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喉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分析
1
作者 马士崟 王飞 谈燚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8-450,共3页
目的分离并鉴定喉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探讨喉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喉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各10例,二维电泳分离总蛋白质,鉴定有明显表达差异的蛋白质点,并对其进行质谱分析。结果获得了分辨率和... 目的分离并鉴定喉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探讨喉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喉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各10例,二维电泳分离总蛋白质,鉴定有明显表达差异的蛋白质点,并对其进行质谱分析。结果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均良好的凝胶蛋白质图谱,筛选出46个有明显表达差异的蛋白质点,共有17个蛋白质点被成功鉴定,其中在喉癌组织中低表达的有5个,高表达的有12个。结论喉癌患者癌组织蛋白质的表达相对于癌旁组织存在明显差异,差异蛋白质的鉴定有望成为筛选喉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及药物治疗靶点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蛋白质组学 肿瘤标志物 质谱分析
下载PDF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与女性肝门胆管癌的相关性
2
作者 汪宇 张大坤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22期2799-2801,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与女性肝门胆管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9年4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91例女性肝门胆管癌患者资料,通过免疫组化研究这些癌组织中乙肝病毒蛋白的表达来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乙...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与女性肝门胆管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9年4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91例女性肝门胆管癌患者资料,通过免疫组化研究这些癌组织中乙肝病毒蛋白的表达来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乙肝病毒感染的女性肝门胆管癌在组织学、病理分型、分化、远处转移与非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女性肝门胆管癌有显著差异。乙肝病毒蛋白在这91例女性肝门胆管癌阳性表达率为13.2%,其中结节型肝门胆管癌乙肝病毒蛋白表达率40%,15年以上慢性乙肝感染患者乙肝病毒蛋白表达率达38.1%。在15年以上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女性肝门胆管癌中,组织学类型为结节型肝门胆管癌的标本数为5例,阳性率达62.5%。有胆管外器官浸润转移的阳性例数为6例,阳性率达75%。结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与女性硬化型肝门胆管癌的起病相关。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持续时间越长,女性肝门胆管癌远处转移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胆管癌 乙肝病毒 女性
下载PDF
支具在特发性脊柱侧凸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迅 刘志红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0年第1期58-60,共3页
脊柱侧凸是脊柱和躯干的三维畸形,影响着全世界数百万人。其中约20%的病因是神经肌肉型、综合征或先天性疾病,约80%是"特发性"或病因不明。支具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已有数十年的研究历程,是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可的保守治疗特发... 脊柱侧凸是脊柱和躯干的三维畸形,影响着全世界数百万人。其中约20%的病因是神经肌肉型、综合征或先天性疾病,约80%是"特发性"或病因不明。支具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已有数十年的研究历程,是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可的保守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有效方法。目前国内外医学界提倡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后采取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本综述首先阐述脊柱侧凸的原因及分类、支具的起源、原理和种类,并且回顾支具治疗的临床应用、预后及当前支具治疗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了解该方向的研究现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具 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侧凸 非手术治疗 畸形
下载PDF
术前减黄对Bismuth-Corlette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冬冬 徐建中 +7 位作者 付琴 付晓君 陈芳芳 鲁正 郭婕 马翔 孙万亮 张登勇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8-292,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减黄对Bismuth-Corlette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72例行手术治疗的Bismuth-Corlette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 目的探讨术前减黄对Bismuth-Corlette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72例行手术治疗的Bismuth-Corlette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减黄治疗分为减黄组和未减黄组。减黄组31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59.9±9.7)岁(范围:39~73岁),其中半肝及以上肝切除患者(扩大肝切除)14例,肝门区肝组织非解剖性切除术(局限肝切除)17例。未减黄组41例患者,男性26例,女性15例,年龄(60.8±7.8)岁(范围:45~75岁),其中半肝及以上肝切除(扩大肝切除术)17例,肝门区肝组织非解剖性切除(局限肝切除术)24例。术前减黄组均采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在超声引导下可以对一个或多个肝胆管进行胆汁充分引流,具有较好的减黄效果,且不受制于肝门部胆管癌梗阻位置的高低。计量资料的分析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分析使用χ^2检验;使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72例患者中,术前行减黄治疗31例,术前未行减黄治疗41例。减黄治疗后患者的ALT[(93.2±21.4)U/L]、AST[(87.6±18.1)U/L]、总胆红素[(68.8±12.6)μmol/L]分别与减黄治疗前[(207.4±65.1)U/L、(188.9±56.6)U/L、(227.5±87.7)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58,P=0.000;t=10.845,P=0.000;t=10.386,P=0.000)。减黄组患者相比未减黄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和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0,P=0.006;t=-3.698,P=0.000;χ^2=4.108,P=0.043)。减黄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未减黄组有2例围手术期死亡患者。减黄组患者R0切除率与未减黄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78,P=0.378)。减黄组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2.7%、34.2%、13.7%,未减黄组患者分别为72.8%、31.5%、1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Bismuth-Corlette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前减黄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对患者的R0切除率和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黄疸 阻塞性 减黄 肝门胆管癌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改良可复性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建立及其应用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芳芳 徐之端 +3 位作者 王冬冬 付晓君 姜磊 鲁正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可复性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9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改良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30只。3组分别建立改良型大鼠可复性梗阻性黄疸模型、传统可复性黄疸模型和假手术;术后...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可复性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9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改良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30只。3组分别建立改良型大鼠可复性梗阻性黄疸模型、传统可复性黄疸模型和假手术;术后7 d解除胆管梗阻。3组围手术期肝功能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解除梗阻后改良组死于胆漏2只,对照组9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P<0.05)。改良组与对照组从术后至再通7 d的TB、ALT、ALP水平和肝脏组织学改变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改良组再通后3 d的TB、ALT、ALP分别为(4.3±1.5)μmol/L、(25±8)U/L、(130±14)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5±3.6)μmol/L、(49±8)U/L、(170±14)U/L(LSD-t=-23.09,-10.36,-9.67;P<0.05),且改良组表现出轻度淤胆、胆管上皮正常、管壁稍有增生,而对照组中度淤胆、胆管内见狭窄。结论改良可复性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对胆管损伤较传统模型轻微,更好地模拟了临床梗阻性黄疸再通后恢复胆肠循环的生理过程,是一种安全、简便、经济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大鼠 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