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审美伦理危机及消解机制
1
作者 寇思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86,共6页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呈现出审美标准媚俗化、价值判断去崇高化、审美认知去客观化等审美伦理危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化”趋势是危机泛起原因。首先,个体化导致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缺少整体审美标准,无法实现道德社会化。其次,个体化导...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呈现出审美标准媚俗化、价值判断去崇高化、审美认知去客观化等审美伦理危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化”趋势是危机泛起原因。首先,个体化导致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缺少整体审美标准,无法实现道德社会化。其次,个体化导致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缺少共同的道德榜样,消解了理性崇高。最后,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个体化道德关系不稳定,无法实现审美伦理共识。对于上述危机,需要合理、妥善地引导大学生重建个体化与公共性的认知,寻找与当代中国审美趣味和时代精神相契合的公共性审美标准,也需要制定以允许为原则的公共性规约,在道德共识的基础上树立道德榜样,还需要构建公共性道德关系,达成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审美伦理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时代 大学生 审美伦理 个体化 公共性
下载PDF
西方的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及其在新世纪的三个转向
2
作者 陈妤姝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5,共7页
21世纪西方有关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专题性的特点。学界重新反思中国绘画里传统和现代性艺术表达的关系。“西化”和“传统”开始被平等视为中国美术走向现代化的可能性路径。西方学界近年来在亚洲的整体视角下考察中... 21世纪西方有关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专题性的特点。学界重新反思中国绘画里传统和现代性艺术表达的关系。“西化”和“传统”开始被平等视为中国美术走向现代化的可能性路径。西方学界近年来在亚洲的整体视角下考察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特殊路径及与其他亚洲国家的互相影响,并较为关注女性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中国美术 西方研究 现代性路径 泛亚洲化 女性主题
下载PDF
“以竹代塑”的审美伦理意蕴
3
作者 寇思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2,共5页
“以竹代塑”倡议的提出,是以环保为理念,以美为媒介,以价值观为内核。“以竹代塑”不仅需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保理念,还需对竹从自然资源向人文资源挖掘;需寻找竹之美与当下审美以及时代精神的契合点,实现从审美自觉到伦理认同;... “以竹代塑”倡议的提出,是以环保为理念,以美为媒介,以价值观为内核。“以竹代塑”不仅需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保理念,还需对竹从自然资源向人文资源挖掘;需寻找竹之美与当下审美以及时代精神的契合点,实现从审美自觉到伦理认同;需赋予竹产品以道德内涵和内在精神性,从而唤起个体对中国传统竹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竹代塑 竹文化 审美伦理
下载PDF
在文明互鉴中建构中国当代美术话语体系——“五星出东方:‘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大展论坛”综述
4
作者 傅梦妮 《中国文艺评论》 2024年第8期102-109,I0004,共9页
2023年10月,“五星出东方:‘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大展论坛”在京召开。来自国内外二十余位艺术史家、美术理论家和十余位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专家们回顾了数千年来丝绸之路美术跨文化交流与互鉴的盛况,分析了其精神内核与当代价值;... 2023年10月,“五星出东方:‘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大展论坛”在京召开。来自国内外二十余位艺术史家、美术理论家和十余位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专家们回顾了数千年来丝绸之路美术跨文化交流与互鉴的盛况,分析了其精神内核与当代价值;围绕全球化视野下现当代艺术观念、创作的发展,现当代艺术批评、教育和策展等诸多方面,论述了中国现当代美术从西学启蒙到本土自觉的发展历程;青年学者们从不同的主题、角度分享了近年来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出新一代研究者所关注的焦点、方向以及所运用的方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互鉴 一带一路 现当代艺术 新时代 中国当代美术话语体系
下载PDF
明末清初嘉定竹刻中的文人士气与审美伦理
5
作者 寇思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4期90-96,共7页
随着明王朝的覆没,嘉定竹刻的发源地爆发了以“嘉定三屠”名世的抗击满清入侵的民族主义抗争,嘉定惨遭屠城,嘉定竹刻在此时也迎来了发展的鼎盛期。为探求竹刻鼎盛背后更为隐蔽的审美伦理负载,使用审美伦理的研究方法对嘉定竹刻的审美主... 随着明王朝的覆没,嘉定竹刻的发源地爆发了以“嘉定三屠”名世的抗击满清入侵的民族主义抗争,嘉定惨遭屠城,嘉定竹刻在此时也迎来了发展的鼎盛期。为探求竹刻鼎盛背后更为隐蔽的审美伦理负载,使用审美伦理的研究方法对嘉定竹刻的审美主体(创作者与欣赏者)以及审美客体(嘉定竹刻)进行分析。嘉定文人志士或是选择舍身殉节,显示出超拔不群的不屈人格;或是选择退隐守节,彰显出文化自救的遗民意识;此时嘉定竹刻不再是简单的竹艺术品,而成为“气节”的暗语,受到嘉定地区和清初明朝遗民群体欢迎。此期士林人士忧国忧民之郁闷以及“士可杀不可辱”的亡国悲情借助竹刻作品“残山剩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定竹刻 气节 审美伦理 竹文化 明末清初
下载PDF
崇“古”尚“浑”——由拓片题跋、篆刻边款看吴昌硕审美精神
6
作者 张方琨 《大学书法》 2024年第5期135-143,共9页
