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秘克辅助治疗神经外科昏迷的价值及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玲 孙林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1477-1480,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杜秘克辅助治疗神经外科昏迷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进行治疗的神经外科昏迷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 目的研究分析杜秘克辅助治疗神经外科昏迷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进行治疗的神经外科昏迷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鼻管饲杜秘克辅助治疗,采用GCS评分标准对2组患者治疗后10 d、20 d和30 d清醒状况进行统计,检测患者血液中血氨浓度及血清中内毒素的含量。并对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群(CD_3^+、CD_4^+、CD_8^+、CD_4^+/CD_8^+)水平进行检测,对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结果研究组患者10 d、20 d、30 d清醒、无效情况及治疗后10 d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10 d、20 d、30 d血氨水平、20 d、30 d内毒素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0 d、20 d、30 d的TNF-α水平、20 d、30 d的IgA及IgM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0 d、20 d、30 d的TNF-α及IgM水平、20 d、30 d的Ig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0 d、30 d的CD_3^+比例、CD_4^+/CD_8^+及治疗后30 d CD_4^+比例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及便秘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杜秘克对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秘克 神经外科昏迷 辅助治疗
下载PDF
神经导航下钻孔引流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皮质脊髓束形态功能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海泉 王志勇 +1 位作者 敖祥生 刘汉东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1501-1503,1506,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下钻孔引流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皮质脊髓束形态功能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患者,行保守治...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下钻孔引流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皮质脊髓束形态功能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患者,行保守治疗,观察组28例患者,行神经导航下钻孔引流术,分别于发病前、发病后3个月进行患侧/对侧的各向异性(FA)值比率检查,比较皮质脊髓束损伤分级(CST)1~3级和CST4级差异,同时采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NIHSS)对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及CST受损情况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病前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病后3个月FA值显著高于发病前(P<0.05);观察组CST1~3级患者FA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ST 4级患者发病后3个月FA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病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病后3个月NIHSS评分显著低于发病前(P<0.05);观察组发病后3个月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导航下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较保守治疗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皮质脊髓束 预后
下载PDF
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6
3
作者 徐廷伟 敖祥生 +7 位作者 秦永芳 周毅 黄星 刘汉东 陈锋 张海泉 王志勇 王旭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58-1760,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依据,尽量减少和避免颅内感染的风险。方法以2011年3月-2015年7月神经外科收治的344例开颅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感染状况的结果,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依据,尽量减少和避免颅内感染的风险。方法以2011年3月-2015年7月神经外科收治的344例开颅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感染状况的结果,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344例患者,感染32例,感染率为9.30%;脑室管引流、ASA评分、脑脊液漏、手术时间为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室外引流、ASA评分、脑脊液漏和手术时间是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在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致神经外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特别要注意室外引流、ASA评分、脑脊液漏和手术时间等危险因素,以改善患者预后,及时制定针对性地预防措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颅内感染 危险因素 术后感染
原文传递
早期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旭 陈锋 +3 位作者 周达全 曾月成 彭鹏 王志勇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在颅内动脉瘤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7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血管内栓塞术,研究组采用早期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术前及术后1个月... 目的:探讨早期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在颅内动脉瘤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7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血管内栓塞术,研究组采用早期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术前及术后1个月统计对比两组神经功能评分(NIHSS)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IL-6水平变化情况、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个月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术后BI分值较术前增高,NIHSS分值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BI分值高于对照组,NIHSS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血清TNF-α、IL-1、IL-6水平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1.12%(4/36)低于对照组33.35%(1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恢复良好率61.11%(22/36)高于对照组30.56%(1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早期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预后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颅内动脉瘤 血清炎性因子
下载PDF
颅脑手术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预防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玲 孙林 周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40-42,46,共4页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预防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方法将104例颅脑手术患者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强化护理干预预防应激性溃疡,比较2组的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情况、住院...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预防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方法将104例颅脑手术患者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强化护理干预预防应激性溃疡,比较2组的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GOS预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现时间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GOS预后情况好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能够降低颅脑术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手术 消化道应激性溃疡 预防护理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垂体瘤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彬 徐成婷 夏宁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7期949-952,956,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垂体瘤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期间120例择期行垂体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观察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垂体瘤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期间120例择期行垂体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观察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对照组只在相同穴位贴皮肤自粘电极,不通电。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存质量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后3个月均明显下降,而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上述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垂体瘤手术患者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优势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脑垂体瘤手术 并发症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基于个案分析的针对性服务对颅脑损伤重症监护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吴丽君 梁艳华 李华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135-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个案分析的针对性服务对颅脑损伤重症监护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颅脑损伤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2例)和研究组(82例),对照组接受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常规服务,研究组实施基于... 目的探讨基于个案分析的针对性服务对颅脑损伤重症监护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颅脑损伤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2例)和研究组(82例),对照组接受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常规服务,研究组实施基于个案分析的泌尿系统感染针对性服务。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及服务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MA及NIHSS评分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01),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对照组感染率3.66%低于对照组1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感染风险评估准确性、管理措施有效性、及时性及适宜性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基于个案分析的针对性服务引入颅脑损伤重症监护患者临床实践中可显著降低患者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减少患者临床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服务 个案分析 重症监护
下载PDF
急重症颅脑手术对患者家属心理健康影响及心理服务效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梁艳华 吴丽君 王勇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80-81,83,共3页
目的探究急重症颅脑手术对患者家属心理健康影响及心理服务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9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92例急重症颅脑手术患者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评价,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 目的探究急重症颅脑手术对患者家属心理健康影响及心理服务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9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92例急重症颅脑手术患者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评价,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然后将2017年9月-2018年2月收治的96例患者家属纳入常规服务组,2018年4-8月收治的96例患者家属纳入心理服务组。常规服务组实施常规干预,心理服务组实施心理服务模式。比较服务前后家属心理健康评分变化与服务满意度。结果(1)急重症颅脑手术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症状评分比较均显著低于国内常模组(P<0.05);(2)服务后,心理服务组的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服务组(P<0.05);(3)心理服务组的服务总满意度(97.91%)高于常规服务组(86.45%)(χ^2=8.750,P=0.003)。结论急重症颅脑手术对患者家属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实施及时、有效、个体化的心理服务工作有利于减轻其不良情绪的发生,保证患者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重症颅脑手术 家属 心理健康 心理服务
下载PDF
胞二磷胆碱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彬 徐成婷 沈伟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2期3123-312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应用胞二磷胆碱联合尿激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尿激酶,100万U注射用...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应用胞二磷胆碱联合尿激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尿激酶,100万U注射用尿激酶溶于100 mL生理盐水,持续静脉滴注30 min,单次给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75 g加入150 mL生理盐水充分稀释,给药时间应大于40 min,1次/d。两组均治疗两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凝血–纤溶指标、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5%、9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计数(PLC)显著增加,但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T_(max))值和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LC值高于对照组,PAGT_(max)值和NIHSS评分低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外周阻力(R_v)水平均显著下降,两组平均血流速度(V_(mean))和平均血流量(Q_(mean))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增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IB、D-D、R_v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V_(mean)和Q_(mean)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胞二磷胆碱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抑制患者体内血小板活性,纠正凝血–纤溶系统紊乱,维持脑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二磷胆碱注射液 注射用尿激酶 急性脑梗死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纤维蛋白原 平均血流速度 和平均血流量 外周阻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