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藏胚胎骨的组织结构及BMP的免疫组化观察
1
作者 屈丽华 李秀芝 +1 位作者 熊平 龙治峰 《衡阳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学方法,观察了-20℃冷藏6~8个月的人胚胎长骨的组织结构与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保存情况,并与同体胚胎新鲜骨进行了对比。发现-20℃冷藏6~8个月的胚胎骨中,骨髓细胞大部分失活、死亡,骨细胞... 用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学方法,观察了-20℃冷藏6~8个月的人胚胎长骨的组织结构与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保存情况,并与同体胚胎新鲜骨进行了对比。发现-20℃冷藏6~8个月的胚胎骨中,骨髓细胞大部分失活、死亡,骨细胞部分死亡、消失,但破骨细胞、成骨细胞保存较好,BMP保存良好。认为用-20℃冷藏半年以上的胚胎骨作骨移植,既可避免活的免疫原性细胞所激发的强烈的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骨 骨形态发生蛋白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9
2
作者 李美香 谭思杰 +5 位作者 伍代朝 谢远杰 黄欣琼 莫中成 李忠玉 姜志胜 《基础医学教育》 2019年第7期501-504,共4页
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围绕一流基础医学学科建设目标,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导向,课程组对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系列改革。该课程组通过优化教... 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围绕一流基础医学学科建设目标,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导向,课程组对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系列改革。该课程组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建设优质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和建立多元化教学考核方式等措施,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理论和实验教学长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与胚胎学 教学改革 “双一流”建设
下载PDF
医学研究生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信息化教学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美香 谭思杰 +6 位作者 伍代朝 雷小灿 何伟国 黄欣琼 肖萍 石金风 李素云 《基础医学教育》 2021年第5期315-317,共3页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医学研究生选修的一门重要的公共课,目前是医学研究生科研课题中应用较广泛的重要方法之一。合适的教学方法对研究生掌握这门课程及操作方法以及培养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信息化...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医学研究生选修的一门重要的公共课,目前是医学研究生科研课题中应用较广泛的重要方法之一。合适的教学方法对研究生掌握这门课程及操作方法以及培养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信息化教学能够将课程中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实验室操作过程连续化及动态化,充实教学内容,丰富学习环境,并促进医学研究生医学高阶思维技能的培养。同时,信息化教学给医学研究生和教师提供了自如、无障碍的交流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研究生教学 信息化教学
下载PDF
人胚胎皮肤的发育与胎龄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严悦卿 李秀芝 +1 位作者 盛昆岚 龙治峰 《解剖学杂志》 CAS 1987年第1期46-49,94,共5页
本文收集5~38周胚胎119例,取皮肤作石腊切片,在光镜下观察了表皮、附属器及真皮的发育过程。发现皮肤的成熟程度与胎龄之间有严格的相应关系。周皮泡的形成和脱落、表皮的角化、表皮嵴的发育、真皮内三种纤维的出现等均有恒定的时间。... 本文收集5~38周胚胎119例,取皮肤作石腊切片,在光镜下观察了表皮、附属器及真皮的发育过程。发现皮肤的成熟程度与胎龄之间有严格的相应关系。周皮泡的形成和脱落、表皮的角化、表皮嵴的发育、真皮内三种纤维的出现等均有恒定的时间。因而检查胚胎皮肤可较正确地判断胎龄。本文还将国人胚胎皮肤发育情况与国外文献作了比较,分析了两者的异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胎 相应关系 胶原纤维 网状纤维 白纤维 嗜银纤维 周皮细胞 胎龄 皮肤 解剖部位
下载PDF
霍乱毒素对成年金黄地鼠视网膜节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龙双涟 李雯 李海标 《衡阳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11-113,共3页
