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56例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顾宇 任开祥 +3 位作者 王利明 许杰 姚运河 朱波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胶囊内镜完成率,消化道各部分阳性检出率,以及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及其他腹部症状的阳性检出率。分析胶囊内镜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56例...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胶囊内镜完成率,消化道各部分阳性检出率,以及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及其他腹部症状的阳性检出率。分析胶囊内镜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56例中完成胶囊内镜检查54例,均发现阳性病灶,其中食管病变合并胃部疾病1例(1.8%),单纯胃部疾病15例(27.8%),胃部疾病合并小肠疾病38例(70.4%)。其中19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检出小肠病变14例(73.7%);腹痛、腹泻等其余症状病例31例,检出小肠病变18例(58.1%);6例无症状患者检出反流性食管炎合并浅表性胃炎1例、单纯浅表性胃炎5例。老年患者26例有1例胶囊滞留于胃腔,完成胶囊内镜25例;中青年患者有1例胶囊滞留于胃内。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对胃部疾病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顺应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胃疾病 小肠疾病
下载PDF
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诊治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任开祥 王利明 张春莲 《淮海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目的总结内镜处理上消化道异物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0月-2008年6月期间诊治的54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进行内镜处理异物的情况。结果本组54例患者中共有56件异物,其中异物位于食管内16件、胃内39件、十二指肠1件,共有52例5... 目的总结内镜处理上消化道异物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0月-2008年6月期间诊治的54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进行内镜处理异物的情况。结果本组54例患者中共有56件异物,其中异物位于食管内16件、胃内39件、十二指肠1件,共有52例54件异物经内镜治疗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成功率96.3%。结论应用内镜取出上消化道异物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儿童上消化道异物应用成人胃镜治疗也是安全、有效的。上消化道异物一旦确诊,又无内镜检查禁忌症者,均应积极行内镜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 异物 内镜取出术
下载PDF
胶囊内镜在急性消化道出血中的作用
3
作者 张贵亮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107-109,共3页
2000年以色列GIVEN公司发明的胶囊内镜对消化道领域是一个突破性的成果,在此之前小肠是消化道中的盲区,检查不易,结果较差,但胶囊内镜可以无痛苦的进行全小肠段检查,进行有效评价,相对于消化道造影等放射学方法,胶囊内镜有较高的敏感性... 2000年以色列GIVEN公司发明的胶囊内镜对消化道领域是一个突破性的成果,在此之前小肠是消化道中的盲区,检查不易,结果较差,但胶囊内镜可以无痛苦的进行全小肠段检查,进行有效评价,相对于消化道造影等放射学方法,胶囊内镜有较高的敏感性。并可以提供清晰的内镜图像,被认为是小肠检查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急性病 胶囊内镜
下载PDF
胃镜下放置鼻胃管和空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途径的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姚运河 张春莲 +1 位作者 刘士会 王启志 《安徽医药》 CAS 2007年第10期924-925,共2页
目的探讨胃镜下放置鼻胃管和空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途径的方法。方法5例鼻胃管其中3例患者在胃镜下用活检钳夹鼻胃管前端预留缝线引导放置,2例在胃镜下放入导丝,拔出胃镜,通过导丝放置鼻胃管,然后用导尿管从鼻孔引出鼻胃管。22例空肠... 目的探讨胃镜下放置鼻胃管和空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途径的方法。方法5例鼻胃管其中3例患者在胃镜下用活检钳夹鼻胃管前端预留缝线引导放置,2例在胃镜下放入导丝,拔出胃镜,通过导丝放置鼻胃管,然后用导尿管从鼻孔引出鼻胃管。22例空肠营养管经前端预留线头,活检钳插入空肠营养管内,从一侧鼻孔插肠营养管至食管或胃内,胃镜从内管道下活检钳或异物钳夹住线头,引导放置。2例术中放置的营养管移位,营养管内插入导丝,经胃镜内管道下异物钳夹住营养管放置。结果胃镜下29例全部放置成功。其中2例空肠营养管碘油造影提示没过Tre itz韧带,可能与拔活检钳时操作不当带出有关,重新放置成功。结论对常规放置困难的鼻胃管,胃镜下放置比较容易,胃镜引导下放置空肠营养管条件及技术要求不高,操作简单,无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营养管 肠内营养途径 胃镜引导 置鼻胃管 TREITZ韧带 操作不当 活检钳 碘油造影
下载PDF
