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三敏 伏兵 +3 位作者 佘瑞芳 谭玉 钱明月 陈皆春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258例住院和门诊的受试者应用彩超观察颈动脉血管解剖形态、内膜情况、有无斑块、斑块回声性质,测量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依据检查...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258例住院和门诊的受试者应用彩超观察颈动脉血管解剖形态、内膜情况、有无斑块、斑块回声性质,测量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依据检查结果分为3组:对照组、增厚组、斑块组。斑块组依据斑块的回声特点分为2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同时对受试者测定血清Hcy、MIF水平及生化指标测。比较组间血清Hcy、MIF水平的差异,计算血清Hcy水平、MIF水平、IMT三者之间相关系数。结果对照组、增厚组、斑块组血清Hcy、MIF水平依次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cy、MIF水平不稳定斑块组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cy水平、血清MIF水平、IMT三者之间呈正相关(r=0.584、0.562、0.607,P<0.01)。结论血清Hcy、MIF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Hcy可能通过MIF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同型半胱氨酸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下载PDF
血浆ADMA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佘瑞芳 伏兵 +3 位作者 刘建华 钱明月 田亚平 陈皆春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3601-360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与急性脑梗死病灶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依据病灶面积大小分为腔隙性、小、中、大梗死4个亚组,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估其... 目的探讨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与急性脑梗死病灶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依据病灶面积大小分为腔隙性、小、中、大梗死4个亚组,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估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ADMA浓度,比较各组间血浆ADMA水平。分析血浆ADMA水平与病灶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各亚组及对照组血浆ADMA浓度分别为(39.67±29.48)、(56.73±25.41)、(73.55±24.54)、(90.51±23.66)、(21.93±7.03)μmol/L,组间多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ADMA水平与病灶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存在正相关(r=0.633、0.3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ADMA水平升高,其与梗死灶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病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梗死灶面积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三敏 伏兵 +2 位作者 谭玉 钱明月 陈皆春 《医学综述》 2013年第5期801-804,共4页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在机体的炎性反应和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F广泛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尤其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就MIF的发现、...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在机体的炎性反应和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F广泛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尤其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就MIF的发现、来源、结构、生物学功能,特别是在相关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及其胱硫醚酶β-合成酶G919A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赵丽 周芳 +2 位作者 彭艳艳 聂红霞 庄爱霞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72-375,共4页
目的探讨胱硫醚酶β-合成酶(CBS)G919A基因多态性与同型半胱氨酸(Hcy)及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关系。方法对3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颅内血管MRA检查。采用PCR-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和扩增阻滞突变体系法检测患者CBS G919A基因多态性... 目的探讨胱硫醚酶β-合成酶(CBS)G919A基因多态性与同型半胱氨酸(Hcy)及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关系。方法对3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颅内血管MRA检查。采用PCR-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和扩增阻滞突变体系法检测患者CBS G919A基因多态性,并使用全自动生化仪采用循环酶法测定其血浆Hcy浓度。结果 3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合并颅内动脉狭窄186例,无颅内动脉狭窄162例。其中CBS G919A基因为纯合突变型(AA)33例(9.4%)、杂合突变型(GA)135例(38.8%)、野生型(GG)180例(51.7%)。纯合突变型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杂合突变型及野生型患者(t=9.15,P<0.05;t=8.67,P<0.05);杂合突变型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患者(t=6.89,P<0.05)。狭窄组与非狭窄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29,P>0.05;χ^2=0.55,P>0.05)。结论 CBS G919A基因型与血浆Hcy水平相关,但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同型半胱氨酸 胱硫醚酶β-合成酶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微栓子信号与转归: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姜建东 姜玉龙 +7 位作者 冯寿琴 孙德锦 庄爱霞 曾庆宏 张毅 黄红梅 聂红霞 周芳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78-685,共8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微栓子信号(microembolicsignals,MES)与转归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彩色超声动态监测大脑中动脉MES,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颈动脉斑块,MRJ评价缺血性卒中早期病灶,美国国...