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癌症疼痛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葛燕燕 陆进 梁启胜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28期1-3,9,共4页
目的对癌症疼痛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筛选,为癌症患者的疼痛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从高通量基因表达(GEO)数据库下载GSE47603数据并整理分析,利用BART和Metascape(http://metascape.org/gp/index.html)数据库绘制火山图、热图以及进行... 目的对癌症疼痛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筛选,为癌症患者的疼痛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从高通量基因表达(GEO)数据库下载GSE47603数据并整理分析,利用BART和Metascape(http://metascape.org/gp/index.html)数据库绘制火山图、热图以及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再利用基因、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检索工具(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和关键基因筛选,最后再利用Oncomine肿瘤芯片数据库对筛选的关键基因进行肿瘤相关分析。结果通过对GSE47603数据进行分析,共得到37个差异基因,其中表达下调的基因4个,表达上调的基因33个;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主要富集在细胞因子介导、细胞对γ干扰素反应、对外部刺激反应的调节和神经递质的生物合成等上,KEGG主要富集在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通路、白细胞介素(IL)-7信号通路和造血细胞调节等通路;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关键基因筛选得到得分排名居前10位的关键基因分别为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MYH9)、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8(IL8)、辅肌动蛋白(ACTN)1、斑联蛋白(ZYX)、踝蛋白(TLN)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转录后基因沉默(PTGS)2、肿瘤抑制因子M(OSM)、IL17RAh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而且这些基因在人类常见各类型肿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结论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到与癌症疼痛相关的基因,为肿瘤患者的疼痛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疼痛 基因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携miR-205在鼻咽癌进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汪庚明 郭术楠 +6 位作者 张雷 周燕 营巧玲 丁建明 张亚军 江浩 项平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探讨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携miR-205在鼻咽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试剂盒提取法提取SUNE-1-5-8F、SUNE-1-6-10B、SUNE-1鼻咽癌细胞系及正常鼻咽上皮细胞NP69中的外泌体,采用电镜检测外泌体形态,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外泌体特异... 目的:探讨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携miR-205在鼻咽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试剂盒提取法提取SUNE-1-5-8F、SUNE-1-6-10B、SUNE-1鼻咽癌细胞系及正常鼻咽上皮细胞NP69中的外泌体,采用电镜检测外泌体形态,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外泌体特异性标志物CD63及Flotillin蛋白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泌体中miR-205的表达。结果:从SUNE-1-5-8F、SUNE-1-6-10B、SUNE-1鼻咽癌细胞系中分离出椭圆状或圆形的泡状物,其中SUNE-1-5-8F细胞来源泡状物大小不均,直径40~130 nm,有完整的包膜;SUNE-1-6-10B细胞来源泡状物大小较为均一,直径约80 nm,有完整的包膜,且泡状物内电子致密物多;SUNE-1细胞来源泡状物大小均一,直径约100 nm,有完整的双层包膜,包膜光滑清晰,且泡状物内电子致密物较多。来源于SUNE-1-5-8F、SUNE-1-6-10B、SUNE-1鼻咽癌细胞外泌体中的CD63及Flotillin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来源于正常鼻咽上皮细胞NP69(P<0.05)。来源于SUNE-1鼻咽癌细胞外泌体中的miR-205表达量显著高于来源于正常鼻咽上皮细胞NP69(P<0.05)。结论:从鼻咽癌细胞中提取并鉴定获得外泌体,同时来自于鼻咽癌细胞的外泌体中miR-205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鼻咽癌 miR-205
下载PDF
miR-372-5p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转移:通过靶向PTEN调控PI3K/AKT/CXCL12信号通路 被引量:6
3
作者 时秀茹 魏可 +3 位作者 吴雨伦 王文锐 杨清玲 陈昌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91-1197,共7页
