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梅清 沈云峰 张喜婷 《医疗装备》 2016年第24期30-31,共2页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吡格列酮,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吡格列酮,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炎性因子、血糖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胰岛素、饭后2 h血糖、C反应蛋白(h-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 IR)明显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6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好,并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少机体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利拉鲁肽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糖脂代谢紊乱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波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32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糖脂代谢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PCOS伴糖脂代谢紊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糖脂代谢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PCOS伴糖脂代谢紊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血糖各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C-C)和总胆固醇(TC)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可有效改善PCOS伴糖脂代谢紊乱患者的血脂和血糖水平,促进病情缓解,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糖脂代谢紊乱 利拉鲁肽 二甲双胍
下载PDF
依帕司他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波 黄碟 张倩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9期44-46,51,共4页
目的探析依帕司他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剂治疗糖尿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注射剂治疗... 目的探析依帕司他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剂治疗糖尿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注射剂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依帕司他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SNCV、MNCV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NCV、MNC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依帕司他片与前列地尔注射剂联合治疗作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方案,在改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方面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今后在临床上加大应用与推广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帕司他片 前列地尔注射剂 糖尿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足感染的细菌谱变迁及其抗感染治疗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周梅清 《抗感染药学》 2016年第5期1034-1035,共2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足感染的细菌谱变迁及其抗感染治疗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抽取医院内分泌科2005年、2010年和2015年3年度各40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足部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及抗感染治疗对策。结果:2005年度...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足感染的细菌谱变迁及其抗感染治疗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抽取医院内分泌科2005年、2010年和2015年3年度各40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足部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及抗感染治疗对策。结果:2005年度患者居前3位致病菌分别为绿脓杆菌、克雷伯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010年度居前3位的致病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2015年度居前3位致病菌分别为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美罗培南等较为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西汀、万古霉素、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以及四环素等较为敏感。结论:糖尿病患者足感染的细菌谱随着时间的延长易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不同阶段患者局部细菌感染的种类有所差别,治疗时需以药敏结果为依据,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药物抗感染治疗,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细菌谱 抗感染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