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近期预后因素临床分析 被引量:37
1
作者 张建军 董伟峰 +4 位作者 顾水均 宣宏飞 谢仁龙 司赟 张俊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1-312,共2页
为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外科治疗规范性,控制影响手术治疗预后的各种因素,对本院1999年1月-2003年12月的176例HICH手术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外科治疗 临床分析 预后因素 2003年 1999年 各种因素 治疗预后 对比分析 手术患者 HICH 规范性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早期漏诊原因分析
2
作者 罗静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11期1283-1284,共2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视神经损伤 漏诊
下载PDF
简易精准定位神经导向仪在脑干出血定向穿刺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贾水兰 陈新治 +11 位作者 芦明 司赟 顾水均 严肖锋 高国梁 楼骏飞 董洪亮 缪建庆 董伟峰 胡典祥 宣宏飞 金王燕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22期2456-2459,共4页
目的探讨简易精准定位神经导向仪在脑干出血定向穿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自发性脑干出血患者51例,将家属有强烈手术意愿的12例患者纳入定向手术组,另39例家属无手术意愿行常... 目的探讨简易精准定位神经导向仪在脑干出血定向穿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自发性脑干出血患者51例,将家属有强烈手术意愿的12例患者纳入定向手术组,另39例家属无手术意愿行常规保守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保守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6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定向手术组患者治疗2周后GCS评分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向手术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GOS评分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简易精准定位神经导向仪引导下定向穿刺手术治疗脑干出血简单易行,实用性强,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出血 精准定位 定向穿刺
下载PDF
脑膜瘤瘤周水肿与手术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新治 张建军 +2 位作者 司赟 赵沃华 赵洪洋 《浙江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343-344,348,共3页
目的探讨脑膜瘤瘤周水肿程度与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对92例脑膜瘤术前瘤周水肿程度与术中肿瘤分离难易程度、术后病理组织学分类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血管瘤型脑膜瘤、恶性及低度恶性脑膜瘤瘤周中、重度水肿发生率明显高于... 目的探讨脑膜瘤瘤周水肿程度与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对92例脑膜瘤术前瘤周水肿程度与术中肿瘤分离难易程度、术后病理组织学分类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血管瘤型脑膜瘤、恶性及低度恶性脑膜瘤瘤周中、重度水肿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类型脑膜瘤(P<0.01);脑膜瘤周围水肿越严重,术中脑膜瘤的分离难度越大(P<0.01),同时复发率也较高(P<0.05)。结论脑膜瘤周围水肿程度与手术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瘤周水肿 分离难易程度 组织类型 复发
下载PDF
DSA、术前栓塞在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中的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新治 赵洪洋 李俊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14-116,共3页
目的研究DSA在明确上矢状窦旁脑膜瘤血供情况、引流静脉代偿及矢状窦阻塞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病人的病历资料,比较术前未进行DSA检查组、DSA检查组和DSA加栓塞组之间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手术全切肿瘤程度情况... 目的研究DSA在明确上矢状窦旁脑膜瘤血供情况、引流静脉代偿及矢状窦阻塞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病人的病历资料,比较术前未进行DSA检查组、DSA检查组和DSA加栓塞组之间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手术全切肿瘤程度情况。结果DSA检查组和DSA加栓塞组较未进行DSA检查组手术全切率高(P< 0.05);DSA加栓塞组较未栓塞组术中失血少(P< 0.05);各组间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别(P> 0.05)。结论术前行DSA检查可以明确矢状窦旁脑膜瘤的血供、引流静脉代偿及矢状窦阻塞情况,能指导术前栓塞以减少术中出血,并为手术全切脑膜瘤提供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栓塞 治疗性 神经外科手术 矢状窦
下载PDF
丘脑血肿穿刺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田正丰 芦明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丘脑血肿穿刺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丘脑血肿穿刺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21例(观察组),仅采用脑室外引流术治疗29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丘脑血肿穿刺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丘脑血肿穿刺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21例(观察组),仅采用脑室外引流术治疗29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脑室外引流时间、中线移位复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均P<0.0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丘脑血肿穿刺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可减少脑室外引流时间和中线复位时间,有利于改善预后,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血肿穿刺引流 脑室外引流 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下载PDF
