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域医共体内基层医疗机构同质化医院感染管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叶秀珠 王笑笑 朱雪洪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2期129-131,共3页
目的:观察同质化医院感染管理在县域医共体内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及医务人员感控能力中的效果。方法: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9年3月与县域内的15所乡镇卫生院建立县域医共体。按照管理前后分组,2018年3月—2019年2月为同质化... 目的:观察同质化医院感染管理在县域医共体内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及医务人员感控能力中的效果。方法: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9年3月与县域内的15所乡镇卫生院建立县域医共体。按照管理前后分组,2018年3月—2019年2月为同质化管理前;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为同质化管理后。主体单位质控小组分别对15家成员单位现场考核,结果取2位专家平均值。按照2018年浙江省疾控中心制定的感控质量评价标准对成员单位进行现场考核,主要包含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建立、手卫生依从率、医疗废物的管理、复用器械物品的管理、环境物品表面清洁消毒等方面。结果:同质化医院感染管理后,15所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手卫生依从率、医疗废物的管理、复用器械物品的管理、环境物品表面清洁消毒5个方面的感控质量评价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手卫生和防护用品穿脱考核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县域医共体内实施同质化医院感染管理,有利于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体现了县域医共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医共体 基层医疗机构 同质化医院感染管理 感控水平
下载PDF
2014年-2016年基层综合性医院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及耐药趋势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金秀 叶秀珠 吴连根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8年第20期2534-2537,2540,共5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2016年送检的31 198份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细菌4 69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 544株,占75. 5%,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2016年送检的31 198份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细菌4 69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 544株,占75. 5%,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1 148株,占24. 5%,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药敏显示,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棒酸较敏感,对广谱青霉素、第二、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但有逐年降低趋势;非发酵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有逐年增高趋势;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耐药率较高。结论基层医院,在参考全国性细菌耐药数据的同时,应着眼于本地区、本医院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数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分离菌株 耐药性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叶秀珠 王慧琴 +2 位作者 符建云 吴刚 王永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4202-4205,共4页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患者效果观察及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情况,分析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700例,采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患者效果观察及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情况,分析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700例,采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观察术后1d、7d、1个月及3个月角膜散光度和最佳矫正视力,住院时间和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情况,分析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影响因素。结果术后7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和最佳矫正视力明显优于术后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明显低于术后7d,且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明显低于术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7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10例、感染率为1.43%;平均住院时间(3.78±0.84)d;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住院时间、玻璃体溢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住院时间、玻璃体溢出为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患者效果明显,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感染率为1.43%,年龄、住院时间、玻璃体溢出为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 白内障 术后感染性眼内炎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综合抗感染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建宏 叶秀珠 +1 位作者 邓红军 周芳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5634-5637,共4页
目的探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综合抗感染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7年5月医院接收治疗的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分析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对照组采用抗菌... 目的探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综合抗感染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7年5月医院接收治疗的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分析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对照组采用抗菌药物治疗,试验组采用综合措施治疗(抗菌药物治疗+清创冲洗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共培养出111株细菌,对照组患者共培养出216株细菌,试验组患者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为青霉素的耐药性最高,其次分别为氨苄西林、氯霉素、红霉素及妥布霉素,但试验组耐药性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病原菌清除时间、渗液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创面I期愈合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感染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病原菌较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广谱抗菌药物应谨慎使用,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使用综合措施治疗对预后抗感染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内固定术 耐药性 病原菌 抗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