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诱导及维持麻醉对全麻下剖宫产孕妇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曹为民 范俊峰 +2 位作者 陶阳 宋华 周江雨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469-472,共4页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诱导及维持麻醉对全麻下剖宫产孕妇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襄阳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并接受剖宫产分娩的12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麻醉给药方式将产妇分为观察...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诱导及维持麻醉对全麻下剖宫产孕妇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襄阳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并接受剖宫产分娩的12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麻醉给药方式将产妇分为观察组(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诱导及维持麻醉,n=60)和对照组(瑞芬太尼静脉注射诱导和恒速输注维持麻醉,n=60),两组胎儿娩出后麻醉处理相同,密切监测两组产妇麻醉前(T0)、气管插管即刻(T1)、切皮后即刻(T2)、术后拔管时(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新生儿情况,记录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术后48 h内乳汁量、产后6周内母乳喂养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T0时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观察组产妇的MAP、HR变化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娩出时间为(6.42±2.9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68±3.20)min,且娩出后5 min、10 min Apgar评分分别为(9.04±1.05)分、(9.50±0.4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1.13)分、(9.08±0.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24 h者占73.33%,产后48 h内乳汁量多者占51.67%,产后6周内母乳喂养率为78.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67%、33.33%、5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相比于静脉注射、恒速输注的给药方式,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诱导及维持麻醉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及胎儿的影响更小,其有助于改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增加泌乳量及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靶控输注 麻醉 剖宫产 乳汁分泌 母乳喂养
下载PDF
妇科手术中七氟烷与丙泊酚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范俊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4期80-82,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妇科手术麻醉中应用七氟烷与丙泊酚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2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行妇科手术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予以瑞芬太尼、维库溴铵以及... 目的分析研究妇科手术麻醉中应用七氟烷与丙泊酚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2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行妇科手术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予以瑞芬太尼、维库溴铵以及丙泊酚进行复合麻醉诱导,在此基础上予以丙泊酚维持麻醉的为参照组,予以七氟烷维持麻醉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麻醉后的各项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定向力恢复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以及意识恢复时间较长于参照组,但组间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躁动以及嗜睡等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BP、DBP、HR以及SpO2等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妇科手术的麻醉中无论应用丙泊酚维持麻醉还是应用七氟烷维持麻醉的并发症情况相当,皆可实现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手术麻醉 七氟烷 丙泊酚 并发症 瑞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剖宫产麻醉中应用小剂量甲氧明的效果
3
作者 范俊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7期76-78,共3页
目的探究小剂量甲氧明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对产妇血流动力学以及新生儿血气的影响情况。方法自医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实施剖宫产生产的产妇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单次注射2 mg盐酸甲氧明调节血压,研究组患... 目的探究小剂量甲氧明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对产妇血流动力学以及新生儿血气的影响情况。方法自医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实施剖宫产生产的产妇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单次注射2 mg盐酸甲氧明调节血压,研究组患者在麻醉用药同时注入1 mg甲氧明,完成后以50μg/min的速度进行持续泵注,对比两组产妇麻醉后不同时间的心率(HR)、收缩压(SBP)测量结果,新生儿Apgar评分、血气指标以及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平卧后5分钟(T1)、胎儿分娩前1分钟(T2)、胎儿分娩后5分钟(T3)心率(HR)以及收缩压(SBP)与对照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脐动脉血(PH)、氧气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麻醉过程中使用小剂量甲氧明持续泵注麻醉能够有效保证剖宫产麻醉要求,能够确保产妇血流动力学以及新生儿血气稳定,与单次使用甲氧明麻醉相比效果更佳,且用药后不会增加不良发应的发生,能够确保麻醉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明 剖宫产 产妇 血流动力学 新生儿 血气分析指标
下载PDF
羟考酮联合丙泊酚在女性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对血气指标围术期寒战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曹为民 范俊峰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1144-1147,共4页
目的:分析羟考酮联合丙泊酚在女性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对血气指标、围术期寒战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在襄阳市妇幼保健院行宫腔镜手术的140例患者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诱导... 目的:分析羟考酮联合丙泊酚在女性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对血气指标、围术期寒战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在襄阳市妇幼保健院行宫腔镜手术的140例患者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诱导并维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羟考酮;对比两组手术麻醉情况、血气指标、围术期麻醉发生情况及其他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麻醉苏醒时间、不同时间节点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丙泊酚诱导量、维持量及单位时间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寒战发生率、寒战严重程度评分VAS评分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虽两组单个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其他麻醉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女性宫腔镜手术中,较单一丙泊酚麻醉,联合羟考酮或可减少丙泊酚用量,并获取更佳镇痛效能,降低寒战及麻醉相关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宫腔镜手术 血气指标 羟考酮 丙泊酚 围术期寒战
下载PDF
无痛宫腔镜手术中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曹为民 范俊峰 +2 位作者 陶阳 宋华 周江雨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3期354-356,共3页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无痛宫腔镜手术中的剂量选择及围术期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襄阳市妇幼保健院2014至2016年150例行无痛宫腔镜手术患者75例于术前泵注1μg/kg右美托咪定为对照组,75例于术前泵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无痛宫腔镜手术中的剂量选择及围术期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襄阳市妇幼保健院2014至2016年150例行无痛宫腔镜手术患者75例于术前泵注1μg/kg右美托咪定为对照组,75例于术前泵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均在12min内结束泵注并全部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保留麻醉,同时按照患者病情适当控制丙泊酚靶控浓度。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疼痛和恶心反胃等不良反应。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消除肿物时和术毕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0.98、-0.46、-0.31,均P>0.05),心率(HR)对比亦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0.83、-0.53、-1.03,均P>0.05);两组患者在麻醉后、扩宫时的MAP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1.21、-0.98,均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HR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87、5.63,均P<0.05);实验组术后警觉/镇静评分(OAA/S)明显高于对照组(t=8.96,P=0.00),患者苏醒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t=-7.93,P=0.00)而对比两组的丙泊酚用量,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t=1.07,P=0.11);实验组治疗后嗜睡的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χ~2=16.98,P=0.01);两组患者治疗中呼吸受限、术后烦闷、恶心反胃、疼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进行对比,均无明显差异(χ~2值分别为2.75、1.86、3.04、3.15,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无痛宫腔镜手术中应采取小剂量原则,能够减轻丙泊酚用量和副作用,有效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出现,安全性、可靠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宫腔镜手术 麻醉
下载PDF
超声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陶薪镇 陶阳 +2 位作者 付衡 何丽萍 肖玲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24期4841-4845,共5页
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是较为常见的女性疾病,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诊断效率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延长患者生存期,降低病死率。超声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无创检查技术,包括常规超声技术、超声弹性成像、对比增强超声、三... 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是较为常见的女性疾病,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诊断效率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延长患者生存期,降低病死率。超声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无创检查技术,包括常规超声技术、超声弹性成像、对比增强超声、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上述超声技术均有其各自的成像特点,主要通过影像特征、定量参数等对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进行鉴别,可有效提高诊断效率。但超声技术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标准化、定量化仍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相信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 常规超声 对比增强超声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