汉族人群布加综合征患者膜性阻塞病因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进广 乔晓春 +1 位作者 祁冬 王利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布加综合征患者膜性阻塞形成原因。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2月在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诊疗的布加综合征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肝静脉(hepatic veins,HVs)计...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布加综合征患者膜性阻塞形成原因。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2月在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诊疗的布加综合征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肝静脉(hepatic veins,HVs)计算机断层扫描造影(computerized tomographly angiography,CTA)检查,评估血管病变情况。结果 IVC病变者39例(41.94%),HVs病变者23例(24.73%),同时受累者31例(33.33%)。IVC病变最常见的类型为膜性阻塞(43.59%),HVs病变最常见的类型为非膜性阻塞(47.83%),HVs非膜性阻塞伴IVC膜性或非膜性阻塞也是较常见类型(分别为38.71%和41.94%)。单纯IVC病变和单纯HVs病变患者中各自相应类型之间首次发病时的年龄分布未见明显差异(P〉0.05)。与非膜性阻塞相比,在IVC受累(Ⅰ型和Ⅲ型)和HVs受累(Ⅱ型和Ⅲ型)患者中,膜性阻塞患者的首次发病年龄较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年龄-类型分布图发现,多数患者首次发病年龄为30~50岁,且主要的类型为HVs或IVC膜性阻塞。随着年龄的增长(50~70岁),膜性阻塞发生率迅速下降。结论汉族人群布加综合征患者以IVC膜性阻塞多见,膜性阻塞与非膜性阻塞患者发病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膜性阻塞 非膜性阻塞 肝静脉 下腔静脉
下载PDF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与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东波 吴孟洁 +2 位作者 王进广 王锐 祁冬 《安徽医学》 2020年第6期670-673,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与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16例,分为急性胆源性和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两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表现、血清学指标、... 目的分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与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16例,分为急性胆源性和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两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表现、血清学指标、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全身炎症反应发生率及CT严重指数评分,探讨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特征。结果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相比,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好发于男性(P<0.05),且发病年龄低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低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高于正常值,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血糖水平高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源性与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性别和年龄分布、血清学指标及CT影像学表现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 临床表现
下载PDF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三种疗法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0
7
作者 任开祥 尚莉莉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5期352-353,共2页
目的 :评价临床常用的垂体后叶素加三腔二囊管、奥曲肽、急诊硬化剂治疗三种疗法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12 6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分为三组 :A组 6 1例用垂体后叶素加三腔二囊管 ;B组 43例用奥曲肽 ;C组 2 2例行急... 目的 :评价临床常用的垂体后叶素加三腔二囊管、奥曲肽、急诊硬化剂治疗三种疗法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12 6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分为三组 :A组 6 1例用垂体后叶素加三腔二囊管 ;B组 43例用奥曲肽 ;C组 2 2例行急诊硬化剂注射治疗。对三组止血率、再出血率及副作用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三组止血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但再出血率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而且奥曲肽组在副作用方面明显少于其它二组。结论 :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以奥曲肽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出血 奥曲肽 硬化疗法 垂体后叶素
下载PDF
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胶囊内镜检查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冯亮 任开祥 +1 位作者 姚运河 顾宇 《淮海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327-328,共2页
目的探索三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胶囊内镜图像清晰度和患者耐受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甘露醇组)、B(复方聚乙二醇组)、C(硫酸镁组)3组,每组20例,采用等级评估方法比较各组胶囊内镜图像清晰度和患者耐受度... 目的探索三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胶囊内镜图像清晰度和患者耐受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甘露醇组)、B(复方聚乙二醇组)、C(硫酸镁组)3组,每组20例,采用等级评估方法比较各组胶囊内镜图像清晰度和患者耐受度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B、C组肠道清洁效果显著优于A组;A、B组患者耐受程度较C组高。结论综合图像清晰度和患者耐受度口服复方聚乙二醇是比较理想的胶囊内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窥镜检查 肠道准备 甘露醇 复方聚乙二醇 硫酸镁