为探讨霍乱毒素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手术切断成年金黄地鼠视神经,用荧光染色技术,研究玻璃体注射霍乱毒素对视网膜节细胞凋亡的影响。观察结果如下:(1)切断视神经7d后,霍乱毒素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凋亡细胞平均密度分别为40&... 为探讨霍乱毒素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手术切断成年金黄地鼠视神经,用荧光染色技术,研究玻璃体注射霍乱毒素对视网膜节细胞凋亡的影响。观察结果如下:(1)切断视神经7d后,霍乱毒素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凋亡细胞平均密度分别为40±3.72个/mm2,53.44±4.23个/mm2;凋亡细胞与成活细胞的平均比率分别为(3.36±0.31)%,(6.38±0.5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凋亡细胞密度及凋亡率均下降(P值均<0.01);(2)切断视神经14d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45.31±2.28个/mm2、30.94±2.63个/mm2及(10.97±0.55)%、(15.39±1.31)%。实验组凋亡细胞密度虽有增加,但其凋亡率仍下降(P值均<0.01)。以上结果提示,霍乱毒素能抑制视神经切断的成年金黄地鼠视网膜节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毒素 视网膜节细胞 凋亡 存活 视神经切断
下载PDF
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窦G细胞的免疫组化观察
6
作者 张明亮 严悦卿 曾腊初 《衡阳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363-367,共5页
本文用免疫组化方法(PAP法)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窦粘膜内的胃泌素细胞进行研究,包括在计数单位长度粘膜内G细胞密度及观察G细胞内分泌颗粒的数量、着色程度。结果为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溃疡患者G细胞密度与对照组无差异。少数十二指... 本文用免疫组化方法(PAP法)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窦粘膜内的胃泌素细胞进行研究,包括在计数单位长度粘膜内G细胞密度及观察G细胞内分泌颗粒的数量、着色程度。结果为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溃疡患者G细胞密度与对照组无差异。少数十二指肠溃疡患者G细胞密度显著增高,分泌颗粒密集,提示分泌功能亢进。但也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G细胞密度与对照组无差异。十二指肠溃疡组内各病例间胃窦G细胞的密度及分泌颗粒数量的差异,支持十二指肠溃疡为多源性疾病的学说,胃溃疡组胃窦G细胞密度与对照组接近,说明其病因主要是胃粘膜保护因素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窦 G细胞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及trkA蛋白在部分去传入成鼠备用背根节中表达的研究
7
作者 龙双涟 李恩华 +1 位作者 包杰 罗红梅 《衡阳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371-373,共3页
为探讨背根节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及trkA蛋白对脊髓可塑性的作用,采用成年大鼠5只,建立单侧备用根模型(即切断一侧L1~4,L6~S1的脊髓节段背根,保留L5为备用根及备用背根节)。术后动物存活5天,灌流固定,取... 为探讨背根节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及trkA蛋白对脊髓可塑性的作用,采用成年大鼠5只,建立单侧备用根模型(即切断一侧L1~4,L6~S1的脊髓节段背根,保留L5为备用根及备用背根节)。术后动物存活5天,灌流固定,取双侧L5背根节(DRG)冰冻切片,用兔抗2.5SNGF及trkA蛋白多克隆抗体分别进行S-P法免疫组化反应,DAB显色。并对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进行图像分析。其结果手术侧DRG中NGF及trkA蛋白阳性神经元的平均灰度值均分别显著小于非手术侧(P<0.01),表明手术侧阳性神经元中NGF及trkA的含量增加。结果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trkA蛋白 背根节 备用根模型
下载PDF
发育期心脏心房钠尿肽表达水平的测定
8
作者 罗红梅 汪翼 贺丽萍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41-243,共3页
为了研究胚胎期心脏心房钠尿肽的发生及变化规律 ,收集因孕妇自愿流产或引产的胚胎 6 5例 (经临床证实孕妇无心血管疾病 ) ,用放射免疫法同步测定胚胎心脏各部位心房钠尿肽的含量。结果发现于第 6周心房内心房钠尿肽开始出现 ,但其含量... 为了研究胚胎期心脏心房钠尿肽的发生及变化规律 ,收集因孕妇自愿流产或引产的胚胎 6 5例 (经临床证实孕妇无心血管疾病 ) ,用放射免疫法同步测定胚胎心脏各部位心房钠尿肽的含量。结果发现于第 6周心房内心房钠尿肽开始出现 ,但其含量甚微 ,尔后其含量随胎龄的增长而增加 ;而心室内的心房钠尿肽含量在第 6周时较高 ,且其含量随胎龄的增长而减少 ,至足月时几乎消失。同一胎龄心房钠尿肽以右心耳含量最高 ,右心房含量高于左心房 ,左心室含量高于右心室。这一结果表明人胚胎心房钠尿肽于第 6周出现 ,且随胎龄的增长而增加 ;心室及室间隔内也含心房钠尿肽 ,其含量随胎龄的增长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纳尿肽 胚胎 放射免疫 测定
下载PDF
86例正常人基础状态下胃液中表皮生长因子浓度的放免测定及其意义
9
作者 张明亮 +1 位作者 梁大新 严悦卿 《衡阳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24-25,共2页
对86例正常人基础状态下胃液中表皮生长因子(EGF)浓度进行放免测定,旨在获取我国正常人基础状态下胃液中EGF的浓度,得出胃液内EGF的生理浓度。结果提示:(1)正常人胃液中EGF浓度为0.62±0.15ng/m... 对86例正常人基础状态下胃液中表皮生长因子(EGF)浓度进行放免测定,旨在获取我国正常人基础状态下胃液中EGF的浓度,得出胃液内EGF的生理浓度。结果提示:(1)正常人胃液中EGF浓度为0.62±0.15ng/ml;(2)儿童组:0.61±0.12ng/ml(n=24)、青年组0.65±0.14ng/ml(n=28)、成人组0.59±0.13ng/ml(n=34),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男性0.61±0.14ng/ml(n=52)、女性为0.62±0.15ng(n=34),二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表明正常人EGF浓度与年龄、性别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人 胃液 表皮生长因子 放免测定
