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节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君琴 安莉 《淮海医药》 CAS 2009年第4期373-374,共2页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培养和树立细节管理的新理念,从细微处重视和加强消毒隔离工作,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结果院内感染率大大降低,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在日常工作中,强调和加强了细节管理,有效控制了医院感...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培养和树立细节管理的新理念,从细微处重视和加强消毒隔离工作,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结果院内感染率大大降低,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在日常工作中,强调和加强了细节管理,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了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管理 医院感染 控制 护理质量
下载PDF
儿科常用药物剂量简易换算法的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李艳 《淮海医药》 CAS 2010年第1期83-83,共1页
目的探讨儿科常用药物的配制及换算方法。方法根据药物剂量、规格制定药物的统一配制标准,规范护理操作。结果保证了儿科实际用药的准确性,保证了疗效。结论该简易换算法提高了临床护士的换算速度,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关键词 药物剂量 换算 护理
下载PDF
蚌埠地区学龄前健康儿童头发微量元素铁、锌、铜水平的探讨
3
作者 陈波 宋丽媛 +2 位作者 周黎 沙莎 唐秀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B10期49-50,共2页
我们于1989年10月在市区儿所幼儿园对健康儿童进行随机抽样调查890名,测定其头发中铁、锌、铜元素的正常值,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头发 微量元素
下载PDF
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宋欣 《当代临床医刊》 2020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分析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4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沟通组,给予两组常规护理、护患沟通技巧护理法护理。结果沟通组患儿依从性、家长护理满意度、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护... 目的分析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4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沟通组,给予两组常规护理、护患沟通技巧护理法护理。结果沟通组患儿依从性、家长护理满意度、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护患沟通技巧的引入,可提高患儿依从性及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护理 护患沟通技巧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环磷酰胺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5
作者 董玉萍 宋丽媛 刘安利 《工企医刊》 1998年第6期98-99,共2页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c)又名安道生(Endoxan·Cytoxan,CTX)。原为广谱抗癌药,但近20年来,在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NS)等疾病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就国内外儿科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 环磷酰胺 儿科 临床应用 适应症 药理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42例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宋丽丽 《当代临床医刊》 2019年第5期452-452,446,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与应用对于提升儿科手足口病患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品管圈活动开展后)42例和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开展前)38例,观察两组...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与应用对于提升儿科手足口病患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品管圈活动开展后)42例和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开展前)38例,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症状消退时间[(4.04±0.58)d<(8.29±1.12)d]和住院时间[(5.41±1.02)d<(11.42±2.81)d]相对更短(P<0.05),而患儿家长对于治疗和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95.24%>76.32%)相对更高(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与应用对于提升儿科手足口病患儿护理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儿科手足口病 护理干预
下载PDF
高频喷射呼吸机在儿科临床应用护理体会
7
作者 孙瑞华 《淮海医药》 1997年第2期39-39,共1页
我科自19%年10月以来应用高频喷射呼吸机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3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关键词 高频喷射呼吸机 儿科 临床应用 护理 呼吸衰竭
下载PDF
血清炎性指标及乳酸对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
8
作者 徐俊杰 韩旻 李丹丹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清炎性指标及乳酸对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收治的窒息新生儿90例为窒息组,窒息组中轻度窒息组52例,重... 目的 探讨血清炎性指标及乳酸对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收治的窒息新生儿90例为窒息组,窒息组中轻度窒息组52例,重度窒息组38例,选取同期出生的无窒息史患儿50例为对照组,采用Apgar评分进行窒息程度的评估,分别比较窒息组与对照组患儿、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患儿血中白细胞(leukocyte, WBC)、乳酸(lactic acid, LA)、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blood platelet, PL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的水平,针对血中WBC、LA、NLR、PLT、CRP及PCT的表达水平与新生儿评分(Apgar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评估WBC、LA、NLR、PLT、CRP及PCT表达水平对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价值。结果 窒息组患儿血中WBC、LA、NLR、PCT、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组患儿血中WBC、LA、NLR水平高于轻度窒息组,PLT水平低于轻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组患儿血中CRP及PCT水平与轻度窒息组患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血中WBC、LA、NLR、CRP、PCT水平与Apgar评分负相关(r分别为-0.547、-0.599、-0.513、-0.293、-0.175,P<0.05);PLT水平与Apgar评分正相关(r为0.518,P<0.05)。ROC曲线表明联合指标WBC、LA、NLR、CRP、PLT在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价值,ROC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939,敏感度87.80%,特异度为88%。结论 监测窒息患儿血中WBC、LA、NLR、CRP、PCT和PLT水平可以及时了解窒息患儿的病情进展,对窒息患儿的早期诊断及严重程度做出判断、及时进行早期干预,有助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血小板 乳酸
下载PDF
正念注意接纳护理干预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王思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82-0185,共4页
