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蚌埠市麦田间作套种六种高效种植模式
1
作者 黄雨 贾利萍 《安徽农学通报》 2005年第11期19-20,共2页
麦田间作套种有利于光,热,水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向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发展,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富余的优势,扩大物质投入,实现劳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增加农产品总量,保障市场有效供给,不同的作... 麦田间作套种有利于光,热,水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向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发展,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富余的优势,扩大物质投入,实现劳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增加农产品总量,保障市场有效供给,不同的作物间作套种生长在一起,在农业资源的利用上,既有互补的一面,又有竞争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套种 高效种植模式 麦田 蚌埠市 农村劳动力 农业资源 优化配置 农业生产 优化组合
下载PDF
蚌埠市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技术规程与产业化实施
2
作者 贾利萍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6期8-9,共2页
本规程主要参照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DB34、207-2000)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DB34、T208-2000),结合蚌埠市生产特点,制定了无公害水稻生产对土壤环境、肥料、种子和农药的选用原则及生产操作方法。
关键词 无公害稻米 技术规程 产业化
下载PDF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常敬华 何志明 +1 位作者 戴四基 姚仕鑫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83-288,共6页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是最常见的一种污染粮食、饲料和食品的霉菌毒素之一,严重影响人和牲畜的健康。分析粮食从农田到餐桌的生产加工过程DON毒素的转移、降解规律,评价不同污染程度的粮食及其制品加工后的健康风险,及通过合理加工...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是最常见的一种污染粮食、饲料和食品的霉菌毒素之一,严重影响人和牲畜的健康。分析粮食从农田到餐桌的生产加工过程DON毒素的转移、降解规律,评价不同污染程度的粮食及其制品加工后的健康风险,及通过合理加工降低食品中毒素污染程度,成为保证粮食及其制品食用安全的重要方法。该文主要论述了国内外有关DON毒素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食品加工提供合理去除DON毒素方法并为完善食品中DON毒素的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 食品加工 真菌毒素
下载PDF
保水剂在节水抗旱农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4
作者 马友华 孟召鹏 +3 位作者 赵彬 李国 张多姝 顾利杰 《安徽农学通报》 2002年第4期5-7,共3页
本文论述保水剂在农业节水抗旱中应用的重要意义、效果。
关键词 节水抗旱农业 应用 保水剂
下载PDF
丙硫菌唑纳米水性化制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殷毅凡 吴向辉 +4 位作者 沈雨 李文鞠 蔡广成 廖敏 胡珍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5期143-146,共4页
基于纳米分散技术,研制出丙硫菌唑纳米水性化制剂并开展了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丙硫菌唑ME的防效达89.79%,显著优于对照药剂80%多菌灵WP的73.44%和70%甲基硫菌灵WP的74.29%;12%丙硫·戊唑醇ME防效达89.23%,优于对照... 基于纳米分散技术,研制出丙硫菌唑纳米水性化制剂并开展了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丙硫菌唑ME的防效达89.79%,显著优于对照药剂80%多菌灵WP的73.44%和70%甲基硫菌灵WP的74.29%;12%丙硫·戊唑醇ME防效达89.23%,优于对照药剂20%氰烯·戊唑醇SC的83.01%和40%丙硫·戊唑醇SC的81.94%,显著优于对照药剂30%吡唑·戊唑醇SC的76.91%和40%咪鲜胺·戊唑醇的66.99%;均为纳米水性化制剂时,12%丙硫·戊唑醇ME防效达94.54%,仍显著优于12%肟菌酯·戊唑醇ME的85.63%和12%咪鲜胺·戊唑醇ME的82.80%。由此可知,丙硫菌唑纳米水性化制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均相对最佳,可作为植保无人机药剂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丙硫菌唑 植保无人机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沿淮及淮北2012年小麦赤霉病流行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 被引量:4
6
作者 戴四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6期17557-17558,共2页
