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CT测量联合术中横突中点定位法行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及可行性分析
1
作者 王晓东 刘静 +2 位作者 刘璞 刁浩峰 李士学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8期66-70,共5页
目的:分析术前CT测量联合术中横突中上1/3定位法行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分析行椎板减压内固定术治疗的91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用的椎弓根钉置钉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 目的:分析术前CT测量联合术中横突中上1/3定位法行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分析行椎板减压内固定术治疗的91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用的椎弓根钉置钉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术前CT测量联合术中横突中上1/3定位法置钉,对照组采用人字嵴法置钉。比较两组在置钉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首次置钉准确率以及螺钉与椎弓根皮质关系的差异性,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置钉时间及术中透视次数相比,两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进钉点选取准确率相比,观察组置钉准确率为94.2%(228/242),对照组为88.8%(167/1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04,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较术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967,F=57.662;P<0.05),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术后腰椎CT扫描获得的椎弓根螺钉与周围皮质的关系,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7,P<0.05)。结论:临床中术前采用CT测量联合术中横突中上1/3定位法置钉,可获得更高的置钉准确率及更好的弓根与螺钉包容关系,可为椎弓根钉的准确置入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及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扫描 椎弓根螺钉 腰椎管狭窄症 置钉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近中期桥血管闭塞的相关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石秋林 刘静 +1 位作者 羡海英 陈登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近中期桥血管的通畅率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术后患者预防桥血管病变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4年9月在衡水市人民医院心外科接受首次CABG术患者38例,人选者在复查期间未再行任何血管再...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近中期桥血管的通畅率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术后患者预防桥血管病变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4年9月在衡水市人民医院心外科接受首次CABG术患者38例,人选者在复查期间未再行任何血管再通术(PTCA、PCI及CABG等),术后4-59(28.1±17.6)个月复查时均行CTA检查,部分患者行CAG检查对照,分别计算动脉桥血管和静脉桥血管的通畅情况,分析影响CABG术后患者桥血管通畅情况的高危因素。结果CABG术后桥血管的总通畅率为75.3%;LIMA的总通畅率为92.9%,SV的总通畅率为64.4%。结论乳内动脉桥血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大隐静脉桥血管。患者的手术年龄、性别以及综合相关危险因素[包括肥胖、吸烟、心肌梗死史、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血管意外史及有无症状(包括胸前区疼痛、胸闷憋气、夜间呼吸困难)等]都会影响桥血管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桥血管 通畅率 高危因素
下载PDF
法洛四联症合并右肺动脉起源异常并延迟关胸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石秋林 刘静 +2 位作者 陈登峰 羡海英 屈正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11期1054-1055,I0002,共3页
1病例资料4岁男性患儿,主因发现“心脏杂音4年”入院。查体:口唇及末梢轻微发绀,无杵状指。心率116次/min,律齐,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胸片示心影近似靴形,上纵隔影宽,肺动脉段... 1病例资料4岁男性患儿,主因发现“心脏杂音4年”入院。查体:口唇及末梢轻微发绀,无杵状指。心率116次/min,律齐,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胸片示心影近似靴形,上纵隔影宽,肺动脉段凹陷,右室增大。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增宽、前移,骑跨于窒间隔上,前后骑跨率约50%,左右骑跨率约50%;室间隔与主动脉前壁连续中断2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肺动脉 延迟关胸
下载PDF
经房间隔穿刺途径行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曹月诚 羡海英 +4 位作者 石秋林 王金星 王小祥 叶杰 陈登峰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71-974,共4页
目的探讨经房间隔(AS)穿刺途径行介入封堵术治疗卵圆孔未闭(PFO)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衡水市人民医院心外科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经卵圆孔途径行介入封堵失败后改经AS穿刺途径完成PFO封堵的21... 目的探讨经房间隔(AS)穿刺途径行介入封堵术治疗卵圆孔未闭(PFO)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衡水市人民医院心外科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经卵圆孔途径行介入封堵失败后改经AS穿刺途径完成PFO封堵的21例患者为AS穿刺组,取同期经卵圆孔途径行介入封堵术的30例PFO患者为对照组。观察PFO封堵术的有效封堵率、并发症、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及预后情况。结果经导管PFO封堵术的成功率为100%。AS穿刺组的平均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延长(78.0 min±13.4 min vs. 49.2 min±11.9 min)。2组患者术中及术后3 d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1~18个月,AS穿刺组存在1例严重残余分流,有效封堵率为95.2%,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主要研究终点事件(卒中、周围血栓栓塞、死亡)和次要研究终点事件(新发房颤、心肌梗死、PFO相关的再次住院、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随访期间内2组间无缺血事件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房间隔穿刺和卵圆孔常规途径行PFO封堵术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无缺血事件的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可作为常规途径失败后较为安全的一种技术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 未闭 心间隔封堵装置 介入封堵术 房间隔穿刺 卵圆孔未闭 房间隔封堵装置
下载PDF
卵圆孔未闭合并隐匿性卒中患者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曹月诚 羡海英 +3 位作者 石秋林 马星 齐恩林 陈登峰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70-674,共5页
