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地西他滨对老年MDS患者可溶性CD44、GDF11水平及造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郭素青 石锐 +2 位作者 陈园园 刘珊 李英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09-514,共6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地西他滨对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可溶性CD44与GDF11水平及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99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各33例。A组采用低剂... 目的:探讨低剂量地西他滨对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可溶性CD44与GDF11水平及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99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各33例。A组采用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B组采用常用剂量地西他滨治疗,C组采用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G-GSF、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CD44,GDF11水平和造血功能指标(sTfR/E)变化情况,分析3组患者临床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血清可溶性CD44、GDF11以及sTfR/E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3组患者血清CD44及GDF11水平显著下降,而sTfR/E水平显著上升,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B、C 3组总缓解率分别为84.8%、81.8%和78.8%,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在非血液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中A组为9.1%,显著低于B组和C组的30.3%和27.3%(P<0.05,P<0.05);在血液毒性不良反应中A组为39.4%,显著低于B组和C组的63.7%和53.7%(P<0.05、 P<0.05)。结论:单用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老年MDS患者相较于常规剂量及联合治疗方式,其临床疗效一致,且显著降低患者可溶性CD44和GDF11的水平,而且患者造血功能有改善,不良反应发生低,因而可作为临床治疗MDS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D44 GDF11 造血功能
下载PDF
PTEN及BCL-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巨勇 牟娜 +3 位作者 牟佳 李伟 张长庚 王冬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蛋白的基因(PTEN)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80例AML(包括56例初治患者,16例缓解患者,8例复... 目的:探讨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蛋白的基因(PTEN)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80例AML(包括56例初治患者,16例缓解患者,8例复发患者)及30例非血液病患者骨髓中PTEN及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初治和复发组患者骨髓细胞PTE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缓解组(P<0.01),BCL-2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缓解组(P<0.01)。PTEN与BCL-2 mRNA表达水平与AML患者年龄,性别及白细胞计数无相关性(P>0.05)。AML患者中PTEN与BCL-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r=-0.432,r=-0.569)。结论:PTEN及BCL-2参与AML的发生发展,并对AML的化疗效果起着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蛋白的基因(PTEN)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去甲基化作用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中SHP-1和c-kit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孟真 王东梅 +3 位作者 李英华 刘晓 郭素青 罗建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3-616,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SHP-1及C-kit基因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三氧化二砷(As2O3)去甲基化作用对SHP-1及C-kit表达的影响。用RT-PCR方法检测药物处理的HL-60细胞组与对照组SHP-1、C-kit基因的mRNA的表达水平。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 本研究旨在探讨SHP-1及C-kit基因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三氧化二砷(As2O3)去甲基化作用对SHP-1及C-kit表达的影响。用RT-PCR方法检测药物处理的HL-60细胞组与对照组SHP-1、C-kit基因的mRNA的表达水平。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HL-60细胞中SHP-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原本不表达SHP-1 mRNA的HL-60细胞中,经过As2O3的去甲基化作用后,SHP-1得到表达,而使原来高表达的C-kit mRNA的表达水平随之下降。当1.0μmol/L、2.5μmol/L、5.0μmol/L As2O3分别作用于白血病细胞株时,去甲基化作用增强,SHP-1 mRNA的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C-kit mRNA的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经两两比较,二者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60细胞株中SHP-1 mRNA表达缺如,经去甲基化作用后表达恢复,说明SHP-1基因高度甲基化与白血病发生有关;在白血病形成中可能存在C-kit mRNA表达的异常增高。As2O3对SHP-1与C-kit的表达水平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浓度越高,SHP-1平均表达水平越高,C-kit mRNA表达水平越低,在特定的浓度下,呈现时间依赖性;SHP-1 mRNA与C-kit mRNA表达呈负相关,提示白血病细胞中SHP-1表达降低或缺如削弱了对C-kit信号通路的负调控而在白血病形成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SHP-1 C-KIT 白血病 去甲基化
下载PDF