超低位去大骨瓣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宣宏飞 芦明 +8 位作者 董伟峰 司赘 谢仁龙 张俊 陈新治 严肖峰 胡典祥 缪建庆 顾水均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361-363,共3页
目的探讨超低位去大骨瓣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术式与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超低位去大骨瓣联合亚低温治疗组(A组)、单纯超低位去大骨瓣治疗组(B组)与常规去骨瓣治疗组(C组),比较... 目的探讨超低位去大骨瓣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术式与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超低位去大骨瓣联合亚低温治疗组(A组)、单纯超低位去大骨瓣治疗组(B组)与常规去骨瓣治疗组(C组),比较各组患者术后第1、5、10天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1)、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JSO2)及血乳酸(Jlac)值是否存在差异,并比较各组患者3个月后疗效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术后Pl及Jlac值均低于B、C组(均P〈0.05),而JSO。则高于后两组(均P〈0.05)。3个月后患者的恢复率以A组最高(7617%),但与B、C组(70.0%、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低位去大骨瓣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对于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缺血状态具有一定作用,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去大骨瓣术 亚低温 重型颅脑损伤 治疗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难治性癫痫临床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张俊 宣宏飞 谢仁龙 《新中医》 CAS 2014年第6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2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服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措施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2组患者的血浆总抗氧...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2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服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措施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2组患者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73.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T-Aoc、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DA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血浆T-Aoc水平升高,而MDA水平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可改善患者体内自由基水平,保护脑组织,阻止神经元放电,有利于缓解癫痫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中西医结合疗法 总抗氧化能力(T-Aoc) 丙二醛(MDA)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术后并发症导致死亡4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司赟 缪建庆 +1 位作者 高国梁 谢仁龙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507-509,共3页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临床症状多由动脉瘤出血引起,部分因瘤体压迫脑组织、脑血管痉挛(CVS)及栓塞造成,主要见于中年人(30~60岁),青年人较少见.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年发...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临床症状多由动脉瘤出血引起,部分因瘤体压迫脑组织、脑血管痉挛(CVS)及栓塞造成,主要见于中年人(30~60岁),青年人较少见.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年发病率为0.006%~0.0356%,居于脑血管意外第3位[1].颅内动脉瘤出血是神经外科最为凶险的急重症疾病之一,约1/3的患者于就诊前死亡,1/3在医院死亡,1/3经治疗后得以存活.为减少颅内动脉瘤诊疗过程中的意外死亡情况,吸取经验教训,现将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颅内动脉瘤术后并发症导致死亡的4例患者分析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破裂 死亡情况 术后并发症 蛛网膜下腔出血 诊治 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意外 血管瘤样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不同手术方式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顾水均 卢明 +7 位作者 宣宏飞 谢仁龙 司赟 董伟峰 严肖峰 张俊 陈新治 罗静泳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309-310,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早期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早期发现凝血功能异常的65例脑出血手术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小骨窗血肿清除引流组(小骨窗组,38例)与微创穿刺碎吸引流组(微创组,27例),...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早期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早期发现凝血功能异常的65例脑出血手术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小骨窗血肿清除引流组(小骨窗组,38例)与微创穿刺碎吸引流组(微创组,27例),计算两组间血肿再发率、恢复率、重残率与病死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微创组血肿再发、重残及死亡发生率(14.8%、22.2%、7.4%)均明显低于小骨窗组(39.5%、31.6%、2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恢复率(70.4%)则明显高于小骨窗组(44.7%),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HICH早期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采取微创穿刺碎吸合并尿激酶冲洗引流简捷、创伤小,可有效减少二次血肿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凝血功能 手术 疗效
下载PDF