目的探讨卵圆孔未闭(PFO)合并隐匿性卒中(CS)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9年3月衡水市人民医院心外科和神经内科收治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确诊的PFO患者117例,依据入院时有无发生CS将患者分为CS组(52例)和非C... 目的探讨卵圆孔未闭(PFO)合并隐匿性卒中(CS)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9年3月衡水市人民医院心外科和神经内科收治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确诊的PFO患者117例,依据入院时有无发生CS将患者分为CS组(52例)和非CS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TEE图像测量的PFO高度、PFO通道长度,以及房间隔动脉瘤(ASA)、静息时右向左分流(RLS)、小角度PFO的患者构成比。采用ROC曲线评估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预测CS发生的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FO患者发生C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CS组患者的年龄和高敏CRP(hs-CRP)、D-二聚体、NT-proBNP均显著高于非CS组(P<0.05或0.01)。CS组患者的PFO高度显著大于非CS组(P<0.05),两组间PFO通道长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组大尺寸PFO、长通道PFO、小角度PFO、静息时RLS的患者构成比均显著高于非CS组(P<0.05或0.01),两组间ASA患者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T-proBNP判断PFO患者发生CS的AUC为0.667(P=0.002),判断CS发生的最佳临界值为76.5 ng/L,诊断CS发生的灵敏度为0.865,特异度为0.7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CRP(OR=1.225,95%CI为1.063~1.411)、D-二聚体(OR=1.002,95%CI为1.000~1.005)、NT-proBNP(OR=1.005,95%CI为1.005~1.009)、PFO高度(OR=1.262,95%CI为1.017~1.566)是PFO患者发生CS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hs-CRP、D-二聚体、NT-proBNP可作为PFO患者发生CS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NT-proBNP可作为预测PFO患者发生CS的有效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 未闭 隐匿性卒中 生物学标志物 预测因素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在少量右向左分流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曹月诚 羡海英 +3 位作者 石秋林 王金星 王小祥 陈登峰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9年第7期1062-1066,共5页
目的 探讨伴有少量右向左分流(RLS)的卵圆孔未闭(PFO)行经导管封堵术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预后。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衡水市人民医院心外科行PFO封堵术的患者共30例,其中伴有少量RLS者11例(A1组),伴有中到大量RLS者19... 目的 探讨伴有少量右向左分流(RLS)的卵圆孔未闭(PFO)行经导管封堵术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预后。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衡水市人民医院心外科行PFO封堵术的患者共30例,其中伴有少量RLS者11例(A1组),伴有中到大量RLS者19例(A2组);选取同期行药物治疗的PFO患者30例为对照组(B组)。对比分析了各组卒中复发率、手术组的手术成功率及预后等指标。结果 经导管封堵少量RLS组与中到大量RLS组术后均无残余分流,手术成功率84.6%,与药物治疗相比,少量RLS组行PFO封堵术可取得与伴有中到大量RLS组同样的临床疗效,均可降低卒中复发率。结论 伴有少量RLS的PFO患者亦可考虑行PFO封堵术,但该结果需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右向左分流 经导管封堵术 卒中
下载PDF
经皮封堵术在55岁以上高危卵圆孔未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7
作者 曹月诚 羡海英 +3 位作者 石秋林 王金星 王小祥 陈登峰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66-470,共5页
目的探讨年龄大于55岁的高危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患者行经皮封堵术的必要性、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衡水市人民医院心外科行PFO封堵术的患者共60例,其中年龄大于55岁的患者24例(A组),年龄小... 目的探讨年龄大于55岁的高危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患者行经皮封堵术的必要性、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衡水市人民医院心外科行PFO封堵术的患者共60例,其中年龄大于55岁的患者24例(A组),年龄小于55岁患者36例(B组);观察A、B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或隐匿性脑卒中等反常栓塞事件复发率等预后情况。选取同期行药物治疗的年龄大于55岁的高危PFO患者30例为对照组(C组)。结果A、B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残余分流的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FO相关的反常栓塞事件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TIA或隐匿性脑卒中复发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药物治疗方案,经皮封堵术在年龄大于55岁的高危PFO患者有着更好的疗效,同时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因此对伴有TIA或隐匿性脑卒中的年龄大于55岁的PFO患者在除外禁忌症后,仍应考虑行经皮封堵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经皮封堵术 55岁以上 高危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及免疫反应变化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于游游 李秋梅 +1 位作者 闫婷 张长庚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3-336,共4页
目的 研究宫颈癌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病原体种类,以及感染时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6例,均接受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采集患者术后尿液,采用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病原菌,... 目的 研究宫颈癌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病原体种类,以及感染时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6例,均接受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采集患者术后尿液,采用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病原菌,根据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未感染组,采用Logistic分析术后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IL-2^(+) CD4^(+)、IFN-γ^(+) CD4^(+)、TNF-α^(+) CD4^(+)等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反应变化情况。结果 86例宫颈癌患者中术后发生尿路感染22例(25.58%),分离出革兰阴性菌22株,革兰阳性菌13株。主要感染病原菌大肠埃希菌7株,肺炎克雷伯菌6株,铜绿假单胞菌5株,粪肠球菌5株。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留置尿管方式、留置尿管时间、术后尿潴留、住院时间以及IL-2^(+) CD4^(+)、IFN-γ^(+) CD4^(+)、TNF-α^(+) CD4^(+)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是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术前感染组IL-2^(+) CD4^(+)、IFN-γ^(+) CD4^(+)、TNF-α^(+) CD4^(+) T细胞亚群水平均低于未感染组,而术后5 d均明显增加,其中感染组增加程度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或P<0.01)。结论 宫颈癌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病原体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且感染的发生使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显著变化,免疫功能呈增强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尿路感染 T淋巴细胞 免疫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