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臀肌筋膜挛缩症的生物力学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1
作者 吴维才 王以进 +6 位作者 陈枫文 王明才 廉凯 丁援建 赵谦 王邦军 梅荣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0期753-755,共3页
目的:探讨臀肌筋膜挛缩症的生物力学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复习189例手术病人,通过7具新鲜下肢标本,模拟臀肌筋膜挛缩症,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发现臀肌筋膜挛缩症髋关节力下降62%,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力分别下降17%,37%及60%。... 目的:探讨臀肌筋膜挛缩症的生物力学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复习189例手术病人,通过7具新鲜下肢标本,模拟臀肌筋膜挛缩症,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发现臀肌筋膜挛缩症髋关节力下降62%,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力分别下降17%,37%及60%。证实盆三角的力学作用对髋关节的影响不可低估,肌力的变化导致力学上的失衡。结论:挛缩症导致臀股杠杆失效,力臂丢失,不能形成主动力矩,患肢呈船浆划动,表现“八”字步、蛙氏位,这些生物力学实验结果为临床手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肌筋膜挛缩症 运动生物力学 治疗
下载PDF
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解剖研究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吴农欣 徐永清 +2 位作者 李军 覃励明 朱跃良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3-366,共4页
目的为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并报道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2侧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足背中间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其外径。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2004年6月-2005年10月设计足... 目的为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并报道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2侧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足背中间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其外径。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2004年6月-2005年10月设计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创面共4例5个皮瓣。结果足背中间皮神经续于腓浅神经,行于踝间线时位于其中点外侧1.3±0.6cm,直径2.05±0.56mm。神经主干于踝间线远端2.8±1.3cm处发出分支,分布于2、3、4跖背及足趾皮肤。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平均每侧5.1支。最为恒定的营养血管近端来自胫前动脉、足背动脉的皮支,远端来自跖背动脉,分别位于踝间线近端4.3±0.4cm,直径0.82±0.13mm;第3趾蹼尖近端1.6±0.3cm,直径0.42±0.07mm;第4趾蹼尖近端1.5±0.3cm,直径0.49±0.09mm。临床应用4例5个皮瓣,术后均完全成活,随访4-10个月。外形美观,质地良好。结论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血供可靠,是一种理想的修复足部创面的皮瓣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足部修复
下载PDF
交锁加压髓内钉固定股骨骨折的生物力学试验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明才 吴维才 +2 位作者 丁援建 王以进 李永丰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84-189,共6页
本院研制的新型交锁加压髓内钉能广泛应用于股骨干稳定与不稳定骨折,且具有动力稳定性。本生物力学试验采用七具男新鲜湿润尸体股骨,使用新型交锁加压髓内钉固定,与国外GK钉比较,并与国内广泛采用的梅花钉比较。结果表明其极限承载能力... 本院研制的新型交锁加压髓内钉能广泛应用于股骨干稳定与不稳定骨折,且具有动力稳定性。本生物力学试验采用七具男新鲜湿润尸体股骨,使用新型交锁加压髓内钉固定,与国外GK钉比较,并与国内广泛采用的梅花钉比较。结果表明其极限承载能力、强度、刚度均高于GK钉与梅花钉。三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新型交锁加压髓内钉经临床应用三十余例证明疗效显著,无生物应力遮挡作用,且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内固定 生物力学 实验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空心钉内固定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严力军 莫树喜 +2 位作者 廉凯 郭萍 朱德举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68-370,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空心钉内固定对血液流变特性的影响。方法作者科室2006-01/2007-12月行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治疗的36例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于手术前1d及手术后10d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并与36例正常... 目的研究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空心钉内固定对血液流变特性的影响。方法作者科室2006-01/2007-12月行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治疗的36例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于手术前1d及手术后10d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并与36例正常老年人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0d,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及血沉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钉内固定能有效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血液流变学特性,促进骨折愈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空心钉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5
作者 严力军 莫树喜 +2 位作者 廉凯 郭萍 朱德举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2期40-42,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空心钉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其中空心钉内固定组36例,人工关节组64例。两组的年龄、术前全身状况、骨折分型... 目的对比观察空心钉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其中空心钉内固定组36例,人工关节组64例。两组的年龄、术前全身状况、骨折分型相仿。平均随访时间38.5个月(24~66个月)。应用Harris评分标准进行结果评价。结果空心钉内固定组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骨折愈合率91.7%(33/36),股骨头坏死率27.8%(10/36),需再次手术行髋关节置换术6例,再手术率为16.7%。人工关节组卧床时间短,但对患者身体一般状况要求高,需翻修手术的9例,再手术率为14.1%。结论两种术式均能恢复老年人生活质量,GardenⅠ、Ⅱ、Ⅲ型的70岁以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在复位优良的前提下可先予坚强的内固定治疗,一期髋关节置换术适合于高龄及移位严重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关节成形术 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自动开叉交锁加压髓内钉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明才 王以进 +3 位作者 李永丰 吴维才 陈枫文 贺茂林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52-256,共5页