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比例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例变化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巨勇 牟娜 +2 位作者 牟佳 张长庚 王冬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85-1189,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NLR)比例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例(PLR)变化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本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0例,记录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 目的:探讨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NLR)比例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例(PLR)变化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本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0例,记录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数(ANC)、血小板数目(PC)、肾小球滤过率(GFR)、血钙、白蛋白、β2微球蛋白等。结果:ROC曲线分析预测预后的NLR最佳阈值为2.78(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43.1%),PLR最佳阈值为155.58(敏感性为67.7%,特异性为36.9%)。依据不同NLR和PLR值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高NLR和PLR患者白蛋白水平较低,临床分期较高。高NLR患者以男性为主,血红蛋白、GFR值、白蛋白水平较低,白细胞数目和β2微球蛋白水平较高。高PLR患者白蛋白水平较低,临床分期较高。多因素分析显示,β2微球蛋白水平和NLR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NLR患者生存期中位数为37个月(95%CI:21.80-52.19),低NLR患者生存期中位数为66个月(95%CI:53.19-78.80)。在高PLR患者中,生存期中位数为45个月(95%CI:0.00-91.18),低PLR患者生存期中位数为62个月(95%CI:45.67-78.33)。结论:高NLR值(>2.78)与MM患者预后差相关,可作为MM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比例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例 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冬梅 李英华 +5 位作者 王红芬 孟真 李文肖 刘丽 耿建林 王修乾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409-1410,共2页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螺杆菌 幽门
下载PDF
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家系F7基因信号肽区L12R和3''非翻译区c11814-insAA复合性突变与表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珊 张敬宇 +3 位作者 李峥嵘 王艳 牛志云 林凤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08-515,共8页
目的:通过对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陷症患者家系成员表型与基因型分析,研究其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和FⅦ活性(FⅦ:C)... 目的:通过对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陷症患者家系成员表型与基因型分析,研究其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和FⅦ活性(FⅦ:C)、FⅦ抗原(FⅦ:Ag)检测,对其F7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侧翼、启动子区进行测序,以寻找致病基因突变。根据信号肽预测数据库构建包含所发现突变的FVII蛋白分子模型,进行功能预测,推断其对蛋白合成和功能的影响。结果:先证者APTT正常,PT明显延长(58.3 s),FⅦ:C显著下降(1.1%),FⅦ:Ag重度降低(0.9%),其父母的APTT、PT、FⅦ:C和FⅦ:Ag均在正常范围内。先证者和其父亲的F7基因第1a外显子第556位核苷酸发生杂合性T/G突变,导致相应氨基酸由亮氨酸(L)变成精氨酸(R),即L12R。功能预测分析提示,L12R突变影响到信号肽区不同区域的分割及其相应功能,进而导致成熟蛋白质的合成减少和因子活性明显降低。同时,先证者F7基因还存在自发性3'非翻译区c11814-ins AA杂合性突变,而其父母均无此突变。结论:发现1例F7基因L12R突变,位于信号肽区的该杂合突变是导致此例遗传性FVII缺乏症发生的主要分子基础,而位于3'非翻译区的自发性c11814-ins AA突变则进一步造成了FⅦ合成的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Ⅶ缺陷 F7基因 信号肽区L12R 3'非翻译区 c11814-insAA复合性突变
下载PDF
甲基化抑制剂5-杂氮脱氧胞苷和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中SHP-1和c-kit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孟真 罗建民 +2 位作者 李英华 王东梅 陈娜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254-2256,共3页
目的:探讨甲基化抑制剂As2O3和5-aza-CdR在急性白血病细胞株中对SHP-1及C-kit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HL60细胞株药物组与对照组SHP-1、c-kit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种药物联合应用,SHP-1mRNA的表达水平比单独用药时显... 目的:探讨甲基化抑制剂As2O3和5-aza-CdR在急性白血病细胞株中对SHP-1及C-kit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HL60细胞株药物组与对照组SHP-1、c-kit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种药物联合应用,SHP-1mRNA的表达水平比单独用药时显著升高,c-kitmRNA的表达水平比单独用药时降低,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HL60细胞株中存在SHP-1、c-kitmRNA表达异常;5-aza-CdR和As2O3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加强去甲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5-杂氮脱氧胞苷 SHP-1 C-KIT 白血病 甲基化抑制剂
下载PDF
5-杂氮脱氧胞苷去甲基化作用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中SHP-1和C-kit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孟真 李英华 +1 位作者 王东梅 罗建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72-1576,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SHP-1及C-kit基因在急性白血病HL-60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5-杂氮脱氧胞苷(5-azaCdR)去甲基化作用对SHP-1及C-kit表达的影响。用RT-PCR方法检测药物处理组HL-60细胞与对照组SHP-1、C-kit基因的mRNA的表达水平。用甲基化特异... 本研究旨在探讨SHP-1及C-kit基因在急性白血病HL-60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5-杂氮脱氧胞苷(5-azaCdR)去甲基化作用对SHP-1及C-kit表达的影响。用RT-PCR方法检测药物处理组HL-60细胞与对照组SHP-1、C-kit基因的mRNA的表达水平。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 SP)检测HL-60细胞中SHP-1、C-kit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改变。结果表明,在原本不表达SHP-1 mRNA的HL-60细胞中,经过5-aza-CdR的去甲基化作用后,SHP-1可以重新表达,而使原来高表达的C-kit mRNA水平下降。当0.5、1、2μmol/L 5-aza-CdR分别作用于白血病细胞株时,去甲基化作用增强,SHP-1 mRNA的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C-kit mRNA的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两两比较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60细胞株中SHP-1 mRNA表达缺如,经去甲基化作用后表达恢复,说明SHP-1基因高度甲基化与白血病发生有关;白血病形成中可能存在C-kit mRNA表达的异常增高。5-aza-CdR对SHP-1与C-kit的表达水平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浓度越高,SHP-1平均表达水平越高,C-kit mRNA表达水平越低,在特定的一个浓度下,呈现时间依赖性。SHP-1 mRNA与C-kit mRNA表达呈负相关,提示白血病细胞中SHP-1表达的降低或缺如消弱了对C-kit信号通路的负调控而在白血病形成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杂氮脱氧胞苷 SHP-1 C-KIT 白血病 去甲基化作用
