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赵玉飞 《淮海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449-450,共2页
目的: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对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神经内科120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治患者1 000例,发生医院感染120例(12%),发病部位中发病率最高的是下呼吸道... 目的: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对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神经内科120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治患者1 000例,发生医院感染120例(12%),发病部位中发病率最高的是下呼吸道感染发病38例(72%);共分离出60株病原菌,其中最多的是肺炎克雷伯菌为15株。结论:提高患者以及医护人员对神经内科疾病及其感染危险因素的认知度,并针对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着重监测和预防;严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注意无菌操作,积极治疗原发病,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神经内科 相关因素
下载PDF
二代冷冻球囊消融作为阵发性心房颤动起始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2
作者 郭红婧 罗凡 +2 位作者 滕传珍 张晓川 庞占琪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比较二代冷冻球囊消融与常规药物分别作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起始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以二代冷冻球囊消融作为起始治疗的4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消融组,观察手术时间、消融时间、X线透视时间、肺静脉隔离率、... 目的比较二代冷冻球囊消融与常规药物分别作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起始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以二代冷冻球囊消融作为起始治疗的4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消融组,观察手术时间、消融时间、X线透视时间、肺静脉隔离率、手术并发症等情况;选择同期住院且起始接受药物治疗的4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药物组。两组均于出院后第1、3、6、12个月进行门诊随访,观察房颤复发率及并发症等情况,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消融组手术时间、消融时间、X线透视时间分别为(108.0±39.0)min、(35.0±11.7)min、(10.0±6.9)min;肺静脉即刻隔离率为100%;手术相关并发症3例(6.8%),其中迷走神经反射1例、一过性膈神经损伤2例。药物组发生药物性窦性心动过缓2例,QTc延长1例,甲状腺功能降低1例。平均随访(12.0±5.9)个月后,消融组房颤复发率为11.4%,药物组房颤复发率为20.5%,消融组复发率显著低于药物组(P=0.033)。两组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vs.9.1%,P=0.108)。结论与药物治疗相比,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成功率高,未增加并发症风险,可作为阵发性房颤的起始治疗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冷冻消融 二代冷冻球囊 药物治疗
下载PDF
消化内科护士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3
作者 刘文侠 《河北医学》 CAS 2004年第6期566-566,共1页
关键词 消化内科 护士 防护对策 潜在性职业危险因素 消毒剂
下载PDF
新活素联合左西孟旦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60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胡业梅 商卓 +3 位作者 刘霜 李扬 邵胜胜 张雅文 《中外医疗》 2023年第9期146-149,179,共5页
目的分析新活素联合左西孟旦治疗对难治性心力衰竭(refractory heart failure,RHF)患者心功能和血清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RHF患者作... 目的分析新活素联合左西孟旦治疗对难治性心力衰竭(refractory heart failure,RHF)患者心功能和血清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R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左西孟旦治疗,观察组加用新活素治疗。比较两组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aO_(2))和尿量改善情况,心功能,血清NT-proBNP和cTnI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R和RR降低,SaO_(2)和尿量增加,且观察组HR(79.55±5.16)次/min、RR(19.06±1.76)次/min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25、14.456,P<0.05),而SaO_(2)(96.63±3.17)%、尿量(86.93±6.25)mL/h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15、10.359,P<0.05)。治疗后,两组CO和LVEF增加,CTR降低,且观察组CO和LVEF高于对照组,而CT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T-proBNP和cTnI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活素联合左西孟旦治疗RHF能够改善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及尿量指标,降低心胸比值,提高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减少NT-proBNP、cTnI释放,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活素 左西孟旦 难治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NT-PROBNP CTNI
下载PDF
10d序贯和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5
作者 秦玉侠 罗井书 孙长红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1144-1146,共3页
目的:比较10 d序贯疗法与10 d三联标准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疗效。方法:将92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为标准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和克拉霉素500mg,每天2次,治疗1... 目的:比较10 d序贯疗法与10 d三联标准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疗效。方法:将92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为标准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和克拉霉素500mg,每天2次,治疗10 d;治疗组为序贯疗法,应用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治疗5 d,随后以埃索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500 mg和替硝唑500 mg治疗后续5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按完成随访病例分析Hp根除率,分别为92.00%和7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治疗能获得较高的Hp根除率,且经济、安全,是一种可供选择的一线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序贯治疗 根除率
下载PDF
卒中性脑出血昏迷患者临床护理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胡明珠 金美华 +1 位作者 王叶如 马其民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4期307-312,共6页
