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唾液链球菌K12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的预防作用
1
作者 苏晓玲 廖道庸 +6 位作者 李超 陈丽 王婧芸 甘甜 罗浩荡 伍宁 何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00-2307,共8页
目的探讨唾液链球菌K12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小鼠是否具有预防作用。方法2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益生菌组(K12+PBS组)单纯Mp感染组(PBS+Mp组)益生菌预防组(K12+Mp组),5只/组。Mp感染3d后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 目的探讨唾液链球菌K12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小鼠是否具有预防作用。方法2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益生菌组(K12+PBS组)单纯Mp感染组(PBS+Mp组)益生菌预防组(K12+Mp组),5只/组。Mp感染3d后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计数;ELISA检测血清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RT-qPCR检测肺组织中Mp的P1和社区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CARDS)毒素,肺组织炎症因子TNF-α、IL-6、趋化因子1(CXCL1)、肺部重塑功能基质金属酶9(MMP9)、粘蛋白5ac(MUC5ac)、胶原蛋白3al(Col3al)、Toll样受体2(TLR2)及TLR4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TLR2和TLR4蛋白水平变化;HE染色和AB/PAS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和肺部气道重塑变化。结果K12+Mp组的P1、CARDSmRNA表达和BALF中白细胞数量较PBS+Mp组相比降低(P<0.05)。K12+Mp组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肺组织中TNF-α(P<0.001)IL-6(P<0.01)和CXCL1(P<0.05)的mRNA表达都呈下降趋势,且TLR2(P<0.01)和TLR4(P<0.001)的表达也降低。K12+Mp组肺组织中MMP9(P<0.001)MUC5ac(P<0.001)和COL3A1(P<0.0001)的mRNA表达呈现下降的趋势,AB/PAS染色显示粘液分泌降低。结论K12益生菌在一定浓度和时间范围内预防给药能有效减轻Mp感染小鼠肺部炎症反应,同时能够有效改善肺组织气道重塑功能和肺部损伤,对Mp感染小鼠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链球菌K12 肺炎支原体 口腔益生菌 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型 BALB/C小鼠
下载PDF
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联合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6
2
作者 何军 伍宁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0-71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联合D-二聚体(D—dimer)检测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就诊的可疑PE患者72例,其中28例确诊为PE(PE组),其余44例排除PE(非PE组)。同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分光...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联合D-二聚体(D—dimer)检测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就诊的可疑PE患者72例,其中28例确诊为PE(PE组),其余44例排除PE(非PE组)。同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分光光度法和乳胶免疫比浊法测定所有对象血清IMA水平和血浆D—dimer水平。采用SNK检验比较各组IMA和D—dimer水平,并采用配对X^2检验分析其单独及联合应用对PE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判定标准:IMA诊断PE的最佳诊断界值为0.293ABSU,ABSU〉0.293时,PE为阳性,D—dimer〉0.5mg/L为阳性;反之为阴性。当IMA、D—dimcr单独及联合应用,其中任-指标结果为阳性则联合诊断结果为阳性,所有指标均为阴性则联合诊断结果为阴性。结果PE组的血清IMA水平为(0.421±0.126)ABSU,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非PE组(P〈0.05),正常对照组与非PE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组和非PE组的血浆D—dimer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E组高于非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组中92.9%(26/29)的患者IM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IMA水平±2s参考区间上限值,而对照组中所有患者的IMA水平均低于其上限值。IMA诊断PE的ROC曲线下AUC为0.874(95%CI0.806~0.942),最佳界值为0.293ABSU,此时IMA诊断PE的敏感度95.3%、特异度79.4%、准确度85.6%。D—dimer诊断PE的ROC曲线下AUC为0.822(95%CI0.751~0.893),最佳界值为0.56mg/L,此时的诊断敏感度92.6%、特异度43.9%、准确度62.8%。联合D—dimer和IMA检测诊断PE的敏感度96.5%、特异度87.7%、准确度91.1%。血清IMA与血浆D—dimer联合检测的准确度均高于血清IMA或血浆D—dimer单独应用(P〈0.05)。结论血清IMA与血浆D—dimer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PE的特异度和准确度,对指导临床诊断PE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修饰白蛋白 D-二聚体 肺栓塞 诊断
下载PDF
246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结果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欧阳旋 胡立平 陈树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5期1559-1560,共2页