下载PDF
雄激素联合小剂量全反式维甲酸治疗MDS-RA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东梅 张岩 +2 位作者 李英华 刘丽 王修乾 《疑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61-162,共2页
关键词 雄激素 小剂量 维甲酸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RA 难治性贫血
下载PDF
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的jak2v617f点突变与socs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冬梅 潘崚 +3 位作者 张俊棉 李英华 王红芬 王修乾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79-483,共5页
本研究探讨bcr-abl阴性MPD患者中的jak2v617f点突变与socs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选择62例bcr-abl阴性MPD患者(PV26例、ET26例、IMF9例、CNL1例)为研究组,CML20例、AL10例、健康志愿者15名为对照组;用AS-PCR检测各组患者jak2v617f的突变情... 本研究探讨bcr-abl阴性MPD患者中的jak2v617f点突变与socs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选择62例bcr-abl阴性MPD患者(PV26例、ET26例、IMF9例、CNL1例)为研究组,CML20例、AL10例、健康志愿者15名为对照组;用AS-PCR检测各组患者jak2v617f的突变情况,PCR产物纯化后测序以发现突变患者;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socs3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bcr-abl阴性MPD患者中jak2v617f点突变阳性组及阴性组之间socs3 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在62例bcr-abl阴性MPD患者中44例jak2v617f突变阳性(PV23例、ET15例、IMF5例、CNL1例),18例突变阴性。对照组均为阴性。44例突变阳性组中39例表达socs3 mRNA。18例突变阴性组中10例表达socs3 mRNA。jak2v617f突变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的socs3 mRNA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χ2值=8.44,p<0.005);jak2v617f突变阳性组与阴性组两组患者的socs3 mRNA表达水平也有显著性差异(t值2.167,p=0.035)。结论bcr-abl阴性MPD患者中jak2v617f点突变阳性与阴性组socs3 mRNA的表达率及表达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疾病 JAK2V617F socs3基因 bcr—ab1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髓外浆细胞瘤二例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冬梅 李英华 王洪芬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0-511,共2页
例1男,82岁。主因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plasmacytoma,EMP)术后5年9个月,确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年7个月,为进一步化疗于2012年3月27日入院。患者于5年9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双侧泪腺肿大,无疼痛,伴眼泪增多,左下颌肿物如核... 例1男,82岁。主因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plasmacytoma,EMP)术后5年9个月,确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年7个月,为进一步化疗于2012年3月27日入院。患者于5年9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双侧泪腺肿大,无疼痛,伴眼泪增多,左下颌肿物如核桃大小,无疼痛。5年5个月前在我院行左侧颌下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未见异常。5年2个月前始右侧腹股沟数个淋巴结肿大,无疼痛,生长不快,未予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瘤 淋巴结 泪器 乳腺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病例报告 髓外浆细胞瘤
下载PDF
羟基脲相关的手部皮肤慢性伤口导致鳞状细胞癌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真 王冬梅 李英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966-3966,共1页
患者,女,60岁,3年前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查BCR/ABL阳性,因某种原因最终选择服用羟基脲治疗原发病,剂量为3.0—4.0g/d(根据血常规结果调整羟基脲用量)。原发病一直比较稳定,
关键词 羟基脲 鳞状细胞癌 慢性伤口 手部皮肤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CR ABL 原发病 血常规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七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英华 王冬梅 罗建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17-519,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诊断、治疗和转归。方法总结近10年来我院诊治的7例PCNSL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治疗方案及随诊情况。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障碍、颅内压增高、中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影像学表现...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诊断、治疗和转归。方法总结近10年来我院诊治的7例PCNSL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治疗方案及随诊情况。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障碍、颅内压增高、中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影像学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类圆形肿块或结节影,肿瘤周围水肿相对较轻。7例患者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4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采用以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和大剂量地塞米松(HD-DEX)为基础的系统化疗联合鞘内(或侧脑室内)局部注射加或不加全颅脑放疗,生存期6~83个月,平均生存32个月。结论PCNSL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脑组织活检是重要的确诊手段,PCNSL多为B细胞来源的NHL,预后与年龄及行为状态相关。以HD-MTX和HD-DEX为基础的全身化疗联合鞘内注射治疗PC-NSL效果较好,远期神经毒性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 甲氨蝶呤 地塞米松