目的探讨miR-372-5p通过靶向PTEN调控PI3K/AKT/CXCL12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qRT-RCR检测miR-372-5p在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及结直肠癌细胞和正常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372-5p... 目的探讨miR-372-5p通过靶向PTEN调控PI3K/AKT/CXCL12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qRT-RCR检测miR-372-5p在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及结直肠癌细胞和正常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372-5p与PTEN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inhibitor-NC/mimics-NC(miR-372-5p抑制剂/类似物的阴性对照)、miR-inhibitor(miR-372-5p抑制剂)、miR-mimics(miR-372-5p类似物)以及共转染miR-inhibitor+si-PTEN(PTEN干扰)、miR-mimics+PI3K抑制剂对PTEN、CXCL12表达和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水平的影响;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检测以上各组、共转染miR-mimics+si-CXCL12(CXCL12干扰)以及转染mimics-NC、miR-mimics后的HCT116条件培养基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miR-372-5p较癌旁组织表达升高,相对于NCM460,HCT116较SW620中miR-372-5p表达上调更显著(P<0.01);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PTEN是miR-372-5p的潜在靶基因(P<0.05)。相较于NC组,miR-mimics可降低PTEN蛋白表达水平,增加CXCL12蛋白表达水平和AKT磷酸化水平,提高HCT116迁移能力;而miR-inhibitor则导致相反的结果(P<0.05),si-PTEN可中和miR-inhibitor的作用(P<0.01);PI3K抑制剂可降低CXCL12的蛋白表达水平,并抑制HCT116迁移能力(P<0.05),而miR-mimics可中和这一作用(P<0.01);miR-mimics转染HCT116的条件培养基可提高NCM460的迁移能力(P<0.01),联合si-CXCL12可逆转miR-mimics对HCT116转移的促进作用(P<0.01)。结论miR-372-5p通过靶向PTEN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CXCL12的表达,从而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转移 miR-372-5p CXCL12
下载PDF
乳腺癌紫杉醇耐药细胞中lncRNA和mRNA表达谱筛选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天天 王文锐 +2 位作者 陈素莲 陈昌杰 杨清玲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1322-1328,共7页
目的:分析紫杉醇诱导的乳腺癌MCF-7耐药细胞(MCF-7/PR)中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和信使RNA(mRNA)表达谱的变化,研究筛选出调控乳腺癌紫杉醇耐药的关键lncRNAs,为逆转紫杉醇耐药的分子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Arraystarlnc RNA芯片... 目的:分析紫杉醇诱导的乳腺癌MCF-7耐药细胞(MCF-7/PR)中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和信使RNA(mRNA)表达谱的变化,研究筛选出调控乳腺癌紫杉醇耐药的关键lncRNAs,为逆转紫杉醇耐药的分子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Arraystarlnc RNA芯片技术检测MCF-7/PR细胞中lncRNAs和mRNAs的表达谱;使用Agilent Gene Spring GX v12.1软件筛选差异表达的lncRNAs和mRNAs,对差异mRNAs进行GO和KEGG通路分析,得到mRNA参与的生物学途径;并同时进行lncRNAs与相应mRNAs联合分析推断lncRNAs功能。结果:通过MCF-7/PR细胞和MCF-7亲本细胞相比,共有1 504个lncRNAs和2264个mRNAs存在差异性表达(差异倍数>2.0);通过GO聚类分析表明:上调的mRNAs和下调的mRNAs分别参与多种不同的生物过程;差异性lncRNAs可能通过影响相应mRNAs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结论:乳腺癌紫杉醇耐药细胞中lncRNAs和mRNAs的表达存在差异,差异表达的基因可以为寻找新的化疗敏感靶点或生物标志物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紫杉醇耐药 长链非编码RNA 信使RNA
下载PDF
敲低galectin-1可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其凋亡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文邦 朱潇 +4 位作者 周少 杏福宝 唐震 李小军 张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28-1637,共10页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对肺腺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并比较肺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galectin-1的表达水平。qRT-PCR法检测肺腺癌细胞系A549、H1299与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细胞BEAS-2b中galectin-1的表达差异。