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神经鞘瘤与胃间质瘤的CT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
1
作者 刘蕊 史可可 王兰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8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GS)与胃间质瘤(GIST)的CT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GS和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GS患者30例,GIST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T检查,比较GS患者与不同危险程度GIST...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GS)与胃间质瘤(GIST)的CT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GS和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GS患者30例,GIST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T检查,比较GS患者与不同危险程度GIST患者肿瘤最大径及影像学特征。结果:高危险度GIST患者的肿瘤最大径[(94.58±30.62)mm]大于GS患者的[(31.85±12.0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患者与极低危险度、低危险度、中危险度GIST患者的肿瘤最大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险度GIST分叶或不规则占比高于GS,低危险度、高危险度GIST中度或明显强化占比高于GS,低危险度、中危险度、高危险度GIST不均匀强化占比高于GS,中危险度、高危险度GIST肿瘤内囊变坏死占比高于G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S与不同危险程度GIST患者的肿瘤生长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可用于鉴别诊断GS与GIST,通过观察CT影像学特征对GS与GIST特别是高危险度的GIST进行鉴别诊断,对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神经鞘瘤 胃间质瘤 CT检查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子宫内膜息肉、Ⅰ期子宫内膜癌的MRI表现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高冬冬 孙宏岗 郑鹏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2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Ⅰa期子宫内膜癌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Ⅰa期子宫内膜癌患者57例(癌变组)和子宫内膜息肉患者32例(息肉组)的资料,采用MR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加动态增强(DCE)...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Ⅰa期子宫内膜癌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Ⅰa期子宫内膜癌患者57例(癌变组)和子宫内膜息肉患者32例(息肉组)的资料,采用MR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加动态增强(DCE)扫描,分析对比两组MR平扫、DWI与DCE表现和表观扩散系数值(ADC)伪彩图与ADC值。结果息肉组肿块最大径在11~46(22.36±5.57)mm,在T1WI呈等信号,在T2WI呈稍低信号或中等信号,在DWI呈现低信号或稍高信号,ADC伪彩图大体呈绿色表现,增强扫描强化特点为持续渐进性强化;癌变组肿块最大径在18~48(25.16±5.57)mm,在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在DWI呈高信号,ADC伪彩图大体呈蓝色表现,强化特点为快进慢出型。息肉组经MR平扫为肿块内纤维核、囊变、出血、带蒂、窄基底及结合带完整的出现率显著高于癌变组(P<0.05);息肉组ADC值显著高于癌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Ⅰa期子宫内膜癌的鉴别中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Ⅰa期子宫内膜癌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特点及脑实质病变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乐 郑鹏宇 +2 位作者 赵峻萱 崔俊铭 王兰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1年第3期371-373,共3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影像学特点及预测脑实质病变。方法以25例CVST患者为对象,患者均接受磁共振(MRI)检查,分析CVST患者MRI临床特征。结果25例CVST中上矢状窦4例(16.00%)、横窦1例(4.00%)、乙状窦1例(4.00%)、2个或2个以...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影像学特点及预测脑实质病变。方法以25例CVST患者为对象,患者均接受磁共振(MRI)检查,分析CVST患者MRI临床特征。结果25例CVST中上矢状窦4例(16.00%)、横窦1例(4.00%)、乙状窦1例(4.00%)、2个或2个以上静脉窦受累19例(76.00%)。25例CVST患者中,出现脑实质病变16例(64.00%),其中出血性静脉梗死9例(56.25%)、非出血性静脉梗死5例(31.25%)、脑实质出血2例(12.50%)。脑实质病变组与非脑实质病变组在头痛、感觉变化、局灶神经功能缺失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MRI检查可准确显示CVST静脉窦血栓的直接征象及伴随的病变,是诊断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手段。对CVST患者的临床及MRI特征分析可预测CVST患者发生脑实质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影像学特点 脑实质病变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椎体隐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郑鹏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23期68-69,共2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在椎体隐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椎体隐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MRI进行检查,同时采用双班数字透视摄影机对患处节段的脊柱进行检查。