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针刀干预后颈椎病大鼠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的表达
1
作者
刘福水
钱嘉铭
+4 位作者
方婷
哈留娜
赵小兰
朱金超
王小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775-3783,共9页
背景:针刀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确切,但其关键分子机制尚不明晰。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颈椎病大鼠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表达的影响,分析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GEO数据库...
背景:针刀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确切,但其关键分子机制尚不明晰。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颈椎病大鼠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表达的影响,分析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GEO数据库,获取符合该研究的芯片数据集GSE153761,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靶标初筛,然后进行动物实验。选取6月龄SPF级SD大鼠24只,随机均分为4组。模型组和针刀组大鼠采用动静力失衡性颈椎病造模方法制备颈椎病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不切断肌肉及韧带;针刀组造模成功后采用针刀干预,每周1次,共3次;并以正常大鼠作为对照。拍摄颈椎正侧位X射线片进行模型验证;旷场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头夹肌病理结构;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①生物信息学结果表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是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上游的重要信号轴。②造模后大鼠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关节突骨质增生。③旷场实验中,造模后大鼠总距离、平均速度降低(P<0.05),总休息时间延长(P<0.05);治疗后针刀组大鼠总距离、平均速度大于模型组(P<0.05),总休息时间短于模型组(P<0.05)。④头夹肌病理提示颈肌受损,而针刀可改善颈肌劳损。⑤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和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刀组以上指标均降低(P<0.05)。⑥结果说明,针刀可能通过调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及其受体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的表达,修复劳损颈肌,从而改善椎间盘退变,这可能是针刀治疗颈椎病的关键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颈椎病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
工程化细胞因子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麝属动物的分类学研究历史沿革
被引量:
4
2
作者
孟根达来
Myagmarsuren
+2 位作者
Batkhuu
Chimedragchaa
哈斯苏荣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66-971,共6页
麝属的早期分类主要以形态特征(包括皮毛色泽、体格大小、骨骼特征等)和种群分布区域为依据。由于麝属各品种的发现周期较长、在不同分类年代不同学者所依据的标本数量和种类差异较大等,其分类结果中存在着模糊区和较大的争议点。随着...
麝属的早期分类主要以形态特征(包括皮毛色泽、体格大小、骨骼特征等)和种群分布区域为依据。由于麝属各品种的发现周期较长、在不同分类年代不同学者所依据的标本数量和种类差异较大等,其分类结果中存在着模糊区和较大的争议点。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日益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麝属分类中也得到了推广应用,对传统分类学研究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尤其针对传统分类学的个别瑕疵,它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独到解析,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深入研究潜力。本文从麝属的发现、命名与分类等3个方面,对其品种地位的历史沿革进行了回顾分析,旨在屡清前人研究成果,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属
分类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额日顿乌日勒对MCAO/R大鼠大脑皮质区BDNF及TrkB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胡玉荣
其木德阿日嘎其
巴图额日德尼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0年第2期28-30,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额日顿乌日勒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DNF及其受体TrkB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40只体重为180~240 g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额日顿乌日勒组)、...
目的:通过观察额日顿乌日勒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DNF及其受体TrkB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40只体重为180~240 g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额日顿乌日勒组)、对照组(尼莫地平组)。每组10只wistar大鼠,除假手术组外其他组采用改良Zea-longa法,建立MCAO/R模型。手术造模成功后24 h开始灌胃给药,治疗组给予额日敦乌日勒500 mg/kg,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10 mg/kg。假手术组、模型组wistar夫鼠每31次纯净水灌胃。分别再灌注7 d后行神经功能评分、断头取脑组织。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BDNF及TrkB mRNA表达的相对含量。结果:分别再灌注7 d后,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显著提高大鼠神经行为功能(P<0.01,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BDNF及TrkBmRNA表达均上调;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BDNF及TrkBmRNA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额日顿乌日勒能显著提高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大鼠BDNF及其受体TrkBmRNA的表达,从而达到脑缺血损伤修复和保护神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日顿乌日勒
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
BDNF
TRKB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刀干预后颈椎病大鼠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的表达
1
作者
刘福水
钱嘉铭
方婷
哈留娜
赵小兰
朱金超
王小乐
机构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江西中医药大学
蒙古国传统医学技术研究院
出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775-378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360940),项目负责人:刘福水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24ACB206041),项目负责人:刘福水