下载PDF
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Forskolin促背根节神经突起生长作用的研究
10
作者 李恩华 龙双涟 《衡阳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16-118,共3页
为探讨Forskolin对感觉神经元神经突起生长的影响,采用悬浮培养法,对鸡胚背根节进行体外培养。结果:培养24h后,对照组、Forskolin组、神经生长因子(NGF)组及Forskolin加NGF组生长的神经突起... 为探讨Forskolin对感觉神经元神经突起生长的影响,采用悬浮培养法,对鸡胚背根节进行体外培养。结果:培养24h后,对照组、Forskolin组、神经生长因子(NGF)组及Forskolin加NGF组生长的神经突起的平均长度分别为91.2±17.3μm、272.3±31.4μm、295.3±28.7μm、301.8±40.1μm。与对照组相比,三个实验组生长的神经突起的平均长度均较长(P值均<0.01);Forskolin加NGF组与其它二个实验组比较,神经突起的平均长度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结果提示:1、Forskolin与NGF均有促鸡胚背根节神经突起生长的作用;2、Forskolin与NGF无协同促鸡胚背根节神经突起生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SKOLIN 背根节 神经突起生长 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间质蛋白Periostin高表达对鼻咽癌6-10B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11
作者 肖萍 李通 +1 位作者 杨晓玉 李美香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21-625,共5页
目的探讨间质蛋白Periostin高表达对鼻咽癌6-10B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eriostin高表达前后6-10B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P53和p-Akt的表达;用稳定转染POSTN的6-10B细胞... 目的探讨间质蛋白Periostin高表达对鼻咽癌6-10B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eriostin高表达前后6-10B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P53和p-Akt的表达;用稳定转染POSTN的6-10B细胞(6-10B POSTN细胞)及对照组6-10B系列细胞的培养上清,分别刺激6-10B细胞,检测刺激前后6-10B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P53和p-Akt的表达。将人P53 shRNA干扰载体转染到6-10B、6-10B-GFP和6-10B-POSTN细胞中,流式细胞术检测干扰P53后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eriostin高表达后6-10B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Bax和P53蛋白表达上调,Bcl-2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但Bax/Bcl-2比值显著升高,p-Akt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eriostin高表达的6-10B细胞培养上清培养6-10B后,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下调6-10B细胞中P53基因后,6-10B细胞的凋亡率较对照组无明显改变,而Periostin高表达的6-10B细胞的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结论Periostin蛋白的表达上调可以促进鼻咽癌细胞的凋亡;其促凋亡机制与鼻咽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上调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细胞凋亡 PERIOSTIN P53
下载PDF
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窦G细胞的免疫组化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明亮 严悦卿 曾腊初 《临床消化病杂志》 1994年第2期64-67,共4页
用免疫组化方法(PAP)法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窦粘膜内的胃泌素细胞进行研究,包括计数单位长度粘膜内G细胞密度及观察G细胞内分泌颗粒的数量、着色程度.结果为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溃疡患者G细胞密度与对照组无差异.少数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用免疫组化方法(PAP)法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窦粘膜内的胃泌素细胞进行研究,包括计数单位长度粘膜内G细胞密度及观察G细胞内分泌颗粒的数量、着色程度.结果为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溃疡患者G细胞密度与对照组无差异.少数十二指肠溃疡患者G细胞密度显著增高,分泌颗粒密集,提示分泌功能亢进.但也有十二指肠质疡患者G细胞密度低于对照组均值者.十二指肠溃疡组内各病例间胃窦G细胞的密度及分泌颗粒数量的差异,支持十二指肠溃疡为多源性疾病的学说.胃溃疡组胃窦G细胞密度与对照组接近,说明其病因主要是胃粘膜保护因素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窦 G细胞 胃泌素 十二肠溃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