通过...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对肺腺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并比较肺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galectin-1的表达水平。qRT-PCR法检测肺腺癌细胞系A549、H1299与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细胞BEAS-2b中galectin-1的表达差异。通过si-RNA敲低galectin-1,分为对照组和si-RNA组,对照组转染同剂量NC-siRNA片段。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alectin-1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CCK8、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敲低galectin-1后对肺腺癌细胞增殖能力、侵袭和迁移能力和细胞凋亡的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敲低galectin-1后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等蛋白和AKT、ERK二条通路蛋白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galectin-1的mRNA在肺癌组织和肺腺癌细胞株中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抑制galectin-1表达后,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等下降,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在抑制galectin-1表达后,ERK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galectin-1具有抑制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ERK通路的磷酸化激活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GALECTIN-1 增殖 侵袭 迁移 凋亡 ERK信号通路
下载PDF
五味子酯甲抑制头颈癌HN4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曹祥燎 张路 钱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429-436,共8页
目的探讨五味子酯甲对人头颈癌HN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五味子酯甲(0,0.02,0.04,0.06,0.08,0.1μmol/L)处理人头颈癌HN4细胞7 d,检测五味子酯甲对细胞克隆性增殖的影响。采用CCK-8方法检测不同浓度五味子酯甲... 目的探讨五味子酯甲对人头颈癌HN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五味子酯甲(0,0.02,0.04,0.06,0.08,0.1μmol/L)处理人头颈癌HN4细胞7 d,检测五味子酯甲对细胞克隆性增殖的影响。采用CCK-8方法检测不同浓度五味子酯甲(0,0.05,0.1,0.5,1,2.5μmol/L)处理HN4细胞24 h的细胞存活率。用不同浓度的五味子酯甲(0,0.25,0.5,1μmol/L)处理HN4细胞24 h,采用PI染色的方法检测五味子酯甲对HN4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采用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五味子酯甲对HN4细胞凋亡的影响。用免疫印记法检测不同浓度五味子酯甲(0,0.25,0.5,1μmol/L)作用HN4细胞24 h后Cyclin B1、P21、DR5、DR4、cleaved Caspase-9、cleaved PARP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五味子酯甲剂量依赖性地减少HN4细胞克隆形成数目(P<0.05)。五味子酯甲剂量依赖性地降低HN4细胞存活率(P<0.05)。五味子酯甲浓度依赖性地诱导HN4细胞在S期和G2/M期阻滞和上调Cyclin B1和P21蛋白(P<0.05)。五味子酯甲浓度依赖性地诱导HN4细胞凋亡和上调DR5、DR4、cleaved Caspase-9、cleaved PARP蛋白(P<0.05)。结论五味子酯甲具有抑制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yclin B1、P21、DR5、DR4、cleaved Caspase-9、cleaved PARP蛋白的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酯甲 头颈癌 死亡受体途径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173在紫杉醇耐药乳腺癌细胞中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硕 陈天天 +2 位作者 王文锐 杨清玲 陈昌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153-1158,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173对紫杉醇耐药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qRT-PCR方法检测LINC00173在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和SKBR-3)和正常乳腺癌上皮细胞系(MCF-10A)的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173对紫杉醇耐药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qRT-PCR方法检测LINC00173在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和SKBR-3)和正常乳腺癌上皮细胞系(MCF-10A)的表达水平;构建LINC00173过表达载体和干扰片段,各自转染到乳腺癌细胞株中,利用qRT-PCR方法检测转染后LINC00173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侵袭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CyclinD1、β-catenin、P-gp蛋白的表达。