目的通过对246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结果的临床分析,探讨Hcy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德国拜耳165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46例住院及门诊患者血清Hcy浓度。结果 55岁以上者Hcy测定结果与55岁以下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通过对246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结果的临床分析,探讨Hcy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德国拜耳165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46例住院及门诊患者血清Hcy浓度。结果 55岁以上者Hcy测定结果与55岁以下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5岁以上者Hcy阳性率为23.96%,55岁以下者为56.67%,55岁以下者Hcy阳性率明显高于55岁以上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Hcy阳性率为41.51%,男性为52.58%,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cy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致病危险因素,其值增高的患者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应该尽早开展Hcy常规检查,以方便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早期干预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减少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循环酶法 心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脑卒中诊断中的测定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胡立平 欧阳旋 陈树芳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1期125-125,12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卒中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循环酶法对60例脑卒中患者,66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Hcy)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与健康组Hcy比较结果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 目的:探讨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卒中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循环酶法对60例脑卒中患者,66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Hcy)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与健康组Hcy比较结果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Hcy)临床上可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积极推广普及Hcy的检测对减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预防脑卒中提高健康素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循环酶法 脑卒中
下载PDF
细菌性尿路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楠 李保平 彭益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8期2270-2271,共2页
目的了解细菌性尿路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其体外耐药性,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年来尿路感染患者尿液培养获得病原菌及主要致病菌的体外耐药性。结果 260株尿路感染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占47.69%,排第一位;其他主要病原... 目的了解细菌性尿路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其体外耐药性,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年来尿路感染患者尿液培养获得病原菌及主要致病菌的体外耐药性。结果 260株尿路感染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占47.69%,排第一位;其他主要病原菌分别是葡萄球菌属13.85%,肠球菌8.46%,铜绿假单胞菌7.69%,阴道加德纳菌7.69%,念珠菌属5.77%,克雷伯菌属4.62%,变形杆菌属4.23%。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噻嗪、头孢唑林钠、头孢他啶耐药率最低,大肠埃希菌对氨苄青霉素、氧呱嗪青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达89.34%和78.69%。未出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阴道加德纳菌对青霉素类和万古霉素较敏感。结论大肠埃希菌仍是细菌性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阴道加德纳菌也成为重要的尿路感染病原菌之一。临床一线用药已广泛出现耐药,因此必须重视细菌及药敏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细菌选择性耐药的产生,以提高尿路感染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道感染 大肠杆菌感染 细菌 抗药性 抗菌药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5
6
作者 胡立平 陈树芳 吕良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年第22期1689-169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胶乳增强的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MK),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球蛋白(a1-MG),转铁蛋白(TRF),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2型糖...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胶乳增强的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MK),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球蛋白(a1-MG),转铁蛋白(TRF),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MK、β2-MG、a1-MG、TRF尿浓度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肾损害是2型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血清Cystatin是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的灵敏指标,联合MK、β2-MG、a1-MG、TRF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肾脏损害早期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胱抑素C 尿微量蛋白 Β2微球蛋白 肾损害
下载PDF
