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证据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意蕴价值与实践路径
1
作者 石海飞 朱玉红 《辽宁教育》 2024年第11期12-15,共4页
基于证据的评价指的是教师通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表现来评价教学效果,以此调整教学行为,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基于证据的评价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效提升学科育人目标的达成度。研究基于“一主四线”证据评价方... 基于证据的评价指的是教师通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表现来评价教学效果,以此调整教学行为,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基于证据的评价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效提升学科育人目标的达成度。研究基于“一主四线”证据评价方法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意蕴价值与实践路径,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 推理 教学评价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引桥课程”的价值、开发与审思——以“利率”一课为例
2
作者 石海飞 《基础教育课程》 2024年第12期46-51,共6页
“引桥课程”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核心知识,在学习国家课程之前或之后开发的相关知识的衔接、补充、拓展课程。“引桥课程”可视为国家课程生本化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通过该课程降低课程难度、前置课程内容、拓展知识维度、... “引桥课程”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核心知识,在学习国家课程之前或之后开发的相关知识的衔接、补充、拓展课程。“引桥课程”可视为国家课程生本化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通过该课程降低课程难度、前置课程内容、拓展知识维度、丰富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构或优化知识体系。本研究以“利率”一课为例,具体阐述“定点—连线—拓面—结网”的“引桥课程”设计方法,以期为教师实现不同学生核心素养的个性涵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桥课程” 意蕴价值 开发与审思
下载PDF
“减量”与“提质”统一的小学数学微项目化作业设计 被引量:9
3
作者 石海飞 《辽宁教育》 2022年第1期18-20,共3页
"双减"目标要求"减量"与"提质"同步统一。微项目化作业因其保留了项目化作业的设计理念,在作业的目标、内容、格式、时间等方面进行了微缩,更适合"双减"目标下的小学生。教师要通过对微项目化... "双减"目标要求"减量"与"提质"同步统一。微项目化作业因其保留了项目化作业的设计理念,在作业的目标、内容、格式、时间等方面进行了微缩,更适合"双减"目标下的小学生。教师要通过对微项目化作业目标、主题、内容、格式、时间、类型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强化作业的直观化、生活化、探究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最终完成学生作业"减量"与"提质"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目标 小学数学 微项目化作业设计
下载PDF
依托数学与艺术整合项目 引导学生追求数学之美
4
作者 石海飞 《辽宁教育》 2023年第11期12-15,共4页
数学与艺术相互联系,教师要努力开发整合型项目,把数学同绘画艺术、建筑艺术、文学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等有效融合,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并提炼主题,通过观察、体验、欣赏、设计、制作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项目活动,充分感... 数学与艺术相互联系,教师要努力开发整合型项目,把数学同绘画艺术、建筑艺术、文学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等有效融合,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并提炼主题,通过观察、体验、欣赏、设计、制作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项目活动,充分感受数学美、体验数学美、设计数学美、创作数学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项目化作业 跨学科 整合 艺术美
下载PDF
跨学科主题学习:立足学科本位,跨界提升素养——以“寻找消失的古计量单位”长程主题活动设计为例
5
作者 石海飞 《辽宁教育》 2023年第3期9-11,共3页
教师要紧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要求,立足学科本位,深入思考跨学科教学“何为跨”“为何跨”“如何跨”“跨到什么程度”“如何评价”等问题,打破学科边界,关注学科素养,展开有高度、有广度、有深... 教师要紧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要求,立足学科本位,深入思考跨学科教学“何为跨”“为何跨”“如何跨”“跨到什么程度”“如何评价”等问题,打破学科边界,关注学科素养,展开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的实践与研究,对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进行科学、合理设计与实施。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以小学数学第二学段“寻找消失的古计量单位”为例,对跨学科的长程主题学习活动进行了初步实践与探索。一、确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目标首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社会调查,了解度量衡的产生、发展过程,理解度量衡的意义,加深对计量单位的理解,丰富并发展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本位 主题学习 学科素养 提升素养 计量单位 小学数学 跨学科教学 学科边界
下载PDF
新课标之“新”:注重项目学习培养数据意识——以“统计与概率”教学内容的微项目设计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石海飞 《辽宁教育》 2022年第19期9-12,共4页
大数据时代,培养小学生的数据意识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基于新时代发展全民数字素养的新形势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教师要对“统计与概率”领域微项目化学习基础理论、相关概念、设计原则、设计策略、实施路径等进行... 大数据时代,培养小学生的数据意识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基于新时代发展全民数字素养的新形势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教师要对“统计与概率”领域微项目化学习基础理论、相关概念、设计原则、设计策略、实施路径等进行深入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据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与概率 微项目 数据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