结果:与MCF-10A细胞相比,LINC00173在乳腺癌细胞株中低表达;MCF-7细胞转染干扰片段及MCF-7/PR耐药细胞株转染过表达LINC00173载体后,与阴性对照(si-NC)组相比,si-LINC00173的表达降低;而与LV-NC组相比,过表达LV-LINC00173后的表达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扰LINC00173的表达后,MCF-7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增强(P<0.01);过表达LINC00173后,MCF-7/PR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减弱(P<0.01);干扰LINC00173后,MCF-7细胞CyclinD1、β-catenin、P-gp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过表达LINC00173后,MCF-7/PR的CyclinD1、β-catenin、P-g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LINC00173在乳腺癌细胞中表达降低并可能通过调控β-catenin表达参与紫杉醇耐药过程且与其发生、发展及侵袭有关,是涉及到乳腺癌发展的一种新的分子,可为临床诊断、治疗乳腺癌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173 耐药 增殖 侵袭
下载PDF
miR-16-5p通过靶向YWHAQ调控乳腺癌耐药细胞的凋亡与迁移能力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海涛 毛慧兰 +3 位作者 陶爽 王文锐 陈昌杰 杨清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76-1485,共10页
目的 探究miR-16-5p对乳腺癌紫杉醇耐药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以人乳腺癌亲本细胞(SKBR-3)与乳腺癌紫杉醇耐药细胞(SKBR-3/PR)为研究对象。实验设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miR-16-5p类似物组(miR-16-5p mimics)、miR-16... 目的 探究miR-16-5p对乳腺癌紫杉醇耐药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以人乳腺癌亲本细胞(SKBR-3)与乳腺癌紫杉醇耐药细胞(SKBR-3/PR)为研究对象。实验设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miR-16-5p类似物组(miR-16-5p mimics)、miR-16-5p抑制剂组(miR-16-5p inhibitor),YWHAQ干扰组(si-YWHAQ),以及联合组(miR-16-5p mimics+si-YWHAQ)。利用qRT-PCR检测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SKBR-3与SKBR-3/PR间miR-16-5p的表达水平。使用生信数据对miR-16-5p的靶基因做预测,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靶向结合。免疫印迹检测细胞YWHAQ、Bcl-2和Bax表达。CCK-8和Transwell检测细胞增殖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耐药细胞周期凋亡改变。结果 qRT-PCR显示乳腺癌组织中miR-16-5p水平低于癌旁组织(-1.19±1.90 vs 1.59±1.76,P<0.01)。生物信息预测YWHAQ是miR-16-5p的靶基因,荧光素酶实验证实miR-16-5p能够靶向调节YWHAQ(P<0.01)。相对于SKBR-3细胞,SKBR-3/PR细胞中miR-16-5p表达水平降低(P<0.01),YWHAQ表达水平增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iR-16-5p类似物能够抑制YWHAQ表达,miR-16-5p抑制剂能够促进YWHAQ表达(P<0.01)。相对于对照组,miR-16-5p类似物能够将耐药细胞阻滞在G0/G1期[(55.61±1.99)%vs(43.06±1.53)%,P<0.01],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P<0.01),促进细胞凋亡[(10.37±0.23)%vs(3.81±0.88)%,P<0.01],YWHAQ干扰组细胞迁移能力下降,凋亡率升高,miR-16-5p类似物组与YWHAQ干扰组细胞的Bax蛋白表达增加,YWHAQ与Bcl-2蛋白水平降低。相对于miR-16-5p类似物组,联合组细胞迁移能力被抑制(75.75±29.85 vs 181.11±11.71,P<0.01),凋亡率显著升高[(24.20±2.43)%vs(14.10±4.47)%,P<0.01]。结论 miR-16-5p能够通过靶向调节YWHAQ调控Bcl-2/Bax的表达,从而改变乳腺癌紫杉醇耐药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耐药 miR-16-5p YWHAQ
下载PDF
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调控作用及其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裴文浩 王文锐 +1 位作者 杨清玲 陈昌杰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405-411,共7页