吴昌硕的艺术思想具有强烈的互通性,并普遍体现在书、画、印的创作当中。在其审美取向上,对“古”“浑”的崇尚尤为突出,且在篆刻边款以及拓片题跋中往往反复提及此类取向。“古”与“浑”的概念既包涵了人们对古器物损泐之美的理解,同... 吴昌硕的艺术思想具有强烈的互通性,并普遍体现在书、画、印的创作当中。在其审美取向上,对“古”“浑”的崇尚尤为突出,且在篆刻边款以及拓片题跋中往往反复提及此类取向。“古”与“浑”的概念既包涵了人们对古器物损泐之美的理解,同时也体现出文人在考究鼎彝碑版时对其艺术价值的重视。吴昌硕崇“古”尚“浑”的审美观推动着他创作思维的转变,由此发展出合乎时代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昌硕 篆刻边款 金石拓片 题跋
下载PDF
媒介思辨——从AI绘画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美术教育
7
作者 唐鸣 《教育进展》 2024年第9期562-569,共8页
新的媒介技术、思维、方法、视觉经验推动艺术边界的延展,同时它们向艺术劳动发出了质询。人工智能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将是美术教育不可回避的议题。本文围绕目前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学校美术教育趋向进行思辨,从美术学的视域出发,以人工智... 新的媒介技术、思维、方法、视觉经验推动艺术边界的延展,同时它们向艺术劳动发出了质询。人工智能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将是美术教育不可回避的议题。本文围绕目前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学校美术教育趋向进行思辨,从美术学的视域出发,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对绘画的“入侵”作为切入,对标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核心素养等,重新思考学校美术教育所存在的困顿和澄明之境,在理论层面提出相应措施,以期为其在未来的探索提供一些思路。New media technologies, thinking, methods, and visual experiences are expanding the horizons of art while simultaneously challenging the concept of artistic labor. The convergen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technology with art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topic in art education. This paper conducts a critical discourse on the current trends in school art education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ra. Adopting the viewpoint of fine arts, it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and its “invasion” into the domain of painting. By benchmarking against the core artistic competencies of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phase, the paper re-evaluates the existing challenges and the state of clarity in school art education. It proposes theoretical measures at the conceptual level, aiming to provide some ideas for its future expl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美术教育 人工智能 AI绘画 核心素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实施路径
8
作者 钱初熹 《美育学刊》 2024年第2期45-51,共7页
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学校美术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首先,研究国际学校视觉艺术(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探讨各国间的异同点,可以从中汲取对我国学校美术课程改革的启示。其次,要探索以艺术家思维与行动为导向的美术课程与教学策略... 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学校美术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首先,研究国际学校视觉艺术(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探讨各国间的异同点,可以从中汲取对我国学校美术课程改革的启示。其次,要探索以艺术家思维与行动为导向的美术课程与教学策略,明确实施路径。最后,站在人工智能重塑教育的新起点,可以展望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的全新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学校美术教育 国际视觉艺术教育 美术课程改革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美育创新的动能、图景与路径 被引量:5
9
作者 刘麒 《艺术探索》 2023年第4期56-60,共5页
人工智能的特性为新时代美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将人工智能从美育的“外生性变量”转变为“内生性变量”,可以更好地实现美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技能型向创新型转变。人工智能对美育创新的赋能,包含三个方面:从“艺术工具”向“人机共... 人工智能的特性为新时代美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将人工智能从美育的“外生性变量”转变为“内生性变量”,可以更好地实现美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技能型向创新型转变。人工智能对美育创新的赋能,包含三个方面:从“艺术工具”向“人机共创”的协作观转变,从“知识灌输”向“关联建构”的知识观形塑,从“技术接受”向“创新挑战”的创新观跃迁。我们须将人工智能融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美育体系,推动美育在新时代成为激发创造力、美化心灵和陶冶情感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人工智能 动能 图景 路径
下载PDF
Scratch编程融入小学美术跨学科教学的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庆顺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4期168-170,共3页