在田间调查、走访农户及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资料及气侯因素对沿淮及淮北地区2012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流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小麦赤霉病防治对策,为广大小麦种植户防治小麦赤霉病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流行原因 对策
下载PDF
硫肥和钼锌微肥对花生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多殊 郭勇 +4 位作者 孙仲永 蒲锦芬 高增永 崔键 江云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1期135-135,82,共2页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增施硫肥和钼锌微肥对花生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理施用N、P、K大量元素的基础上,增施硫肥和钼锌微肥可提早花生出苗1-3d,提高产量。其中增施硫肥能促进花生成熟,使成熟期提早1-2d,且花生产量以单...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增施硫肥和钼锌微肥对花生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理施用N、P、K大量元素的基础上,增施硫肥和钼锌微肥可提早花生出苗1-3d,提高产量。其中增施硫肥能促进花生成熟,使成熟期提早1-2d,且花生产量以单增施硫肥的最高为5746.67kg/hm2,增幅为14.63%;增施钼锌微肥延长花生的生殖生长期,使成熟期延缓2-3d,提高花生产量5.95%-6.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硫肥 微肥 生育期 产量
下载PDF
密封处理种子灭菌防病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汪廷魁 崔连珊 +5 位作者 冯显才 姚厚军 何永枝 谢元璋 郭厚杰 赵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2期159-161,共3页
在无CO2供源的地方,用密封法处理种子,利用种、菌呼吸产生CO2灭菌防病,防效达92%以上,最高可达100%。密封处理过程中,种子内外温度基本持平,种子不会发热。控制积温在160℃/d周左右,对种子发芽没有影响。该方法简便易行经济有... 在无CO2供源的地方,用密封法处理种子,利用种、菌呼吸产生CO2灭菌防病,防效达92%以上,最高可达100%。密封处理过程中,种子内外温度基本持平,种子不会发热。控制积温在160℃/d周左右,对种子发芽没有影响。该方法简便易行经济有效,适于广大农村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密封处理 灭菌 防治病害
下载PDF
菜青虫的微生物防治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文鞠 戴四基 《安徽农学通报》 2001年第1期55-57,共3页
在室内用培养皿饲养法测定了微生物农药对 2 - 3龄菜青虫的校正虫口减退率 ,结果表明 ,杀虫抗生素—阿维菌素在 14h后校正虫口减退率达 95%以上 ,虫瘟 1号、高效 Bt在 3d后校正虫口减退率达 90 %以上 ,白僵菌在 7d后校正虫口减退率在 70
关键词 菜青虫 微生物农药 药效测验 毒力测定 虫口减退率 生物防疫 蔬菜害虫
下载PDF
菜虫净防治斜纹夜蛾试验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炳坤 姚春凤 《长江蔬菜》 1997年第7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菜虫净 斜纹夜蛾 害虫 蔬菜 防治 药效试验
下载PDF
日光温室番茄施用三维强力肥肥效试验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炳坤 范希章 +1 位作者 姚春凤 熊玉彬 《蔬菜》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6-28,共3页
日光温室番茄施用三维强力肥肥效试验报告233002安徽省蚌埠市郊区农技推广中心吴炳坤,范希章,姚春凤233002安徽省蚌埠市农科所熊玉彬北京三维生物化工厂生产的三维强力肥,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复混肥,除含有与其他复合(混... 日光温室番茄施用三维强力肥肥效试验报告233002安徽省蚌埠市郊区农技推广中心吴炳坤,范希章,姚春凤233002安徽省蚌埠市农科所熊玉彬北京三维生物化工厂生产的三维强力肥,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复混肥,除含有与其他复合(混)肥相同的N、P、K大量元素外,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番茄 三维强力肥 肥效试验
下载PDF
新型控失化肥对玉米产量影响的比较试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善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24期51-52,共2页
进行了控失化肥(控失复合肥、控失尿素)和普通复合肥、尿素的肥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控失复合肥平均每667m2产量为587.1kg,比习惯施肥524.7kg增产11.8%;控失尿素平均产量为572.2kg,比尿素516.8kg增产10.7%;控失化肥增产主要通过增加单... 进行了控失化肥(控失复合肥、控失尿素)和普通复合肥、尿素的肥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控失复合肥平均每667m2产量为587.1kg,比习惯施肥524.7kg增产11.8%;控失尿素平均产量为572.2kg,比尿素516.8kg增产10.7%;控失化肥增产主要通过增加单穗重、穗长、行粒数、穗粒数等实现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失肥 玉米 产量