下载PDF
内镜下高频电治疗胃肠息肉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朱波 张春莲 王利民 《微创医学》 2007年第2期153-154,共2页
关键词 胃肠息肉 内镜室 安全性分析 高频电治疗 高频电摘除术 癌前病变 治疗方法 镜下治疗
下载PDF
逆行胰胆管造影在肝外胆管结石中的治疗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姚运河 朱波 +1 位作者 张春莲 刘玉姣 《淮海医药》 CAS 2010年第5期378-380,共3页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结石的内镜下治疗价值。方法内镜下行十二指肠乳头插管,选择性胆道插管成功造影后,视情况行乳头切开,在X-线透视下用碎石器碎石,网篮、气囊取石或放置胆道内支架引流。结果共治疗21例,其中肝外胆管结石取净17例,放置内...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结石的内镜下治疗价值。方法内镜下行十二指肠乳头插管,选择性胆道插管成功造影后,视情况行乳头切开,在X-线透视下用碎石器碎石,网篮、气囊取石或放置胆道内支架引流。结果共治疗21例,其中肝外胆管结石取净17例,放置内支架4例。结论内镜下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理想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管结石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内支架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三维重建技术在布加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许杰 王利明 《安徽医学》 2015年第11期1364-1367,1368,共5页
目的评估CT血管成像三维重建在布加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布加综合征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CT血管成像技术评估其门静脉、下腔静脉及肝静脉病变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病变累及下腔静脉者(Ⅰ型和Ⅲ... 目的评估CT血管成像三维重建在布加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布加综合征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CT血管成像技术评估其门静脉、下腔静脉及肝静脉病变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病变累及下腔静脉者(Ⅰ型和Ⅲ型)69例(74.19%),下腔静脉隔膜形成者34例(49.28%);肝静脉受损者(Ⅱ型和Ⅲ型)59例(63.44%),肝静脉隔膜形成者15例(25.42%);另有2例患者下腔静脉和肝静脉均有隔膜形成。56例(60.22%)患者存在侧支循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阳性39例(41.94%),脾脏肿大73例(78.49%),腹水36例(38.71%),肝脏尾状叶增大8例(8.6%),肾静脉血栓形成6例(6.45%)(双侧受累2例,单侧受累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5例(男性4例,女性1例)。结论 CT血管成像三维重建技术能够较好地反映布加综合征影像学特征,对布加综合征的临床诊疗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CT血管成像 三维重建
下载PDF
血清学指标在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许杰 王进广 王利明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学指标在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消化内科的肝硬化患者89例,其中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PHCC)23例,单纯性肝硬化(HC)66例。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选择55例患...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学指标在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消化内科的肝硬化患者89例,其中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PHCC)23例,单纯性肝硬化(HC)66例。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选择5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PHCC组14例,HC组41例)。所有患者均行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凝血指标、甲胎蛋白及肝炎标志物检查。结果 2组患者流行病学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HCC组患者血清AFP水平显著地高于HC组患者(737.89±197.21 vs 54.29±10.08,P=0.003),与HC组患者相比,PHCC组患者AST/ALT比值(1.76±1.05 vs 1.25±0.49,P=0.018)和GGT/ALT比值(6.70±10.92 vs 2.84±3.29,P=0.047)均显著增高。在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AST/ALT的敏感性为64.3%,特异性73.2%(cutoff值1.43);GGT/ALT敏感性为42.9%,特异性为85.4%(cutoff值3.72)。结论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水平显著升高,联合AST/ALT比值、GGT/ALT比值检测能够提高肝硬化患者并发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甲胎蛋白 AST/ALT GGT/ALT
下载PDF
胶囊内镜用于小肠疾病诊断的策略 被引量:3
13
作者 顾宇 姚运河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340-342,363,共4页