唾液酸酶测定法在诊断细菌性阴道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胡立平 刘利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5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唾液酸酶法检测(BLUE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的临床应用。方法:对妇科门诊458疑似BV患者采用全标准检测法(Amsel)和BLUE法对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在458例疑似BV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中Amsel法检出阳性数... 目的:探讨唾液酸酶法检测(BLUE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的临床应用。方法:对妇科门诊458疑似BV患者采用全标准检测法(Amsel)和BLUE法对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在458例疑似BV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中Amsel法检出阳性数为212例,阳性率为46.3%(212/458),BLUE法捡出阳性数为214例,阳性率为46.7.1%(214/458),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唾液酸酶测定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结果易判认,特异性强,是细菌性阴道病诊断的一项较为灵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酶法测定法 细菌性阴道病 阴道分泌物
下载PDF
离心法尿沉渣定量分析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彭益 欧阳伟 罗年秀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4期1496-1497,共2页
目的研究离心沉淀对尿沉渣有形成分定量检测准确性的影响和影响程度。方法以红细胞尿液为标本,分别进行离心和不离心沉淀的定量检测,检测结果用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离心尿红细胞计数值与真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离心尿... 目的研究离心沉淀对尿沉渣有形成分定量检测准确性的影响和影响程度。方法以红细胞尿液为标本,分别进行离心和不离心沉淀的定量检测,检测结果用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离心尿红细胞计数值与真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离心尿红细胞计数值与真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成离心法尿沉渣定量计数结果明显低于实际数量的因素主要是有形成分离心沉淀不完全和在离心过程中细胞的溶解破坏,建议对离心法定量检测尿沉渣进行改进,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分析 离心法 红细胞计数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免疫母鼠的子代抗攻击感染的保护性研究
9
作者 刘涛 伍宁 +1 位作者 蔡力汀 胡立平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51-758,共8页
目的以2种日本血吸虫易感小鼠为动物模型,探讨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童虫细胞免疫母鼠的子代鼠抗日本血吸虫攻击感染的应答水平。方法用S.j童虫细胞分别免疫昆明母鼠和Balb/c母鼠,将免疫母鼠或正常母鼠与相应鼠种的正... 目的以2种日本血吸虫易感小鼠为动物模型,探讨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童虫细胞免疫母鼠的子代鼠抗日本血吸虫攻击感染的应答水平。方法用S.j童虫细胞分别免疫昆明母鼠和Balb/c母鼠,将免疫母鼠或正常母鼠与相应鼠种的正常公鼠进行配对饲养,用其子代鼠建立2个感染模型共4组(A1:免疫昆明子代感染组;B1:正常昆明子代感染对照组;A2:免疫Balb/c子代感染组;B2:正常Balb/c子代感染对照组);计数A1、B1、A2、B2组经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后从其子代鼠体内收获的虫荷和每克肝卵荷(liver eggs per gram,LEPG);测量上述4组小鼠经HE染色后的肝组织切片内虫卵肉芽肿的大小;间接ELISA检测血清中抗S.j可溶性童虫抗原(soluble juvenile worm antigens,SJWA)IgG(H+L)水平。结果与正常昆明株、Balb/c株子代对照组B1、B2组相比,2组S.j童虫活细胞免疫母鼠子代A1、A2组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攻击感染的免疫力,尤其抗生殖效果显得尤为突出。其中,A1获得35.6%的减虫率和59.4%的LEPG减卵率;A2获得29.8%的减虫率和47.4%的LEPG减少率。从肝脏外表来看,B1、B2组子代对照鼠肝脏的坏死程度明显高于A1、A2免疫子代鼠。此外,A1组肝脏虫卵肉芽肿平均直径和面积比B1组分别减少23.8%和43.4%,A2组肝脏虫卵肉芽肿平均直径和面积较B2组减少28.4%和50.3%。A1、A2与B1、B2各指标结果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接ELISA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采集的2株免疫子代鼠血清中的抗SJWA-IgG水平高于同期相应对照组血清中的特异性IgG水平。结论用S.j童虫细胞接种母鼠所诱生的保护性免疫能传给子代,进而使子代鼠产生针对后天初次感染的保护性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童虫细胞 昆明鼠 BALB/C鼠 子代鼠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红素与血脂及胱抑素C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年秀 彭益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伤时血清总胆红素与血脂及胱抑素C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78例肝硬化患者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伤时血清总胆红素与血脂及胱抑素C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78例肝硬化患者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胱抑素C(CysC)。所得数据用SPSSl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ysC明显升高(t=5.6853,P〈O.05),异常检出率最高(88.20%)。TC,HDL-C和LDL-C的t值分别为7.9377,5.3347和5.85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的t值=0.721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检出率最低(29.77%)。肝硬化患者组间TBiL水平与TC水平相关性良好(q=2.77,P〈O.01),TBiL水平与CysC水平比较(q=4.03,P〈O.01)。结论CysC是反映肝脏功能变化的一个较灵敏的指标,能及早发现肝脏的损伤。而综合TBiL与TC的联合检测则能更准确反映肝脏功能的受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胱抑素C 血清总胆红素 血脂
下载PDF
D-二聚体测定在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吕良杰 胡立平 《中外医疗》 2011年第14期10-11,共2页