为了充分适应信息时代与人工智能化的发展需要,结合美育精神文件的要求,小学美术在跨学科教学方面的研究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后,小学3~5年级增加了融入跨学科学习的美术学习任务,并在任务中明... 为了充分适应信息时代与人工智能化的发展需要,结合美育精神文件的要求,小学美术在跨学科教学方面的研究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后,小学3~5年级增加了融入跨学科学习的美术学习任务,并在任务中明确提到了编程与设计的关系。该文通过探讨跨学科、课程标准与Scratch编程之间的关系,探究Scratch编程融入小学美术跨学科教学的意义,旨在为日后相关的跨学科教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atch编程 课程标准 小学美术 跨学科
下载PDF
为建构中国画审美新坐标贡献力量
11
作者 张晓凌 《人民周刊》 2023年第24期85-86,共2页
历史总是以时光的方式来雕刻它所属意的形象。在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历程中,许多艺术家一如时光雕刀下的碎屑,默然而无助地散去,只有少数精英被雕刻成时代的标志--艺术史书写的残酷性与可敬之处均在于此。前者的离去固然令人扼腕,后者犹... 历史总是以时光的方式来雕刻它所属意的形象。在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历程中,许多艺术家一如时光雕刀下的碎屑,默然而无助地散去,只有少数精英被雕刻成时代的标志--艺术史书写的残酷性与可敬之处均在于此。前者的离去固然令人扼腕,后者犹如鼎鼐立于庙堂之上的形象却让人倍感温暖。历史似乎只眷顾那些创造历史的人,在周韶华风骨峻烈、气势撼人的作品面前,不由得使我们发出这样的感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美术 周韶华 新坐标 残酷性 发展历程 艺术史 雕刻 贡献力量
下载PDF
书法美学研究的现状与方法
12
作者 崔树强 《大学书法》 2023年第5期144-149,共6页
1998年秋,我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所(现为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攻读书法方向硕士研究生。在此之前,我零零星星接触过一些书法史和书法理论的知识,但缺乏系统性。读研期间,有机会比较系统地对书法史和书法理论进行学习,为我后来的学... 1998年秋,我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所(现为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攻读书法方向硕士研究生。在此之前,我零零星星接触过一些书法史和书法理论的知识,但缺乏系统性。读研期间,有机会比较系统地对书法史和书法理论进行学习,为我后来的学术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99年4月,我与张同印先生合作,在《中国书法》发表《高昌墓砖书法》一文,从此开始了我的学术研究生涯。2005年秋,我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攻读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朱良志先生学习中国美学。此后,书法美学就成为我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美学 书法理论 书法文化 书法史 首都师范大学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朱良志
下载PDF
“脸”作为媒介在当代无表情美学摄影中的表达
13
作者 李翼宇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1-15,共5页
摄影作为一个精准复制现实的媒介,在冲击传统绘画所带来的幻觉同时也极大地还原了真实,而“脸”作为人最直接的形象载体和形象再现,在平面的图像中往往是视觉中心。无表情美学选择将脸作为媒介,试图通过拍摄者完全客观中立的态度去重新... 摄影作为一个精准复制现实的媒介,在冲击传统绘画所带来的幻觉同时也极大地还原了真实,而“脸”作为人最直接的形象载体和形象再现,在平面的图像中往往是视觉中心。无表情美学选择将脸作为媒介,试图通过拍摄者完全客观中立的态度去重新指认摄影的真实。但脸本身就存在多义性的解读,脸作为物质性表达的同时似乎弱化并消亡了脸与自我之间的逻辑关系,转而将脸作为“物”的平面性表达,而脸作为媒介使用时,即便是静止的物像,也始终脱离不开我们作为人本身的吸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当代摄影 无表情美学
下载PDF
从《龙池竞渡图》看祥哥剌吉的绘画收藏审美趣味
14
作者 刘子葳 《收藏与投资》 2023年第12期70-72,共3页
本文主要从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龙池竞渡图》出发,将该幅作品与祥哥剌吉其他的绘画收藏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祥哥剌吉醉心于《龙池竞渡图》不是偶然,而是主观审美与客观图式的必然。
关键词 祥哥剌吉 书画收藏 龙池竞渡图
下载PDF
中小学美术表现性评价特质及实施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晔 颜慧珍 于晓明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第3期131-136,共6页
随着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中小学美术学科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变得十分迫切和需要。文章重点探讨表现性评价的定义、特质、实施方法等方面,以期为新课程形式下的中小学美术表现性评价提出以下建议:第... 随着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中小学美术学科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变得十分迫切和需要。文章重点探讨表现性评价的定义、特质、实施方法等方面,以期为新课程形式下的中小学美术表现性评价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评价与教学脉络结合;第二,教师应因地制宜地调整自己的评价理论与实践原则;第三,评价时应注重学生能力展现的过程;第四,教师运用个人学业成长档案法,指导学生撰写反省日志;第五,指导学生通过自我提问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元认知监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美术 表现性学习评价 实施方法
下载PDF
视觉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美术学习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钱初熹 徐耘春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72-80,共9页
