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单的设计,精彩的演绎——观潘小明老师的“圆的认识”一课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学尧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1年第4期18-19,共2页
近几年笔者听了不少名师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张齐华老师2006年执教的这一课,当时以其优美的语言、诗意的画面、流畅的节奏赢得了赞誉无数;而2008年又以其干练、简约、素雅充分展示圆这一知识内在的数学文化元素,将这一课演绎得令... 近几年笔者听了不少名师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张齐华老师2006年执教的这一课,当时以其优美的语言、诗意的画面、流畅的节奏赢得了赞誉无数;而2008年又以其干练、简约、素雅充分展示圆这一知识内在的数学文化元素,将这一课演绎得令人叹为观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的认识” 老师 演绎 潘小明 设计 2008年 文化元素 执教
下载PDF
同样的情境,不同的效果——由两节“小数乘整数”的教学片段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学尧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09年第1期18-19,共2页
最近,我听了两位乡村教师执教的苏教版五年级“小数乘整数”一课。两位教师都提供同样的情境素材,对教材中购物情境图的呈现形式和提供的信息都进行了改动(以简单的购物单来代替教材中的情境图中的对话)。小改动则彰显教师不同的智... 最近,我听了两位乡村教师执教的苏教版五年级“小数乘整数”一课。两位教师都提供同样的情境素材,对教材中购物情境图的呈现形式和提供的信息都进行了改动(以简单的购物单来代替教材中的情境图中的对话)。小改动则彰显教师不同的智慧,相同的问题情境出现不同的结果,是源于教师着眼点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图 教学片段 整数 小数 乡村教师 问题情境 五年级 苏教版
下载PDF
立足思维的发展,着眼细节的处理——“找规律”教学新视角
3
作者 朱学尧 郑从英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2年第9期33-34,共2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找规律”内容,安排了两个课时,提供了两个例题:例1是通过三个教学情境图(摆花图,灯笼图和彩旗图),让学生观察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的周期性来解决第几个是什么颜色的问题;例2是通过提供一灰两白排列的兔子队...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找规律”内容,安排了两个课时,提供了两个例题:例1是通过三个教学情境图(摆花图,灯笼图和彩旗图),让学生观察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的周期性来解决第几个是什么颜色的问题;例2是通过提供一灰两白排列的兔子队伍图。来让学生观察,解决“35只兔中灰兔、白兔各有多少只”的问题。教材把“找规律”单列一个单元.究竟是什么目的?由于我们的教师很少去考虑这个问题。常把这一课的重心放在了“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规律 教学 思维 学生观 兔子 五年级 苏教版 情境图
下载PDF
经验的唤醒、提升和发展——对一年级“凑十法”教学的思考
4
作者 朱学尧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4年第9期37-37,共1页
不同版本的教材,在"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中,都凸显了"凑十法"这一计算方法教学的要求。学生能否正确掌握"凑十法",将直接影响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对以后的口算和笔算都是至关重要的。然... 不同版本的教材,在"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中,都凸显了"凑十法"这一计算方法教学的要求。学生能否正确掌握"凑十法",将直接影响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对以后的口算和笔算都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教过这一课的教师都有这种感觉:在教学例题时,学生很少用"凑十法"来计算,大都用"数"的方法来得出计算结果,无奈,教师只好讲解,让学生来接受"凑十法"。那么,在例题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觉运用"凑十法"、体会"凑十法"的价值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位加法 圆片 计算方法 智力活动 具体形象思维 智力技能 教育家杜威 棒图 感性材料 加里
下载PDF
让情感在“双基”的落实中萌生
5
作者 朱学尧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06年第10期51-51,共1页
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双基”教学怎样才能做到两者兼顾呢?这一直是许多一线老师头疼的问题。针对这个话题,下面几位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给我们做了诠释。在讨论中,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认为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双基”教学应相伴相生;... 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双基”教学怎样才能做到两者兼顾呢?这一直是许多一线老师头疼的问题。针对这个话题,下面几位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给我们做了诠释。在讨论中,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认为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双基”教学应相伴相生;有的认为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双基”教学之间应把握一个“度”……相信所有这些讨论,老师们定会开卷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 情感因素 教学活动 态度 培养 低年级学生 萌生 教师 老师 相生
