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时代下语言学研究的理念与取径 被引量:11
1
作者 郑伟 尹嘉怡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3-102,176,共11页
人工智能这一使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表现的学科始终有着探索发现人类心智及语言能力的需求和愿望。人工智能发展的历程是机器语言与自然语言相互助益而又相互博弈的历程。人工智能以程序语言为工具,程序语言是人类自然语言的简化版本... 人工智能这一使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表现的学科始终有着探索发现人类心智及语言能力的需求和愿望。人工智能发展的历程是机器语言与自然语言相互助益而又相互博弈的历程。人工智能以程序语言为工具,程序语言是人类自然语言的简化版本。在语言问题的探索上,语言学与人工智能两个学科分别从不同的路径出发,推动了对于人类语言的认识。近几十年来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人工智能成长为庞然大物。人工智能的影响力不仅仅是它无处不在的技术和产品,而且也在于人工智能所倡导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对其他领域的影响。当代语言学无疑会受到这一思潮的冲击,而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坚持搜集一手语料的研究初衷,并借助大数据思路和现代科学手段,结合生理学、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跨学科的探索思路,是语言学研究者今后需要关心和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心智 语言学 语言能力 生物基础
下载PDF
音系区别特征与汉语语音史研究的结构分析法 被引量:3
2
作者 郑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9-67,185,共10页
结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讨论汉语从上古到中古、从中古到现代两个阶段里音节类型的结构性变化。文章从20世纪50年代由雅柯布森等人提出的"区别性特征"理论中锐钝、平降两项对立特征出发,用多项个案,指出了声母或介音锐钝对韵母... 结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讨论汉语从上古到中古、从中古到现代两个阶段里音节类型的结构性变化。文章从20世纪50年代由雅柯布森等人提出的"区别性特征"理论中锐钝、平降两项对立特征出发,用多项个案,指出了声母或介音锐钝对韵母元音的影响,降音性声母辅音对韵腹元音或介音由开变合的影响。由此说明结构成分分析法是探讨汉语音系演变的重要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分析 区别性特征 汉语音系 锐钝 平降
下载PDF
中古韵书由音变引起的异体字札考四则
3
作者 赵庸 《中国文字研究》 2022年第1期163-168,共6页
中古韵书中有些字的异体关系形成于语音演变。这些字通常为形声字。汉字读音改变,原有声符表音功能减弱,于是替换声符,新造字形。新字形和原字形在共时层面上互为异体字。本文考察“■”与“■”,“蝣”与“■”,“■”与“鲚”,“町”... 中古韵书中有些字的异体关系形成于语音演变。这些字通常为形声字。汉字读音改变,原有声符表音功能减弱,于是替换声符,新造字形。新字形和原字形在共时层面上互为异体字。本文考察“■”与“■”,“蝣”与“■”,“■”与“鲚”,“町”与“[田忝]”四组典型字例。该类现象的掘发可拓展汉字形音关系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丰富对异体字成因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韵书 异体字 形声字 语音演变 声符替换
下载PDF
“匣入喻三”与南朝江东方言 被引量:3
4
作者 郑伟 《语言学论丛》 CSSCI 2018年第1期32-53,共22页
从音变方向来看,中古音阶段的“喻三归匣”应称作“匣入喻三”,即匣母读同云母,而不是相反.本文指出,从日译吴音等域外文献资料来看,“匣入喻三”是古江东方言(南朝吴语/金陵口语)的音韵特征之一;通过对《经典释文》《篆隶万象名义》等... 从音变方向来看,中古音阶段的“喻三归匣”应称作“匣入喻三”,即匣母读同云母,而不是相反.本文指出,从日译吴音等域外文献资料来看,“匣入喻三”是古江东方言(南朝吴语/金陵口语)的音韵特征之一;通过对《经典释文》《篆隶万象名义》等音韵史文献的分类分析,可以看到,该音变也影响到了中古金陵书音系统.云、匣母在中古金陵口语音系中合流后的音值应分别拟作[*w-]和[*Φ(w)-],即均为带合口介音的零声母;北方方言的云、匣母则分别读[*w-]和[*γ-],各自独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匣入喻三 南朝江东方言 《切韵》南北差异 对音材料
原文传递
《牛津历史音系学手册》评介
5
作者 郑伟 赵清泉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8-312,共5页
现代音系学研究领域已有不少经典论文和著作,van Oostendorp et al.(2011)所编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Phonology便是集大成之作,但从历时角度对音系学理论做全面梳理,并介绍学科前沿和进展的工具书仍付阙如。《牛津历史音系学手册... 现代音系学研究领域已有不少经典论文和著作,van Oostendorp et al.(2011)所编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Phonology便是集大成之作,但从历时角度对音系学理论做全面梳理,并介绍学科前沿和进展的工具书仍付阙如。《牛津历史音系学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由英国爱丁堡大学Patrick Honeybone教授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Joseph Salmons教授主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丁堡大学 集大成之作 麦迪逊 经典论文 音系学 学科前沿 历时角度 牛津