在癌症疾病中,癌细胞及其周围的肿瘤微环境(TME)共同决定了肿瘤的恶性表型。除肿瘤细胞外,TME还含有多种基质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炎症细胞、内皮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TME中的细胞通讯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转移等恶性... 在癌症疾病中,癌细胞及其周围的肿瘤微环境(TME)共同决定了肿瘤的恶性表型。除肿瘤细胞外,TME还含有多种基质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炎症细胞、内皮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TME中的细胞通讯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有重要影响。外泌体是多种细胞释放的胞外小泡,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外泌体通过细胞间通讯参与TME调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作为TME中必不可少的免疫基质细胞,通过介导血管生成、转移、化疗耐药和免疫逃逸等途径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然而,肿瘤细胞通讯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综述了目前有关外泌体在TME和TAMs中的研究成果,并对外泌体在癌症诊断和诊疗方法方面的潜在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MIRNA 肿瘤微环境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Keap1-Nrf2通路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B-CPAP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丽 邹明远 +5 位作者 朱行春 徐文隽 刘刚 孙俊杰 范方田 张从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56-1362,共7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B-CPAP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姜黄素(0、5、10、15、20μmol/L)作用B-CPAP细胞,MTT法、Transwell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迁移及侵袭;DCFH-DA试剂盒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ROS水平;Weste...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B-CPAP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姜黄素(0、5、10、15、20μmol/L)作用B-CPAP细胞,MTT法、Transwell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迁移及侵袭;DCFH-DA试剂盒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ROS水平;Western blot法验证Nrf2、Keap1蛋白变化情况,qRT-PCR法检测Nrf2、Keap1基因mRNA。结果与0μmol/L组细胞比较,随着姜黄素作用的时间(24、48、72 h)增加,B-CPAP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随着姜黄素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迁移、侵袭能力显著下降(P<0.05或P<0.01);姜黄素剂量依赖性触发B-CPAP细胞ROS产生、并且可被N-乙酰半胱氨酸(NAC)有效逆转;20μmol/L姜黄素组细胞Nrf2蛋白及m RNA水平显著降低、Keap1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对细胞核、胞浆Nrf2蛋白水平的Western blot检测分析发现20μmol/L姜黄素显著降低细胞核内Nrf2蛋白水平(P<0.05)、而胞浆内Nrf2蛋白表达量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调节Keap1-Nrf2通路抑制B-CPAP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B-CPAP细胞 Keap1-Nrf2通路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下载PDF
免疫微环境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雨伦 裴文浩 +3 位作者 时秀茹 王文锐 杨清玲 陈昌杰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529-534,共6页
结直肠癌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威胁极大,且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的恶性肿瘤,深入了解结直肠癌发病机制,分析影响疾病发展的可能因素,探索新型治疗方案对改善肿瘤进展和预后至关重要。目前研究发现,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免疫检... 结直肠癌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威胁极大,且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的恶性肿瘤,深入了解结直肠癌发病机制,分析影响疾病发展的可能因素,探索新型治疗方案对改善肿瘤进展和预后至关重要。目前研究发现,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免疫检查点分子等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就结直肠癌免疫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及免疫检查点的作用和致病机制进行综述,以探讨免疫因素对患者病程进展及预后的影响,并对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方法进行了部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微环境 免疫检查点 免疫治疗 结直肠癌
下载PDF
14⁃3⁃3ζ蛋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董正远 杨清玲 陈昌杰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4期538-541,共4页