胶囊内镜(CE)自2000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成为胃肠检查较有价值的工具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CE在对全小肠的检查中结果可靠且性价比高。但其在临床应用中有时尚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检查策略有待改进。该文就CE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胶囊内镜(CE)自2000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成为胃肠检查较有价值的工具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CE在对全小肠的检查中结果可靠且性价比高。但其在临床应用中有时尚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检查策略有待改进。该文就CE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小肠肿瘤、克罗恩病(CD)等小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时机和方法作一综述,以期指导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小肠疾病 诊断策略
下载PDF
MS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祁冬 马静 +3 位作者 姜研 王进广 姚传顺 田欧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MS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胆总管结石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56例疑似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及超声检查,观察胆总管结石大小、位置及胆总管扩张程度。以经皮内镜胰胆... 目的:探讨MS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胆总管结石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56例疑似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及超声检查,观察胆总管结石大小、位置及胆总管扩张程度。以经皮内镜胰胆管造影(ERCP)或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计算2种检查方式诊断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效能,并对其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行Kappa检验。按结石大小和分布位置比较2种检查方式对胆总管结石的阳性检出率。结果:MSCT+三维重建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正确率分别为95.83%、87.50%及94.64%;超声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正确率分别为79.17%、75.00%及78.57%。超声诊断胆总管结石结果与ERCP诊断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482),MSCT+三维重建诊断胆总管结石结果与ERCP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792)。对直径大于0.5 cm及以上结石,MSCT+三维重建与超声2种检查方式之间敏感性、特异性、正确率及Kapp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直径小于0.5 cm结石,2种检查方式之间敏感性、特异性、正确率及Kapp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位于十二指肠上段和后段的结石,2种检查方式之间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位于胰腺段和十二指肠壁内段的结石,2种检查方式之间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胆总管结石方面较超声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正确率,特别是对于微小结石或位于十二指肠壁内段和胰腺段的结石诊断效能更佳,阳性检出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三维重建技术 经皮内镜胰胆管造影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胃镜直视下食管扩张及置内支架在食管、贲门术后狭窄和晚期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任开祥 王利明 顾宇 《淮海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127-128,共2页
目的评价胃镜直视下食管扩张、置内支架在食管、贲门术后狭窄和晚期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胃镜下对25例食管贲门术后再狭窄的患者,使用探条式扩张器共行49次扩张,对15例单纯扩张效果差的晚期食管癌及2例合并食管-气管瘘的患者,... 目的评价胃镜直视下食管扩张、置内支架在食管、贲门术后狭窄和晚期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胃镜下对25例食管贲门术后再狭窄的患者,使用探条式扩张器共行49次扩张,对15例单纯扩张效果差的晚期食管癌及2例合并食管-气管瘘的患者,安装食管内支架。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吞咽困难明显缓解,呛咳消失。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胃镜直视下食管扩张及内支架置入术方法简便、安全,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贲门狭窄 食管瘘 扩张术 食管内支架置入术
下载PDF
CT引导下穿刺抽液和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巨大肝囊肿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开祥 王利明 乔晓春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705-,708,共2页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穿刺抽液、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巨大肝囊肿的效果。方法:对8例巨大肝囊肿患者进行10次CT引导下穿刺抽液、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结果:8例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经B超或CT复查,囊肿均呈明显进行性缩小,2例完全闭合。无严重并发...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穿刺抽液、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巨大肝囊肿的效果。方法:对8例巨大肝囊肿患者进行10次CT引导下穿刺抽液、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结果:8例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经B超或CT复查,囊肿均呈明显进行性缩小,2例完全闭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穿刺抽液、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巨大肝囊肿创伤小,副作用小,操作简便,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囊肿 穿刺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乙醇