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与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将48例糖尿病组分为无并发症22例,有血管病变26例,并与对照组51例进行比较,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血管病变组和无血管病变组,2组糖尿病... 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与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将48例糖尿病组分为无并发症22例,有血管病变26例,并与对照组51例进行比较,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血管病变组和无血管病变组,2组糖尿病病人的D-二聚体均明显生高,(P<0.01),有血管病变组较无血管病变组升高明显,2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可能对预示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D-二聚体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血管病变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Tp0821重组蛋白的细胞毒性
12
作者 伍宁 何军 +1 位作者 胡立平 李保平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243-3245,共3页
目的初步研究梅毒螺旋体膜脂蛋白Tp0821重组蛋白的细胞毒性。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QE32/Tp0821并诱导表达其相应蛋白;THP-1细胞经PMA诱导为巨噬细胞,将不同浓度(1、10、20μg/mL)的Tp0821重组蛋白分别刺激巨噬细胞,24 h后收集细胞及细胞上... 目的初步研究梅毒螺旋体膜脂蛋白Tp0821重组蛋白的细胞毒性。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QE32/Tp0821并诱导表达其相应蛋白;THP-1细胞经PMA诱导为巨噬细胞,将不同浓度(1、10、20μg/mL)的Tp0821重组蛋白分别刺激巨噬细胞,24 h后收集细胞及细胞上清液,检测其LDH漏出率和NO释放量。同时设置相同浓度梯度的6-His-Tag蛋白为对照组和仅加入培养基为空白组。结果成功构建pQE32/Tp0821重组质粒,诱导表达和纯化出Tp0821重组蛋白;巨噬细胞经Tp0821重组蛋白刺激后,其LDH漏出率和NO释放量的升高与蛋白浓度呈剂量依赖性,明显高于同浓度的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0821重组蛋白对巨噬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重组蛋白 细胞毒性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水平变化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良杰 胡立平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0期65-66,共2页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水平变化与冠心病相关性。方法取健康组128例,2型DM患者132例血脂等指标进行检测,其中71例未合并CHD,61例合并CHD。结果对照组和未合并CHD的2型DM组芳患者血脂结果分析表明,APOB,APOAl/APOB,TG...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水平变化与冠心病相关性。方法取健康组128例,2型DM患者132例血脂等指标进行检测,其中71例未合并CHD,61例合并CHD。结果对照组和未合并CHD的2型DM组芳患者血脂结果分析表明,APOB,APOAl/APOB,TG三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未合并CHD的2型DM组和合并CHD的2型DM组血脂分析表明,TC,LDL—C,APOB和APOA1/APOB四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2型糖尿病(DM)的诊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血脂各项指标的变化,治疗原发病时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饮食控制,纠正血糖和应用降脂药物治疗,排除和降低引起心血管合并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血清脂蛋白
下载PDF
Tris缓冲盐水甲基绿染色法尿液红细胞形态观察的临床应用
14
作者 陈树芳 胡立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4期1475-1476,共2页
目的应用尿中异形红细胞诊断血尿来源。方法采用2%Tris缓冲盐水(pH7.4)甲基绿染液法,对128例血尿患者在显微镜下观察变形红细胞形态和百分率,对照肾小球性血尿诊断标准,分别统计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肾小球性血尿68例,其中63例表现为畸... 目的应用尿中异形红细胞诊断血尿来源。方法采用2%Tris缓冲盐水(pH7.4)甲基绿染液法,对128例血尿患者在显微镜下观察变形红细胞形态和百分率,对照肾小球性血尿诊断标准,分别统计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肾小球性血尿68例,其中63例表现为畸形红细胞性血尿,2例为正形红细胞性血尿,3例为混合性血尿,其敏感性为92.6%,特异性为97.1%。非肾小球性血尿60例,其中58例表现为正形红细胞性血尿,2例为混合性红细胞血尿。其敏感性为96.7%,特异性为92.1%。结论 Tris缓冲盐水甲基绿染色法具有试剂简单、方法简便、不需特殊仪器和设备、红细胞着色明显、红细胞形态保存时间长等特点,对于判断血尿来源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为早期诊断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疾病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依据,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 甲基绿 染色与标记 肾疾病
下载PDF
1994例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结果与分析
15
作者 李楠 邹勇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8期2366-2367,共2页
目的了解妇科细菌性阴道疾病的检出率及分布,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2011年1~9月1 994例妇科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显微镜镜检和唾液酸酶测定检测。结果1 994例标本中339例标本BV检测阳性,占17%,339... 目的了解妇科细菌性阴道疾病的检出率及分布,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2011年1~9月1 994例妇科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显微镜镜检和唾液酸酶测定检测。结果1 994例标本中339例标本BV检测阳性,占17%,339例BV阳性标本合并真菌感染72例,滴虫感染17例,不同清洁度中BV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层次BV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期妇女BV阳性检出率并不低于未绝经期妇女,在白带常规检查中不同清洁度都应加强BV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泌物 细菌性阴道病 滴虫
下载PDF
多中心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HbA1c比对及诊断效能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萍 吴颖 +40 位作者 谢艳 陈锋 陈少强 李云豪 卢晴晴 李菁 李永伟 裴东旭 陈亚军 陈辉 李焱 王伟 王海 俞禾涛 巴珠 成德 宁乐平 罗昌亮 秦晓松 张晋 伍宁 谢惠君 潘建华 税剑 王健 杨军平 刘兴晖 徐凤霞 杨磊 胡礼仪 张群 李标 刘清林 张慢 沈守军 江敏敏 伍勇 胡金伟 刘双全 顾大勇 谢小兵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47-1058,共12页
