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脂血症合并急性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CT血管造影影像表现及与临床症状和病情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田广益 张中涛 +2 位作者 李国龙 张志建 刘思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9期95-101,共7页
目的 探究CT血管造影(CTA)对高脂血症合并急性脑梗死(ACI)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症状和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60例高脂血症合并ACI动脉粥样硬化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50例无高脂血症ACI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对照组。比... 目的 探究CT血管造影(CTA)对高脂血症合并急性脑梗死(ACI)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症状和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60例高脂血症合并ACI动脉粥样硬化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50例无高脂血症ACI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CTA影像表现、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析研究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血管狭窄程度与血脂指标、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NIH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组治疗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血管狭窄程度与静脉溶栓早期疗效的关系。结果 2组颈总动脉中部、颈总动脉分叉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分布情况及血管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研究组血清TC、LDL-C、HDL-C、ApoB、TG水平及NI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大脑中动脉Vs、Vm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管狭窄程度与血清TC、LDL-C、HDL-C、ApoB、TG水平及NIHSS评分呈正相关,与大脑中动脉Vs、Vm呈负相关(P<0.01)。研究组治疗前颈总动脉分叉处斑块性质、血管狭窄程度与早期疗效呈负相关(r=-0.706、-0.680,P<0.05)。结论 CTA检查对高脂血症合并ACI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狭窄程度、斑块性质具有较高评估价值,能为预测病情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CT血管造影 高脂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狭窄 三酰甘油 载脂蛋白B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改良中药硬膏热贴敷联合BTA治疗中风后肩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玉玲 郝娜 +2 位作者 张明明 肖文霞 李洪梅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297-301,共5页
目的 探究改良中药硬膏热贴敷配合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A)治疗中风后肩痛(Hemiplegic shoulder pain, HS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期间衡水市中医医院脑病门诊就诊及住院的中风后肩痛患者200例,按... 目的 探究改良中药硬膏热贴敷配合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A)治疗中风后肩痛(Hemiplegic shoulder pain, HS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期间衡水市中医医院脑病门诊就诊及住院的中风后肩痛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A型肉毒毒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改良中药硬膏热贴敷配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持续治疗8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水平、扩展Barthel指数(Extended barthel index, EBI)量表评分、上肢简化Fugl-Meyer法(Fugl-Meyer assessment, FM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94/100)高于对照组81.00%(8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IL-1β、NO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BI、FM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肩关节外展、外旋、屈曲活动度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中药硬膏热贴敷配合BTA治疗能够改善中风后肩痛患者的上肢神经功能、肩关节活动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缓解其疼痛,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独BTA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肩痛 改良中药硬膏 热贴敷 A型肉毒毒素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重度颈动脉狭窄CT灌注成像输入方法分析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慎和 郭菲 +2 位作者 刘冬 王宝志 刘建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49-51,共3页
目的研究重度颈动脉狭窄CT灌注成像(CTP)的输入方法及治疗策略。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重度颈动脉狭窄(C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患者均进行CTP检查,按照CTP输入不同分... 目的研究重度颈动脉狭窄CT灌注成像(CTP)的输入方法及治疗策略。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重度颈动脉狭窄(C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患者均进行CTP检查,按照CTP输入不同分为健侧组、患侧组以及基底组。对比三种输入方式下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以及延迟时间(DT)等灌注值。根据CTP灌注值选取无症状患者进行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无症状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吲哚布芬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三种输入方式下重度CAS患者CBV、TT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组和健侧组灌注参数对比均无差异(P>0.05);患侧组CBF、MTT以及DT与其他两组对比均有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IB、D-D、TM以及TAFI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IB、D-D、TM以及TAF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以及腹痛。观察组发生率仅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卒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度颈动脉狭窄的患者,选择健侧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对CTP灌注参数影响较小,且吲哚布芬治疗效果较好,能尽可能降低患者的卒中发生率,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颈动脉狭窄 CT灌注成像 吲哚布芬 阿托伐他汀 卒中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张纯燕 王冬 张慎和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特点,分析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T2DM患者195例,其中合并冠心病90例,未合并冠心病105例。选择单纯冠心病76例。比较T2DM合并冠心病组与单纯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特点,分析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T2DM患者195例,其中合并冠心病90例,未合并冠心病105例。选择单纯冠心病76例。比较T2DM合并冠心病组与单纯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T2DM合并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T2DM合并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程度均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 <0. 01)。年龄、游离脂肪酸、同型半胱氨酸(Hcy)、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升高均是T2DM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P <0. 05)。结论对高龄糖尿病患者,应监测血脂、尿蛋白及Hcy等相关指标,以及时调整治疗策略,避免发生严重心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桑桂双枝方湿敷配合蜡疗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明明 郝娜 +3 位作者 李玉玲 国赢男 肖文霞 葛俊领 《吉林中医药》 2022年第5期566-569,共4页
目的观察桑桂双枝方湿敷配合蜡疗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疗法,观察组采用桑桂双枝方湿敷加蜡疗,2组均每日治疗1次,... 目的观察桑桂双枝方湿敷配合蜡疗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疗法,观察组采用桑桂双枝方湿敷加蜡疗,2组均每日治疗1次,同时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及健康教育,连续治疗14 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相关检测指标。结果观察组关节活动度(ROM)、上肢运动功能评测(FM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95/100)高于对照组(87.0%,87/100)(P<0.05)。结论桑桂双枝方湿敷配合蜡疗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 桑桂双枝方 湿敷 蜡疗
下载PDF
CTP成像对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保守治疗反应性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冬 张慎和 郭菲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872-878,共7页
[目的]探讨颅脑CT灌注(CTP)成像对重度颈动脉狭窄(CAS)患者保守治疗的反应性评估价值。[方法]选取重度CAS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保守治疗,根据1年内是否出现脑缺血性疾病分为低反应组和高反应组。对比两组局部脑血容量(rCBV)、局... [目的]探讨颅脑CT灌注(CTP)成像对重度颈动脉狭窄(CAS)患者保守治疗的反应性评估价值。[方法]选取重度CAS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保守治疗,根据1年内是否出现脑缺血性疾病分为低反应组和高反应组。对比两组局部脑血容量(rCBV)、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平均通过时间(rMTT)、局部达峰时间(rTTP),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保守治疗反应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分析rCBV、rCBF、rTTP、rMTT对保守治疗反应性的评估价值,并进行决策曲线及临床影响曲线验证。[结果]随访1年,90例重度CAS患者脱落2例,有效随访88例,未发生脑缺血相关并发症65例(高反应组),发生脑缺血性疾病23例(低反应组),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5例(17.05%),脑梗死8例(9.09%);治疗3个月,两组rCBF大于治疗前,rMTT、rTTP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低反应组rCBF小于高反应组,rMTT、rTTP大于高反应组(P<0.05);应用Cox回归模型筛选出的收缩压、尿酸、rCBF、rMTT、rTTP构建重度CAS患者保守治疗反应性列线图预测模型,一致性指数为0.896;校正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预测保守治疗反应性与实际保守治疗反应性吻合度较高;在阈值为0.16~0.95范围内,列线图模型联合评估重度CAS患者保守治疗反应性的净受益率优于单独检测;在阈值概率为0.41时,被联合检测方案划分为高风险的人数与真阳性例数基本达到一致。[结论]CTP成像参数与重度CAS患者治疗反应性关系密切,可为临床早期评估治疗反应性提供参考,有助于确保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P成像 重度颈动脉狭窄 保守治疗反应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