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微栓子信号(microembolicsignals,MES)与转归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彩色超声动态监测大脑中动脉MES,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颈动脉斑块,MRJ评价缺血性卒中早期病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改良Rankin量表评价转归,并登记卒中复发情况。结果共纳入13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心源性脑栓塞33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49例、小动脉闭塞性卒中24例、其他明确病因或原因不明性卒中29例。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优势比(oddsratio,OR)5.862,95%可信区问(confidenceinterval,CI)2.008~17.114,P=0.000]是卒中发病后48h内MES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抗栓治疗史(OR0.376,95%CI0.141~0.998,P=0.045)则是其独立保护因素;此外,冠心病(OR4.879,95%CI1.257~18.939;P=0.033)、高血压(OR4.958,95%CI1.029~23.882;P=0.030)和糖尿病(OR3.659,95%CI1.027~13.034;P=0.050)是卒中发病后1周内MES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MES阳性患者基线和1周时NIHSS评分以及3个月时临床转归与MES阴性患者均无显著差异,但卒中复发和死亡事件显著增多(P=0.019)。结论发病48h内MES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个月时的转归无关,但MES阳性患者3个月内卒中复发和死亡等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栓塞和血栓形成 卒中 脑缺血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脑血管循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德锦 姜建东 +8 位作者 周彦 曾庆宏 庄爱霞 王阳 金刚 聂红霞 张毅 刘莉 魏薇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3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的预测因素。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收集两组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基线临床资...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的预测因素。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收集两组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基线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辅助性 T 细胞(T helper cel , Th)亚群。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外周血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 IL-4)水平。结果共纳入143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SIRS 组56例,非 SIRS 组87例。单变量分析显示,2组患者在高血压史、卒中史、基线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Th1细胞百分比和 IFN-γ浓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lt;0.05)。多变量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NIHSS 评分≥6分[优势比( odds ratio, OR)2.40,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24~5.15;P =0.008]、Th1细胞百分比降低(OR 2.81,95% CI 1.51~6.83;P =0.013)和 INF-γ浓度下降(OR 4.63,95% CI 1.01~9.72;P =0.004)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SIRS 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神经功能缺损严重、Th1细胞百分比下降或 IFN-γ水平下降会增高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伴发 SIRS 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经颅多普勒微栓子监测在颈动脉狭窄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孙德锦 姜建东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28-531,共4页
1990年,Spencer等首次提出了微栓子信号的概念。1995年,Stroke刊出了微栓子信号诊断标准的专家共识。此后,微栓子检测被广泛用作脑动脉造影、血管内支架置入、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等颈动脉狭窄患者术中预防血栓事件的监测指标。近年来... 1990年,Spencer等首次提出了微栓子信号的概念。1995年,Stroke刊出了微栓子信号诊断标准的专家共识。此后,微栓子检测被广泛用作脑动脉造影、血管内支架置入、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等颈动脉狭窄患者术中预防血栓事件的监测指标。近年来,微栓子监测已成为颈动脉狭窄手术、介入治疗和药物抗栓治疗的一种评价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颅内栓塞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血管成形术 支架 超声检查 多普勒 血小板聚集抑制药
原文传递
线粒体在帕金森病中氧化应激和自噬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迟何荷 陈皆春 +5 位作者 谭玉 伏兵 葛中林 刘建华 张照婷 钱明月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571-573,共3页
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的运动症状和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异常和抑郁等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表现为显著特征。其主要病理表现为: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线粒体 氧化应激 自噬
原文传递
麻醉状态脑血流自动调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杨胜楠 屠伟峰 +1 位作者 伏兵 张军龙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01-1404,共4页
大脑为高代谢器官,其能量储备较少,必须通过不间断的脑血流量(CBF)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以保证脑代谢供需平衡。麻醉药物可以对大脑产生广泛影响,包括CBF、脑代谢、脑血流自动调节(CA)等。围术期脑氧供需失衡、平均动脉血压超出调节范围... 大脑为高代谢器官,其能量储备较少,必须通过不间断的脑血流量(CBF)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以保证脑代谢供需平衡。麻醉药物可以对大脑产生广泛影响,包括CBF、脑代谢、脑血流自动调节(CA)等。围术期脑氧供需失衡、平均动脉血压超出调节范围,会引起脑血流异常,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CBF及CA是围术期脑保护研究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流自动调节 平均动脉血压 脑代谢 麻醉状态 脑血流量 能量储备 代谢器官 麻醉药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