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践行科学发展观 实现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
1
作者 谢荣华 《管理与财富(学术版)》 2009年第7期88-89,共2页
本文根据实际工作经验,从理论研究的角虎分析了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的产生背景和当前现状,论述了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础殳的必要性,阐述了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学生工作 信息化建设
下载PDF
高校违纪学生的道德心理教育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梅香 《湘南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20-121,124,共3页
学生的道德心理是道德主体性的内在依据,既是道德教育内化的基础,也是德育的目标。针对违纪学生的道德心理状况,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口,加强高校违纪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高违纪学生的德育实效,探索对违纪学生的长效教育机制。
关键词 违纪 道德心理 教育
下载PDF
湘江源头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凡非得 田亚平 韩艳玲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56-59,共4页
该文以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之一的湘江源头区域为研究对象,以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三期土地覆被分类数据为基础,结合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采用降水储量法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进行了评估,采用"影子工程"法,将研究... 该文以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之一的湘江源头区域为研究对象,以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三期土地覆被分类数据为基础,结合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采用降水储量法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进行了评估,采用"影子工程"法,将研究区生态系统涵养水源的量货币化。结果表明:湘江源头区域森林生态系统2000年、2005年、2010年水源涵养量分别为19.094×10~8 m^3、19.093×10~8 m^3、19.124×10~8 m^3,经济价值分别为12.793亿元、12.792亿元和12.813亿元,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前期(2000—2005年)有较多的林地转化成了耕地和草地,虽然从2001年开始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措施,但效果还未显现;2005—2010年,水源涵养功能增加主要是因为"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开始发挥作用,旱地、水田、草地转化为林地,灌木林转化为有林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江 生态文明 水源涵养 生态功能
下载PDF
当代秘书的基本素养 被引量:1
4
作者 龙莎莉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175-176,共2页
关键词 当代秘书 基本素养 责任感 事业心 进取精神 生活习惯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及其时代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涛 赵鹏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36-140,共5页
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与方法,从青年的作用与地位、青年的理想信仰、青年的自身发展等维度对新时代青年责任问题进行全面思考和创造性阐释,形成了新时代青年责任观。新时代青年责任观是新时代青年思想的重要内... 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与方法,从青年的作用与地位、青年的理想信仰、青年的自身发展等维度对新时代青年责任问题进行全面思考和创造性阐释,形成了新时代青年责任观。新时代青年责任观是新时代青年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责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为当代青年认知时代责任、强化担当作为和实现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和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青年责任观 时代价值
下载PDF
问题解决导向的统计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6
作者 刘世瑞 赵新云 尹洁 《西部素质教育》 2016年第2期47-48,共2页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心理和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应用统计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对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在教学中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统计学思想渗透不充分和学科体系不尽合理等问题...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心理和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应用统计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对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在教学中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统计学思想渗透不充分和学科体系不尽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探索了以统计问题为着力点整合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教学内容,通过问题解决导向的模式进行教学实践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解决 统计学 教学
下载PDF
诗意地栖居——劳伦斯文学中的自然主题 被引量:2
7
作者 曾兰兰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29-132,135,共5页
劳伦斯小说把大自然当作潜在的说话对象,赋予大自然以生命的血肉,将自然人格化。不仅如此,他还为读者塑造了一系列自然之子形象,直观体认人类在天地间存在状态。这一切既彰显出作家心中的神性之光、理想之光,也表达了作家对现代工业社... 劳伦斯小说把大自然当作潜在的说话对象,赋予大自然以生命的血肉,将自然人格化。不仅如此,他还为读者塑造了一系列自然之子形象,直观体认人类在天地间存在状态。这一切既彰显出作家心中的神性之光、理想之光,也表达了作家对现代工业社会孤独而痛苦的沉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自然 自然之子 诗意
下载PDF
高校辅导员的出路问题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义及其解决途径 被引量:3
8
作者 蒋杰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年第16期6-,共1页
从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辅导员的出路问题一直是辅导员比较关心的问题,如果站在整体与个体的关系上,该问题又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问题,也是非常敏感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教育管理
下载PDF
论劳伦斯文学中的生命关系
9
作者 曾兰兰 《怀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59-61,共3页
劳伦斯对生命关系的关注可谓是独树一帜的。在他的文学世界,既存在着肉体型、精神型两种不正常的男女关系,也存在着和谐型、同性联盟的新型生命关系。在劳伦斯看来,前者是现代工业社会中生命关系的扭曲与异化,后者是拯救扭曲、异化的生... 劳伦斯对生命关系的关注可谓是独树一帜的。在他的文学世界,既存在着肉体型、精神型两种不正常的男女关系,也存在着和谐型、同性联盟的新型生命关系。在劳伦斯看来,前者是现代工业社会中生命关系的扭曲与异化,后者是拯救扭曲、异化的生命关系的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生命关系 平衡
下载PDF
论劳伦斯作品中的死亡主题
10
作者 曾兰兰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82-84,共3页
死亡主题贯穿于劳伦斯创作的始终。作品对死亡的呈现,既是作家一种理性的沉思,也是一种非理性潜意识的人生体验,它既表征着丑恶,展示出一种深刻而难以名状的生存焦虑和一种生存失却目的与意义的生存悲哀和恐惧,又是某种生命的新形式,寄... 死亡主题贯穿于劳伦斯创作的始终。作品对死亡的呈现,既是作家一种理性的沉思,也是一种非理性潜意识的人生体验,它既表征着丑恶,展示出一种深刻而难以名状的生存焦虑和一种生存失却目的与意义的生存悲哀和恐惧,又是某种生命的新形式,寄寓着一种创造生、建构生的崭新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死亡意识 悲剧精神
下载PDF
迎迓与拒斥:劳伦斯的文学接受
11
作者 曾兰兰 廖杰锋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47-148,共2页
  本文试图从劳伦斯的文学阅读、<圣经>接受、文学研究三个方面解读劳伦斯的文学接受行为,以期考禀劳伦斯文学风格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 劳伦斯 哈代 审美主义 拒斥 高尔斯华绥 文学接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