14⁃3⁃3蛋白家族(14⁃3⁃3 protein family)是一类酸性且高度保守的小分子蛋白,广泛存在真核生物细胞内。14⁃3⁃3蛋白自身无明显的催化活性,主要与其他蛋白相互作用而发挥调控靶蛋白的作用。14⁃3⁃3ζ是14⁃3⁃3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近几年... 14⁃3⁃3蛋白家族(14⁃3⁃3 protein family)是一类酸性且高度保守的小分子蛋白,广泛存在真核生物细胞内。14⁃3⁃3蛋白自身无明显的催化活性,主要与其他蛋白相互作用而发挥调控靶蛋白的作用。14⁃3⁃3ζ是14⁃3⁃3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近几年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且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展14⁃3⁃3ζ与癌症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几年研究者对14⁃3⁃3ζ与癌症的研究,尤其与乳腺癌耐药、复发、转移等相关研究,为乳腺癌的诊疗提供新思路、寻找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3⁃3ζ蛋白 乳腺癌
下载PDF
外泌体介导的miR-18b-5p调控NEDD9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硕 杨清玲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miR-18b-5p调控神经前体细胞表达下调蛋白9(NEDD9)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qRT-PCR检测人正常乳腺癌上皮细胞MCF-10A与2株乳腺癌细胞株(SKBR-3和SKBR-3/PR)中miR-18b-5p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 目的:探讨miR-18b-5p调控神经前体细胞表达下调蛋白9(NEDD9)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qRT-PCR检测人正常乳腺癌上皮细胞MCF-10A与2株乳腺癌细胞株(SKBR-3和SKBR-3/PR)中miR-18b-5p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SKBR-3/PR细胞来源外泌体的表面标志物;CCK8和Transwell实验检测SKBR-3/PR细胞转染miR-18b-5p inhibitor并提取的外泌体与SKBR-3细胞共培养后对SKBR-3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生物信息学预测软件Target Scan预测miR-18b-5p与NEDD9的靶向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实验分析miR-18b-5p与NEDD9的靶向调控关系。Transwell实验检测上调NEDD9对SKBR-3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miR-18b-5p在乳腺癌细胞株中相对于正常乳腺癌上皮细胞中高表达(P<0.01);SKBR-3/PR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高表达CD63和TSG101等特异性蛋白(P<0.01),SKBR-3/PR细胞转染miR-18b-5p inhibitor提取外泌体后对SKBR-3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显著被抑制(P<0.01)。生物信息学软件Target Scan预测结果显示,NEDD93′UTR上存在潜在与miR-18b-5p靶向结合的位点,miR-18b-5p能够负向调控NEDD9基因表达(P<0.01)。过表达NEDD9能抑制SKBR-3细胞侵袭能力(P<0.01)。结论:miR-18b-5p通过靶向NEDD9促进乳腺癌细胞侵袭、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外泌体 miRNA-18b-5p 神经前体细胞表达下调蛋白9
下载PDF
层状双氢氧化物调控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世文 裴文浩 +2 位作者 杨清玲 陈昌杰 王文锐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64-168,186,共6页
肿瘤微环境是肿瘤发生和生长的内在环境,包括多种细胞类型(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免疫抑制细胞等)、细胞外成分(细胞因子、生长因子、激素、细胞外基质等)。它具有弱酸性、缺氧、免疫抑制等特点,与肿瘤的进展密不可分。作为一种新型二... 肿瘤微环境是肿瘤发生和生长的内在环境,包括多种细胞类型(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免疫抑制细胞等)、细胞外成分(细胞因子、生长因子、激素、细胞外基质等)。它具有弱酸性、缺氧、免疫抑制等特点,与肿瘤的进展密不可分。作为一种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hydroxides,LDH)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本文结合近些年的研究报道,综述了LDH纳米材料针对肿瘤微环境的不同特点进行调控的研究现状,总结了LDH纳米材料存在的不足,并对LDH调控肿瘤微环境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氢氧化物 肿瘤微环境 PH 缺氧 肿瘤基质细胞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中外泌体对肿瘤干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时秀茹 王文锐 +1 位作者 杨清玲 陈昌杰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18-120,133,共4页