研究正念注意接纳护理干预的应用对于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12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观察组(正念注意接纳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各66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支气管肺... 研究正念注意接纳护理干预的应用对于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12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观察组(正念注意接纳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各66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支气管肺炎患儿,观察组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消退时间更短,用药依从性更高,对护理操作的配合度的配合度更高,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护理后的各项呼吸功能指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支气管肺炎患儿家长,观察组支气管肺炎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治疗和护理方法的掌握程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念注意接纳护理干预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能够在加快临床症状消退、改善遵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以及促进呼吸功能恢复等方面发挥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注意接纳护理干预 支气管肺炎 患儿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营养管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蔡慧婷 韩旻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营养管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11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胎龄≤34周的早产儿32例作为对照组,在早产儿常规护理基础上,按照常规实施营养支持。选择2019年1~10月在NICU住院的胎龄≤34...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营养管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11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胎龄≤34周的早产儿32例作为对照组,在早产儿常规护理基础上,按照常规实施营养支持。选择2019年1~10月在NICU住院的胎龄≤34周的早产儿42例作为干预组,实施医护一体化营养管理,根据医护共同制定的早产儿营养支持方案实施营养支持及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出院时体质量、身长、头围、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早产儿出院时体质量、身长、头围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胎龄≤34周的早产儿实施医护一体化营养管理能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但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无明显改善。建议在做好营养管理的同时,注重出生后并发症防治和发育支持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医护一体化 体质量 身长 头围
下载PDF
危重早产儿住院期间营养状况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韩旻 巫绍明 +2 位作者 叶晓琴 袁建强 郑利华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6期532-533,共2页
目的评估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中住院早产儿营养摄入和体重增长情况,以期对临床上早产儿早期的营养支持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从我院NICU出院的53名早产儿,按出生体重分为体重≤1 500 g组和体重>1 500 g组,计算体重恢复至出生体... 目的评估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中住院早产儿营养摄入和体重增长情况,以期对临床上早产儿早期的营养支持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从我院NICU出院的53名早产儿,按出生体重分为体重≤1 500 g组和体重>1 500 g组,计算体重恢复至出生体重的平均时间;体重开始增长的日龄;静脉营养时间;比较出生及出院时体重百分位数。结果53例早产儿均出现程度不同的生理性体重下降,体重≤1 500 g组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较长,体重开始增长日龄较晚,静脉营养时间较长,与>1 500 g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出生时体重低于第十百分位的占37.7%,而出院时达到64.2%,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产儿在出生后早期容易出现生长发育落后,加强营养支持,出院后有必要续惯治疗,以完成追赶性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营养 追赶性生长
下载PDF
SCN1A基因变化在家族性热性惊厥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1
12
作者 郭嘉诚 赵武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探讨SCN1A基因变化在家族性热性惊厥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个家族性热性惊厥家系的临床资料,留取先证者和部分家系成员的血液标本,PCR扩增所有先证者SCN1A基因编码的26个外显子及其上下游侧翼序列至少50个以上碱基,并测序。对新... 目的探讨SCN1A基因变化在家族性热性惊厥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个家族性热性惊厥家系的临床资料,留取先证者和部分家系成员的血液标本,PCR扩增所有先证者SCN1A基因编码的26个外显子及其上下游侧翼序列至少50个以上碱基,并测序。对新发现的碱基变化,再对家系其他成员进行相应外显子的基因序列筛查,从而明确变异起源。同时纳入200例同年龄正常对照者加以验证。结果 8例先证者存在33种碱基变化,其中32种被提交为单核苷酸多态性,一处为新发现的错义突变。家系4先证者第15外显子存在一错义突变(C.2650G>A),该碱基变化尚未见报告,且证实突变遗传自先证者父亲。200名正常对照者相应外显子测序未发现该碱基变化。C.2650G>A导致SCN1A第884位的甘氨酸为丝氨酸所替代(Gly884Ser)。突变位于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α亚基第2同源结构域的第4次跨膜和第5次跨膜之间(DIIS4-S5),通过蛋白序列比对,该氨基酸高度保守。结论 SCN1A基因突变与家族性热性惊厥的发病有关,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α亚基电压感受器(S4)及离子通道孔(S5-S6)外区突变可能是引起表型相对较轻的癫痫综合征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 SCN1A基因 家系 遗传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60例病因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韩旻 袁建强 +4 位作者 王君琴 叶晓琴 巫绍明 王子斌 郑利华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325-326,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160例住院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资料。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感染因素60例(37.5%),母乳性黄疸42例(26.25%),围产因素32例(20.0%),原因不明16例(10%),其它因素8例...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160例住院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资料。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感染因素60例(37.5%),母乳性黄疸42例(26.25%),围产因素32例(20.0%),原因不明16例(10%),其它因素8例(5.0%)。结论: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正确指导母乳喂养,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胎儿缺氧是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新生儿 病因
下载PDF
