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师范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 马铃薯良种选育、健康种薯生产及供应情况简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云海 陈丽华 +2 位作者 李灿辉 龙维彪 杨仕忠 《云南农业科技》 2003年第B12期111-114,共4页
云南师范大学的马铃薯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云南省马铃薯研究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自1986年起,云南师范大学即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CIP引进了大量种质资源和杂交组合实生种子。
关键词 云南师范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 马铃薯 良种选育 种薯生产 市场供应 种质资源 杂交组合实生种子
下载PDF
彩色薯类花色苷功能研究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8
2
作者 肖继坪 王琼 +1 位作者 白磊 郭华春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22-126,共5页
概述了近几年研究比较多的彩色马铃薯、紫甘薯和紫山药等彩色薯类的花色苷生物活性功能和开发利用的最新研究状况,阐明了彩色薯类作为功能性食品的巨大潜力,为薯类作物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彩色马铃薯 紫甘薯 紫山药 花色苷 功能 利用
下载PDF
云南薯类作物生产现状与产业化前景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郭华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B05期384-387,共4页
通过对云南主要薯类作物的生产现状分析认为:云南薯类作物已从单一的“救荒”作物,向轻工、能源、医药原料转变,云南发展马铃薯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和区位优势,可积极发展;而甘薯作为未来重要的能源作物应该引起足够重视;魔芋发展中... 通过对云南主要薯类作物的生产现状分析认为:云南薯类作物已从单一的“救荒”作物,向轻工、能源、医药原料转变,云南发展马铃薯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和区位优势,可积极发展;而甘薯作为未来重要的能源作物应该引起足够重视;魔芋发展中应该注意多元市场的开发;发展薯蓣的规模要适度,并要增加产业中的科技含量,提高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薯类作物 产业化 马铃薯 魔芋
下载PDF
云南致病疫霉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mtDNA单倍型及其群体演替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赵志坚 曹继芬 +3 位作者 李灿辉 孙道旺 杨明英 王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27-734,共8页
【目的】对致病疫霉群体特征的认识,是控制晚疫病危害的必要前提。【方法】对云南32个马铃薯和番茄产区的致病疫霉群体的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mtDNA单倍型进行了研究。【结果】云南马铃薯致病疫霉群体主要由A1交配型组成,番茄致病疫... 【目的】对致病疫霉群体特征的认识,是控制晚疫病危害的必要前提。【方法】对云南32个马铃薯和番茄产区的致病疫霉群体的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mtDNA单倍型进行了研究。【结果】云南马铃薯致病疫霉群体主要由A1交配型组成,番茄致病疫霉全部为A1交配型。A2交配型和自育型菌株总体发生频率较低,分别为3.4%和4.4%。自从2002年以后,致病疫霉的群体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没有检测到A2交配型或自育型菌株。致病疫霉对甲霜灵敏感性的离体测定显示马铃薯和番茄上均存在抗性、中抗和敏感菌株。甲霜灵抗性、中抗、敏感菌株分别占测定菌株的13.2%、9.4%和77.4%。分离自番茄的甲霜灵抗性菌株比例高于分离自马铃薯的菌株。Ⅰa、Ⅱa和Ⅰb三种mtDNA单倍型被检测到,马铃薯致病疫霉有Ⅰa和Ⅱa两种单倍型,全部为第二次全球迁移后出现的“新”群体。Ⅰa单倍型在群体中的比例为96%,分布于所有马铃薯产区;番茄致病疫霉则为Ⅰa和Ⅰb两种单倍型,“新”、“旧”群体共存。【结论】马铃薯和番茄致病疫霉群体的遗传结构有明显差异;致病疫霉“新”、“旧”群体在云南已发生演替,马铃薯致病疫霉“新”群体已成功替代了“旧”群体;迁移和有限的有性生殖可能在云南致病疫霉群体的演替中担当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配型 自育性 甲霜灵敏感性 mtDNA单倍型 晚疫病
下载PDF
云南省马铃薯致病疫霉毒性基因组成及毒力结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志坚 李灿辉 +3 位作者 曹继芬 孙道旺 杨明英 王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5-511,共7页