肿瘤干细胞是一小群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是目前癌症患者耐药、化疗抵抗和复发的顽固原因。肿瘤微环境中的各种细胞所分泌的外泌体在肿瘤细胞与微环境之间发挥信息交流作用,其所形成的复杂的信息交流网贯穿肿瘤发生发... 肿瘤干细胞是一小群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是目前癌症患者耐药、化疗抵抗和复发的顽固原因。肿瘤微环境中的各种细胞所分泌的外泌体在肿瘤细胞与微环境之间发挥信息交流作用,其所形成的复杂的信息交流网贯穿肿瘤发生发展始终。因此,本综述主要探讨肿瘤微环境中的外泌体对肿瘤干细胞特性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外泌体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miR-30e-5p过表达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基于下调PTEN激活CXCL12轴
16
作者 魏可 石纪雯 +3 位作者 肖雨寒 王文锐 杨清玲 陈昌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81-1092,共12页
目的探讨miR-30e-5p通过PTEN/CXCL12轴对结直肠癌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实验设置空白对照、阴性对照、miR-30e-5p mimics组、miR-30e-5p inhibitor组及共转染miR-30e-5p mimics+LV-PTEN(PTEN过表达)组或miR-30e-5p inhibitor+si-... 目的探讨miR-30e-5p通过PTEN/CXCL12轴对结直肠癌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实验设置空白对照、阴性对照、miR-30e-5p mimics组、miR-30e-5p inhibitor组及共转染miR-30e-5p mimics+LV-PTEN(PTEN过表达)组或miR-30e-5p inhibitor+si-PTEN(PTEN干扰)组。生物信息学分析miR-30e-5p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qRT-PCR检测miR-30e-5p在肠上皮细胞和结直肠癌细胞中的差异表达;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实验预测并验证miR-30e-5p与PTEN的靶向关系;平板克隆、CCK-8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划痕愈合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癌细胞的生物学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癌细胞PTEN、CXCL12表达情况;小鼠体内实验检测miR-30e-5p(miR-NC、miR-30e-5p inhibitor组)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生信分析结直肠癌组织miR-30e-5p较癌旁组织表达升高(P<0.01);在癌细胞中miR-30e-5p较肠上皮细胞表达升高(P<0.01);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miR-30e-5p与PTEN存在靶向关系(P<0.05);相对于Control组,miR-30e-5p mimics能增强癌细胞增殖、转移能力并抑制凋亡(P<0.05),共转染miR-30e-5p mimics+LV-PTEN能够逆转miR-30e-5p mimics的作用(P<0.05);miR-30e-5p mimics能抑制PTEN表达,增强CXCL12表达(P<0.01);然而miR-30e-5p inhibitor与mimics效果相反,将细胞阻滞在G0/G1期,共转染miR-30e-5p inhibitor+si-PTEN能逆转miR-30e-5p inhibitor的作用(P<0.05);体内实验发现相对于miR-NC组,miR-30e-5p inhibitor可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结论miR-30e-5p过表达通过下调PTEN激活CXCL12轴,从而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miR-30e-5p PTEN CXCL12
下载PDF
层状双氢氧化物在干细胞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7
作者 庞思妍 张世文 +2 位作者 陈昌杰 杨清玲 王文锐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86-90,共5页
干细胞作为机体终生存在的细胞,可以进行自我更新并且具有分化为多种不同类型细胞的潜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组织修复、肿瘤治疗等相关领域。本文总结了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在干细胞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中的作... 干细胞作为机体终生存在的细胞,可以进行自我更新并且具有分化为多种不同类型细胞的潜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组织修复、肿瘤治疗等相关领域。本文总结了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在干细胞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如LDHs纳米材料可以维持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特性,并运用于降低化疗药物毒性,且通过改变离子组合可改善LDHs治疗效率;LDHs纳米材料可促进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s,ASCs)分化,在促进骨再生与皮肤愈合、牙科治疗及神经再生治疗等方面表现出优越性,展望了LDHs在干细胞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及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氢氧化物 干细胞 自我更新
下载PDF
非凋亡调节性细胞死亡基因对肺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及其生物学功能
18
作者 李浩令 王俊贤 +5 位作者 戴恒文 刘俊杰 刘子扬 邹明远 张雷 王文锐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78-190,I0002,共14页