重症手足口病155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叶晓琴 高侠 沈虹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336-338,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对15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相关临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儿在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均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根据病情给予降颅压、改善循环、营养心...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对15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相关临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儿在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均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根据病情给予降颅压、改善循环、营养心肌、呼吸支持等综合治疗。结果:155例重症患儿多发生在3岁以内(91.6%),其中1~2岁占60.6%;以男孩多见,男女比例1.5:1;农村患儿121例(72.2%);均有易惊、皮疹,其中发热147例,嗜睡、精神差110例,肢体抖动32例,恶心呕吐14例,出冷汗3例。血常规WBC升高75例,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68例,血糖升高45例,C反应蛋白升高37例,血压升高33例,心率增快16例。150例患儿行脑脊液检查,其中异常148例。治愈153例,其中1例曾出现急性迟缓性麻痹;2例死亡。结论:针对临床手足1:1病患儿尤其是年龄〈3岁,伴有发热、嗜睡、打惊等精神症状者,高度重视,密切观察血压、血糖、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早期干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早期 临床分析 治疗体会
下载PDF
鳞状细胞癌抗原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被引量:25
15
作者 李卫鹏 张蕾蕾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34-37,共4页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抗原 文献综述 CARCINOMA 肿瘤相关蛋白 SCC CELL 鳞癌组织 临床评价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16
作者 胡丽娜 郑利华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582-584,共3页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GM1。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的...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GM1。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表现、恢复情况以及治疗前后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和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0~14天后NBNA恢复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联合应用GM1治疗HIE效果确切,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疾病 缺氧缺血 脑病 神经节苷脂 神经行为评分
下载PDF
无创吸痰技术在支气管肺炎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0
17
作者 吴静娴 王君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2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行无创吸痰技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期间给予对照组(43例)传统吸痰,给予观察组(43例)...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行无创吸痰技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期间给予对照组(43例)传统吸痰,给予观察组(43例)无创吸痰。观察并比较两组吸痰效果、吸痰配合度、吸痰并发症发生情况、体征恢复指标。结果观察组吸痰效果、吸痰配合度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止咳、肺啰音消失、憋喘消失、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行无创吸痰,可有效提高吸痰总体效果,提升患儿配合度,明显减少吸痰相关并发症,有助于缩短患儿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无创吸痰技术 配合度 并发症
下载PDF
新生儿颅脑疾病床边超声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葛晖 丁中 +4 位作者 韩旻 李社会 刘浩 李叶刚 王君琴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628-630,共3页
目的:探讨床边高频超声在新生儿颅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高频探头,以新生儿前囟为声窗,对78例新生儿进行床边颅脑检查,并与CT诊断结果作对比。结果:通过颅脑超声观察到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33例,缺氧... 目的:探讨床边高频超声在新生儿颅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高频探头,以新生儿前囟为声窗,对78例新生儿进行床边颅脑检查,并与CT诊断结果作对比。结果:通过颅脑超声观察到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33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41例,脑发育异常1例,脑内钙化灶3例。除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eoid hemorrhage,SAH)外,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疾病的检出与CT基本相符。结论: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疾病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应用超声诊断可以实现对新生儿颅脑疾病的动态观察,且无放射损伤,简便、易行、无创、价廉,可重复床边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疾病 脑损伤 颅脑疾病 超声学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9
作者 高侠 孙曼莉 +1 位作者 刘良梅 刘璐 《淮海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440-441,共2页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78例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2组均给予常规及能量合剂营养支持对症治疗...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78例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2组均给予常规及能量合剂营养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另给予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0.5 g/次,1次/d,10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表现、体征及心肌酶谱的改变。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8.94%,治疗组为92.5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心肌酶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检测指标特异敏感;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给予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损伤 缺氧缺血 磷酸肌酸钠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早产儿98例临床干预体会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旻 王子斌 +2 位作者 叶晓琴 袁建强 郑利华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临床管理方面的问题,进一步降低其病死率。方法:回顾分析98例早产儿临床资料。结果:98例早产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包括高胆红素血症、寒冷损伤综合征、肺炎、呼吸暂停、低血糖、低血钙、颅内出血、肺出血、败血症、... 目的:探讨早产儿临床管理方面的问题,进一步降低其病死率。方法:回顾分析98例早产儿临床资料。结果:98例早产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包括高胆红素血症、寒冷损伤综合征、肺炎、呼吸暂停、低血糖、低血钙、颅内出血、肺出血、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脑室膜炎。痊愈82例,病死16例,病死率16.33%;胎龄≤32周病死率明显>32周者(P<0.01);出生体重低于1 500 g者病死率明显高于出生体重大于1 500 g者(P<0.05)。死亡原因主要有肺出血、颅内出血、肺炎、败血症合并化脓性脑膜炎。结论:早期识别、正确处理早产儿并发症是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疾病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