目的:比较股骨干不稳定骨折采用新型交锁加压髓内钉(NLN)和自动开叉交锁加压髓内钉(ALN)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8具新鲜尸体股骨,以两种不同器械固定,并与常用梅花钉、GK钉进行对照比较,用实验应力分析方... 目的:比较股骨干不稳定骨折采用新型交锁加压髓内钉(NLN)和自动开叉交锁加压髓内钉(ALN)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8具新鲜尸体股骨,以两种不同器械固定,并与常用梅花钉、GK钉进行对照比较,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分析它们在生物力学性能上的优劣。结果:自动开叉交锁加压髓内钉力学性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动开叉交锁加压髓内钉内固定生物力学性能优越,应力遮挡小,明显优于其它髓内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内固定 自动开叉交锁髓内钉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椎管扩大成形治疗腰椎管狭窄症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梅荣成 杨述华 +2 位作者 陈智良 丁援建 许建湘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7期400-402,共3页
目的 :介绍一种椎板减压后椎板棘突复合体翻转 90°回植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 ,评价其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 33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全椎板复合体切取后 ,翻转 90°回植重建椎管后壁的方法... 目的 :介绍一种椎板减压后椎板棘突复合体翻转 90°回植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 ,评价其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 33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全椎板复合体切取后 ,翻转 90°回植重建椎管后壁的方法进行治疗 ,分别于术前、术后 1年及术后 5年进行下腰痛JOA评分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3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 ,术后 3个月复查CT示 :椎管成形术后 ,椎管扩大显著 ,大部分椎板棘突复合体已与周围骨质完全融合固定 (88% )。术后 1年时下腰痛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 ,术后 5年评分与术后 1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椎板棘突复合体回植椎管成形术有利于脊柱稳定性的重建 ,减少硬脊膜疤痕粘连的机会 ,椎管扩大明显 ,长期疗效肯定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扩大成形术 外科治疗 腰椎管狭窄症 椎板减压术 椎板棘突复合体回植椎管成形术
下载PDF
解剖型支撑钢板结合CPM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26
8
作者 涂万荣 魏从秀 +1 位作者 丁援建 莫树喜 《临床骨科杂志》 2007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解剖型支撑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2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支撑钢板内固定结合CPM早期关节功能锻炼。结果36例获1-5年随访。根据膝关节功能、活动范围、膝关节轴线、关节稳定及骨折复位综合评定... 目的总结应用解剖型支撑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2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支撑钢板内固定结合CPM早期关节功能锻炼。结果36例获1-5年随访。根据膝关节功能、活动范围、膝关节轴线、关节稳定及骨折复位综合评定标准,优18例,良1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8.8%。结论解剖型支撑钢板具有对抗剪力、压力、旋转力,能起到支撑托顶作用,早期CPM功能锻炼是预防膝关节粘连、僵硬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运动疗法 持续被动性
下载PDF
肝病患者血清补体C_3、C_4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范久波 刘海菊 张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71-171,173,共2页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免疫反应造成机体细胞损伤有关。补体广泛参与机体抗微生物防御反应以及免疫调节,也可介导免疫病理的损伤性反应,是体内具有重要生物学作用的效应系统和效应放大系统。补体C3、C4在补体激活...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免疫反应造成机体细胞损伤有关。补体广泛参与机体抗微生物防御反应以及免疫调节,也可介导免疫病理的损伤性反应,是体内具有重要生物学作用的效应系统和效应放大系统。补体C3、C4在补体激活中起重要作用。现对274例不同肝病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进行检测,以探讨其与疾病进程之间的关系,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病毒性 补体C3 补体C4 散射测浊法和比浊法
下载PDF
股骨髁上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被引量:8
10
作者 涂万荣 莫树喜 丁援建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4期306-307,共2页
关键词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股骨髁上骨折 股骨远端 解剖位置 关节面 骨皮质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8
11
作者 严力军 葛黎 廉凯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5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70岁以上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5例70岁以上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人年龄70~85岁,平均76.5岁。随访期限6~2... 目的探讨70岁以上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5例70岁以上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人年龄70~85岁,平均76.5岁。随访期限6~24个月,平均15.2个月。应用Harris评分标准进行结果评价。结果患者均在术后4周下地负重行走。髋关节功能接近伤前水平,生活基本能够自理。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术前为84~97(90±4)分;术后为82~95(89±3)分。结论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卧床并发症减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转子间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不稳定性骨折
下载PDF
Y形重建钢板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 被引量:7
12
作者 涂万荣 王帮军 +2 位作者 丁援建 莫树喜 陈刚 《临床骨科杂志》 2006年第2期113-113,共1页
关键词 肱骨髁间骨折 Y形重建钢板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组合式骨牵引治疗跟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廉凯 陈刚 +4 位作者 吴维才 卢朝黎 晏雄伟 覃巍 鲁宏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3期15-17,20,共4页
