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衡阳市中心城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鑫 齐增湘 +1 位作者 王宽 李涛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3期60-68,共9页
以衡阳市中心城区为例,结合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特点,采用生态模型法和价值当量法测算空气净化、气候调节、休闲娱乐和水源涵养4项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并分析其空间匹配关系。结果表明:1)生态系统服务空气净化、气候调节、... 以衡阳市中心城区为例,结合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特点,采用生态模型法和价值当量法测算空气净化、气候调节、休闲娱乐和水源涵养4项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并分析其空间匹配关系。结果表明:1)生态系统服务空气净化、气候调节、休闲娱乐和水源涵养供给能力分别为21.75×10^(6)元、167.01×10^(8)元、50.42×10^(6)元和288.83×10^(6)元,空间上总体呈现中心低四周高的空间分布特点。2)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分别为73.77×10^(3)元、2076.71×10^(8)元、2532.94×10^(6)元和630.27×10^(8)元,其空间呈现中心高四周低的空间特征。3)各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匹配度从高到低依次是空气净化(0.51)、气候调节(-0.57)、休闲娱乐(-0.66)和水源涵养(-0.68),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空气净化匹配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城区周边区域,其他三项生态服务高值区则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东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匹配 城市绿地 空间差异
下载PDF
废弃工矿区生态修复潜力分析——以水口山镇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周敏 齐增湘 +1 位作者 吕婧玮 刘鑫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3-281,共9页
废弃矿区及工业生产基地是城镇发展中遗留的历史问题,影响着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同时也是城市生态用地建设的后备资源。以水口山镇为例,识别城市空间和生态用地两者扩张源地,以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土地类型等9个因子构建阻力面,模拟... 废弃矿区及工业生产基地是城镇发展中遗留的历史问题,影响着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同时也是城市生态用地建设的后备资源。以水口山镇为例,识别城市空间和生态用地两者扩张源地,以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土地类型等9个因子构建阻力面,模拟城市空间与生态源地的水平竞合过程,分析工矿区发展为生态用地的潜力,确定生态修复的优先级分区。结果表明:1)城市与生态空间扩张源地的面积为355.95 hm^(2)和3880 hm^(2),分别占总面积的4.13%和45.02%;2)城市空间和生态源地竞合的差值-24883.7~3313.76,并呈现出城市中心区向四周减少的趋势,其高值区分布在北部志辉冶炼厂区,低值区集中在南部裸露矿区;3)工矿区可修复的生态用地面积为333.09 hm^(2),主要分布在金铜冶炼项目等集中的工业园区、康家湾矿区、水口山金属有色公司和部分裸露的采矿区以及尾矿填埋区,且距北部冶炼厂越近的工矿区,其生态修复优先性越高;4)对工矿区内4个优先级区提出治水、治土、植被恢复等不同治理措施与规划策略。研究结果为规划设计以及修复项目在空间尺度上落地和科学治理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工矿区 生态修复 优先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