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支蒂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基础 被引量:6
1
作者 黄磊 胡德庆 +4 位作者 王田佺 钮朋 洪旭 戚瑞林 郑和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01-604,共4页
目的为穿支蒂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在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足标本上解剖观测:1足背中间皮神经的走行与分布;2足底弓第3足背穿支及其与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间吻合关系。另在1侧新... 目的为穿支蒂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在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足标本上解剖观测:1足背中间皮神经的走行与分布;2足底弓第3足背穿支及其与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间吻合关系。另在1侧新鲜标本上进行摹拟手术设计。结果 1足背中间皮神经主要为腓浅神经外侧支的延续,经十字韧带表面,径直前行至第4跖骨间隙近端附近分为第3、4跖背支,分布于部分足背和趾背皮肤;2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为多节段、多源性,与术式关系密切在第4跖骨间隙近端浅出的足底弓第3足背穿支位置相对恒定,并分出众多的细小血管与足背中间皮神经干或旁营养血管链的分支密切吻合。结论可形成以足底弓第3足背穿支蒂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弓第3足背穿支 足背中间皮神经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下载PDF
支架材料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飞 党源 于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7-479,共3页
关节软骨属于透明软骨,为终末分化组织,缺乏神经和血管滋养,一旦损伤很难修复,常诱发骨关节炎等退行性疾病。组织工程是目前修复软骨损伤最具潜力的方法,其中支架技术的本质是在体外构建软骨细胞外基质替代物,为种子细胞提供与天然细胞... 关节软骨属于透明软骨,为终末分化组织,缺乏神经和血管滋养,一旦损伤很难修复,常诱发骨关节炎等退行性疾病。组织工程是目前修复软骨损伤最具潜力的方法,其中支架技术的本质是在体外构建软骨细胞外基质替代物,为种子细胞提供与天然细胞外基质相似的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材料 软骨基质 软骨组织 聚乳酸支架 纳米羟基磷灰石 羟基乙酸 脱细胞 种子细胞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在软骨损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卫旭东 党源 胡德庆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3期178-184,共7页
关节软骨损伤性疾病在临床上日益多见。由于软骨组织是一种高分化的、无血管、无神经的终末分化组织,缺乏自身修复能力,关节软骨损伤始终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类多能干细胞,具备强大的增殖和成软骨细胞能力,被认为... 关节软骨损伤性疾病在临床上日益多见。由于软骨组织是一种高分化的、无血管、无神经的终末分化组织,缺乏自身修复能力,关节软骨损伤始终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类多能干细胞,具备强大的增殖和成软骨细胞能力,被认为可以有效修复关节软骨损伤。本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研究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关节软骨损伤方面进展,为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建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 修复 间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足底动脉弓足背穿支皮瓣解剖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林涧 郑和平 +3 位作者 张天浩 王之江 胡德庆 陆骅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3-416,共4页
目的 探讨足底动脉弓足背穿支皮瓣解剖学基础和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25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足标本,研究足底动脉弓足背穿支皮瓣供区穿支血管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及足底动脉弓足背穿支与足背动脉网吻合等解剖特点.并于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足底动脉弓足背穿支皮瓣解剖学基础和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25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足标本,研究足底动脉弓足背穿支皮瓣供区穿支血管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及足底动脉弓足背穿支与足背动脉网吻合等解剖特点.并于临床应用足底动脉弓足背穿支皮瓣修复足前部缺损创面11例.结果 术后11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随访2-36个月,皮瓣质地优良、色泽接近正常,外观较好.结论 足底动脉弓足背穿支皮瓣解剖位置恒定、血液供应良好、手术方法简单,是修复足前部软组织缺损的非主干血管蒂皮瓣供区的补充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前臂近端橈侧肘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肘前创面 被引量:4
5
作者 林涧 吴立志 +2 位作者 张天浩 王之江 郑和平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90-1095,共6页
目的探讨前臂近端挠侧肘下动脉穿支皮瓣移位修复肘前缺损创面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1例肘前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48-76岁,平均51.5岁。肘前缺损创面最大为14 cmx... 目的探讨前臂近端挠侧肘下动脉穿支皮瓣移位修复肘前缺损创面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1例肘前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48-76岁,平均51.5岁。肘前缺损创面最大为14 cmx7 cm,最小7.5 cmx4.5 cmo根据肘前缺损创面的位置、大小、形状,在前臂中上段设计并切取前臂近端橈侧肘下动脉穿支皮瓣,转位修复肘前创面,皮瓣最大面积为15 cmXlO cm,最小面积为7 cmx5 cmo根据皮瓣成活、弹性、色泽、外观形态、感染控制、供区瘢痕、皮肤感觉、肘关节活动、患者认可度等,综合评价术后疗效;参照Mayo标准对肘部功能进行评价;按照4级判断标准对所有皮瓣进行肿胀程度评定。结果术后11例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经6~36个月随访,皮瓣质地优良、色泽接近正常,弹性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愈合瘢痕较小,外形美观。术后疗效评价:满意8例,一般3例,无不满意病例。肘关节功能评价:优4例,良6例,可1例。皮瓣肿胀评级:早期I度6例,U度3例,皿度2例;后期I度8例,II度2例,皿度1例。结论前臂近端挠侧肘下动脉穿支皮瓣解剖位置恒定、血液供应良好,手术方法简单、安全,是修复肘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新的补充术式,可供临床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 肘下动脉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技术 疗效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