目的对致病疫霉群体的毒性变异及其分布进行研究,促进抗病育种和病害的有效控制。方法用一套完整的鉴别寄主对2000~2003年云南省29个马铃薯产区的致病疫霉的毒性基因组成及毒力结构进行了系统的测定。结果云南省马铃薯致病疫霉含有目... 目的对致病疫霉群体的毒性变异及其分布进行研究,促进抗病育种和病害的有效控制。方法用一套完整的鉴别寄主对2000~2003年云南省29个马铃薯产区的致病疫霉的毒性基因组成及毒力结构进行了系统的测定。结果云南省马铃薯致病疫霉含有目前已知的全部毒性基因,能克服所有已知的主效抗性基因。各个毒性基因出现的频率不同,在2.9%~97.8%之间。所有供试的136个马铃薯致病疫霉菌株均是含有多个毒性基因的广谱毒力类型,可分为28种不同的毒力结构,每种类型含有4~11个毒性基因,平均含有7.3个毒性基因。毒力类型1.3.4.7.9.10.11、1.2.3.4.6.7.9.10.11、1.3.4.6.7.9.10.11以及3.4.6.9.10.11是云南省马铃薯致病疫霉的主要组成类型。滇东北、滇西北大春一季作种植区和滇中多季作种植区显示了较高的毒力多样性。含有全部11个毒性基因的超级毒力类型1.2.3.4.5.6.7.8.9.10.11在云南首次被检测到。结论云南的马铃薯致病疫霉表现出较高的毒力结构多样性和高度复合性。已知的主效抗性基因大部分在云南丧失了抗性,新的抗源或育种策略需要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致病疫霉 毒性基因 毒力结构
下载PDF
魔芋与玉米间作群体中魔芋植株生长及葡苷聚糖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艳 郭华春 +1 位作者 张雅琼 李婉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20-1125,共6页
设置玉米与魔芋1∶4、2∶4行比种植和净作魔芋3种不同的栽培模式,魔芋采用8.78、12.07、15.36和18.66万/hm24种种植密度,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和种植密度对魔芋主要生长性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遮荫有利魔芋生长,表现为植株变高... 设置玉米与魔芋1∶4、2∶4行比种植和净作魔芋3种不同的栽培模式,魔芋采用8.78、12.07、15.36和18.66万/hm24种种植密度,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和种植密度对魔芋主要生长性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遮荫有利魔芋生长,表现为植株变高,生长繁茂,发病轻,叶绿素和葡苷聚糖含量套作都较净作高。综合考虑,魔芋与玉米间作,以玉米∶魔芋=2∶4的间作模式、种植密度为15.36万株/hm2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玉米 间作 种植密度 葡苷聚糖
下载PDF
马铃薯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6
7
作者 苏云松 郭华春 陈伊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690-693,共4页
以马铃薯杂交种组合实生薯1代群体为材料,测定现蕾期叶片的SPAD值、叶绿素含量,进而分析了叶片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及单株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和单株产量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回归方程依次... 以马铃薯杂交种组合实生薯1代群体为材料,测定现蕾期叶片的SPAD值、叶绿素含量,进而分析了叶片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及单株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和单株产量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回归方程依次为:y=0.0472x-0.8102(r=0.8304**);y=0.013x-0.1848(r=0.7424**);y=0.0601x-0.9948(r=0.8221**);y=23.22x-736.76(r=0.496**)。表明叶片SPAD值可以很好的反映植株叶绿素含量和单株产量水平,而且测定SPAD值方法简便快捷,还不破坏叶片生长,可作为早期进行马铃薯产量选择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SPAD值 叶绿素含量 产量 相关性
下载PDF
白魔芋外植体组培分化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谢庆华 吴毅歆 +1 位作者 张勇飞 高丽琼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3期66-69,共4页
用白魔芋的 5种营养器官作外植体在 1 1种培养基上进行组织培养。M6培养基适于侧芽生长和皮下组织诱导愈伤 ;M9培养基适于主芽生长和基部组织诱导愈伤 ;M2培养基适于皮上芽苞组织分化生长 ;
关键词 天南星科 白魔芋 外植体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分化培养
下载PDF
甘薯、薯蓣和魔芋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4
9
作者 苏云松 郭华春 杨雪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6,共3页
本研究结果表明,甘薯、薯蓣和魔芋叶片的SPAD值与其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用SPAD值来反映叶绿素含量,为快速、简便和非破坏预测叶绿素含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 甘薯 薯蓣 魔芋 SPAD值 叶绿素含量
下载PDF
马铃薯淀粉含量与生长特性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0
作者 张新永 郭华春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0,共3页
综述了马铃薯植株的若干形态特性和生理特性等对马铃薯淀粉合成和积累过程影响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马铃薯 淀粉含量 生长特性 育种
