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多酚自组装纳米泡腾片的研制
1
作者 田宝明 叶芃 +5 位作者 孔俊涛 杨开 孙培龙 陈红平 王舰 张相春 《中国茶叶加工》 2024年第2期33-40,共8页
为了探究茶多酚自组装泡腾片的最佳配方,研究以感官评价和崩解时限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茶多酚泡腾片配方,在弱碱性条件下使茶多酚发生自组装反应,形成纳米化茶多酚,将其应用到产品开发中。实验结果表明,得到的最佳工艺配方... 为了探究茶多酚自组装泡腾片的最佳配方,研究以感官评价和崩解时限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茶多酚泡腾片配方,在弱碱性条件下使茶多酚发生自组装反应,形成纳米化茶多酚,将其应用到产品开发中。实验结果表明,得到的最佳工艺配方按质量计为崩解剂添加量42.5%(酸碱比1∶0.8),茶多酚纳米粉添加量40.0%,蔗糖添加量1.5%、聚乙二醇6000添加量3%、食用盐添加量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添加量3.5%,其余为玉米淀粉。在该工艺制备得到的茶多酚泡腾片,表面光滑,外形完整,溶液所呈现均匀的浅褐色,茶香气味浓,持久性强,口感良好,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既保证茶多酚的营养功能,又赋予了泡腾片新的风味。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茶多酚自组装纳米泡腾片进行了系统研究,为茶多酚泡腾片的新质加工提供了新的技术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泡腾片 自组装
下载PDF
375 g/L联苯菊酯·溴氰虫酰胺OD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2
作者 龚国华 《世界农药》 CAS 2024年第9期52-56,共5页
建立了一种可用于测定375 g/L联苯菊酯·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OD)中有效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岛津Inertsil ODS-3 C_(18)柱为固定相,以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在230 nm的检测波长下,对375 g/L联苯菊酯·溴氰虫酰... 建立了一种可用于测定375 g/L联苯菊酯·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OD)中有效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岛津Inertsil ODS-3 C_(18)柱为固定相,以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在230 nm的检测波长下,对375 g/L联苯菊酯·溴氰虫酰胺OD试样中联苯菊酯和溴氰虫酰胺进行分离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色谱检测方法下,联苯菌酯和溴氰虫酰胺的线性相关系数均为0.9999,标准偏差分别为0.0957和0.0843,变异系数分别为0.50%和0.5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5%和99.48%。说明该方法具有线性相关性好、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等特点,可用于溴氰虫酰胺·联苯菊酯OD产品的质量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菊酯 溴氰虫酰胺 可分散油悬浮剂 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
下载PDF
300 g/L五氟·吡氟酰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3
作者 龚国华 《世界农药》 CAS 2024年第8期54-57,64,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一种同时测定300 g/L五氟·吡氟酰悬浮剂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即采用ODS-C_(18)色谱柱和紫外检测器,在210 nm波长下,以乙腈:0.1%磷酸水(体积比为70:30)为流动相,对300 g/L五氟·吡氟酰悬浮剂进行分离和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一种同时测定300 g/L五氟·吡氟酰悬浮剂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即采用ODS-C_(18)色谱柱和紫外检测器,在210 nm波长下,以乙腈:0.1%磷酸水(体积比为70:30)为流动相,对300 g/L五氟·吡氟酰悬浮剂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五氟磺草胺和吡氟酰草胺质量浓度与其相应响应值之间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6和0.9999,标准偏差为0.03和0.13,变异系数分别为0.57%和0.54%;在4个添加水平上,五氟磺草胺和吡氟酰草胺的平均回收率均为100.07%。说明该方法的线性关系好、准确度和重现性效果好,适用于300 g/L五氟·吡氟酰悬浮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氟磺草胺 吡氟酰草胺 悬浮剂 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
下载PDF
均相酸催化纤维素水热转化制备乙酰丙酸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郭会 韩龙 +2 位作者 张诚琨 夏佳 殷学健 《能源工程》 2022年第6期22-26,共5页
乙酰丙酸的分子结构具有羧基、羰基等官能团,具有高反应活性,可转化为生物液体燃料及各种高值化学品,是一种重要的平台化合物。使用稀硫酸和马来酸等均相催化剂,在水相中催化微晶纤维素水热转化制备乙酰丙酸,研究反应参数对糖分子及其... 乙酰丙酸的分子结构具有羧基、羰基等官能团,具有高反应活性,可转化为生物液体燃料及各种高值化学品,是一种重要的平台化合物。使用稀硫酸和马来酸等均相催化剂,在水相中催化微晶纤维素水热转化制备乙酰丙酸,研究反应参数对糖分子及其衍生物总产率、乙酰丙酸得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常压、180℃、90 min、5%硫酸浓度条件下,糖分子及其衍生物总产率达81.23%。当反应温度升高至190℃时,糖分子及其衍生物总产率降低,乙酰丙酸得率、选择性分别为73.64%、92.12%。研究结果可为纤维素水热转化制备乙酰丙酸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纤维素 水热转化 均相催化剂 乙酰丙酸
下载PDF
感应温度对激光固态相变U75V滚动接触疲劳影响研究
5
作者 丁孝禹 王伟桂 +4 位作者 余杭 陈智君 张群莉 方津 姚建华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4-126,共13页
滚动接触疲劳(RCF)是轮轨系统的主要失效模式。采用激光固态相变工艺(将激光与感应加热相结合),对U75V钢表面进行强化处理,然后利用平面式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机进行滚动接触疲劳性能测试,研究感应温度对U75V钢轨滚动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 滚动接触疲劳(RCF)是轮轨系统的主要失效模式。采用激光固态相变工艺(将激光与感应加热相结合),对U75V钢表面进行强化处理,然后利用平面式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机进行滚动接触疲劳性能测试,研究感应温度对U75V钢轨滚动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有限元分析研究U75V钢的疲劳损伤机理。结果表明,材料的疲劳损伤形式主要与感应温度有关:未处理试样和感应温度为550℃的试样均以疲劳点蚀损伤为主,裂纹从材料表面萌生并逐渐向材料内部扩展;感应温度为520℃和490℃的试样以疲劳剥落损伤为主。对比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可以发现,裂纹从材料次表面萌生,随后在剪切应力的作用下逐渐向材料表面及材料更深处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固态相变 U75V钢轨 疲劳损伤 感应温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