下载PDF
关于“2月是不是小月”的思考
6
作者 朱学尧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06年第11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思考 新世纪教材 世纪版 教师 学生家长 月份 知识点 叙述 修订后 不同版本
下载PDF
“可能性”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7
作者 朱学尧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09年第12期40-40,共1页
听了两节二年级《可能性》教学研讨课。课后研讨时,参与评课的教师对课堂上学生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说一句话时的表现褒贬不一。有的认为学生说"我明天可能受到老师的表扬","我将来一... 听了两节二年级《可能性》教学研讨课。课后研讨时,参与评课的教师对课堂上学生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说一句话时的表现褒贬不一。有的认为学生说"我明天可能受到老师的表扬","我将来一定能考上某某大学"等话有些"离谱",似乎并不是数学中的"可能性"问题。如果不是"可能性"研究的,教学时教师为什么还热衷于让学生说呢?教师该怎样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可能性"呢?"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性 二年级 引导学生 教学内容 教师 随机事件 数学 简单事件 不确定现象 不可能
下载PDF
不妨让思考再深入些——“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分析
8
作者 朱学尧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3年第12期39-39,共1页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为便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材通过解决“明桥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
关键词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五年级 苏教版 试验田 长方形 教材
下载PDF
听“温度”一课后研讨引发的思考
9
作者 朱学尧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1年第12期20-20,共1页
不同版本的新课程教材在第二学段都增加了“负数”这一教学内容。这些教材在引出“负数”时,往往都利用“温度计”这一素材。笔者最近听了一节北师大版四年级“温度”一课.在研讨时不少教师就这节课如何由生活中的“温度”上出数学的... 不同版本的新课程教材在第二学段都增加了“负数”这一教学内容。这些教材在引出“负数”时,往往都利用“温度计”这一素材。笔者最近听了一节北师大版四年级“温度”一课.在研讨时不少教师就这节课如何由生活中的“温度”上出数学的“温度”.如何用“温度计”沟通正负数之间的联系等.都进行了理性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计 新课程教材 课后 教学内容 第二学段 北师大版 负数 四年级
下载PDF
不妨渗入“三知”意识
10
作者 朱学尧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08年第5期50-50,共1页
曾经,不少教师也向我提及计算器的使用与笔算教学之间的矛盾现象,部分学生借助计算器来“偷懒”,教师生怕影响这些学生的计算能力。为此,我们通过师生间的交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在计算器教学时,不妨渗入“三知”意识。
关键词 意识 计算器 矛盾现象 计算能力 问题提出 学生 师生 教学
下载PDF
由连除计算引发的有余数除法的教学思考
11
作者 朱学尧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3年第2期91-91,共1页
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有这样一道计算题:612÷2÷4,大部分学生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612÷2÷4—306÷4—76……2。但有极少数学生这样计算:612÷2÷4—153÷2—76……1,612÷2÷4—612... 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有这样一道计算题:612÷2÷4,大部分学生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612÷2÷4—306÷4—76……2。但有极少数学生这样计算:612÷2÷4—153÷2—76……1,612÷2÷4—612÷8—76……4。这三种算法哪一种是正确的?老师们有些异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余数除法 教学思考 三年级下册 数学试卷 计算题 学生 期末 老师
下载PDF
明确课堂小结的内容
12
作者 朱学尧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4年第10期80-80,共1页
在实际教学中,课堂小结有时有"走过场"之嫌。具体表现在:其一,教师留给学生课堂小结的时间太少,有时甚至是在下课铃响之后;其二,教师引导学生小结的提示语多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吗?""你还有什么问... 在实际教学中,课堂小结有时有"走过场"之嫌。具体表现在:其一,教师留给学生课堂小结的时间太少,有时甚至是在下课铃响之后;其二,教师引导学生小结的提示语多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吗?""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这样的问话,更多的是指向所学习的知识点,学生只好简单地回答学习的内容"有什么",在这种环境下即使有疑问的学生,也不愿多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小结 内容 引导学生 实际教学 学习 提示语 知识点 教师
下载PDF
“加法结合律”教学片段与评析
13
作者 陈国娇(执教) 朱学尧(评析)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3年第1期33-33,共1页
师:在体育课上,同学们正在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看了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加法问题?生:跳绳的有多少人?生:女生有多少人?生:一共有多少人?