结果所有患者经MRI检查之后,共呈现出36个骨折椎体,6个颈椎,1...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在椎体隐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椎体隐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MRI进行检查,同时采用双班数字透视摄影机对患处节段的脊柱进行检查。结果所有患者经MRI检查之后,共呈现出36个骨折椎体,6个颈椎,14个胸椎,16个腰椎,而骨折椎体均集中在T12~L3。结论对存在外伤史同时临床症状较为显著的椎体隐性骨折患者而言,采用MRI进行检查,从而对脊髓损伤、韧带损伤等进行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椎体隐性骨折 应用价值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效能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婷婷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14期86-88,共3页
目的:观察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80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DCE-MRI检查与DW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单项DCE-MRI... 目的:观察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80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DCE-MRI检查与DW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单项DCE-MRI检查与DCE-MRI联合DWI检查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效能。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0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患者中,61例恶性(其中肝转移瘤2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34例),19例良性(均为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最大上升斜率、最大下降斜率、正性增强积分、峰值均高于肝转移瘤和原发性肝细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信号增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类型动态增强曲线类型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联合DWI检查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单项DCE-MRI检查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联合DWI检查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单项DCE-MRI检查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 MRI动态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 诊断 效能
下载PDF
CT与MRI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和脑胶质瘤的鉴别诊断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刘蕊 史可可 王兰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2年第4期385-389,共5页
目的 探讨CT与MRI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和脑胶质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营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疑似PCNSL(淋巴瘤组)和120例疑似脑胶质瘤患者(胶质瘤组),均行CT和MRI检查,比较两种诊... 目的 探讨CT与MRI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和脑胶质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营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疑似PCNSL(淋巴瘤组)和120例疑似脑胶质瘤患者(胶质瘤组),均行CT和MRI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技术的准确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T和MRI及两项联合的预测价值,比较两种疾病的ADC值。结果 淋巴瘤组患者病灶属于高密度,呈团块状;胶质瘤组患者存在低、等、高密度病灶,呈现斑片状和团块状。CT和MRI显现的病灶形态和病灶密度大致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例疑似淋巴瘤组,病理活检确诊35例,120例疑似胶质瘤组,病理活检确诊111例。CT检测PCNSL准确率为70.0%(28例),检测脑胶质瘤准确率为75.0%(90例);MRI检测PCNSL准确率为82.5%(33例),检测脑胶质瘤准确率为85.0%(102例);CT联合MRI检测PCNSL准确率为97.5%(39例),检测脑胶质瘤准确率为97.5%(117例),联合检测准确率均高于CT和MRI单方面诊断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CT、MRI及联合预测PCNSL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7、0.814、0.986;预测脑胶质瘤的AUC分别为0.712、0.817、0.935。淋巴瘤组患者的瘤周水肿ADC值、实质部分ADC值和rADC值均低于胶质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瘤周水肿ADC值、实质部分ADC值和rADC值早期分辨PCNSL和脑胶质瘤的AUC分别为0.996、0.972和0.892。结论 CT联合MRI在鉴别PCNSL和脑胶质瘤中具有较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脑胶质瘤 鉴别 诊断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2.0cm以下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5
7