下载PDF
马铃薯温光反应及其与内源激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肖关丽 郭华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00-1507,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温光条件下马铃薯生长、块茎形成及其与内源GA3、ABA和JA的关系,为云南省马铃薯周年均衡生产及品种引进提供依据。【方法】选用云南主栽的4个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合作88、米拉和中甸红,设15℃8h、15℃12h、15℃16h... 【目的】研究不同温光条件下马铃薯生长、块茎形成及其与内源GA3、ABA和JA的关系,为云南省马铃薯周年均衡生产及品种引进提供依据。【方法】选用云南主栽的4个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合作88、米拉和中甸红,设15℃8h、15℃12h、15℃16h、25℃8h、25℃12h和25℃16h共6个温光处理,观察不同温光条件下马铃薯生长及块茎形成,并对不同温光条件下的内源GA3、ABA和JA进行测定分析。【结果】马铃薯不同品种对温度和光照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大西洋对温度反应较敏感,25℃高温条件下,8h、12h和16h三个光照处理后均无块茎形成,合作88对光照反应较敏感,在16h长日光照条件下,15℃、25℃两个温度处理后均无块茎形成,中甸红在高温和长日照(25℃16h)的共同作用下无块茎形成,米拉在所有温光处理下均有块茎形成。不同温光条件下马铃薯叶片内源GA3、ABA和JA测定分析结果表明,GA3在无块茎形成的温光条件下含量较高而在块茎形成温光条件下含量显著降低,ABA和JA含量无论在何种温光条件下都随马铃薯生育进程持续增高。【结论】GA3是抑制结薯的重要因子,ABA和JA含量升高与植株衰老的关系比与块茎形成的关系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温度 光周期 内源激素
下载PDF
7个彩色马铃薯品种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肖继坪 吴晓杰 +2 位作者 邓声翠 郭华春 王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24,共9页
【目的】探究7个彩色马铃薯品种的抗氧化组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筛选抗氧化性强的优质彩色马铃薯品种,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7个彩色马铃薯品种(黑金刚、希森8号、红玫瑰2号、大牛角、剑川红、干巴洋芋、花心洋芋)为研... 【目的】探究7个彩色马铃薯品种的抗氧化组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筛选抗氧化性强的优质彩色马铃薯品种,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7个彩色马铃薯品种(黑金刚、希森8号、红玫瑰2号、大牛角、剑川红、干巴洋芋、花心洋芋)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花色苷、总黄酮、绿原酸、总酚、β-胡萝卜素等氧化组分含量及总还原力,并对其抗氧化组分含量与总还原力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隶属函数分析了7个彩色马铃薯品种的抗氧化组分及总还原力的综合评分;最后测定7个彩色马铃薯品种花色苷和VC(对照)对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并计算了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结果】不同彩色马铃薯品种的抗氧化组分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黑金刚的花色苷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希森8号的总酚含量最高,红玫瑰2号的绿原酸含量最高,大牛角的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不同彩色马铃薯品种的总还原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黑金刚>希森8号>红玫瑰2号>大牛角>剑川红>干巴洋芋>花心洋芋。同一彩色马铃薯品种不同抗氧化组分的含量也存在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花色苷含量与总黄酮含量,花色苷、总黄酮含量与总还原力,绿原酸、总黄酮含量与总酚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抗氧化组分及总还原力的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希森8号的综合评分最高,黑金刚、红玫瑰2号、大牛角、剑川红居中,花心洋芋和干巴洋芋的综合评分均较低。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显示,7个彩色马铃薯品种花色苷对DPPH、ABTS、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都有明显的清除能力,且其EC50值均小于VC。【结论】7个彩色马铃薯品种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组分及较高的总还原力和抗氧化活性,其中希森8号可作为优质的功能型彩色马铃薯品种开发,其他品种可根据不同优势开发不同特色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马铃薯 抗氧化物质 抗氧化活性 马铃薯栽培
下载PDF
