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伊立替康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使用伊立替康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湖北省数据库中收集的661例伊立替康ADR报告资料。结果661例伊立替康...目的研究伊立替康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使用伊立替康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湖北省数据库中收集的661例伊立替康ADR报告资料。结果661例伊立替康ADR报告中,45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发生ADR居多;ADR主要发生于给药后7 d内;ADR临床表现以胃肠系统(49.31%)为主,血液系统(35.23%)损害次之;绝大部分ADR报告患者转归为痊愈(15.73%)或好转(74.89%),有1例患者因重度骨髓抑制死亡。结论加强对45岁以上中老年患者(特别是肿瘤复发)在给药后7 d内的监护,尽量避免循证医学证据低或不足的超适应证用药,以减少或避免伊立替康所致ADR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伊立替康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使用伊立替康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湖北省数据库中收集的661例伊立替康ADR报告资料。结果661例伊立替康ADR报告中,45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发生ADR居多;ADR主要发生于给药后7 d内;ADR临床表现以胃肠系统(49.31%)为主,血液系统(35.23%)损害次之;绝大部分ADR报告患者转归为痊愈(15.73%)或好转(74.89%),有1例患者因重度骨髓抑制死亡。结论加强对45岁以上中老年患者(特别是肿瘤复发)在给药后7 d内的监护,尽量避免循证医学证据低或不足的超适应证用药,以减少或避免伊立替康所致ADR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