本玉篇》 《篆隶万象名义》 《全韵玉篇》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汉字系文字:汉字的借用与改造》评介
2
作者 张春凤 《中国文字研究》 2024年第1期259-262,共4页
文字是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要素。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以及中国的汉字被称为“世界古典文字”。这些文字不仅历史悠久,且都是独立发明的自源文字,在文字学研究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经历史更迭,只有... 文字是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要素。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以及中国的汉字被称为“世界古典文字”。这些文字不仅历史悠久,且都是独立发明的自源文字,在文字学研究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经历史更迭,只有汉字传承至今,其他三种文字早已尘封在遗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形文字 两河流域 自源文字 人类文明 中美洲 组成要素 汉字
下载PDF
意义、任务与方法——中华民族文字的内在历史联系研究刍议
3
作者 王元鹿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254-259,共6页
汉字与我国民族古文字的关系研究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文字学研究课题,在进行这种研究时需要运用多种合理的科学方法,并采取谨慎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 汉字 中华民族文字 少数民族文字 文字关系 拼盘文字
下载PDF
水文在文字学研究中的认识价值与研究方法
4
作者 王元鹿 《中国文字研究》 2007年第2期269-272,共4页
作为一种典型"拼盘"文字的水文,对比较文字学与汉字研究乃至中华民族文字学的研究,均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水文 水书 “拼盘”文字 汉字 比较文字学 文字学
下载PDF
中国文字研究回顾与展望高级专家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
5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5-135,共1页
关键词 华东师范大学 专家研讨会 文字研究 中国 展望
下载PDF
基于数据库的中日韩传世汉字字典的整理与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平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217-225,共9页
本文以中日韩传世汉字字典数据库为例,介绍了中日韩传世汉字字典数据库的文献内容和信息分类原则,旨在规范东亚各国传世字典数据库的建设,达到最大限度地共享汉字资源。本文阐述的基于数据库的东亚视野下的汉字学研究方法,为汉字传播史... 本文以中日韩传世汉字字典数据库为例,介绍了中日韩传世汉字字典数据库的文献内容和信息分类原则,旨在规范东亚各国传世字典数据库的建设,达到最大限度地共享汉字资源。本文阐述的基于数据库的东亚视野下的汉字学研究方法,为汉字传播史、东亚汉字发展史的编写抛砖引玉。本文设计的类检和通检字典模板,旨在为东亚共同用汉字工具书的编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韩 传世汉字字典 数据库 类检 通检 汉字传播史 东亚汉字发展史
下载PDF
新发现民族古文字的研究及其文字学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元鹿 袁香琴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213-218,共6页
近几年,至少有10种新发现的民族古文字进入了我们的研究视野。其发现和研究对文字学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 新发现民族古文字 文字性质 文字发生 文字比较 文字学
下载PDF
非王卜辞中的“天”字研究——兼论商代民间尊“天”为至上神 被引量:6
8
作者 董莲池 《中国文字研究》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把殷墟王卜辞和非王卜辞区分为王室和民间两个层面,通过对非王卜辞"天"字构形和辞例的分析研究,辅之以当时处于民间地位的先周甲骨卜辞,论证了"天"是商代民间信奉的至上神。传统上说商代"天"不是神,... 本文把殷墟王卜辞和非王卜辞区分为王室和民间两个层面,通过对非王卜辞"天"字构形和辞例的分析研究,辅之以当时处于民间地位的先周甲骨卜辞,论证了"天"是商代民间信奉的至上神。传统上说商代"天"不是神,未受到膜拜,这不符合商代整个社会的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卜辞 商代民间 奉天 至上神
下载PDF
戚姬簋的“戚”字研究兼说《说文》中的“戚” 被引量:1
9
作者 董莲池 徐善飞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17-21,共5页
戚姬簋的所谓"戚",原形字的构形有多种分析意见,本文通过字形比较,肯定了从戈从尗的构形分析,但不同意释为"戚"。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细致梳理了"戚"字源流,指出东汉以前只有源自甲骨文"戚"一系的"戚"字,《说文》小篆收... 戚姬簋的所谓"戚",原形字的构形有多种分析意见,本文通过字形比较,肯定了从戈从尗的构形分析,但不同意释为"戚"。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细致梳理了"戚"字源流,指出东汉以前只有源自甲骨文"戚"一系的"戚"字,《说文》小篆收录的从戉尗声的"戚"实际是据讹体经过形声化规范整理作篆而成,并非其前所实有,由于《说文》的巨大权威性,魏晋以后开始流行而取代了真正的"戚"。戚姬簋的所谓"戚"本从戈从尗,和"戚"在形体上并没有联系,辞例也不能提供释"戚"的证据,释"戚"是错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戚姬 说文
下载PDF
他留文的定性及其对早期文字研究的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元鹿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200-205,共6页
他留符号是一种近年发现的早期文字系统。这种早期文字系统的许多性质对于早期文字史的研究有相当启发。也有若干相关的问题还有待我们去调查与研究。诸如他留文的"初始阶段的早期文字"对早期文字的研究有着重大价值。
关键词 他留文 早期文字 文字定性
下载PDF