马铃薯芳香物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龚兴旺 肖继坪 +1 位作者 王婷婷 郭华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6-521,共6页
【目的】检测蒸煮马铃薯中主要挥发性芳香物质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结果】从46个马铃薯品种蒸煮块茎中检出43种主要挥发性芳香物质,其中醛类14种、酯类5种、醇类5种、烷烃类5... 【目的】检测蒸煮马铃薯中主要挥发性芳香物质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结果】从46个马铃薯品种蒸煮块茎中检出43种主要挥发性芳香物质,其中醛类14种、酯类5种、醇类5种、烷烃类5种、呋喃类2种、酮类3种、苯环类7种及其它化合物2种。【结论】醛类物质是蒸马铃薯的主要香味成分,而苯甲醛、3-甲硫基丙醛、癸醛、壬醛、正己醛、2-正戊基呋喃等化合物是蒸马铃薯的主要芳香物质,不同马铃薯品种间,芳香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芳香 固相 3-甲硫基丙醛
下载PDF
甘薯多酚含量的基因型差异和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陆国权 赵文静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49,共5页
多酚是在植物性食物中发现的、具有潜在促进健康作用的化合物。为筛选高多酚含量且稳定性好的甘薯品种,测定了5个产地21个甘薯品种(系)的多酚含量,分析了其基因型差异和环境效应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甘薯多酚平均含量为0.485 g/100... 多酚是在植物性食物中发现的、具有潜在促进健康作用的化合物。为筛选高多酚含量且稳定性好的甘薯品种,测定了5个产地21个甘薯品种(系)的多酚含量,分析了其基因型差异和环境效应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甘薯多酚平均含量为0.485 g/100 g,品种间变幅为0.302~1.092 g/100 g,变异系数为34.41%;产地间变幅为0.201~1.337 g/100 g,变异系数为46.98%,基因型、产地以及基因型与产地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显示甘薯多酚含量受基因型、产地以及基因型与产地互作效应的影响。同时筛选出"金山1222"、"浙大9201"、"浙34-81"、"浙255"、"徐55-2"等多个多酚含量高、产地稳定性强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多酚含量 基因型差异 环境效应
下载PDF
马铃薯风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龚兴旺 郭华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64-268,共5页
马铃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健康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马铃薯风味作为马铃薯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香味、味道和质地组成。而马铃薯的香味主要由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所决定,如吡嗪、庚醛和己醛等;马铃薯味道主要是由非挥发性化合物... 马铃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健康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马铃薯风味作为马铃薯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香味、味道和质地组成。而马铃薯的香味主要由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所决定,如吡嗪、庚醛和己醛等;马铃薯味道主要是由非挥发性化合物所决定,如核苷酸和氨基酸;马铃薯的质地与其中干物质及淀粉含量有关;除此之外,马铃薯风味还与马铃薯的生产环境和贮藏环境有关。本文主要概述国内外在马铃薯的香味、味道及质地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风味 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质地
下载PDF
“渝苏303”甘薯高产栽培模式及其影响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吕长文 唐道彬 +1 位作者 王季春 郭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4092-14093,14106,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甘薯产量的综合表现及其对各产量性状的影响,为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渝苏303"为材料,种植密度、栽插日期和钾肥水平为处理,采用正交组合设计,比较不同组合产量表现,分析不同处理...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甘薯产量的综合表现及其对各产量性状的影响,为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渝苏303"为材料,种植密度、栽插日期和钾肥水平为处理,采用正交组合设计,比较不同组合产量表现,分析不同处理因素对产量的影响效果。[结果]以组合9鲜薯产量最高,达到42705kg/hm2。除鲜薯干率外,随着栽插日期的延后,其余产量性状均呈显著或极显著下降,同时中低种植密度和较高钾肥用量也有利于鲜薯产量的提高。[结论]甘薯的栽插日期对产量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高产 栽培模式 效应