目的:对国产蓝怡AH60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与其他不同检测系统的结果比对分析,以了解不同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并确立国产蓝怡AH600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aemoglobin A1c,HbA1c)诊断糖尿病的最佳切点。方法:采用多中心队列研究,选择... 目的:对国产蓝怡AH60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与其他不同检测系统的结果比对分析,以了解不同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并确立国产蓝怡AH600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aemoglobin A1c,HbA1c)诊断糖尿病的最佳切点。方法:采用多中心队列研究,选择我国18家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部门分别独立收集2022年3至4月在该院就诊的检测样本,并独立完成待评仪器(蓝怡AH600)和参比仪器HbA1c的比对分析。参比仪器包括爱科来、伯乐、东曹及惠中共4种不同品牌的糖化血红蛋白仪。不同检测系统之间结果的相关性采用散点图,计算回归方程;不同检测系统之间结果的一致性分析采用Bland-Altman法。一致性判断原则:(1)当测量差值95%一致性界限(95%limits of agreement,95%LoA)在0.4%HbA1c之内,且测定得分≥80分,比对一致性好;(2)当测量差值95%LoA超出0.4%HbA1c,测定得分≥80分,比对一致性较好;(3)测定得分<80分,比对一致性差。不同检测系统之间结果的差异性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糖尿病的最佳切点值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结果:有16家医院的蓝怡AH600与参比仪器的结果相关系数R2≥0.99;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显示,江苏省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参比仪器:爱科来HA8180)的差值95%LoA为-0.486%~0.325%,测量得分为94.6分(473/500);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参比仪器:伯乐VariantⅡ)的差值95%LoA为-0.727%~0.612%,测量得分为89.8分;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参比仪器:惠中MQ-2000PT)的差值95%LoA为-0.231%~0.461%,测量得分为96.6分;安徽省太和县中医院(参比仪器:惠中MQ-2000PT)的差值95%LoA为-0.469%~0.479%,测量得分为91.9分。其余14家医院蓝怡AH600与4种参比仪器品牌比对,差值95%LoA均小于0.4%HbA1c,得分均大于95分。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显示:蓝怡AH600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参比仪器爱科来HA81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65,P=0.096),两台仪器测量值的差值均值为0.004%。其余所有机构的蓝怡AH600与参比仪器的比对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但需结合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结果综合考虑是否在临床可接受范围。采用蓝怡AH600检测985例糖尿病患者和3423例非糖尿病患者的HbA1c结果进行ROC分析,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77,标准误为0.007,95%置信区间(95%CI)为(0.864,0.8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Youden指数最大值为0.634,对应的HbA1c切点为6.235%,诊断糖尿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2%和87.2%。结论:在现有纳入研究的医院和仪器中,江苏省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参比仪器:爱科来HA8180)、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参比仪器:伯乐VariantⅡ)、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参比仪器:惠中MQ-2000PT)以及安徽省太和县中医院(参比仪器:惠中MQ-2000PT)这4家医院的蓝怡AH600与参比仪器比对结论为一致性较好;其余14家医院中涉及爱科来、伯乐、东曹及惠中这4种不同品牌参比仪器,蓝怡AH600与其比对一致性好。国产蓝怡AH600检测HbA1c用于诊断糖尿病的最佳切点值是6.2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糖尿病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荧光定量PCR检测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瑟氏菌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涛 伍宁 胡立平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32-734,750,共4页
目的研究衡阳地区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病奈瑟氏菌(NG)三种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的感染状况,探讨这些病原体与性别和年龄的相互关系,为临床诊断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对我... 目的研究衡阳地区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病奈瑟氏菌(NG)三种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的感染状况,探讨这些病原体与性别和年龄的相互关系,为临床诊断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对我院2 182例患者进行UU、CT和NG核酸检测。结果 2 182例患者中,UU、NG及CT阳性率分别为61.94%(1 245/2 010)、24.22%(39/161)、7.82%(77/985),三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混合感染以UU+CT二重感染阳性率最高(9.58%)。女性的UU感染率(63.51%)明显高于男性(36.97%),男性的CT及NG感染率(分别为14.75%和40.00%)明显高于女性(分别为7.36%和13.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20岁的CT及NG感染率(分别为25.00%和64.29%)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U阳性率(69.41%)高于其他年龄段,但无统计学差异,而21~40岁是三种病原体感染的主要人群。UU以妇产科门诊阳性率最高,而CT及NG的阳性率以泌尿外科门诊和皮肤科门诊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患者UU感染率最高并且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而男性的CT及NG感染率高于女性。三种病原体感染主要集中于青壮年,而0~20岁人群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段。三种病原体感染率在科室间同样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 沙眼衣原体 淋病奈瑟氏菌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