+4 种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232BAB216117),项目负责人:王小乐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211206),项目负责人:刘福水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2200984),项目负责人:方婷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2200990),项目负责人:王小乐
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YC2023-B223),项目负责人:钱嘉铭。
文摘
背景:针刀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确切,但其关键分子机制尚不明晰。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颈椎病大鼠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表达的影响,分析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GEO数据库,获取符合该研究的芯片数据集GSE153761,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靶标初筛,然后进行动物实验。选取6月龄SPF级SD大鼠24只,随机均分为4组。模型组和针刀组大鼠采用动静力失衡性颈椎病造模方法制备颈椎病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不切断肌肉及韧带;针刀组造模成功后采用针刀干预,每周1次,共3次;并以正常大鼠作为对照。拍摄颈椎正侧位X射线片进行模型验证;旷场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头夹肌病理结构;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①生物信息学结果表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是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上游的重要信号轴。②造模后大鼠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关节突骨质增生。③旷场实验中,造模后大鼠总距离、平均速度降低(P<0.05),总休息时间延长(P<0.05);治疗后针刀组大鼠总距离、平均速度大于模型组(P<0.05),总休息时间短于模型组(P<0.05)。④头夹肌病理提示颈肌受损,而针刀可改善颈肌劳损。⑤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和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刀组以上指标均降低(P<0.05)。⑥结果说明,针刀可能通过调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及其受体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的表达,修复劳损颈肌,从而改善椎间盘退变,这可能是针刀治疗颈椎病的关键靶点。
关键词
针刀
颈椎病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
工程化细胞因子
工程化组织构建
Keywords
acupotomy
cervical spondylosis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kinase insert domain protein receptor
engineered cytokine
engineered tissue construction
分类号
R459.9 [医药卫生—治疗学]
R31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麝属动物的分类学研究历史沿革
被引量:
4
2
作者
孟根达来
Myagmarsuren
Batkhuu
Chimedragchaa
哈斯苏荣
机构
内
蒙古
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蒙古国
传统医学
与
技术
研究院
内
蒙古
农业大学兽
医学
院
出处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66-971,共6页
基金
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YFE0116500)
文摘
麝属的早期分类主要以形态特征(包括皮毛色泽、体格大小、骨骼特征等)和种群分布区域为依据。由于麝属各品种的发现周期较长、在不同分类年代不同学者所依据的标本数量和种类差异较大等,其分类结果中存在着模糊区和较大的争议点。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日益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麝属分类中也得到了推广应用,对传统分类学研究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尤其针对传统分类学的个别瑕疵,它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独到解析,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深入研究潜力。本文从麝属的发现、命名与分类等3个方面,对其品种地位的历史沿革进行了回顾分析,旨在屡清前人研究成果,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麝属
分类学
研究进展
Keywords
Musk deer species
Taxonomy
Research progress
分类号
Q958.2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额日顿乌日勒对MCAO/R大鼠大脑皮质区BDNF及TrkB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胡玉荣
其木德阿日嘎其
巴图额日德尼
机构
内
蒙古
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蒙古国传统医学技术研究院
出处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0年第2期28-30,共3页
文摘
目的:通过观察额日顿乌日勒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DNF及其受体TrkB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40只体重为180~240 g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额日顿乌日勒组)、对照组(尼莫地平组)。每组10只wistar大鼠,除假手术组外其他组采用改良Zea-longa法,建立MCAO/R模型。手术造模成功后24 h开始灌胃给药,治疗组给予额日敦乌日勒500 mg/kg,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10 mg/kg。假手术组、模型组wistar夫鼠每31次纯净水灌胃。分别再灌注7 d后行神经功能评分、断头取脑组织。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BDNF及TrkB mRNA表达的相对含量。结果:分别再灌注7 d后,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显著提高大鼠神经行为功能(P<0.01,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BDNF及TrkBmRNA表达均上调;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BDNF及TrkBmRNA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额日顿乌日勒能显著提高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大鼠BDNF及其受体TrkBmRNA的表达,从而达到脑缺血损伤修复和保护神经的目的。
关键词
额日顿乌日勒
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
BDNF
TRKB
Keywords
Eridun Wuril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reperfusion model
BDNF
TrkB
分类号
R291.2 [医药卫生—民族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针刀干预后颈椎病大鼠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的表达
刘福水
钱嘉铭
方婷
哈留娜
赵小兰
朱金超
王小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麝属动物的分类学研究历史沿革
孟根达来
Myagmarsuren
Batkhuu
Chimedragchaa
哈斯苏荣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额日顿乌日勒对MCAO/R大鼠大脑皮质区BDNF及TrkB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胡玉荣
其木德阿日嘎其
巴图额日德尼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