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子宫切除术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商华 《青春期健康》 2014年第S1期26-27,共2页
子宫切除术是产科进行急、重症出血,减少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急救措施,在临床中,一旦出现比较危险的情况,通常都会采用子宫切除术来进行应对,这种手术对于保证急重症孕妇以及新生儿的生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子宫切除... 子宫切除术是产科进行急、重症出血,减少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急救措施,在临床中,一旦出现比较危险的情况,通常都会采用子宫切除术来进行应对,这种手术对于保证急重症孕妇以及新生儿的生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子宫切除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子宫切除术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子宫切除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探讨腹腔镜下经膀胱侧入层次分离法行大子宫全切除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2
作者 蒋荣梅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4期172-175,共4页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经膀胱侧入层次分离法应用在大子宫全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衡水市枣强县人民医院收治且行全子宫全切除术(TLH)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经膀胱侧入层次分离法应用在大子宫全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衡水市枣强县人民医院收治且行全子宫全切除术(TLH)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直入法,观察组采用侧入法,评价两组术中指标、恢复情况、随访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离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5 d平均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除对照组出现3例慢性腹痛,两组阴道断端、腹壁创口均恢复良好,均未见排尿障碍、盆腔粘连增厚等并发症。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经膀胱侧入层次分离法行TLH,手术创伤轻,离床时间与住院时间少,可行性强,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经膀胱侧入层次分离法 大子宫全切除术 可行性 优越性
下载PDF
精子DNA碎片率与AIH或IVF-ET临床妊娠率的相关性 被引量:6
3
作者 马刚 李路 +3 位作者 冀雪霞 苗艳梅 苏辉 乔志成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12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精子DNA碎片率与因常见男性因素为主行夫精人工授精术(AIH)或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治疗夫妇临床妊娠率的相关性。方法:筛选因常见男性因素为主行AIH的患者64例及IVF-ET的患者46例,其中女方的促排方案相同,男女年龄均在4... 目的:探讨精子DNA碎片率与因常见男性因素为主行夫精人工授精术(AIH)或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治疗夫妇临床妊娠率的相关性。方法:筛选因常见男性因素为主行AIH的患者64例及IVF-ET的患者46例,其中女方的促排方案相同,男女年龄均在40岁以下,平均年龄(31±9)岁,基本排除女方常见不孕因素。根据术中精子DNA碎片率的高低,分为五组:组1:术前3个月内精子DNA碎片检查结果正常组,24例(AIH,16例);组2:术前精子DNA碎片检查结果异常,经治疗后好转组,44例(AIH,30例);组3:术前精子DNA碎片检查结果异常,经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或拒绝治疗组,22例(AIH,10例);组4:术前未做精子DNA碎片率检查,术中留取精液检测结果异常组,10例(AIH,4例);组5:术前未做精子DNA碎片率检查,术中留取精液检测结果正常组,10例(AIH,4例);分别统计各组AIH及IVF-ET的临床妊娠率,计算两者均值,并比较各组差异。结果:组1、组2、组3、组4、组5妊娠率分别为37.5%、31.8%、31.8%、20.0%、45.5%。结论:精子DNA碎片率会显著影响以男性因素为主的AIH或IVF-ET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见男性因素 精子DNA碎片率 IUI IVF-ET 临床妊娠率
下载PDF
乳杆菌阴道胶囊联合替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蒋荣梅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2年第21期77-80,共4页
目的 探究乳杆菌阴道胶囊联合替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8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替硝唑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乳杆菌活菌... 目的 探究乳杆菌阴道胶囊联合替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8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替硝唑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安全性及阴道乳酸杆菌检测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研究组复发率分别为5.88%、14.71%,均低于对照组的26.47%、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乳酸杆菌阳性率、乳酸杆菌阳性菌落>1/2培养基面积检出率、产H2O2乳酸杆菌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替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阴道内乳酸杆菌定值,降低疾病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阴道胶囊 替硝唑 滴虫性阴道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商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5年第1期205-205,共1页
分析探讨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措施,以期寻求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9*I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7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年龄、病情等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8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方... 分析探讨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措施,以期寻求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9*I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7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年龄、病情等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8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林霉素、康复消炎栓联合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41%(69/88),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9%(85/88),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明显(P〈O.01)。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8.18%(16/88),实验纽患者的复发率为3.41%(3/88),两组患者的治疗复发率差异情况明显(P〈O.01)。对照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总满意度为72.73%(64/88),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满意度为93.18%(82/88),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差异情况明显(P〈O.05)。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明显,治疗后复发率低,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硝唑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蒋荣梅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1年第36期25-27,共3页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息肉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联合孕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研究组...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息肉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联合孕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在术后采用地屈孕酮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及复发率。结果术前,两组月经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6、12个月,研究组月经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6、12个月,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复发率为4.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片联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有助于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去除术 孕激素 子宫内膜息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