下载PDF
肢体缺血预处理对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成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LIPC)对造影剂肾病(radio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RCIN)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我院接受造影剂检查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LIPC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LIPC)对造影剂肾病(radio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RCIN)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我院接受造影剂检查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LIPC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静脉水化治疗,上肢绑血压计袖带,LIPC组充气压力至高于收缩压50 mmHg,对照组充气压力至舒张压水平,持续5 min,放气至0 mmHg,间隔5min后再次充气、放气,共4个循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72 h血肌酐(SCr)、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的变化及RCIN的发生率。结果:造影后对照组SCr较LIPC组明显升高,T-SOD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SCr(185.8±27.2)μmol/L vs.(172.6±26.4)μmol/L,T-SOD(93.24±15.69)U/L vs.(108.28±16.35)U/L,MDA(6.98±1.90)μmol/L vs.(6.01±1.98)μmol/L。LIPC组RCIN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0.9%(15/46)vs.32.6%(5/46)。结论:在行血管造影检查前,给予LIPC能显著降低RCIN的发生;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造影剂肾病 氧化应激 预防
下载PDF
冷凝集素综合征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κ血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冬梅 李英华 +2 位作者 郭素青 李志赏 张永晓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3期198-199,共2页
目的分析冷凝集素综合征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κ血症的临床资料,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冷凝集素综合征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κ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该例患者未发现明显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与... 目的分析冷凝集素综合征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κ血症的临床资料,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冷凝集素综合征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κ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该例患者未发现明显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与寒冷相关的血管内溶血,实验室检查抗人球蛋白试验C3阳性,Ig M-KAP型M蛋白血症,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效果欠佳,利妥昔单抗治疗有效。结论冷凝集素综合征患者应该常规检查免疫球蛋白及免疫固定电泳除外淋巴浆细胞增殖性疾病,在注意保暖的同时,应用利妥昔单抗可望控制溶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集素综合征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κ血症 利妥昔单抗
下载PDF
JAK/STAT信号通路与白血病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英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6年第4期108-110,共3页
关键词 JAK/STAT信号通路 白血病 JAK/STAT通路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信号转导通路 造血生长因子 生理过程 发生发育 生物个体 免疫反应
下载PDF
遗传性因子Ⅴ缺乏症1例报告
17
作者 王冬梅 李英华 +1 位作者 孟真 耿建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7-507,共1页
患者女,8岁,主因间断出现皮肤淤斑、鼻衄6年余,右下肢疼痛1d于2013年7月2日15:10入院。患者于入院前6年余(2007年3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皮肤淤斑,鼻衄,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查胛37.2s(11-14s)、AFFF90.2s(2... 患者女,8岁,主因间断出现皮肤淤斑、鼻衄6年余,右下肢疼痛1d于2013年7月2日15:10入院。患者于入院前6年余(2007年3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皮肤淤斑,鼻衄,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查胛37.2s(11-14s)、AFFF90.2s(24~37s),均显著延长,FIB测不出(低于测试范围),诊为“纤维蛋白原缺乏症”。予输注冷沉淀后好转。之后每有外伤后皮肤淤斑,查凝血指标均示PT、APTT明显延长,而纤维蛋白原多示正常,偶有轻微下降。但输注冷沉淀可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因子V 遗传性 皮肤淤斑 APTT 右下肢疼痛 显著延长
下载PDF
获得性血友病A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8
作者 王冬梅 刘珊 石锐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014-2015,共2页
获得性血友病(acquired hemophilia,AH)是指非血友病患者出现自发获得性凝血因子自身抗体所引起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获得性Ⅷ因子(FⅧ)抗体导致的获得性血友病A(AHA)。AHA临床上较少见,发病较突然,出血较重,如不... 获得性血友病(acquired hemophilia,AH)是指非血友病患者出现自发获得性凝血因子自身抗体所引起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获得性Ⅷ因子(FⅧ)抗体导致的获得性血友病A(AHA)。AHA临床上较少见,发病较突然,出血较重,如不能及时诊治可危及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血友病 文献复习 获得性凝血因子 出血性疾病 自身抗体 血友病患者 Ⅷ因子 AHA
下载PDF
原发甲状腺淋巴瘤4例临床诊治及预后分析
19
作者 李英华 王东梅 +2 位作者 王修乾 李志芳 孟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年第5期590-591,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 预后分析 临床诊治 LYMPHOMA 淋巴结受累 结外NHL 恶性肿瘤 淋巴组织 临床特征 病理分型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东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1246-1247,共2页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观察 CAA 中西医结合疗法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