下载PDF
黄山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亚军 郭华春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2期94-96,共3页
黄山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综述了黄山药的化学成分、薯蓣皂甙元的药理活性以及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黄山药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薯蓣皂甙元,单体化合物目前分离出的有5种:progenin(Ⅰ),progenin(Ⅱ),薯蓣皂甙(dioscin,Ⅲ),... 黄山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综述了黄山药的化学成分、薯蓣皂甙元的药理活性以及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黄山药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薯蓣皂甙元,单体化合物目前分离出的有5种:progenin(Ⅰ),progenin(Ⅱ),薯蓣皂甙(dioscin,Ⅲ),纤细皂苷(Gracillin,Ⅳ),pesudoproto-dioscin(v)。药理实验研究表明,薯蓣皂甙治疗心绞痛、降血脂等作用。栽培实验研究表明,肥料对次生根茎的生长和薯蓣皂甙元含量具有一定的影响,薯蓣皂甙元含量的积累规律与物候期和栽培年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药 治疗 研究进展 含量 单体化合物 药理实验研究 心绞痛 薯蓣皂甙元 栽培 次生根
下载PDF
鸡菌与其共生白蚁共生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玉金 郭华春 +4 位作者 陈严平 付子艳 王翠玲 李梦杰 李荣春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7-72,共6页
综述鸡菌(Termitomyces spp.)及其共生白蚁的共生起源、共生关系及共生繁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究鸡菌及其共生白蚁提供参考。鸡菌及其共生白蚁起源于3千万年前非洲中部的热带雨林。在蚁巢中,白蚁为鸡菌提供培养基并抑制其... 综述鸡菌(Termitomyces spp.)及其共生白蚁的共生起源、共生关系及共生繁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究鸡菌及其共生白蚁提供参考。鸡菌及其共生白蚁起源于3千万年前非洲中部的热带雨林。在蚁巢中,白蚁为鸡菌提供培养基并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鸡菌帮助白蚁降解食物并为白蚁提供营养丰富的菌丝体(小白球)。白蚁婚飞和筑巢等活动使鸡菌得到远距离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菌 白蚁 共生
下载PDF
紫甘薯色素在块根中的分布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雅琼 郭华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303-308,共6页
以日本引进的紫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甘薯紫色素的稳定性和在块根中的分布。结果表明:甘薯紫色素属于花青素,其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对热、氧化剂、金属离子的稳定性较强,是理想的食用天然色素。甘薯色素含量为表皮>皮层>整薯... 以日本引进的紫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甘薯紫色素的稳定性和在块根中的分布。结果表明:甘薯紫色素属于花青素,其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对热、氧化剂、金属离子的稳定性较强,是理想的食用天然色素。甘薯色素含量为表皮>皮层>整薯>中心薄壁组织。引进品种种子岛紫整薯的色素含量比目前生产上种植的山川紫高61.13%,块根产量比山川紫高11.91%,可代替山川紫作为色素专用品种加以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甘薯 色素 稳定性
下载PDF
山药(Dioscorea opposite)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段延碧 郭华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B09期59-62,共4页
以山药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1)用75%酒精消毒15s,再用2%NaOCl浸泡15~25min为最佳的外植体消毒方法;(2)MS+6-BA1.0mg/L+NAA0.2mg/L为诱导多芽体较好的培养基配方;(3)MS+NAA0.5~1.0mg/L... 以山药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1)用75%酒精消毒15s,再用2%NaOCl浸泡15~25min为最佳的外植体消毒方法;(2)MS+6-BA1.0mg/L+NAA0.2mg/L为诱导多芽体较好的培养基配方;(3)MS+NAA0.5~1.0mg/L对诱导生根较为适宜;(4)离体条件下获得的零余子在MS+6-BA0.2mg/L+NAA1.0mg/L的培养基上平均出芽数能达4.0,且芽的长势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多芽体 零余子 组织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