美术学习评价历来是美术教育中的难题之一。在视觉文化的背景下,中小学美术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检验这些转变能否有效执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在于评价。文章通过对国内外中小学美术学习评价现状的研究,积... 美术学习评价历来是美术教育中的难题之一。在视觉文化的背景下,中小学美术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检验这些转变能否有效执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在于评价。文章通过对国内外中小学美术学习评价现状的研究,积累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在我国《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及国际美术教育发展方向的指引下,提出与高品质课程和优质教学相对应的有效美术学习评价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文化 中小学 美术课程 学习评价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创新运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耘春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4年第1期43-48,共6页
文章关注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载体的中国设计的发展现状及困境,进而探讨新媒体、新技术在激活传统中国文化设计上的优越性和可行性,并论述学校美术教育在激活传统文化中所发挥的作用,旨在引导中学生能够借助现代科学和媒体技术与“... 文章关注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载体的中国设计的发展现状及困境,进而探讨新媒体、新技术在激活传统中国文化设计上的优越性和可行性,并论述学校美术教育在激活传统文化中所发挥的作用,旨在引导中学生能够借助现代科学和媒体技术与“中国传统元素”进行对话,将中国传统艺术元素与现代文化设计产品相结合,创造出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美术作品,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科技与艺术结合后产生的无限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元素 美术教育 新媒体 激活传统 创新
下载PDF
与中小学美术课程有机衔接的美术教师教育改革 被引量:6
18
作者 钱初熹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第2期28-33,共6页
在一个视觉素养变得日益重要的社会,推广以培养青少年视觉素养为核心的学校美术课程并开展有效美术教学,需要一大批优秀的美术教师。要让全国的美术课堂都拥有能够面向所有中小学生实施富有挑战性视觉知识与技能的教师,解决之道在很大... 在一个视觉素养变得日益重要的社会,推广以培养青少年视觉素养为核心的学校美术课程并开展有效美术教学,需要一大批优秀的美术教师。要让全国的美术课堂都拥有能够面向所有中小学生实施富有挑战性视觉知识与技能的教师,解决之道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于有力的美术教师教育。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2010级和2011级免费师范生以班级为单位组成项目团队,通过《以"临床为本"的创新型美术教育实习》和《以"上海影像"为焦点的中学校本美术课程开发的探究》两个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研究,解决了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课程与教学中长期存在的、没有得到解决的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脱节,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美术课程缺乏有机衔接等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与值得推广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美术课程 美术教师教育 校本美术课程 创新教学
下载PDF
论汉画像历史故事的两种图像叙事模式及其形成机制——以“赵氏孤儿”为例
19
作者 朱浒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8,共11页
“赵氏孤儿”是汉画像历史故事中的一个著名案例,其图像目前已知存三处。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存两例,其中一例带有“榜题”,均采用瞬间叙事。河南南阳杨官庄汉墓存一例,图像分四层,“赵氏孤儿”与“獒咬赵盾”并列,采用分层式连环画叙事... “赵氏孤儿”是汉画像历史故事中的一个著名案例,其图像目前已知存三处。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存两例,其中一例带有“榜题”,均采用瞬间叙事。河南南阳杨官庄汉墓存一例,图像分四层,“赵氏孤儿”与“獒咬赵盾”并列,采用分层式连环画叙事。本文考证出江苏徐州白集汉墓前室北横梁上存一例不为人知的“赵氏孤儿”图像,采用长卷式连环画叙事,依时间顺序描绘了四个精彩瞬间。汉画像历史故事的图像叙事从单幕走向多幕,应受到早期青铜画像叙事传统、汉画发展内在规律、图像载体转换、地域性差异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 历史故事 赵氏孤儿 白集汉墓 图像叙事
下载PDF
西方绘画现代性的三重路径——兼论绘画现代性的中国路径
20
作者 李梦蝶 刘剑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144,共10页
西方绘画的现代性问题由主体性、本体性和语言性三重路径交汇而成:首先,画家的主体地位需得到确认,西方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解决了大写的人和画家自身的主体性问题,体现为天才为艺术立法。其次,绘画的本体自觉才能保证绘画自身的现代... 西方绘画的现代性问题由主体性、本体性和语言性三重路径交汇而成:首先,画家的主体地位需得到确认,西方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解决了大写的人和画家自身的主体性问题,体现为天才为艺术立法。其次,绘画的本体自觉才能保证绘画自身的现代性,从夏尔·巴托到塞尚解决的是大写的艺术和绘画自身的本体自律问题。最后,绘画的现代性要落实到绘画语言上,从印象派开始的现代主义绘画运动是形式语言不断演进和张扬的过程。以这三者作为基本框架,可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绘画问题带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绘画 现代性 主体性 本体性 语言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