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动脉瘤形态学特征及CTA在破裂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
作者 王倩 石士奎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4期503-510,共8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及形态学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颅内动脉瘤患者82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通过西门子64排128层螺旋CT及西门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及形态学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颅内动脉瘤患者82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通过西门子64排128层螺旋CT及西门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实施CTA检查及DSA检查。统计分析本组患者瘤体破裂情况、不同瘤体破裂情况者形态学特征,并分析颅内动脉瘤瘤体破裂影响因素。结果:本组82例颈动脉患者瘤体破裂率为74.39%(61/82)、瘤体未破裂率为25.61%(21/82);瘤体破裂者子囊数目(60.66%)、面积比、SR、AR、瘤体长度大于瘤体未破裂者,瘤体破裂者动脉瘤单发情况(91.80%)、动脉瘤分布位置与瘤体未破裂者比较无显著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面积比、SR、AR、瘤体长度均是导致颅内动脉瘤瘤体破裂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通过CTA检查可明确颅内动脉瘤患者瘤体形态学特征,评估瘤体破裂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 形态学特征 颅内动脉瘤 破裂风险评估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黄莹芝 汤步阳 +1 位作者 李娟 张晓玲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20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2023年4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2023年4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464例的临床资料,分为CIMT增厚组(CIMT≥1.0 mm)237例及CIMT正常组(CIMT<1.0 mm)227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CIMT增厚的影响因素。结果与CIMT正常组相比,CIMT增厚组年龄、病程、收缩压、同型半胱氨酸、促甲状腺激素升高,载脂蛋白a1、游离甲状腺素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舒张压、体质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尿酸、空腹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转移酶、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空腹C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高血压史、冠心病史、脑梗死史、使用降压药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应用胰岛素、口服降糖药、调脂药物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促甲状腺激素、同型半胱氨酸是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03、1.105、1.448、1.057,P<0.05)。结论T2DM患者CIMT增厚受诸多因素影响,增龄加速颈动脉硬化,控制收缩压、促甲状腺激素、同型半胱氨酸对预防颈动脉硬化有重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促甲状腺激素 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下载PDF
手足口病肺部并发症的X线影像表现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亚明 李猛 +2 位作者 刘连城 吴追文 马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619-621,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肺部并发症的X线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对64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的胸部X线CR片进行分析。结果:64例中,肺部X线表现正常22例;异常42例,其中有37例肺纹理模糊、肺纹理间散在斑点状及斑片状致密影,肺叶实变1例,肺...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肺部并发症的X线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对64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的胸部X线CR片进行分析。结果:64例中,肺部X线表现正常22例;异常42例,其中有37例肺纹理模糊、肺纹理间散在斑点状及斑片状致密影,肺叶实变1例,肺毛玻璃样变4例。结论:手足口病出现肺部并发症胸片X线片上有明显异常表现,能了解肺部并发症的程度并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并发症 X线 诊断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2
4
作者 黄莹芝 汤步阳 +2 位作者 郭法平 朱琦 叶山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血清25-(OH)D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88例,根据25-(OH)D水平对其进行分组:25-(OH)D>30ng/mL为维生素D充足组;20ng/mL<25-(OH)D≤30ng/mL为维生素D不足组;10ng/mL<25-(OH)D...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血清25-(OH)D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88例,根据25-(OH)D水平对其进行分组:25-(OH)D>30ng/mL为维生素D充足组;20ng/mL<25-(OH)D≤30ng/mL为维生素D不足组;10ng/mL<25-(OH)D≤20ng/mL为维生素D缺乏组;25-(OH)D≤10ng/mL为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受试者腰椎L_(1-4)、股骨颈及全髋的骨密度。分析不同水平25-(OH)D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维生素D充足组、维生素D不足组、维生素D缺乏组、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的患者例数(所占比例)分别为10例(3.5%)、74例(25.7%)、177例(61.5%)、27例(9.3%)。不同性别组25-(OH)D水平无明显差异,但是女性患者的腰椎L_(1-4)、股骨颈、全髋的骨密度均较男性低。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5-(OH)D水平与腰椎L_(1-4)、股骨颈、全髋的骨密度均无相关性(分别为r=0.080 P=0.262;r=0.139 P=0.051;r=0.068 P=0.342)。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25-(OH)D水平与腰椎L_(1-4)、股骨颈、全髋的骨密度均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25-羟维生素D 骨密度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的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 被引量:4
5
作者 高秀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6期84-85,共2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女性的健康威胁很大,居女性恶性肿瘤第2位。手术切除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其根治手术范围大,有可能损伤胸大肌、胸小肌及神经、血管、
关键词 乳腺癌 功能锻炼 康复指导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志强 张兴梅 +1 位作者 阎春雷 肖嵩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1726-1729,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行手法成功复位的BPPV病人120例,根据有无残余症状分为未残余组和残余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各... 目的:分析影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行手法成功复位的BPPV病人120例,根据有无残余症状分为未残余组和残余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各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病人的性别、病因、受累侧及受累半规管等影响因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有无基础疾病、症状持续时间、SAS评分、复位次数及是否应用视频眼震电图(VNG)等影响因素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基础疾病、复位次数以及是否应用VNG是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各指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8、0.634、0.365、0.357。结论:有基础疾病且复位超过3次的病人易发生残余症状,应用VGN的病人需密切关注残余症状,年龄偏大的病人应更加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残余症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成产 刘如喜 +2 位作者 周杰 李敏 吴强 《中华全科医学》 2016年第8期1272-1274,共3页
目的 探讨ICU病房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学分布及耐药特征。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住皖北总院ICU实施有创机械通气且并发VAP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纳入研究VAP患者共47例,男性31例,女性16例,年龄14-74... 目的 探讨ICU病房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学分布及耐药特征。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住皖北总院ICU实施有创机械通气且并发VAP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纳入研究VAP患者共47例,男性31例,女性16例,年龄14-74岁,气管插管42例次,气管切开26例次。分泌物培养阳性者66例次。取标本培养前应用抗菌药物53例次(80.3%)。并发VAP共66例次,培养病原菌90株,其中G-杆菌58株(64.4%),G+球菌23株(25.6%),真菌9株(10.0%)。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6株(17.8%)、铜绿假单胞菌13株(14.4%)、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12.2%)、肺炎克雷伯菌9株(10.0%)和大肠埃希菌8株(8.9%)。在耐药性方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最为严重,对头孢类(100.0%)、氨苄西林/舒巴坦(93.8%)、喹诺酮类(93.8%)抗生素均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性最低(43.8%);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素类(92.3%)耐药性最高,对头孢他啶也达到53.8%的耐药率,对丁胺卡那的耐药性最低,为23.1%;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100.0%)耐药性最高,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最低,为11.1%;大肠埃希菌对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100.0%)耐药性最高,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最低,为12.5%;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54.5%(6/11),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结论 ICU中VAP感染以G-杆菌为主,且呈多重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原学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