目的探究非凋亡调节性细胞死亡基因(non-apoptotic regulatory cell death genes,NARCDs)预测肺腺癌预后的价值及其潜在生物学功能。方法我们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TCGA)及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 目的探究非凋亡调节性细胞死亡基因(non-apoptotic regulatory cell death genes,NARCDs)预测肺腺癌预后的价值及其潜在生物学功能。方法我们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TCGA)及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肺腺癌的转录组数据。使用R软件分析在肺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存在差异表达的NARCDs。采用单变量Cox分析和LASSO-Cox回归分析构建NARCDs预后模型。采用生存分析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NARCDs预后模型对肺腺癌预后的预测能力。采用GSVA、GO和KEGG分析NARCDs预后模型的功能富集情况。此外,我们分析了高、低NARCDs评分组间的肿瘤突变负担、肿瘤微环境、肿瘤免疫功能障碍与排斥(Tumor Immune Dysfunction and Exclusion,TIDE)评分和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差异。最后,使用STRING和Cytoscape软件构建NARCDs与免疫相关基因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结果我们确定了34个与预后相关的差异表达NARCDs,其中16个基因(ATIC、AURKA、CA9、ITGB4、DDIT4、CDK5R1、CAV1、RRM2、GAPDH、SRXN1、NLRC4、GLS2、ADRB2、CX3CL1、GDF15和ADRA1A)被用于构建NARCDs预后模型。NARCDs风险评分是肺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功能分析显示:高NARCDs评分组与低NARCDs评分组间在错配修复、p53信号通路和细胞周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低NARCD评分组的肿瘤突变负荷较低,免疫评分及TIDE评分较高,对药物的敏感性较低(P<0.05)。此外,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的10个关键基因(CXCL5、TLR4、JUN、IL6、CCL2、CXCL2、ILA、IFNG、IL33和GAPDH)均为免疫相关基因。结论基于16个基因构建的NARCDs预后模型是肺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其能有效预测患者预后,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非凋亡调节性细胞死亡 预后模型 肿瘤免疫微环境 免疫治疗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中细胞外泌体对乳腺癌转移与耐药性改变的影响
19
作者 朱海涛 王文锐 +1 位作者 陈昌杰 杨清玲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412-416,共5页
肿瘤耐药严重阻碍了乳腺癌的治疗。细胞外泌体作为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间的信息载体,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对细胞外泌体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乳腺癌耐药中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且细胞外泌体中的蛋白和miRNA等... 肿瘤耐药严重阻碍了乳腺癌的治疗。细胞外泌体作为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间的信息载体,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对细胞外泌体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乳腺癌耐药中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且细胞外泌体中的蛋白和miRNA等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介导乳腺癌耐药。本文综述了外泌体和乳腺癌转移与耐药之间的联系,并且讨论了存在于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外泌体对乳腺癌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此外,还提出细胞外泌体可作为预测和监测乳腺癌药物治疗反应的候选生物标志物,并可作为逆转乳腺癌耐药的潜在靶点或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耐药 外泌体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乳腺癌紫杉醇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石英香 王婧 +1 位作者 石玉荣 杨清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557-561,共5页
乳腺癌作为高度异质性肿瘤,单一化疗药物紫杉醇难以有效抑制癌症发展,在治疗后期频繁出现耐药状况。本文主要从药物排出蛋白表达、糖代谢改变和相关microRNA表达变化来探索紫杉醇耐药的潜在机制,进而探索克服紫杉醇耐药的新途径。除此之... 乳腺癌作为高度异质性肿瘤,单一化疗药物紫杉醇难以有效抑制癌症发展,在治疗后期频繁出现耐药状况。本文主要从药物排出蛋白表达、糖代谢改变和相关microRNA表达变化来探索紫杉醇耐药的潜在机制,进而探索克服紫杉醇耐药的新途径。除此之外,糖代谢改变还会诱发自噬,在调控乳腺癌紫杉醇耐药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回顾了在乳腺癌治疗中糖代谢改变对抗紫杉醇耐药的知识,以及糖酵解抑制剂和紫杉醇联合治疗在对抗紫杉醇耐药方面显示出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TX耐药 糖代谢 自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