下载PDF
“固芝1号”芝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利萍 秦万龙 +1 位作者 黄雨 张庆利 《安徽农学通报》 2005年第12期74-74,共1页
“固芝1号”芝麻新品种是1996年从本地农家品种中发现的一棵变异株,其后代经过离子束照射处理后定向选育而成的株系定名为“96088028”;经多年多代进行连续种植和系统定向选育,2000年稳定,取名:“固芝1号”。近年来持续对其丰产性... “固芝1号”芝麻新品种是1996年从本地农家品种中发现的一棵变异株,其后代经过离子束照射处理后定向选育而成的株系定名为“96088028”;经多年多代进行连续种植和系统定向选育,2000年稳定,取名:“固芝1号”。近年来持续对其丰产性、抗病性、遗传稳定性等进行多点对比试验,表现植株高大,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性强,空稍尖短,单株结蒴数多等性状明显优于对照,适宜于沿淮淮北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操作规程 芝麻 生产 沿淮淮北地区 定向选育 遗传稳定性 农家品种 照射处理 连续种植 对比试验
下载PDF
催芽、覆膜对晚播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利萍 孙善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01年第4期42-44,共3页
选用皖麦 3 8、内乡 188和周麦 12三个当地较为典型的半冬性品种 ,各设催芽盖膜、催芽、盖膜和不催芽不盖膜 ( CK)四种方式进行种植。结果表明 ,催芽盖膜比对照不催芽不盖膜种植的小麦生长发育明显加快 ,幼穗分化时间延长 ,亩穗数提高 1... 选用皖麦 3 8、内乡 188和周麦 12三个当地较为典型的半冬性品种 ,各设催芽盖膜、催芽、盖膜和不催芽不盖膜 ( CK)四种方式进行种植。结果表明 ,催芽盖膜比对照不催芽不盖膜种植的小麦生长发育明显加快 ,幼穗分化时间延长 ,亩穗数提高 11.2 - 13 .9% ;穗粒数增加 2 3 .2 % - 3 9.4 % ;千粒重提高 7.4 - 9.7% ;增产幅度达 50 .9- 73 .7%。说明在连阴雨造成小麦晚播的情况下 ,催芽盖膜播种是较为理想的增产措施。但从投入和环境角度看 ,催芽不盖膜种植既简便易行 ,又能显著增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晚播 催芽 盖膜 产量
下载PDF
小麦施用中量元素水溶肥料效果试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诗成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17期52-52,64,共2页
通过在小麦作物上叶面喷施中量元素水溶肥料,校验其肥效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该肥料可提高小麦的产量和产值,相比于当地习惯施肥(叶面不喷液体),平均增加产量和产值分别达22.4kg/667m2和35.02元/667m2,可以进一步进行大面积试验和示范。
关键词 小麦 中量元素 水溶肥料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中籼三系杂交稻新品种Ⅱ优08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利萍 孙庆春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2期30-30,91,共2页
杂交中籼组合Ⅱ优08由安徽绿雨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用Ⅱ-32A×ZR4008杂交育种方法改良恢复系,对杂种后代进行系谱法选育的。介绍了杂交中籼组合Ⅱ优08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提出了Ⅱ优08的配套栽培技术规程。
关键词 Ⅱ优08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小麦施用三维强力肥肥效试验
17
作者 吴炳坤 姚春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S2期24-25,共2页
在肥力水平中等偏下的田块,小麦产量达3.75t/ha,需施用三维强力肥750kg/ha;小麦产量达4.5t/ha,需施用三维强力肥1.
关键词 小麦 三维强力肥 肥效
下载PDF
专用型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18
作者 孙善军 贾利萍 汤永玲 《安徽农学通报》 2002年第1期41-42,51,共3页
为选择适合我市种植的专用型玉米 ,引进了三种类型 (糯玉米、黑玉米、甜玉米 ) 10个品种 ,通过对其田间性状的观察和室内考种 ,筛选出了烟糯
关键词 玉米 性状 品种 专用型玉米 糯玉米 黑玉米 甜玉米 试验 种植
下载PDF
花生新品种蚌花一号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
19
作者 潘虹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8期79-80,共2页
本文介绍了蚌花一号新品种的特征特性、无公害栽培技术,从产地的选择、茬口安排、施肥整地作畦、除草覆膜播种、田间管理等。
关键词 花生 无公害 蚌花一号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晚播小麦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研究
20
作者 罗大标 潘虹 《安徽农学通报》 1997年第4期23-24,共2页
研究了聚乙烯塑料薄膜覆盖在晚播情况下对蚌麦3号(春性)和多系一号(半冬性)小麦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二者分别比露地增产49%和31%。
关键词 小麦 地膜覆盖 产量结构 栽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