目的研究卒中性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护理管理,提高存活率,并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将180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昏迷组及非昏迷组,连续动态监测两组BP、HR、R、SPO2、ST-T、心律变化情况,加强护理管理,防治并发症。结果昏迷组及非昏迷组... 目的研究卒中性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护理管理,提高存活率,并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将180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昏迷组及非昏迷组,连续动态监测两组BP、HR、R、SPO2、ST-T、心律变化情况,加强护理管理,防治并发症。结果昏迷组及非昏迷组主要临床并发症(如肺部、尿路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脑疝及呼吸衰竭等)差异显著(x2=3.882-28.538,P<0.05-0.01)。昏迷组中死亡26例(46.43%),非昏迷组死亡10例(8.06%)。结论卒中性脑出血并昏迷患者,除加强治疗外要重视临床护理,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出血 昏迷 护理
下载PDF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丁坤 孙春启 +1 位作者 关欣 史玉露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473-474,共2页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总结手术体会。方法:50例心绞痛患者在住院期间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置入支架97枚,术后即刻血管造影评价,并观察住院及近期临床事件发生率。结果:50例病变相关血管血运重建后...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总结手术体会。方法:50例心绞痛患者在住院期间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置入支架97枚,术后即刻血管造影评价,并观察住院及近期临床事件发生率。结果:50例病变相关血管血运重建后达TIM I-3血流,残余狭窄<10%,术后4例发生手臂肿胀,无桡动脉闭塞、出血、血肿、夹层等严重并发症,不适症状轻。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桡动脉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和心尖部起搏对双心室同步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吴丽君 纵亚丽 +5 位作者 张莉 丁坤 史玉露 关欣 孙春启 王和平 《安徽医学》 2010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评价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双心室同步性的影响。方法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20例,按照心室电极的位置,随机分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RVOT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QRS波形态和宽... 目的评价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双心室同步性的影响。方法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20例,按照心室电极的位置,随机分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RVOT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QRS波形态和宽度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随访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左心室后壁之间的运动延迟(SPWMD)和心室间机械运动延迟(IVMD)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植入起搏电极导线和起搏器,随访期间无电极脱位和其他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术前所测定的LVEF、SPWMD及IVM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RVS组起搏心电图Ⅱ导联QRS时限无明显变化,而RVA组较术前及RVOTS组显著延长;术后3个月随访,RVOTS组LVEF、SPWMD、IVMD较术前无明显变化,而RVA组LVEF较术前下降,SPWMD、IVMD较术前延长,RVA组和RVS组相比,LVEF显著下降,SPWMD、IVMD显著延长。结论RVA起搏使左、右心室不同步,RVOTS起搏和RVA起搏相比,使双心室开始除极时间差缩短,尽可能地维持了双心室激动顺序和双心室的同步性,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较小,RVOTS起搏比RVA起搏更接近生理性起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 心尖部 心脏同步性
下载PDF
SUT型超声扫描治疗仪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斑块疗效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军莉 尹伟 +7 位作者 刘惠娟 王斌 李和侠 顾庆波 张晓莉 赵玉飞 叶秀娟 周新宇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448-450,共3页
目的:探讨SUT型超声扫描治疗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的疗效。方法:选取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证实有颈动脉斑块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20例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联合组120例接受... 目的:探讨SUT型超声扫描治疗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的疗效。方法:选取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证实有颈动脉斑块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20例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联合组120例接受SUT型超声扫描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颈动脉斑块性质、颈动脉斑块面积变化及LDL水平的变化。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颈动脉斑块性质趋于稳定、颈动脉斑块明显缩小、LDL明显下降(P<0.01)。2组治疗6个月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和LDL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UT型超声扫描治疗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可使颈动脉斑块稳定和缩小,有效地降低L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低密度脂蛋白 超声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军丽 马其民 《淮海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259-260,共2页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缺血疗效。方法选择6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ST-T呈缺血性改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及钙离子桔抗剂等);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缺血疗效。方法选择6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ST-T呈缺血性改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及钙离子桔抗剂等);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曲美他嗪60~120 mg/d(部分症状重者80~120 mg/d)。记录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消耗量,观察ST-T变化情况,疗程设计4周。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27例(90%),无效3例(10%);对照组总有效18例(60%),无效12例(40%),其中4例症状加重,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8.0892,P<0.01)。心肌缺血改善情况:治疗组有效数25例(83.3%),无效5例(16.7%);对照组有效17例(56.6%),无效13例(43.4%),其中加重5例(16.7%),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7.3164,P<0.01)。结论曲美他嗪与基础抗心绞痛药物联合应用其作用更加明显,可更加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症状,减少或延长发作时间,减少硝酸甘油消耗量,明显改善心肌供血,更适合用于老年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冠状动脉疾病 心绞痛 心肌缺血