目的研究组合式骨牵引(CTBT)的生物力学性能及其对跟骨骨折固定的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6具新鲜跟骨骨折模型,对其进行组合式骨牵引固定,并作应力分析,并对组合式骨牵引支架进行强刚度测定。结果组合式骨牵引治疗跟... 目的研究组合式骨牵引(CTBT)的生物力学性能及其对跟骨骨折固定的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6具新鲜跟骨骨折模型,对其进行组合式骨牵引固定,并作应力分析,并对组合式骨牵引支架进行强刚度测定。结果组合式骨牵引治疗跟骨骨折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均满足生物力学的性能要求,达到并超过正常足承载能力(P<0.05)。组合式骨牵引支架的强、刚度和承载能力完全能够满足正常足的要求,创伤小,安全可靠。结论组合式骨牵引治疗跟骨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原理,不但强、刚度高,承载能力大,而且固定坚强,贴合,稳定性好,是目前治疗跟骨骨折理想的外固定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组合式跟骨牵引支架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非平行不相交两枚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梅荣成 杨述华 +2 位作者 丁援建 莫树喜 吴维才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4期237-239,共3页
目的 评价非平行不相交两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 89例股骨颈骨折患者 ,采用两枚空心加压螺钉以非平行不相交的空间分布方式行内固定治疗。对治疗后股骨颈骨折愈合率、股骨头坏死率及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 目的 评价非平行不相交两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 89例股骨颈骨折患者 ,采用两枚空心加压螺钉以非平行不相交的空间分布方式行内固定治疗。对治疗后股骨颈骨折愈合率、股骨头坏死率及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平均随访 3年 2个月 ,股骨颈骨折愈合率为 93 3% ,股骨头坏死率为 4 8%。髋关节功能评价为优 4 8例 ,良 30例 ,可 5例 ,差 6例 ,优良率为 87 6 %。结论 闭合复位 ,非平行不相交两枚空心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操作容易、创伤小、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低、骨折愈合率高、髋关节功能恢复理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加压螺钉 手术治疗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髋关节 股骨头坏死 闭合复位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2
15
作者 涂万荣 莫树喜 +1 位作者 丁援建 郑建平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4期235-235,共1页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关节内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枫文 涂万荣 廉凯 《临床骨科杂志》 2008年第4期388-388,共1页
关键词 胫骨骨折 腓骨骨折 外固定器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关节镜下治疗陈旧性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 被引量:4
17
作者 严力军 王邦军 +1 位作者 梅荣成 廉凯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第6期417-419,共3页
目的介绍陈旧性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复位、空心钉固定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关节镜下复位、空心钉固定治疗32例陈旧性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31.5岁(18-55岁)。依据Meyers和Zari... 目的介绍陈旧性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复位、空心钉固定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关节镜下复位、空心钉固定治疗32例陈旧性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31.5岁(18-55岁)。依据Meyers和Zaricznyj分型标准,型9例(28.1%),型20例(62.5%),型3例(9.4%)。结果术后3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平均随访时间18.5个月(6-24个月)。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Lysholm评分为91-100分,平均(95.6±2.3)分,和术前(71.5±4.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关节活动度正常者30例,屈膝活动受限者2例,但均小于10°。6例患者存留轻度膝前疼痛。结论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治疗陈旧性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能达到骨折愈合、重建关节稳定性、恢复关节运动功能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 胫骨骨折 关节镜检查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Z”形手术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症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德就 莫树喜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4期52-56,共5页
臀部纤维束带和臀中肌瘢痕化是妨碍髋关节内收、内旋的主要原因,彻底松解这些组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应用“Z”形手术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症45例,术后10天均能步行,其中43例能双腿并拢完全下蹲;2例只能屈髋90°。31例随访1~26个月,30... 臀部纤维束带和臀中肌瘢痕化是妨碍髋关节内收、内旋的主要原因,彻底松解这些组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应用“Z”形手术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症45例,术后10天均能步行,其中43例能双腿并拢完全下蹲;2例只能屈髋90°。31例随访1~26个月,30例步态正常,并腿下蹲试验阴性,髋关节内收大于20°,臀肌肌力正常,1例步态正常,并腿下蹲屈髋90~130°,髋关节内收0~20°,臀肌肌力正常。其中29例手术切口出现明显增生性瘢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肌筋膜挛缩 纤维束带 “Z”形手术 外科手术 手术方法
下载PDF
影响人股骨的力学性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维才 王国喜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6-49,共4页
本文利用应变电测技术,对扭转载荷下人体股骨的力学性质进行了实验研究,并讨论了股骨的选材,几何结构形态,表观密度对股骨生物力学性质的影响,这些数据为医学上骨折愈合,关节替换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力学性质 生物力学 骨折愈合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在偏瘫合并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枫文 涂万荣 廉凯 《临床骨科杂志》 2008年第3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一期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偏瘫合并不稳定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对31例偏瘫合并不稳定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一期人工关节置换术。结果31例经2年2个月-8年随访,1例于术后1年内死亡,3例于术后4年死亡,2例... 目的探讨一期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偏瘫合并不稳定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对31例偏瘫合并不稳定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一期人工关节置换术。结果31例经2年2个月-8年随访,1例于术后1年内死亡,3例于术后4年死亡,2例2年后失访。术后发生非中心性脱位4例(其中1例反复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假体松动3例,能行走的27例术后伤肢功能有5例较伤前差。结论一期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偏瘫合并不稳定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优点明显,但并发症多,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偏瘫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