作者 王乐 朱杰 +1 位作者 郑鹏宇 孙达凯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1年第5期545-549,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2.0cm以下周围型肺癌(SPL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间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40例疑似SPLC患者,其中SPLC 63例,肺炎性结节(PIN)27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SC...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2.0cm以下周围型肺癌(SPL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间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40例疑似SPLC患者,其中SPLC 63例,肺炎性结节(PIN)27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及CT引导下活检,比较两组患者MSCT影像学征象、强化期CT值和平扫期CT值,并收集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穿刺相关不良事件及病理检查结果,采用Kappa值评价两种诊断技术的一致性。结果MSCT检出病灶部位分布,SPLC位于右肺上叶18例,右肺下叶11例,中叶3例,左肺上叶16例,左肺下叶15例,PIN位于右肺上叶62例,右肺下叶68例,中叶12例,左肺上叶73例,左肺下叶62例。MSCT征象比较,SPLC组的不均匀增强、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及空泡征上发生率均高于PI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SCT定量指标比较,SPLC组和PIN组强化期CT值均高于平扫期CT值,且SPLC组强化期、平扫期CT值均显著高于PI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40例患者经穿刺活检后,32例出现穿刺相关不良事件,气胸17例,咯血11例,气体栓塞2例,纵膈积气1例,肺内血肿1例,穿刺相关不良事件总发生率9.4%。SPLC组病理类型中,腺癌39例,鳞癌16例,腺鳞癌6例,小细胞肺癌2例;PIN组中,局灶性机化性肺炎213例,肺结核64例。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MSCT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Kappa值为0.676,一致性高。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均能鉴别SPLC和PIN,但CT穿刺后存在穿刺相关不良事件,MSCT可帮助临床医师鉴别SPLC好PIN,并且MSCT与CT引导穿刺病理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CT 周围型肺肿瘤 肺炎性结节 活检
原文传递
X线片及螺旋CT和高分辨CT对小于3cm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婷婷 张莹 赵丽丽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1年第5期600-603,共4页
目的探讨X线片、螺旋CT和高分辨CT(HRCT)对<3cm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间辽宁营口市中心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260例直径<3cm的周围型肺癌患者,均采用X线片、螺旋CT与HRCT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病理... 目的探讨X线片、螺旋CT和高分辨CT(HRCT)对<3cm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间辽宁营口市中心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260例直径<3cm的周围型肺癌患者,均采用X线片、螺旋CT与HRCT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对<3cm周围型肺癌的检出情况、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HRCT和螺旋CT检查对毛刺征、厚壁空洞、肺门淋巴结肿大、胸水、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与支气管征和血管集束征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平片检查,且HRCT检查高于螺旋CT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X线片检出阳性202例,螺旋CT检出232例,HRCT检出245例。HRCT对<3cm周围型肺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准确率均高于螺旋CT和X线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X线片、螺旋CT和HRCT均可用于<3cm周围型肺癌诊断,HRCT阳性检出率和诊断灵敏度更高,可为周围型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高分辨和高显示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肿瘤 X线片 螺旋CT 高分辨CT 灵敏度
原文传递
计算机断层扫描对肝癌介入手术治疗效果和肿瘤活性及预后的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宏岗 孙达凯 王广平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2年第3期291-294,共4页
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肝癌介入手术患者术后疗效、肿瘤活性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进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68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肝癌介入... 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肝癌介入手术患者术后疗效、肿瘤活性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进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68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肝癌介入手术治疗3~5周后行CT检查,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CT对肝癌介入手术患者术后疗效、肿瘤活性及预后的价值。