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PR、p53、c-erbB-2在乳腺囊性增生病中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吴兴荣 骆利康 +5 位作者 陈震宏 张同义 申华峰 徐文兴 李娟梅 龚庆琳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研究乳腺囊性增生病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和c-erbB-2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乳腺囊性增生病中ER、PR、p53和c-erbB-2表达分布情况。结果:62例患者中ER阴性6例,占10%;阳性56例,占90%。PR阴性... 目的:研究乳腺囊性增生病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和c-erbB-2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乳腺囊性增生病中ER、PR、p53和c-erbB-2表达分布情况。结果:62例患者中ER阴性6例,占10%;阳性56例,占90%。PR阴性7例,占11%;阳性55例,占89%。p53阴性35例,占57%;阳性27例,占43%。c-erbB-2阴性41例,占66%;阳性21例,占34%。结论: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发生与ER、PR有关,其病变发展与c-erbB-2和p53关系密切,同时也是检测是否癌变的一种实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囊性增生 雌孕激素受体 癌基因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炎性因子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春燕 王浩 +1 位作者 吴丹 张炼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0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59例晚期胃癌患者,连续治疗3个周期,根据近期疗效分为疾病控制组25例和疾病进展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59例晚期胃癌患者,连续治疗3个周期,根据近期疗效分为疾病控制组25例和疾病进展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并比较不同炎性因子水平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前,疾病控制组IL-6、IL-8水平明显低于疾病进展组(t分别=-5.09、-4.69,P均<0.05);治疗后,疾病进展组TNF-α、IL-1β、IL-6、IL-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51、0.77、0.64、0.42,P均>0.05),疾病控制组TNF-α、IL-1β、IL-6、IL-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分别=-3.60、-2.43、-2.45、-2.32,P均<0.05),且明显低于疾病进展组(t分别=-4.90、-3.54、-7.66、-6.92,P均<0.05)。高IL-6组和高IL-8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均短于低IL-6组和低IL-8组(t分别=-8.13、-10.43,P均<0.05)。结论不同水平IL-6、IL-8晚期胃癌患者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疗效和预后结局不同,低水平炎性因子患者可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阿帕替尼 炎性因子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残胃癌和原发性胃癌临床病理特点与生存状况的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朱晓宇 朱飞 +1 位作者 徐朝晖 赵亮亮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618-623,共6页
背景原发性胃癌(gastric cancer, GC)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死亡率更是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3位,原发性GC术后和良性疾病远端胃切除术残GC的发病机制是具有差异的,我们认为残GC与原发性GC患者肿瘤远处转移、肿瘤病理分型、局部器官浸润... 背景原发性胃癌(gastric cancer, GC)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死亡率更是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3位,原发性GC术后和良性疾病远端胃切除术残GC的发病机制是具有差异的,我们认为残GC与原发性GC患者肿瘤远处转移、肿瘤病理分型、局部器官浸润、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 index, PNI)临床病理特点存在差异,且TNM分期、血清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是影响残GC患者术后5年期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目的探索残GC和原发性GC临床病理特点与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9/2018-09于乐清市人民医院与衢州市中医院两所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残G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108例原发性GC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患者入院后第2 d或者第3 d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比异同.分析影响残GC生存状况的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肿瘤远处转移M0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组肿瘤远处转移M0占比,观察组肿瘤病理分型分化不良型占比、有局部器官浸润占比、PNI>45%占比、Hb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TNM分期、血清白蛋白、住院天数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类型、TNM分期、肿瘤远处转移、Hb、血清白蛋白是影响残GC患者术后生存状况的相关因素(P <0.05),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TNM分期、Hb是影响残GC患者术后5年期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1.442、3.012, P = 0.004、0.018).结论残GC与原发性GC患者肿瘤远处转移、肿瘤病理分型、局部器官浸润、PNI临床病理特点存在差异,且TNM分期、Hb是影响残GC患者术后5年期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胃癌 原发性胃癌 临床病理特点 生存状况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熏蒸疗法治疗软组织挫伤临床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吴伟丽 蒋俊燕 余龙龙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4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熏蒸疗法治疗软组织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软组织挫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活血止痛胶囊联合外用红花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熏蒸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熏蒸疗法治疗软组织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软组织挫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活血止痛胶囊联合外用红花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熏蒸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以及SF-36评分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和82.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SF-36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熏蒸疗法在软组织挫伤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挫伤 外治法 熏蒸疗法 桃红四物汤 活血止痛胶囊 红花油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腹部创伤伴出血未控制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詹承吉 吴光理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12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腹部创伤伴出血未控制性休克(UHS)患者早期复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开化县第二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68例腹部创伤伴UHS患者,随机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限制组)和常规液体复苏组(非限制组),各34例。比较两组复...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腹部创伤伴出血未控制性休克(UHS)患者早期复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开化县第二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68例腹部创伤伴UHS患者,随机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限制组)和常规液体复苏组(非限制组),各34例。比较两组复苏前后心肺相关指标、炎性因子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变化,记录两组腹腔感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MODS及两周病死情况。结果限制组复苏后1天氧合指数(PaO_2/FiO_2)明显高于非限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限制组复苏后3天、7天平均动脉压(MAP)、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指标均明显低于非限制组,Pa O_2/Fi O_2明显高于非限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限制组复苏后1天、3天、7天中心静脉压(CVP)、MAP、ELWI指标均明显低于非限制组,Pa O_2/Fi O_2明显高于非限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复苏后1天各炎性指标较复苏前均明显升高,而限制组各炎性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非限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苏后1天,非限制组的APTT、PT显著延长,FIB、PLT显著降低,而限制组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非限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限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维持循环稳定与保证器官灌注的前提下,限制性液体复苏对腹部创伤伴UHS患者是可行的,有助于保护患者心肺功能,抑制炎性反应,改善凝血功能障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复苏 腹部创伤 出血未控制性休克 炎性因子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肝周填塞法治疗严重肝脏损伤19例体会
6
作者 王浩 王剑 沈红波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年第9期571-572,共2页
关键词 严重肝脏损伤 肝周填塞 手术体会 肝脏损伤 填塞法 治疗
下载PDF
胆囊癌的危险因素
7
作者 王浩 《国际外科学杂志》 1998年第1期21-23,共3页
近年来胆囊癌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但其病因仍不明。本文归纳了胆囊癌的相关危险因素,对其流行病学危险因素,诸如胆囊炎、胆石症、癌前期病变、胆道解剖异常以及其它因素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胆囊癌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