下载PDF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尚莉莉 任开祥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560-561,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标志物(HBVM)表现模式、肝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检测126例乙肝病毒感染者HBV DNA,采用ELISA法检测HBVM。结果:在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的血清中HBV DNA阳性率和含量最高... 目的:探讨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标志物(HBVM)表现模式、肝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检测126例乙肝病毒感染者HBV DNA,采用ELISA法检测HBVM。结果:在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的血清中HBV DNA阳性率和含量最高,血清HBeAg与HBV DNA含量有一定关系(P<0.0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与HBV DNA含量亦有一定关系(P<0.05)。结论:HBV DNA含量与HBeAg有一定关系,肝脏损害程度与血清HBV DNA亦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类 乙型肝炎病毒 HBV标志物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CT引导下腹膜活检对不明原因腹水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姚运河 乔晓春 +2 位作者 王启志 朱波 王利明 《解剖与临床》 2008年第3期187-188,共2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腹膜穿刺活检对原因不明腹水的诊断价值 方法:在CT引导下对不明原因腹水患者增厚的腹膜穿刺活检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6例患者共行7次穿刺,每次取2-3块腹膜壁层组织。结果:6例中经活检明确腹水原因,其中经病...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腹膜穿刺活检对原因不明腹水的诊断价值 方法:在CT引导下对不明原因腹水患者增厚的腹膜穿刺活检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6例患者共行7次穿刺,每次取2-3块腹膜壁层组织。结果:6例中经活检明确腹水原因,其中经病理证实结核性腹膜炎3例,转移性腺癌2例;另1例无明确意义(大致正常腹膜组织)。结论:经皮腹膜穿刺活检对不明原因腹水的诊断,特别是对结核性腹膜炎和腹膜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水 CT 腹膜活检
下载PDF
胆囊切除术后急性胰腺炎的诊治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杰 王利明 《淮海医药》 2005年第3期185-186,共2页
目的 总结胆囊切除术后急性胰腺炎的诊治体会,以改进诊治方法。方法 对30例胆囊切除术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囊切除术后急性胰腺为经内科综合治疗能取得满意疗效,CT的诊断率较高。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急性胰... 目的 总结胆囊切除术后急性胰腺炎的诊治体会,以改进诊治方法。方法 对30例胆囊切除术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囊切除术后急性胰腺为经内科综合治疗能取得满意疗效,CT的诊断率较高。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诱因与饮食有关。其机理是由于Oddi括约肌功能失常造成十二指肠液,胆汁反流,胰液排空受阻。可合并肝脏、肾脏等其他脏器损害,内科治疗主要是恢复Oddi括约肌功能和控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急性胰腺炎 ODDI括约肌功能 内科综合治疗 胆囊切除术后 回顾性分析 十二指肠液 诊治体会 诊治方法 临床资料 发病诱因 功能失常 胆汁反流 脏器损害 控制感染 内科治疗 诊断率
下载PDF
ERCP、B超、CT检查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姚运河 王利明 张春莲 《解剖与临床》 2006年第6期410-412,共3页
目的: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体表B超(US)、CT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7例梗阻性黄疸病人的ERCP、US、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RCP、B超、CT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61%(44/47)3、4.04%(16/47)、53.19%(25/47... 目的: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体表B超(US)、CT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7例梗阻性黄疸病人的ERCP、US、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RCP、B超、CT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61%(44/47)3、4.04%(16/47)、53.19%(25/47)。结论:不同的诊断方法对不同原因所致的梗阻性黄疸的敏感性不同,US可作为首选筛查方法,而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定性及定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ERCP 体表B超 CT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