关键词 加法结合律 教学片段 体育活动 体育课 同学 跳绳
下载PDF
重点要让学生经历什么——“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学尧 《小学数学教育》 2015年第Z4期103-104,共2页
课堂教学的价值除了收获结果,还要给学生相应的经历,以及与这些经历相伴随的体验、感悟和思考。结果可以事后弥补,经历、体验、感悟等通常无法重来,也无法补偿。正因为如此,基于新课程理念的数学课堂,需要真正聚焦的问题是:学生经历了什... 课堂教学的价值除了收获结果,还要给学生相应的经历,以及与这些经历相伴随的体验、感悟和思考。结果可以事后弥补,经历、体验、感悟等通常无法重来,也无法补偿。正因为如此,基于新课程理念的数学课堂,需要真正聚焦的问题是:学生经历了什么?体验了什么?感悟了什么?"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时侧重引导学生应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关于这一课时的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思考 苏教版 第一课 单元的 课堂教学 已知条件 新课程 教学单元 讨论交流 教学重点
原文传递
让验算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由学生“要不要验算”的质疑引发的思考
15
作者 朱学尧 《小学数学教师》 2008年第7期158-162,共5页
例题:4672+358。在学生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后,该教师让学生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验算一下,并说,“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可帮助我们验证题目算得对不对”.“如果两次算的结果不一样肯定有一次算错了”。接下来在黑板上... 例题:4672+358。在学生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后,该教师让学生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验算一下,并说,“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可帮助我们验证题目算得对不对”.“如果两次算的结果不一样肯定有一次算错了”。接下来在黑板上板示了四道练习题,有一位同学在算348+4784时,两次计算的结果都是41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验算 内在需要 练习题 教师 同学
原文传递
对“口算教学”练什么和怎么练的思考
16
作者 朱学尧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5年第5期38-40,共3页
"课标"指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同时,还提出了各个学段的基本运算应该达到的速度和正确率指标,因而口算教学也日渐成为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内容。然而,日常工作中,教师对口算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还是普遍存在的,对不同年级段的口算... "课标"指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同时,还提出了各个学段的基本运算应该达到的速度和正确率指标,因而口算教学也日渐成为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内容。然而,日常工作中,教师对口算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还是普遍存在的,对不同年级段的口算内容和目标不够清晰,在练什么、怎么练上缺少思考。那么,如何有效的开展小学数学口算教学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运算 乘除法 竖式 计算法则 学习效率 表内除法 进位加法 计算能力 生活情境 简化运算
原文传递
“解决问题策略(列表法)”教学难点的思考和对策
17
作者 朱学尧 《小学数学教师》 2015年第10期64-67,共4页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策略(列表法)"一课,修订教材做了很大的修改:一是更换了情境图(图1);二是给出了整理条件的两种思路(图2、图3)。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在素材的选择上注意了情境图中信息量的增加,以此让...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策略(列表法)"一课,修订教材做了很大的修改:一是更换了情境图(图1);二是给出了整理条件的两种思路(图2、图3)。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在素材的选择上注意了情境图中信息量的增加,以此让学生体会整理信息、摘取条件的重要性,感悟列表解决问题这一策略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表法 教学思考 苏教版 数量关系 《数学》 学情分析 什么是数学 课堂小结 教学重点 试教
原文传递
从使用“名师”的教学设计说起
18
作者 朱学尧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08年第3期18-18,共1页
最近下校调研中,听了一位乡镇教师的《角的度量》一课,该课的各个环节的设计都是效仿某名师的,在交流中听课老师都有共同的看法:课的设计很有新意,可是没有上好,重难点不明确,教学目标没有落实,学生对量角的方法还是模模糊糊,授课教师... 最近下校调研中,听了一位乡镇教师的《角的度量》一课,该课的各个环节的设计都是效仿某名师的,在交流中听课老师都有共同的看法:课的设计很有新意,可是没有上好,重难点不明确,教学目标没有落实,学生对量角的方法还是模模糊糊,授课教师也很纳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重难点 量角器 学生 教学目标 授课教师 环节 教案 度量 亮点
原文传递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片断及感悟
19
作者 朱学尧 《安徽教育论坛》 2005年第3期59-59,共1页
近来,我下校上一节研讨课,内容是人教版第九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本节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剪拼、观察等活动经历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这一领域教学的要求,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或许能... 近来,我下校上一节研讨课,内容是人教版第九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本节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剪拼、观察等活动经历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这一领域教学的要求,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或许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四边形面积 教学片断 《数学课程标准》 感悟 人教版第九册 面积计算 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 研讨课
原文传递
“解决问题”和“应用题”教与学
20
作者 朱学尧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0年第4期44-45,共2页
《中小学数学》2009年第7—8期刊载了方运加的《闲扯应用题》一文,读后受益颇深,方老师对“解决问题”和“应用题”题型的高屋建瓴的诠释,让读者读后颇受启发,本人拟以苏教版教材为例,想从目前“应用题”的几种呈现形式,把讨论的... 《中小学数学》2009年第7—8期刊载了方运加的《闲扯应用题》一文,读后受益颇深,方老师对“解决问题”和“应用题”题型的高屋建瓴的诠释,让读者读后颇受启发,本人拟以苏教版教材为例,想从目前“应用题”的几种呈现形式,把讨论的触角深入到教师“家常课”的教与学上,但愿我的管窥蠡测的解析能触动广大一线教师去找准“解决问题”与“应用题”教学的衔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决问题” 应用题 教与学 《中小学数学》 一线教师 2009年 苏教版 衔接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