结果 68例肝癌患者经TACE术治疗后,完全缓解(CR)18例,部分缓解(PR)22例,稳定(SD)11例,进展(PD)17例,总有效率为75.0%(51/68)。CT检查显示,碘油沉积Ⅰ型41例,Ⅱ型14例,Ⅲ型9例,Ⅳ型4例。且碘油沉积Ⅰ型中治疗总有效率为93.0%(38/41),Ⅲ型、Ⅳ型治疗总有效率较低,分别为22.2%(2/9)、25.0%(1/4)。肝癌介入手术后,DSA共检出活性病灶31例,CT检出21例,CT与DSA评估TACE术后肿瘤活性的一致性一般(Kappa=0.607), CT评估的敏感性、特异度及准确度为67.7%、91.9%及80.9%。另肝癌介入手术后DSA共发现病灶残余或复发35例,CT检出29例,CT与DSA评估TACE术后肿瘤残余或复发的一致性一般(Kappa=0.676), CT评估肝癌介入术后肿瘤残余或复发的敏感性、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2.9%、84.9%及83.8%,评估价值均较高。结论 CT对肝癌介入术后疗效、肿瘤活性及肿瘤残余或复发等方面均具有重要评估价值,且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可为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判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治疗效果 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CT片观察指标用于新旧眶内壁骨折鉴别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乐 陆明园 +2 位作者 赵峻萱 韩英勋 孙达凯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第10X期86-87,共2页
目的:探究CT片观察指标用于新旧眶内壁骨折鉴别的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新旧眶内壁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取CT诊断方案,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新鲜眶内壁骨折CT表现为:... 目的:探究CT片观察指标用于新旧眶内壁骨折鉴别的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新旧眶内壁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取CT诊断方案,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新鲜眶内壁骨折CT表现为:嵌入软组织与未嵌入的软组织灰度不相同,其中嵌入的灰度条理不清,存在混乱的高低密度,与筛窦之间未存在流畅的界限,界限为花边状。陈旧性眶内壁骨折CT表现为:眼眶内侧壁骨折可伴或不伴有骨折影,或者仅仅可见骨折片移位(塌陷)等情况,伴有断端移位骨折多半出现较为明显的骨质不连续情况,或者眶内壁无明显中断情况。结论:对新旧眶内壁骨折进行CT诊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明确患者的详细影像学特征,利于后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并对患者进行良好的鉴别,减少临床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眶内壁骨折 CT诊断 鉴别
下载PDF
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和MRI表现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鹏宇 陆明园 +1 位作者 高畅 高大海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5年第6期40-41,共2页
目的:对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与磁共振(MRI)表现特征进行研究,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3年9月接诊的23例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患者影像学资料,分析总结该疾病CT与MRI... 目的:对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与磁共振(MRI)表现特征进行研究,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3年9月接诊的23例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患者影像学资料,分析总结该疾病CT与MRI的表现特征。结果23例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中,发生在蝶窦者7例、上颌窦者10例、筛窦者6例。23例患者CT表现特征为:受累窦腔中充满软组织影,部分患者伴有斑点状钙化症状。患者窦壁骨质已被破坏,窦壁附近骨质明显增生,较为肥厚。23例患者MRI表现特征:11例患者T1WI为低信号,12例为等信号;T2WI信号强弱不一,15例患者表现为低信号,8例患者为高信号,信号增强后,患者病情明显加重。受累部位:17例患者累及眼眶,其中8例患者累及眶尖区,影像显示存在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与附近眼外肌分界不明朗,6例包绕视神经。结论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CT与MRI表现特征主要包括:窦壁骨质受损严重伴有硬化现象,T2WI信号强弱不一,影像学表现眼眶、海绵窦等多处受累。分析总结发现,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在CT和MRI所得影像中,表现特征十分明显,联合使用能为本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适合于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表现特征 临床诊断
原文传递
原发眼球内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12
作者 高冬冬 陆明园 温淑英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210-211,共2页
眼球内病变种类多,比较复杂,影像学检查主要目的是确定病变及其侵犯范围,结合MRI及CT不同检查特点进行分析,依据两种影像技术对球内病变不同诊断作用,从而指导治疗。经回顾性分析20例眼球病变资料,重点讨论几种常见眼球疾病的影像表现,... 眼球内病变种类多,比较复杂,影像学检查主要目的是确定病变及其侵犯范围,结合MRI及CT不同检查特点进行分析,依据两种影像技术对球内病变不同诊断作用,从而指导治疗。经回顾性分析20例眼球病变资料,重点讨论几种常见眼球疾病的影像表现,以加深对眼球内常见病变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2005—2010年确诊的20例眼球病变,包括视网膜母细胞瘤7例,均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球内疾病 影像学诊断 视网膜母细胞瘤 影像学检查 病变种类 眼球病变 侵犯范围 诊断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