轻型颅脑损伤后期患者猝死原因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顾水均 谢仁龙 +3 位作者 宣宏飞 严肖锋 高国梁 董伟锋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3期245-246,共2页
目的分析11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后期猝死的原因。方法对11例患者的伤情、诊断及治疗结果进行总结。结果11例患者在猝死前均无明显先兆,猝死原因可能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脑血管痉挛(CVS)、迟发性下丘脑功能损害、脑干软化等有关,其中... 目的分析11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后期猝死的原因。方法对11例患者的伤情、诊断及治疗结果进行总结。结果11例患者在猝死前均无明显先兆,猝死原因可能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脑血管痉挛(CVS)、迟发性下丘脑功能损害、脑干软化等有关,其中1例为脑动脉瘤外伤后破裂。结论判断颅脑损伤严重程度不能仅凭GCSS,而应分析受伤机理,结合影像学的动态检查为依据。对有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底骨折、突发高热、颅底脑池显示不清等高危因素的患者要高度重视,尽早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颅脑损伤 GCSS 猝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12例治疗体会
12
作者 司赟 高国梁 +1 位作者 张建军 宣宏飞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造影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内治疗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超低位去大骨瓣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8例
13
作者 宣宏飞 董伟峰 +6 位作者 芦明 张俊 司赟 陈新治 谢仁龙 高国梁 严肖锋 《浙江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789-790,共2页
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是目前神经外科的重点和难点。术前与术后颅内压持续性增高,脑组织严重缺血缺氧,是患者死亡与致残的主要病理基础。笔者自2005年7月以来采用超低位去大骨瓣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8例,取得较好疗效,报... 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是目前神经外科的重点和难点。术前与术后颅内压持续性增高,脑组织严重缺血缺氧,是患者死亡与致残的主要病理基础。笔者自2005年7月以来采用超低位去大骨瓣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8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治疗 去大骨瓣 超低位 颅脑损伤患者 神经外科 缺血缺氧 病理基础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15例治疗分析
14
作者 司赟 高国梁 张建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7期715-715,共1页
颅内动脉瘤为神经外科急症,病情凶险,在基层医院受条件限制,死亡率较高.我院2001年4月~2004年4月收治15例颅内动脉瘤.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治疗 临床表现 控制血压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评价
15
作者 谢仁龙 《海峡药学》 2010年第8期161-162,共2页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08年7月~2010年3月来我院入院治疗的65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按照脑出血常规的治疗方法给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水溶...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08年7月~2010年3月来我院入院治疗的65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按照脑出血常规的治疗方法给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水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30min内滴完,2次/d,14d为一个疗程。记录两组患者入院时、治疗后7d、14d、28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5.7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6.25%,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依达拉奉治疗后14d、28d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作为新型羟自由基清除剂,可用于脑出血的治疗,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依达拉奉 自由基清除剂
下载PDF
微创穿刺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36例
16
作者 严肖锋 顾水均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第19期2971-2972,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LY-1型一次性颅脑穿刺针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使用LY-1型一次性颅脑穿刺针对36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进行穿刺引流,用尿激酶及透明质酸酶冲洗,使血肿液化后经引流管排出。结果:36例中35例经穿刺引流血肿完全清... 目的:探讨应用LY-1型一次性颅脑穿刺针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使用LY-1型一次性颅脑穿刺针对36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进行穿刺引流,用尿激酶及透明质酸酶冲洗,使血肿液化后经引流管排出。结果:36例中35例经穿刺引流血肿完全清除或基本清除,仅1例转为开颅手术。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方法简便,创伤小,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血肿 微创 引流
下载PDF
神经上皮来源脑肿瘤中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10
17
作者 方加胜 邓永文 +9 位作者 李茗初 陈风华 王延金 卢明 方芳 伍军 杨转移 周向阳 王飞 陈诚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8-303,共6页