汉字楷化过程中构件形体的混同与分化——以魏晋南北朝石刻文字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瑞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138-142,共5页
魏晋南北朝石刻文字类型属于汉字由隶书向唐代成熟楷书转变的过渡类型,是研究汉字楷化过程的最重要材料。构件作为构筑汉字系统的基础材料,其变异程度直接影响了整个汉字形体的改变。魏晋南北朝石刻文字构件系统中存在混同和分化两种突... 魏晋南北朝石刻文字类型属于汉字由隶书向唐代成熟楷书转变的过渡类型,是研究汉字楷化过程的最重要材料。构件作为构筑汉字系统的基础材料,其变异程度直接影响了整个汉字形体的改变。魏晋南北朝石刻文字构件系统中存在混同和分化两种突出的变异情况。本文对这两种情况进行描写和成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构件 混同与分化 魏晋南北朝 石刻文字
下载PDF
先秦出土文献字频状况的古文字研究认识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志基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13-21,共9页
近年研究所揭示的先秦出土文献字频状况,成为古文字研究的一种最新材料,在古文字的发展程度、记语方式、专字现象、字词关系、地域差异等研究方面,都足以提供前所未有的独特认识价值。
关键词 先秦出土文献 字频 古文字研究
下载PDF
初始早期文字研究刍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元鹿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187-190,共4页
"初始早期文字"是文字史与文字学上的客观存在,它是早期文字的一个阶段与一种类型。这一概念会对文字史与文字学的研究产生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 初始早期文字 早期文字 民族文字
下载PDF
关于民族文字发展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元鹿 《中国文字研究》 2008年第2期206-209,共4页
几乎任何一个含表意成分的文字系统都一直处在发展的过程之中。我国不止一种民族古文字存在着发展的历史。这一事实说明,我们对我国的民族古文字进行发展方向与发展过程的讨论,是完全可能的,也是极有意义的。关于文字的发展,有许多具体... 几乎任何一个含表意成分的文字系统都一直处在发展的过程之中。我国不止一种民族古文字存在着发展的历史。这一事实说明,我们对我国的民族古文字进行发展方向与发展过程的讨论,是完全可能的,也是极有意义的。关于文字的发展,有许多具体问题与理论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文字 文字发展 文字制度 符号体态
下载PDF
东巴文字研究随想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元鹿 《中国文字研究》 2011年第2期188-191,共4页
关于纳西文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例如对于纳西文材料的调查和搜集,字典编撰及纳西文系统的理论研究。然而,在材料和理论的研究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纳西文 纳西文字 历史语言 文字系统比较研究 一般文字系统研究
下载PDF
我国含表意成分的民族古文字的定义及在学术研究上的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元鹿 《中国文字研究》 2007年第1期241-245,共5页
我国的民族古文字当在50种左右,其中至少有18种是含表意成分的。可以从各种不同角度对它们进行分类。这18种民族古文字在文字学、语言学、文献学、历史学与文化学研究以及促进民族团结诸方面都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民族古文字 表意成分 文字学
下载PDF
早期文字造字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悦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8年第9期132-134,共3页
早期文字的造字方法是多样的,这些造字方法在各早期文字中的应用程度和沿袭情况也是不一样的。非同源的早期文字系统之间在造字方法上的横向比较,能够展示出早期文字发生、发展的共同状况和其各自的特征。
关键词 早期文字 造字方法 原始图画 原始符号
下载PDF
中■王鼎铭文研究
18
作者 董莲池 徐善飞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14-17,共4页
本文考证了1978年出土的中[貝甫]王鼎铭中的"[貝甫]",认为从贝从帚,应隶释作[貝甫],从"歸"省声,铭中可能读作馈,"中馈"犹言家中饮食事宜,鼎以中馈铭,可能是载鼎系为王家饮食所用。不过"中[貝甫]"也有可能是封邑名,如同湖南所出... 本文考证了1978年出土的中[貝甫]王鼎铭中的"[貝甫]",认为从贝从帚,应隶释作[貝甫],从"歸"省声,铭中可能读作馈,"中馈"犹言家中饮食事宜,鼎以中馈铭,可能是载鼎系为王家饮食所用。不过"中[貝甫]"也有可能是封邑名,如同湖南所出"审阳王鼎"中的"审阳",如此则该铭便是言中[貝甫]王之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殷商西周金文字形块面成分演变研究
19
作者 张再兴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40-48,共9页
块面是早期金文中的常见书写形态,在金文字形演变过程中逐渐消失。其演变的途径可以归纳为线条化和轮廓化两类。本文以定量数据为基础,探讨其演变的过程和特征。
关键词 殷商西周金文 字形 块面 演变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石刻文献中同音借用字分类研究
20
作者 郭瑞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94-100,共7页
同音借用字是指“用字时,不写形义贴切的本字,而写一个与本字音同或音近、意义却无关的字来替代”。同音借用字贯穿整个汉字发展史,古文字阶段尤为突出。随着汉字系统的完善,汉字规范政策的加强,中古以后同音借用字渐趋减少,但犹不可忽... 同音借用字是指“用字时,不写形义贴切的本字,而写一个与本字音同或音近、意义却无关的字来替代”。同音借用字贯穿整个汉字发展史,古文字阶段尤为突出。随着汉字系统的完善,汉字规范政策的加强,中古以后同音借用字渐趋减少,但犹不可忽视。魏晋南北朝石刻为该时期最大一类出土文献,真实地记录了同音借用字现象在这个时期的存在情况。本文根据同音借用字与本字的关系分为:本无其字的同音借用、复古的同音借用、本有其字的同音借用三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石刻 同音借用字 复用古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