原文传递
《王三》支脂之韻系的分與混
6
作者 趙庸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20年第1期159-172,共14页
中古支、脂、之韻與上古支、脂、之部轄字有相當比例的重合,存在一定的演變關係。《王三》支、脂、之韻主體由上古韻部據語音條件和音變規律變入,三分格局儼然,韻系相混佔比很小。相混部分在韻系關係上表現為支、脂韻相近,與之韻相對疏... 中古支、脂、之韻與上古支、脂、之部轄字有相當比例的重合,存在一定的演變關係。《王三》支、脂、之韻主體由上古韻部據語音條件和音變規律變入,三分格局儼然,韻系相混佔比很小。相混部分在韻系關係上表現為支、脂韻相近,與之韻相對疏遠。在混韻方向上,則為之韻向支、脂韻趨近,與前中古期元音前化的音系變動大勢相合。支、脂、之韻的分、混情況支持《切韻》"單一音系"説和以"洛陽音"為主體基礎方言的認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脂之韻 《王三》 《切韻》 “單一音系”說 基礎方言
原文传递
《中原音韵》庚青、东钟两韵并收字与宋元以来南方官话 被引量:2
7
作者 杜俊平 郑伟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70,共9页
《中原音韵》的部分字在庚青、东钟两韵并收,反映的是中古曾梗摄喉牙音合口字和唇音字所发生的音变:??>u?/P__,(i)u??>(i)u?/K__,其音变性质是词汇扩散式的竞争性音变,音变条件是钝音性的声母或介音对后接主元音的圆唇化影响。根... 《中原音韵》的部分字在庚青、东钟两韵并收,反映的是中古曾梗摄喉牙音合口字和唇音字所发生的音变:??>u?/P__,(i)u??>(i)u?/K__,其音变性质是词汇扩散式的竞争性音变,音变条件是钝音性的声母或介音对后接主元音的圆唇化影响。根据音韵史文献和现代方言两方面的资料,曾梗摄字的??>u?音变可以追溯至宋元以后的南方官话,而现代南方官话(如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吴语及南方非官话方言的文读层都在不同程度上保留了早期南方官话的音韵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音韵》 庚青韵 东钟韵 南方系韵书 南方官话
原文传递
绵阳安州话“儿尾”和“儿化”词缀的声学分析
8
作者 张哲璇 吴君如 《中国语音学报》 2022年第1期114-124,共11页
绵阳安州话中“儿”词缀可以表现为独立成音节的卷舌“儿尾”,也可以表现为前一音节的卷舌“儿化”,两者可能反映了儿缀合音构词演变的先后两个不同阶段。本研究通过语言游戏实验进行诱导,采集了68名安州话发音人对34个带儿缀的安州话... 绵阳安州话中“儿”词缀可以表现为独立成音节的卷舌“儿尾”,也可以表现为前一音节的卷舌“儿化”,两者可能反映了儿缀合音构词演变的先后两个不同阶段。本研究通过语言游戏实验进行诱导,采集了68名安州话发音人对34个带儿缀的安州话词汇的自发发音,研究了安州话儿尾和儿化的音系表征、词汇变异,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第一、二共振峰(F1、F2)声学元音图比较了两者的声学特征,并讨论了其与开口度及发音前后的关系。研究发现,绵阳安州话中“儿”词缀的儿尾和儿化形式在音系表征上分别处于儿缀合音构词演变的“儿”独立音节阶段和合音长度正常的特殊合音单音节阶段。两者作为词汇变体的分布呈现出典型的词汇扩散模式。两者声学表征的主要区别在于F1最高点(开口度最低点)附近,此处儿尾的共振峰轨迹有较为一致的减速段,而儿化的共振峰轨迹的速度则相对较为均匀。但是,从安州话儿尾和儿化的共振峰轨迹看,两者在动作的轨迹方向以及轨迹中旋转的次数上都表现出较为丰富的变异,我们据此对于儿缀的语音演变机制做了相应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尾 儿化 合音 声学元音图 词汇扩散
原文传递
故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省代號例説
9
作者 趙庸 《古籍研究》 2021年第1期358-366,共9页
故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一書大量使用省代號。相關的識讀障礙主要集中在省代號連讀成訓、省代號與重文號并用、省代號與“二”“之”“子”字訛混、省代號“誤奪”這四大方面。文章一一予以例説。省代號的問題和注釋體例糾纏在一... 故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一書大量使用省代號。相關的識讀障礙主要集中在省代號連讀成訓、省代號與重文號并用、省代號與“二”“之”“子”字訛混、省代號“誤奪”這四大方面。文章一一予以例説。省代號的問題和注釋體例糾纏在一起,反映未完全定型的中古韻書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 省代號 注釋體例 中古寫本
原文传递
《广韵》训诂术语“别名”例说
10
作者 赵庸 《华夏文化论坛》 2021年第2期194-201,共8页
《广韵》共有118字条注文使用"别名"作为训诂术语。该术语用于沟通名物异名。与字头字相关的被训词为别名。别名为联绵词时需确认字头字和联绵词的关系。别名和注文所出训释词可能有方言和通语的区别,也可能词义范围存在对当... 《广韵》共有118字条注文使用"别名"作为训诂术语。该术语用于沟通名物异名。与字头字相关的被训词为别名。别名为联绵词时需确认字头字和联绵词的关系。别名和注文所出训释词可能有方言和通语的区别,也可能词义范围存在对当差误。别名注释可能反映汉字的形音义纠葛。韵书训诂术语研究对中古汉语研究有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韵》 别名 训诂术语 韵书 中古汉语
原文传递
《廣韻》疑難讀音考釋六則
11
作者 趙庸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20年第2期164-170,共7页
中古韻書有一些字反切和聲符讀音之間無法建立聯繫,字音由來難解。本文對《廣韻》六例疑難讀音進行考釋,指出:疑難讀音的產生,或因字形草書楷化,或因偏旁筆畫減省,或因漢字混用,或因誤參《說文》,或因語流音變等。
关键词 《廣韻》 疑難讀音 考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