目的建立人神经上皮来源脑肿瘤中肿瘤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体系,观察其分化现象,鉴定其特异性标志物,为脑肿瘤干细胞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将26例脑肿瘤手术中取出的脑肿瘤细胞,以2×10^5/ml的密度接种于含生长因子的... 目的建立人神经上皮来源脑肿瘤中肿瘤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体系,观察其分化现象,鉴定其特异性标志物,为脑肿瘤干细胞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将26例脑肿瘤手术中取出的脑肿瘤细胞,以2×10^5/ml的密度接种于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使其中的脑肿瘤干细胞增殖,并进行单克隆形成实验及溴脱氧尿苷掺入实验;然后将增殖形成的脑肿瘤干细胞球接种于无生长因子的含血清培养基诱导分化;利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脑肿瘤干细胞在细胞培养和组织切片中CD133和巢蛋白的表达。结果各类肿瘤标本中仅有少数肿瘤细胞能够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存活并悬浮生长,并增殖形成克隆性脑肿瘤干细胞球,传代后脑肿瘤干细胞保持很强的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在含血清培养基中脑肿瘤干细胞贴壁分化;体外培养中脑肿瘤干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CD133和巢蛋白,在肿瘤组织切片中存在CD133阳性细胞,其阳性表达率为(21.0±6.2)%~(38.0±7.0)%。结论人神经上皮来源脑肿瘤组织中存在少量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表达CD133和巢蛋白的脑肿瘤干细胞,并能在体外将其分离、培养和诱导分化;脑肿瘤干细胞有可能成为脑肿瘤基础研究的新平台和临床治疗的重要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神经上皮 肿瘤干细胞 标志监测
原文传递
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特征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谢仁龙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864-2865,共2页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特征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9年住院治疗的2987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结果发生医院感染207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9%,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7.5%;共分离出259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67株,占64....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特征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9年住院治疗的2987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结果发生医院感染207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9%,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7.5%;共分离出259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67株,占64.5%,革兰阳性菌60株,占23.2%,真菌32株,占12.3%;分布前3位的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到了25.9%、18.9%和16.2%,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较高,呈多药耐药性。结论颅脑损伤住院患者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临床应积极预防,病原菌的耐药性较高,抗感染治疗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医院感染 耐药
原文传递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凝血功能检测的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顾水均 卢明 +8 位作者 宣宏飞 谢仁龙 司赟 张俊 陈新治 董伟峰 严肖峰 高国梁 罗静泳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330-1331,共2页
高血压脑出血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对于其急性期凝血功能变化与临床相关的研究却少见报道。作者对12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凝血功能及临床指标作一相关性分析,为脑出血患者的早期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凝血功能检测 急性期 临床指标 人类健康 功能变化 预后判断 临床治疗
原文传递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同手术时机治疗与术后发生再出血及近期疗效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2
20
作者 张俊 宣宏飞 谢仁龙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4期551-553,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同手术时机治疗与术后发生再出血及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6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2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至手术时间的不同将...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同手术时机治疗与术后发生再出血及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6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2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至手术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超早期组(≤6h)74例,早期组(6~24h)124例及晚期组(≥24h)62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及近期疗效的差异。结果本研究2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发生再出血33例,再出血发生率为12.69%,超早期组发生率为21.62%,早期组发生率为10.48%,晚期组发生率为3.13%,超早期组再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早期组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与晚期组无明显差异(P〉0.05);超早期组优良率为22.97%,病死率为21.62%;早期组优良率为27.42%,病死率为18.55%,晚期组优良率为20.96%,病死率为17.74%,3组间优良率及病死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虽然可迅速清除血肿,解除对脑组织的压迫、尽可能恢复神经元功能,但是同时应意识到超早期手术与术后再出血的关系,早期手术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是较为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再出血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