下载PDF
睡眠呼吸监测结合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对慢性缺氧性疾病家庭氧疗的评估意义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春节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1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监测结合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对慢性缺氧性疾病长期家庭氧疗(LTOT)的评估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共12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监测结合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对慢性缺氧性疾病长期家庭氧疗(LTOT)的评估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共12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结合LTOT,每日吸氧至少15 h,2 L/min。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和6个月,采用多导睡眠监测(PSG)仪监测夜间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SIT90)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肺功能检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和FEV1%预计值,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1、3和6个月的SIT90、AHI、FEV1%、FEV1%预计值、PaCO2及PaO2比较:①不同时间点的SIT90、AHI、FEV1%、FEV1%预计值、PaCO2及PaO2有差异(P<0.05);②两组的SIT90、AHI、FEV1/FVC、FEV1%预计值、PaCO2和PaO2有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IT90、AHI及PaCO2较低,FEV1%、FEV1%预计值及PaO2较高;③两组的SIT90、AHI、FEV1%、FEV1%预计值、PaCO2及PaO2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结论LTOT对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夜间缺氧、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睡眠呼吸监测/多道睡眠描记术 肺功能/呼吸功能试验 动脉血气 长期家庭氧疗
下载PDF
ST段平直延长对隐匿性冠状动脉机能不全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其民 刘育辉 魏莉 《医学综述》 1996年第6期267-268,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机能不全 隐匿性 诊断 ST段平直延长
下载PDF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学启 周平 马其民 《河北医学》 CAS 1996年第5期435-437,共3页
观察104例单纯收缩压升高对靶器官损害情况。结果:心力衰竭22例,占21.15%;心脏呈缺血性ST-T改变者20例,占19.23%;Ptf<-0.04ms者44例,占42.23%;心律失常40例,占38.46%;胸部... 观察104例单纯收缩压升高对靶器官损害情况。结果:心力衰竭22例,占21.15%;心脏呈缺血性ST-T改变者20例,占19.23%;Ptf<-0.04ms者44例,占42.23%;心律失常40例,占38.46%;胸部摄片示主动脉弓钙化12例,占11.54%,心胸比例>50%者58例,占55.77%;脑血管意外16例,占15.37%,其中脑梗塞12例,脑出血4例,2例经救治无效死亡。肾脏受到损害5例,占14.42%,胰腺受损6例,占5.77%。本组资料表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程度是较重的。临床上必须重视对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收缩 高血压 靶器官
下载PDF
大面积脑梗死20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尹伟 王伟 张军莉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50-351,共2页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病因、并发症及转归情况。方法 :将脑梗死按梗死面积分为两组 :A组为大面积脑梗死组2 0例 ;B组为非大面积脑梗死组 5 0例。比较两组之间发病原因、并发症及转归。结果 :A组房颤性所致脑梗死、消化道出血率和出...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病因、并发症及转归情况。方法 :将脑梗死按梗死面积分为两组 :A组为大面积脑梗死组2 0例 ;B组为非大面积脑梗死组 5 0例。比较两组之间发病原因、并发症及转归。结果 :A组房颤性所致脑梗死、消化道出血率和出血性梗死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均高于B组 (P <0 .0 5~P <0 .0 0 5 )。结论 :心源性脑栓塞是大面积脑梗死的常见病因之一 ,大面积脑梗死易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出血性梗死等并发症 ,且病死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大面积 临床特点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早期低磷血症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彭碧云 李君 +2 位作者 姚伟 胡思敏 陈小虎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266-267,共2页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低磷血症的发生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3月入住我院ICU的危重病患者57例,检测血磷,生化指标,血常规及血气分析,并计算APACHEⅡ评分。观察低磷血症的发生率,根据血磷水平分为轻度、中度及重...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低磷血症的发生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3月入住我院ICU的危重病患者57例,检测血磷,生化指标,血常规及血气分析,并计算APACHEⅡ评分。观察低磷血症的发生率,根据血磷水平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低磷血症组,比较各组间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按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比较2组间血磷、血乳酸及APACHEⅡ评分的差异。结果本组57例患者中,39例患者出现低磷血症,发生率为68.4%,其中轻度低磷血症11例(占19.3%),中度低磷血症20例(占35.1%),重度低磷血症8例(占14.0%)。重度低磷血症组血钠、钾、镁、白蛋白、PLT、Pa CO2、Pa O2明显低于正常血磷组,而血p H、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正常血磷组,重度低磷血症组血钾、Pa O2明显低于轻度低磷血症组,而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轻度低磷血症组。存活组血磷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而血乳酸及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危重病患者易发生低磷血症,早期血磷水平对判断患者预后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磷血症 重症监护病房 预后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殷勤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86-587,共2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a attach,TIA)发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16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16例患者中75例发生脑梗死,其中椎-基底动脉系统TIA30例中16例发生脑梗死,颈内动脉系统TIA177...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a attach,TIA)发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16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16例患者中75例发生脑梗死,其中椎-基底动脉系统TIA30例中16例发生脑梗死,颈内动脉系统TIA177例中56例发生脑梗死,两个系统脑梗死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8%的脑梗死发生在TIA后1个月内,5例死于脑梗死。TIA发作持续〉30 min、24 h内〉3次发作以及首次发作后〉24 h或发作〉5次开始治疗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增高(P〈0.01)。发生脑梗死的TIA患者血压、血糖、血胆固醇均增高(P〈0.05~P〈0.01)。结论:患者TIA持续久、次数多、未及时治疗,尤其伴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者短期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史玉露 丁坤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788-789,共2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ophy,LVH)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LVH78例,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口服,每日1次晨服2片,疗程3个月。治疗...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ophy,LVH)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LVH78例,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口服,每日1次晨服2片,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左室相关数据,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析治疗前后LVMI指数及心功能参数变化。结果: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下降(P<0.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与室间隔厚度显著下降(P<0.001),左心室质量及LVMI指数下降更显著(P<0.001)。结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3个月后可显著逆转LVH,同时使左心室舒张功能显著改善,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并发症 左心室肥厚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下载PDF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与心尖部起搏血液动力学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和平 吴纲 纵亚利 《淮海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95-96,共2页
目的比较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38例病窦或Ⅱ°AVB、Ⅲ°AVB行RVOT间隔部埋藏式起搏术患者,26例DDD起搏,12例VVI起搏,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上述患者术后7~10d的血... 目的比较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38例病窦或Ⅱ°AVB、Ⅲ°AVB行RVOT间隔部埋藏式起搏术患者,26例DDD起搏,12例VVI起搏,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上述患者术后7~10d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并与54例行RVA埋藏式起搏术患者(其中42例DDD起搏,12例VVI起搏)进行对比;同时对上述2组患者行RQS间期(QRSd)测试及6min步行试验(6MWT)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RVOT间隔部起搏比RVA起搏、每分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充盈时间(LVFT)、6MWT均有明显的提高,QRSd有显著的减少。结论RVOT间隔部起搏比RVA起搏能获得更好的血液动力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流出道 右室心尖部 心脏起博 血液动力学
下载PDF
硝酸甘油联合利多卡因提高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纲 王和平 《淮海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497-498,共2页
目的观察冠脉介入患者桡动脉穿刺部位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和利多卡因混合液对桡动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或冠脉PCI治疗的患者231例,分为观察组109例,采用硝酸甘油和利多卡因混合液1 ... 目的观察冠脉介入患者桡动脉穿刺部位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和利多卡因混合液对桡动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或冠脉PCI治疗的患者231例,分为观察组109例,采用硝酸甘油和利多卡因混合液1 ml(含硝酸甘油50μg及利多卡因10 mg)于穿刺前在穿刺处局部皮下注射;对照组122例,采用2%利多卡因液1 ml(利多卡因20 mg)进行皮下注射局部麻醉;比较2组桡动脉一次穿刺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82.5%高于对照组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硝酸甘油和利多卡因混合液进行穿刺部位皮下注射可以提高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降低桡动脉痉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穿刺术 桡动脉痉挛 硝酸甘油 利多卡因
下载PDF
细菌内毒素、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春节 朱长松 +2 位作者 张艳 金蓉 郭媛 《淮海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470-472,476,共4页
目的:评价外周血细菌内毒素、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1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细菌培养结果分为G+组50例、G-组40例和非细菌感染组30例。检测各组内毒素、... 目的:评价外周血细菌内毒素、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1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细菌培养结果分为G+组50例、G-组40例和非细菌感染组30例。检测各组内毒素、PCT、CRP水平,比较各组阳性率,分析内毒素、PCT和CRP在细菌感染和病原菌种类鉴别中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并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对联合诊断的价值进行评价。结果:G-组内毒素、PCT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G+组,非细菌感染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和G+组CRP水平和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内毒素和PCT对细菌感染和病原菌种类鉴别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高于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三项指标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为95.6%,特异性为93.7%,准确性为89.6%,诊断G-的敏感性为90.3%,特异性为87.6%,准确性为83.3%。结论:通过分析细菌内毒素、PCT、CRP联合检测对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发现,联合诊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诊断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和鉴别病原菌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细菌内毒素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